-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大亂局:東印度公司、企業暴力與帝國侵略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什麼是灌頂?──灌頂意義.大手印修持問答
-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
山稜上的無名英雄:從背工到高山協作,雪巴人、巴爾蒂人在大山深處寫下自己的勝利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編輯推薦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法國籍波蘭猶太裔作家,在巴黎出生,也在巴黎去世,一生大半的作品脫離不了巴黎城市的空間探索,如一九六五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東西》(Les Choses)以及一九七八年的巨著《生活使用指南》(La vie mode d'emploi)皆以巴黎為據點。前者受到荷諾多文壇新人獎(Prix Renaudot)的肯定,後者完成於他創作的高峰,獲頒梅迪奇文學獎(Prix Médicis)。在他短暫的四十六年生命中,創作力驚人,所撰文類包括小說、詩、戲劇、評論散文和隨筆,每部作品在題材和寫法風格上皆各自不同。也曾參與廣播製作及電影編導。在臺灣目前已出版的中文譯作還有《W或童年回憶》(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及《傭兵隊長》(Le Condottière)。 培瑞克曾將其創作分為四大同等重要的類別:自傳、說故事、文字實驗與遊戲、社會學關懷。其中,社會學關懷又以日常生活和空間觀察為重點,尤其關注那些最平常、瑣碎、易被忽略、看似浮動、不確定、殘餘而無意義的平凡生活事物,即所謂的「次於平凡的平凡」。學者喻為二十世紀下半以來在日常生活之文學書寫方面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作家。相關著作包括《空間物種》、《思考/分類》、《次於平凡的平凡》、《試圖寫盡巴黎一地點》等隨筆集。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