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女性思考哲學的方式有何不同?還是根本不宜論及女哲學家?幾百年來,世人普遍否認女哲學家的存在。然而對她們的故事所知越多,固有的偏見很快就不攻自破。
本書中介紹了七位女哲學家,哲學是她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思考並非她們生活的全部。她們全都特立獨行,行為傾向於極端,有時令人難以理解。
以西蒙‧維爾為例,為了切身體驗工人的生活,以求真正瞭解工人,她在工廠裡工作直到筋疲力盡。她拒絕享受舒適的生活,因為不願過得比窮人好。
或是像浪漫主義者卡洛琳‧均德羅德,執著於崇高的理想,心思纖細敏感。她堅持走自己的路,即使可以預見路的盡頭將是一場災難。
艾蒂特‧史坦有著同樣堅定的意志,她是一個天才洋溢的思想家,希望成為大學教授展開學術生涯,卻因身為女子和猶太人而一再被拒於門外。她也選擇了一種極端的生活方式,進了修道院。
克莉絲汀‧皮桑則較不那麼極端,而懂得運用世俗的智慧。在中古時代晚期,於困難的環境中,她勾勒出「女人之城」的烏托邦。個人境遇和時代背景都對她不利,身為寡婦飽嚐人情冷暖,她為了讓婦女能獲得公平的對待而奮鬥,在戰亂連年的歲月,她為了和平而努力。
漢娜‧鄂蘭與她性格相似,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境遇較佳。她天資聰穎,思想敏銳,對於政治十分警醒。和克莉絲汀‧皮桑相比,她的人生之路順遂得多。儘管曾經歷納粹暴政而被迫移民美國,她仍能持續從事她想作的事:研究、教學、直言不諱,思索她感興趣的題目。在她眼中,沒有瞭解的欲望,就沒有有意義的人生。
西蒙‧波娃也頗受命運眷顧。她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得有足夠的閒暇投身哲學。她最大的成就在於能站在沙特身旁而不相形失色,且能證明她思想上的獨立。
若荷‧房哈根則是一個承接古希臘傳統的哲學家,在她的沙龍裡,人們透過交談來探求真理,這正是蘇格拉底的精神。
本書試圖顯示女性探究哲學的種種不同方式,以及她們所獲致的精彩成就。
她們的獨特之處在於思考與生活的連結。她們關心時事和世人,她們的思想並非源自與世隔絕的象牙塔,而是在與日常生活的不斷對話之中展開。
這些女哲學家所採用的風格形式也值得注意。一般人認為,哲學必須以嚴謹而有系統的形式來呈現。在這一點上,女性哲學家的表現也許會令讀者驚訝。書中所介紹的女性試著以有別於傳統的方式來寫作:警句、日記、書信、談話、哲學性的詩,展現了豐富多樣的表達方式。
而她們都奉行一個共同的原則,熱情的生活並且熱情的思考。
作者資料
英格柏‧葛萊西奧芙(Ingeborg Gleichauf)
生於1953年,於德國弗萊堡大學攻讀德語文學及哲學,博士論文以奧地利作家英格柏‧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為題。近年來研究女性哲學家,曾為漢娜‧鄂蘭作傳。在從事成人教育之餘,也撰寫文評。目前她和丈夫及三個女兒住在弗萊堡。《思考的熱情》是她在Beltz & Gelberg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傳記。
基本資料
作者:英格柏‧葛萊西奧芙(Ingeborg Gleichauf)
出版社:麥田
書系:人間閱讀
出版日期:2004-01-12
ISBN:9789867537294
城邦書號:RB2010
規格: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