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台灣AI大未來: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暢銷新版)
-
向心力:留住好人才、帶出好團隊、創造好績效的實戰指南
-
圖解 邏輯思考入門【暢銷新版】
-
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
金錢多重宇宙:鯖魚、聯準會、比特幣……從貨幣看懂通膨、金融危機、關稅貿易戰
-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橋水基金應對大週期的原則
-
巴菲特的人生之道──成功致富與圓滿人生的永恆智慧
-
AI時代的提問力 Prompt Literacy:精準提問、正確下指令,善用AI的最大潛力!
-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當金融商品變成了「除了投資人,但所有參與的券商都有利可圖」,你就該斷然拒絕再當傻呼呼的投資人!
若券商像個不負責任的情人,熱情又強力地殷勤促銷、卻不保證未來獲利。
這時,你得先懂金融商品設計、操作的潛規則,然後清醒掂掂自己是否玩得起!
一般人對股票、基金、債券等慣用的金融商品好似很了解,事實上是充滿了誤解與迷思;對近年來流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以為很難懂,實際上操作概念說穿了卻不難掌握。
只要深入懂得金融商品本身如何被設計和操作運用、掌握參與的券商都在想什麼……等潛規則,就能了解其中門道。門道通了就能避免犯錯、提高獲利機會;不通,最後不免蝕本短利、甚至倒貼白忙一場。
【精采內容】
◎給一般人投資的商品,是專業機構不屑一顧的東西。
◎若無法選擇期滿清償的方式,投資人注定吃虧。
◎只要商品設計得愈複雜,券商愈容易謀利。
◎看似為投資人考量,愈可能讓你無利可圖。
◎現金股利多的股票不代表前景好,甚至是不利的。
◎「王牌」只是機率,基金經理人並無獲利實力。
作者資料
永野良佑
金融分析師 畢業於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系。長期在外資金融機構中,負責信用交易及結構性 融資領域的分析工作。除了身為《會計情報旬刊》(中央經濟社)雜誌內「分析 師觀點」單元之作者群的一員以外,文章也散見於《資產管理月刊》(綜合 UNICOM)等眾多雜誌。著作也相當豐富,包括《實踐結構性融資》(中央經濟 社)、《專家絕不會買的金融商品》(2006年,扶桑社)、《讓您不再上當的投資者 術》(2007年,東洋經濟新報社)、《購買金融商品不上當》、(2007年,Mynavi Corporation(譯註1))《不知不可的「金融」基礎與常識》(2008年,FOREST出 版)、《全世界最好懂的金融教科書》(2011年,秀和SYSTEM)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