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希望:教宗方濟各自傳
-
朝聖.覺旅:從西班牙聖雅各到菊島天堂路
-
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光之年代【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黎.米勒的摯愛人生】
-
1分鐘圖解孫子兵法:拿破崙、曹操、李世民、麥克阿瑟、武田信玄、稻盛和夫都推崇,翻譯逾30國語言,千年兵法智慧,輕鬆掌握領導與應變之道!
-
1分鐘圖解三十六計:孫武、諸葛亮、曹操都在用,拿破崙、比爾蓋茲都在讀,看透人性,輕鬆掌握商場、職場與生活智慧,人人都能靈活運用的生存計謀!
內容簡介
融合文本批評、文化評論、後殖民理論,以及歷史、社會語言學等不同領域,
對日台之間半世紀的文化遭遇做一客觀而中肯的評價。
《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展現了新穎的研究視野!
作為日據時代至皇民化時期的日本/台灣文學研究,《帝國的太陽下》試圖重新定義日本近代文學的範疇,擴大其想像空間及領域界線,試圖從複數觀點來重審日台殖民經驗的文學表現,以便建構一個整體性的透視全像而非僅限於某個種族或階層的局促點面。
以及舉證指出不是所有的殖民文學文本都是反殖民的抗爭文本。
《帝國的太陽下》以日本、台灣和西方最新的學術成果為基礎,由殖民者以及被殖民者在旅記、大眾書寫、地域文化與風俗的學術論述中陳述的觀點,採用文化交錯、跨域以及比較手法,檢視日本南方殖民地域的文學、語言以及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解釋日本殖民期台灣/南方的日本語文學生產的語言、文化、歷史與政治背景。其中包括曾經有南洋生活體驗的日本作家林芙美子、中島敦以及在台灣成長、接受教育,並嘗試在小說與民族誌書寫中捕捉台灣文化精華的在台日人作家西川滿。同時從多視角的觀點檢視日本/台灣的殖民經驗,研究範圍從內地作家如大鹿卓、佐藤春夫,到西川滿的文藝活動,同時檢視「灣生」作家在日本與外地文化之間的游移來回。
除了台灣的多語環境中語言政策的效應,《帝國的太陽下》同時也探討語言的角色如何成為帝國主義的工具,以及日本南方臣民們表達身分認同──某種連結台灣人和日本人自我觀點──的手段。例如掙扎於這些相互糾葛的觀點之間,台灣人作家包括本土派作家楊逵、呂赫若以及皇民文學作家周金波與陳火泉在他們的書寫中表達了個人與社會的差異,以及如何以文學回應他們的台灣殖民經驗。
本書特別指出,在皇民化時期,日本語「語言接觸區」(linguistic contact zone)形成確立後,各項人文要素在這政治衝突互撞中融合成一種新的混雜文化概念。
統治者的語言滲透鞏固同化政策的文化結構,但也同時必須面對在地文化的挑戰。
《帝國的太陽下》仔細觀察上述作家們的生涯與作品,同時思考日本殖民地日本語文學在日本,以及日本前殖民地的受容問題。本書嘗試提出:這些作品告訴了我們日本人曾占領的台灣興起什麼樣的文化混種性特例,以及透過後殖民的視鏡如何看待這樣的關係與文化混種性的全球化現象?此書可謂融合了細緻的學識涵養以及重要的史料,廣博同時縝密,恰如其分地呈現了殖民主義作品中豐富且複雜的圖像。
作者資料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亞洲語言與文明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專長: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女性作家、日本殖民地文學與文化。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