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安妮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湯瑪斯.米漢 東尼獎最佳編劇得主 百老匯最受歡迎音樂劇改編 三度改編成電影躍上大銀幕 美國最耳熟能詳、廣為流傳的「國民故事」 一個人見人愛的孤兒,一段永垂不朽的故事 打從懂事以來,十二歲的安妮便深信自己的父母會回到紐約市立孤兒院接她回家。然而,惡劣的孤兒院院長哈尼根小姐卻讓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她決定逃離孤兒院,前往外面的世界尋找父母,途中她被一對開餐廳的苛刻夫婦收留;而為了救了一隻溫馴的狗,她再度踏上流浪之路,卻在貧民窟裡發掘到相愛互助的人性光輝……但好景不常,她被警察發現,抓回孤兒院,就在即將受罰的那一刻,與億萬富翁奧利佛.沃巴克斯的祕書相遇,收到一個神奇的耶誕節邀請……前方有一連串刺激的冒險在等著安妮,但她能夠設法為她艱苦的人生找到出口嗎? 書中時值一九三三年,適逢美國經濟大恐慌,百業蕭條,近半數的人陷在失業受飢的處境,一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小女孩,卻在面對困境卻不改其樂觀向上,感恩惜福的個性,宛若燭火般照亮溫暖周遭;更憑其絕境逢生的生存能力,正面迎接磨礪,使之總能開花並結果,最終獲取想望的人生。 《安妮》最初是以音樂劇的形式面世,直至今日,創始編劇家暨作者湯瑪斯.米漢更是透過多面向的表現形式,讓這個精力旺盛的小小孤兒成為美國經典小說的主人翁。 本書同時附上全新的作者自序!

序跋

◎文/湯瑪斯.米漢(寫於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多年前,在一九二四年時,安妮最先是以連環漫畫《小孤兒安妮》(Little Orphan Annie)年僅十一歲的女主角之姿,出現在世人面前。印地安納州出身的漫畫家兼作家哈羅德.格雷所創造的《小孤兒安妮》甫問世,便在全美連環漫畫迷間大肆流行,並連續四十八年不間斷地出現在國內各大報紙版面上。當我發現自己深陷其中時,是在一九七二年,大概是在閱讀本書的各位讀者尚未出生、一個連做夢也無法想像的年代。   之所以說「深陷其中」,其實是我的一個朋友——百老匯音樂劇作詞家兼劇場導演的馬丁.查寧,邀我一起將《小孤兒安妮》打造成音樂劇,也就是他作詞、我撰寫劇本,他的另一個朋友,曾獲東尼獎最佳作曲獎的查爾斯.史特勞斯負責譜曲。當時,我為各種週刊雜誌撰寫短漫故事及文章,特別是《紐約客》雜誌;雖然我的人生基本上對戲劇有股狂熱,但我從未從事過劇本創作,所以我特別興奮,卻也對撰寫腳本這件事感到焦慮不已。我們很快就決定將音樂劇名稱簡短命名為《安妮》,而非《小孤兒安妮》。   在這裡,我想向讀者們解釋音樂劇所謂的「腳本」(也叫做唱本),與各位正準備閱讀的這本小說不同,不屬於真正的書,而是劇本;換句話說,劇本是以口語對話完整描述整齣音樂劇的故事情節,在每一場插入歌舞的地方,會以空格加以區隔,就好似葡萄乾麵包上的葡萄乾。答應幫忙撰寫《安妮》的腳本後,我先去了《紐約每日新聞》的檔案室,其辦公室位於東四十二街上,自開報初期便刊有《小孤兒安妮》的漫畫專欄。我連續好幾天,花了數小時,將四十八年份平日為黑白印刷、週日則是全彩的連環漫畫看完。結果你猜怎麼了?在所有年份的《小孤兒安妮》漫畫中,根本找不到連貫的中心故事可用來改編百老匯音樂劇,實在是叫人洩氣。我找了我的合作夥伴馬丁及查爾斯討論,告訴他們,我只找到三個可用於音樂劇的角色——這個世上最可憐的女孩、最有錢的富人和一隻名為沙狄的狗;總之,我告訴他們,我得自己捏造故事情節,而我的確這麼做了。   首先,我決定把故事的場景設在紐約,這點和漫畫有所差異,原因是我們三人皆為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對這個城市最為熟悉。一九七二年,我開始著手撰寫安妮的故事,當時的總統是尼克森,整個國家深陷不得人心的越戰泥淖中,大家都對聯邦政府無心推動人民社會福利這件事頗有同感。由於心繫當時的國家發展,我毅然決然地把《安妮》推回這個國家另一個深陷危機的時期——一九三三年的經濟大恐慌,正值小羅斯福首次坐上總統大位之時,我甚至安排小羅斯福在劇中出飾一角。   雖說音樂劇的地點和時間設定好了,但故事的走向又該如何發展呢?我一直非常喜歡十九世紀一位才華洋溢的英國作家——狄更斯,他著有許多經典小說,像是《孤雛淚》(Oliver Twist)、《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及《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這裡僅列出他幾本充滿娛樂又令人心碎的著作。其作品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想到身處窮困環境、遭到殘酷虐待的安妮,正是狄更斯書中角色二十世紀的美國翻版,我可將《安妮》的故事塑造成狄更斯風格的作品。尤其狄更斯身為說故事大師,我發現他的每個作品開頭總埋有伏筆,並安排謎底在書的最後章節揭曉,那我又該埋下怎樣的伏筆呢?一名兩個月大的女嬰安妮遭棄在孤兒院的門階上,脖子上戴著一條銀製的項墜,包毯上別著一張未署名的字條,上面寫著:「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小寶寶,她的名字叫安妮,我們很愛很愛她。她在十月二十八日出生,我們會很快來接她。她脖子上戴著一條只有一半的項墜,我們則留有另外一半,如此一來,當我們來接她的時候,你就會曉得她是我們的寶寶。」這就是我在《安妮》故事開頭所埋下的伏筆。是誰將她棄置在孤兒院的門前?正如她長大後深信的,是她的父母嗎?但他們要到什麼時候才會來接她?會是安妮在揭幕曲中所唱的那樣,「也許很遠,也許很近」?我們在音樂劇中第一次見到安妮時,距她被棄置在孤兒院門前已十一年過去了,她認為她的父母不會出現,並決定離開孤兒院前往尋找他們。安妮外出尋找她那未曾謀面的親生父母,和最後的謎底揭曉,形成了整個劇本和這本書的情節架構。   我一完成劇本的初稿,便拿給馬丁和查爾斯看,見到他們都對初稿感到滿意,讓我很高興;然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劇本太長了,整齣劇長達三個半小時,因一齣音樂劇的最佳長度通常為兩個多鐘頭。於是我著手刪減了好幾幕,使整齣音樂劇縮短成適合長度。《安妮》在一九七七年春季於百老匯展開公演,我很高興向各位讀者報告,那次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安妮》獲頒東尼獎年度最佳音樂劇及其他六個獎項,包括我自己也有幸獲得最佳編劇的殊榮。自從一九七七年首演後,音樂劇《安妮》不只在美國演出,甚至進行世界巡迴。儘管如此,我依然對初稿刪剪掉的劇情念念不忘,直到有一天,我對自己說:「有了,我想到了!」狄更斯能創作出一本關於孤兒奧利佛.崔斯特的書,我又何嘗不能寫出一本以孤兒安妮為主角的小說,包括先前被迫刪減的情節,以敘事的方式完整呈現。這是《安妮》這個好幾年前便構思出的故事,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示人!若讀者們已觀賞過《安妮》的音樂劇,或以音樂劇為雛型的電影版本,各位對安妮的故事仍所知甚少。現在,各位在翻開第一章開始閱讀時,希望你們能像我享受創作這個故事般樂在其中。翻頁吧!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從前,一九三三年的元旦凌晨,時間尚早,外頭仍是一片昏暗寂靜,紐約市區嚴寒、杳無人跡的街上正飄著小雪。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一陣鐘聲響起,打破了冬日裡的靜謐。鐘聲來自包厘街上的聖馬可教堂尖塔頂端,現在是凌晨四點鐘。   聖馬可坊街上的紐約市立孤兒院,距離聖馬可教堂兩個街區遠,位於二樓的女孩寢室裡,一個年約十一歲的女孩獨自站在結霜的窗前,穿著白色棉質睡袍的纖細身軀不住顫抖著。在街燈的照耀下,她看著片片雪花旋轉飄下,聆聽鐘鳴,不時引頸而望,先往一邊看去,又接著將頭轉向另一邊。她在等某個人——等某個人來孤兒院接她,卻始終沒人出現。女孩的身形不知為何比同齡的孩子瘦小,鼻尖微翹,一頭亂糟糟的削短直髮,但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雙熠熠生輝的藍灰色眼睛,敏銳的目光同時流露深沉的悲傷與壓抑不住的喜悅。她的名字叫安妮。   住在這間因通風良好而顯得冰冷的寢室裡,另外十七名女孩早已陷入熟睡,躺在狹窄的床上,裹著使人發癢的土褐色軍毯,不時發出夢囈,輾轉反側。然而,安妮整晚都是醒著的。稍早,安妮曾試著讓自己睡著,卻被在除夕夜裡狂歡作樂的人們的大呼小叫、飲酒歡唱的聲音、汽車喇叭及其他喧鬧聲吵得難以入眠。直到過了午夜,聖馬可坊街上不再喧嘩,也下起雪來,安妮仍舊無法入睡。最後,她只好下床,來到窗前,靜靜地在這飄雪的夜晚,等候盼望。   自有記憶以來,安妮就無法在除夕夜入睡。因為正是十一年前的除夕夜,她還是兩個月大嬰兒的時候,被放在黃褐色的柳籃裡,遺棄在孤兒院的門階上。那人按了門鈴後,便轉身消失在夜幕中。當時,安妮被包在褪色的粉紅毛毯中,脖子上戴著只有一半的銀墜,毛毯上還別著一張未署名的字條。「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小寶寶。」字條上寫著,「她的名字叫安妮,我們很愛很愛她。她在十月二十八日出生,我們會很快來接她。她脖子上有一條只有一半的項墜,我們則留有另外一半,如此一來,當我們來接她的時候,你就會曉得她是我們的寶寶。」   因為安妮是在除夕夜那天被遺棄在孤兒院門口,所以她始終認為,她的父母會在下一個除夕夜時來接她。因此,每一年,當其他孩子為了耶誕節即將來臨倒數時,安妮總是期盼除夕夜的到來。然而,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安妮很失望,因她的父母從未出現,而現在似乎也可確定他們今年不會來了。外面的雪愈下愈大,安妮嘆了口氣,揉了揉眼睛,不讓眼淚掉下來。「他們說他們很愛我,而且會來接我——字條上是這麼寫的。」安妮在一片昏暗中輕聲問自己,「他們在哪裡?為什麼還沒來接我?」安妮抓起不分日夜、一直掛在脖子上只有一半的銀墜,緊握胸前。   「媽媽,媽媽,媽咪!」孤兒院裡年紀最小的孩子,年僅六歲的茉莉從噩夢中驚醒,哭著找媽媽,但茉莉的媽媽死於兩年前的車禍,她的爸爸也在同一場意外中喪生。所以縱然茉莉長得特別漂亮,卻依舊沒什麼人願意領養,正如孤兒院裡的其他女孩一樣,唯獨安妮例外。安妮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因為她有爸爸、媽媽,雖然不知他們身在何方。「媽媽、媽咪!」茉莉再次哭喊,吵醒了睡在她附近的女孩。   「閉嘴。」睡在隔壁床的派柏吼道。   「對啊,我們其他人都沒辦法睡了。」妲菲跟著咕噥了句。   「媽媽、媽咪!」茉莉仍舊放聲哭喊。   「我說,給我閉上妳的嘴,茉莉。」派柏說,氣乎乎地下床,把茉莉從床上拉起,推到地上。十四歲的派柏是孤兒院裡年紀最大也最強壯的孩子,喜歡欺凌幼小,長了副獅鼻,滿臉雀斑,一頭長髮蓬亂如麻,顏色比安妮的紅髮還深。   「唉,別再推那個可憐的孩子了。」茱萊說,「她又沒惹到妳。」雖然稱不上漂亮,但十二歲的茱萊是孤兒院裡長相最可愛的女生。名字取作茱萊,是因為還是嬰兒的她是在七月四日那天被棄置在孤兒院的,就這麼簡單。   「她吵醒我了啊。」派柏向茱萊回了一句。   「妳錯了,是妳吵醒了大家。」茱萊說。   「妳想打架嗎?」派柏說,走向茱萊的床。   「噢,孤兒院的傑克.鄧普西來了呢。」茱萊說著,下一秒便和派柏兩人滾到地板上,互相尖叫、扭打、扯著對方頭髮,吵醒了睡在寢室另一頭八歲的泰希。   「噢,我的天啊,他們在打架,我整晚都不用睡了。」臉色蒼白、飽受驚嚇的泰希嘀咕道。她頂著一頭金髮,綁著雙馬尾,小小的鷹勾鼻,圓滾滾的臉蛋幾乎看不出下巴在哪裡。「我的天啊!」   站在窗前的安妮一直默不作聲地看著剛才發生的事,但現在她走上前,插進派柏和茱萊兩人之間。「好了,你們兩個,都閉上嘴,回床上去。」安妮說著,將正在打架的女孩們分開。   「噢,妳這個白癡,安妮。」派柏暗自罵道,瞪著安妮,一邊忿忿地回到床上。然而,派柏並未試圖與安妮打架,雖然安妮比派柏還瘦小,但她在孤兒院所有孩子的眼中卻是最強悍的,就連派柏也怕她。安妮也是最聰明的一個,是大家公認的領袖,尤其是他們和孤兒院院長阿嘉莎.哈尼根小姐永無止境的戰爭。   「是派柏先動手的,安妮。」茱萊說,「她把茉莉推到地上。」   「我知道。」安妮拍了拍茱萊的肩膀,「但妳得回去睡覺,其他人也一樣。」   「好吧,安妮。」茱萊鑽回被窩後,安妮走過去安慰依舊縮在地上的茉莉。她跪坐在茉莉身旁,把其拉進懷裡。   「沒事了,茉莉,我在這裡。」安妮說,溫柔地摸著茉莉的黑色長髮。   「我夢見媽媽了,安妮。」茉莉說,淚珠自她紅撲撲的臉頰滾落。「我們坐在渡船上,她抱著我,讓我能看到其他的船,然後她對我揮手後就走掉了,我就找不到她了,到處都找不到。」   「妳只是在做夢,小甜心。」安妮說,用睡袍衣袖擦了擦茉莉的眼睛,替她抹去淚水。「現在妳該回去睡覺,已經四點多了。」   「安妮。」茉莉說,「念妳的紙條給我聽。」   「又要聽?」安妮問。   「拜託嘛。」茉莉說。   「好吧,茉莉。」安妮說著,從自己床底下一個破舊的柳籃裡拿出一張紙條。那是她被遺棄在孤兒院那天的同一個提籃,現在被拿來裝她的私人物品。藉由外頭街燈斜灑進屋內的微弱燈光,安妮大聲念出紙條上的內容。那張紙被她反覆打開摺起,幾乎破爛不堪。紙條是從一個淡藍色的紙板上剪下,上面的字跡圓潤,帶有女性獨特的娟秀感。「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小寶寶。」安妮開始念道,「她的名字……」   「噢,又來了。」派柏咕噥道。他們在孤兒院共同生活的這些年,安妮常將紙條的內容大聲念給其他人聽,平均每週兩到三次。「她的名字叫安妮。」妲菲用單調的語氣模仿安妮的口吻。這個十三歲的女孩長著一張扁圓呆板的臉,身材矮胖,還有一頭雜亂的金髮,是派柏在孤兒院裡的死黨。「她在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她接著說下去,「我們會很快來接她。」除了茉莉和泰希,其他女孩開始對妲菲複誦字條的內容笑了起來。「噢、我的天啊,大家都在笑,今晚我別想睡了。」泰希嘀咕道,「我的天啊。」   安妮生氣地站起身,手插在後腰,面向所有發出嘲笑的女孩。「好吧。」安妮說,「妳們是想讓牙齒待在嘴裡睡覺呢,還是嘴巴外面?」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閉上了嘴,派柏也是,安靜地躺回床上。安妮念完後,小心地把紙條摺起來放回柳籃裡。安妮接著把茉莉抱回床,蓋上毯子,在她額頭輕輕一吻。   「晚安,茉莉。」安妮輕聲說。   「晚安,安妮。」茉莉說,「妳很幸運,安妮,我只能夢見我還有爸爸、媽媽,但妳是真的有。」   「我知道。」安妮溫柔地說,「只是不知道在哪裡。」幾分鐘後,所有的女孩都深深睡去,安妮卻仍舊無法入睡。她再次走到窗前,看著窗外雪花飄落,不知不覺做了一個和她父母有關的白日夢。也許他們真的就在附近,她心想,也或許離這裡非常遠。她知道,她的爸爸身材魁梧,總是笑臉迎人,會把她抱在手上,緊擁著她,把她抱在空中轉圈。他的職業是律師,或是助世救貧的醫生。她的媽媽有著一頭金髮,親切溫柔,會彈鋼琴,擁有比專業裁縫師還厲害的縫紉技術,會親手為安妮縫製很多衣服。衣櫥裡掛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就像彩虹一樣色彩斑斕,等著安妮回家。安妮和父母住在某個鄉村的某座山丘上一個爬滿藤蔓的小屋裡,前院的草坪占地廣闊,從門廊便可越過青綠的草地,看到遠方蜿蜒的河川。夏日午後,安妮會和她的父母三人穿過草地,散步到河畔野餐,一起享用魔鬼蛋和檸檬汁,看著天鵝滑行翱翔。安妮的房間有一張公主床、三層樓的娃娃屋、紅白兩色的玩具木馬,還有……一輛馬拉的牛奶車喀啦喀啦地駛過聖馬可坊街的拐角處,將安妮從幻想拉回現實。自她懂事以來,每到清晨時分,便會聽見窗外傳來這輛牛奶車駛過路面的聲音。安妮想起她在孤兒院的生活,這麼多年過去了,快樂的回憶是一個也沒有。

作者資料

湯瑪斯.米漢

他於一九七七年撰寫的第一部百老匯音樂劇劇本《安妮》,榮獲東尼獎最佳編劇。而後分別在二○○一年和二○○三年,以與人合寫的音樂劇劇本《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及《髮膠情人夢》(Hairspray)再獲東尼獎的肯定。此外,他還撰寫多個劇音樂劇本,包括《我記得的母親》(I Remember Mama)、《盛大百老匯》(Ain't Broadway Grand)、《安妮後傳》(Annie Warbucks)及美國版的《孟買夢》(Bomboy Dreams)。他最新的作品是與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共同創作的音樂劇《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tein),與馬克.奧唐諾(Mark O'Donnell)共同創作的《哭泣寶貝》,還有《死神假期》(Death Takes a Holiday)、《精靈》(Elf)和《卓別林》(Chaplin)。他還為紐約人撰寫一些喜劇小品,包含《伊瑪之夢》(Yma Dream)。他同時是電視喜劇的艾美獎得主,與別人合作撰寫多部電影劇本,包括梅爾.布魯克斯的《星際歪傳》(Spaceballs)、《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及電影版的《金牌製作人》。 湯瑪斯也是《一九八四》(1984)的腳本作者之一。這齣音樂劇由洛林.馬捷爾(Lorin Maazel)負責作曲,改編自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經典小說,在二○○五年春天,於倫敦皇家歌劇院首映,近期則在米蘭的斯卡拉大劇院有演出。湯瑪斯和妻子卡洛琳.凱普史迪.米漢定居在紐約的格林尼治村。他在自家完成了音樂劇三部曲的劇本,分為以三部家喻戶曉的電影《洛基》(Rocky)、《冒牌總統》(Dave)和《窈窕淑男》(Tootsie)改編而成。

基本資料

作者:湯瑪斯.米漢 譯者:陳思華 出版社:高寶 書系:文學新象 出版日期:2016-11-16 ISBN:9789863613503 城邦書號:A52A69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