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貝瑪林巴
什麼是伏藏王: 伏藏據說是源自第八世紀的蓮花生大士,並且曾出現在早期印度佛教的傳說中。含有修道指示的聖物或文卷,被隱藏在岩洞或石崖裡,有時則是將教法的要義直接封藏於特定弟子的心續中。它們被發現的地點和情況,會以預言的方式記錄在據信是蓮花生大士所言的古文中。被預言或授記將取出特定伏藏的人,稱作「德童」,即「伏藏師」(或「取藏師」)。這類特別的佛教聖者,有著很多的著作;西藏文典有相當多的部份,便是由他們的著作所構成。 伏藏屬於藏傳佛法寧瑪派的特別領域,儘管它並非寧瑪派所專屬,但以伏藏傳統的整體而言,它不僅是與古代教法的重要連結,也同時確保了這些教法的生氣盎然與因應當代。在這層意義上,伏藏相當能延續佛教的精神——這是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所說出的古老智慧,卻又不斷能符合後世的所需,並且極為切實可行。 關於貝瑪林巴: 在一百位主要伏藏師和一千位次要伏藏師之中,貝瑪林巴被認為是五位伏藏王中的第四位。他在不丹各地和其今日邊境的北方取出了諸多伏藏,但他主要的活動是則集中在布姆塘(Bumthang)以及他所出生的棠谷(Tang Vally)。 他的生活在每個方面可說都反映了伏藏師的特質:年幼時期便開始顯現的淨觀和啓悟,令他步上了辛勤的伏藏師之途。雖然總是有一大群圍觀者要見證他取出伏藏的過程,但他還是免不了要遭到惡意的批評,以及與功德主之間常有的問題。然而,如今看來,以不丹本地和金剛乘傳統的整體而言,他的家族和修行傳承都一直有著相當的地位。貝瑪林巴傳承是當今仍然延續並受到修持的主流伏藏傳承之一。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