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侯吉諒硬筆寫心經
-
人生的坑,都在歷史課本裡:人體圖像化記憶,從此輕鬆讀通歐洲史
-
不死拉丁語:生物學名、現代民主、長春藤大學校訓、日本漫畫……從政治、宗教到近代大眾文化,拉丁語並非死去的語言,而是通往知識的大門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
流淌臺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
內容簡介
自艾哲拉‧龐德於一九○八年勃然挺進倫敦的文學界以來,他對英國與美國詩壇所引爆的威力,可能更甚於葉慈和艾略特。他是個滿懷熱情與技藝的文化宣傳者,終其一生不斷的引領英國和美國詩進入了現代主義的範疇,並在文學、藝術和音樂的事務上發表挑戰傳統的意見和看法。他發掘英美文學的重要作家:T﹒S﹒艾略特的〈荒原〉經龐德刪改近半又加以編定後,才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緊密、突兀、明晰、暢快的好詩。喬伊斯的《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是由他推介出版的,而《尤利西斯》在印行單行本前,也是先經龐德在詩刊上連載的。除此之外,海明威也說,旁德「教我寫什麼,也教我不寫什麼。」他對現代文學的貢獻,也表現在一手創立並推展的意象主義上。雖然意象主義僅僅維持了兩三年,但它要求詩的語言必須用字精確且韻律活潑,將現代詩的發展往前推進了一大步。本書作者彼得‧艾克洛德,本身也是一位詩人和評論家。他在書中仔細審視了龐德不尋常之一生及事業的相關事實,並對龐德的詩作賦予全新的評價。本傳記不但有詳盡的插圖,並附上許多珍貴的照片,對這位二十世紀文壇上的巨人重加評估。
● 「對龐德的一生陳述簡明且詳盡。」(紐約時報文學副刊)
● 「嚴厲但又不乏同情……有豐富的插圖。」(週日電信)
基本資料
作者:彼得.艾克洛德(Peter Ackroyd)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書系:作家與作品
出版日期:2001-05-07
ISBN:9789574694037
城邦書號:YL2014
規格:144頁 / 14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