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自我提升
富裕人生的兩種途徑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特別活動
.關於富裕,你要的是什麼?
 清崎兄妹振奮人心的真實故事,讓你體悟「富裕的人和有錢的人是不一樣的」,給你力量在追求富足人生時克服重重難關,同時也自省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內容簡介

追求幸福有很多條路可以走! 惠美.清崎(Emi Kiyosaki): 「我致力於追求心靈的平靜與開悟,追尋人生的意義與滿足……」 「在面臨癌症和心臟病時,我才恍然大悟,錢──或者說沒有錢──不僅會影響生活的品質,也會對生命本身產生影響。」 「從哥哥羅勃特身上,我看到一位找出本身天職,從別人受阻礙之處洞悉機會,藉由教育世人來回饋社會的熱血男兒。」 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我這一生一直跟從商和教導人們如何理財有關……有時候,這種極度專注卻涵蓋一切……」 「與丹增的重聚,我明白富裕人生有兩張資產負債表,一張是財務方面的資產負債表,一張是心靈方面的資產負債表。我的財務資產負債表極為出色,相較之下,我的心靈資產負債表卻乏善可陳。」 「我從丹增身上看到一位充滿慈悲、滿足與喜悅的女性。我知道她已經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 這本書的主角清崎兄妹生在同一個原生家庭,各自透過知識與自我發現,踏上不同的道路,追求心靈富足、金錢與幸福。這個故事生動描繪出人與人之間彼此扶持、面臨不同觀點與衝突的意識型態、以及對找出靈性家庭的追尋。芭芭拉.惠美.清崎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剃度為尼。當她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時,她為了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選擇放棄物質財富,最後她走上僧侶之路,過著適合比丘尼的清貧生活。不過當她因為癌症需要接受治療時,她那物質貧乏但精神富足的世界,終於跟她老早決心放棄的物質世界發生碰撞。她開始瞭解,「縮衣節食」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險境,兩者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不管你喜歡與否,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無法改變的角色,尤其是當我們罹患致命疾病需要接受治療,因此欠下堆積如山的帳單,卻因為財務資源有限而坐困愁城。惠美這位在飲食和靈性追求上都相當有紀律的比丘尼,開始面臨生死抉擇。在此同時,她那選擇不同道路認真生活的哥哥向她伸出援手,提供機會讓她減輕財務重擔。 丹增想辦法解決她在僧侶生活、醫療債務和未來健康需求之間的衝突,並且從中找到一些既有趣又實際的結論。那些結論促使她內省,認清自己的優缺點,並且鼓起勇氣致力改變。本書描述這對兄妹在追求同樣問題的答案時,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和不同的哲理;也娓娓道出兩人對幸福人生與人生意義之追尋。

目錄

◎前 言:二個互相抵觸的世界 ⋯⋯⋯⋯⋯⋯⋯000
◎作者序:關於愛與錢  羅伯特 ⋯⋯⋯⋯⋯⋯⋯000
◎作者序:身體健康、心靈富足   惠美 ⋯⋯⋯⋯⋯⋯⋯000

◎1:不同時代的不同挑戰 ⋯⋯⋯⋯⋯⋯⋯⋯⋯000
‧羅伯特  殺人,不然就被殺
‧惠美   迷惑與追尋

◎2:戰爭與和平的掙扎 ⋯⋯⋯⋯⋯⋯⋯⋯⋯000
‧羅伯特  戰爭教會我的事
‧惠美  武士的迷思

◎3:老問題、新答案 ⋯⋯⋯⋯⋯⋯⋯⋯⋯000
‧羅伯特  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惠美  歷經苦難的磨練

◎4:尋找人世間天堂⋯⋯⋯⋯⋯⋯⋯⋯⋯000
‧羅伯特  為什麼死後才能上天堂?
‧惠美  運用智慧戒除舊習

◎5:走上蛻變之路 ⋯⋯⋯⋯⋯⋯⋯⋯⋯000
‧羅伯特  人生從此改觀
‧惠美  發現未來的路徑

◎6:沒有實現的承諾 ⋯⋯⋯⋯⋯⋯⋯⋯⋯000
‧羅伯特  重新認識勇氣與誠信
‧惠美  為過去的行為負責

◎7:步上截然不同的旅途 ⋯⋯⋯⋯⋯⋯⋯⋯⋯000
‧羅伯特  頓悟
‧惠美  來自印度的召喚

◎8:價值觀的重建 ⋯⋯⋯⋯⋯⋯⋯⋯⋯000
‧羅伯特  讓壓力成為成長動力
‧惠美  從現實的考驗中成長

◎9:信仰的飛躍 ⋯⋯⋯⋯⋯⋯⋯⋯⋯000
‧羅伯特 人生的二張資產負債表
‧惠美  成為達賴喇嘛的弟子

◎10:富裕人生的證悟 ⋯⋯⋯⋯⋯⋯⋯⋯⋯000
‧羅伯特  另一段人生的啟程
‧惠美  現實與佛法的修練

◎11:天堂、地獄與幸福 ⋯⋯⋯⋯⋯⋯⋯⋯⋯000
‧羅伯特  找尋利人利己的目標
‧惠美  學習過適當的生活

◎12:生與死 ⋯⋯⋯⋯⋯⋯⋯⋯⋯000
‧羅伯特  與死神擦身而過
‧惠美  坦然接受生與死

◎13:尋找靈性家庭 ⋯⋯⋯⋯⋯⋯⋯⋯⋯000
‧羅伯特 從親身經歷中發現答案
‧惠美  整個世界就是一間大教室

◎後 記:終止貪婪  羅伯特⋯⋯⋯⋯⋯⋯⋯000
◎後 記:業力、涅盤與前世  惠美⋯⋯⋯⋯⋯⋯⋯000
◎結語:心念一轉,充滿驚喜

◎富爸爸公司簡介 ⋯⋯⋯⋯⋯⋯⋯000

序跋

【前言】二個互相抵觸的世界

  人的一生會跟二個家庭產生關係,第一個家庭是我們的原生家庭,也就是我們出生的家庭。第二個家庭是靈性家庭,也就是召喚我們、讓我們可以貢獻並從中成長的社群,在那裡,我們可以過著自己天生就應該過的生活。

  我們兄妹出生在夏威夷希洛(Hilo)這個小鎮的日系家庭,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全球局勢邁入冷戰時期。因為住在大島,我們從小生長的社區經常要應付可怕的海嘯和不時爆發的火山。

  家父雷爾夫.清崎(Ralph Kiyosaki)是夏威夷州的督學,也是當地民防隊隊長,對於救災總是不遺餘力,所以他跟家母瑪喬莉(Marjorie)白天經常不在家。

  家母是一名合格護士,在美國紅十字會工作。她是希洛美以美教會的虔誠信徒,也特別熱愛音樂,所以聖誕節時總會被擁有最佳唱詩班和指揮的教堂所吸引。我們的母親從小就因為心臟病和風濕性熱病所苦。後來,她的心臟疾病一直沒有治癒,最後因為心臟衰竭,享年四十九歲。

  我們全家深信遇到問題時就要找出「解決方案」並支持「解決方案」,我們也深信提供援助與服務的力量。與其談論教育的重要性,家父為他人著想、也為他人服務。與其談論宗教,家母在教堂和生活中實踐她的信仰。與其談論社會服務,他們自願參與社區事務。他們給我們一個家、一個躲開生活風暴的避難所、也盡全力保護好子女。

  不過,他們無法保護我們不受現實世界的考驗,而且他們自己也在各方面接受現實世界的考驗。一九六二年時,羅勃特十五歲、惠美十四歲,弟弟強恩(Jon)十三歲,小妹貝絲(Beth)十一歲。全家人在看電視時,突然看到好亮的一道閃光,貝絲嚇得大叫。

  「我的天啊,大家看看窗外!」

  我們衝進餐廳,看著夜空裡的閃光漸漸變成橘紅色,然後整團火光呈現旋渦狀,變成大紅色再變成深紫色,最後變成黑色。當時,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正在目睹原子彈試爆在太平洋上空所造成的景象。

  隔天,當地報紙報導美國進行原子彈測試,其中一項試爆就在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進行,整個景象就像天空被鮮血染紅了似的。當地一名新聞播報員更生動地描述這次經驗,他說整個景象就像動物的喉嚨被扯開,讓鮮血噴出染紅整個天空。起初,噴出的血是鮮紅色,而且有很多泡沫,因為這隻動物還活著,所以血液中還帶有氧氣。當這隻動物開始奄奄一息、它的血開始凝固,開始濃稠,最後變成深紅色、再變成紫色。最後,黑色取代了深紫色,夜空裡的星星終於再度露臉。

  由於當時美國參與越戰,我們全家又目睹原子彈試爆的威力,所以全家人都下定決心,要採取行動並做出回應。一九六四年時,家父和家母辭去原本的工作,自願加入甘迺迪總統的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家庭收入當然因此大幅縮水。我們家的兩姊妹參加和平運動、在學校和街頭示威反對越戰。不過,我們家的兩兄弟卻自願從軍到越南服役:強恩加入空軍,羅勃特加入海軍陸戰隊。

  諷刺的是,我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為了和平而努力。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兄弟姊妹就不一樣,我們會在學業上互相較勁。對於不認識我們的人來說,我們兄弟姊妹之間的差異或許多過相似之處。

  不過,看到穿著體面的羅勃特和一身袈紗的妹妹站在一起,這種對比實在很強烈。事實上,他們兩人之間的對比遠超過物質財富與精神富足的對比,也遠超過戰爭與和平、簡樸與富裕、問題與答案的相關選擇。

  我們這一生當中的第二個家庭就是我們的靈性家庭,那是召喚我們,讓我們得以獲得接受、被人瞭解、也獲得幸福之處。靈性家庭是一個社群,讓我們瞭解無條件的愛所擁有的強大力量,也讓我們找到在生活中找到我們由衷失落的部分。

  我們的靈性家庭是我們真正的家,在那裡我們可以靠著天職過活,獲得全盤看法與能力,接納其他的想法與觀點。你可以利用許多途徑找到你的靈性家庭,例如:婚姻、教育、宗教、事業生涯、老師、甚至在面臨危機和絕望時,都可能讓你找到你的靈性家庭。

  在婚姻中找到你的靈性家庭,就是找到你的靈魂伴侶。兩個人發現彼此可以一起分享對方的生活,這種結合最強烈不過。我們都知道,目前離婚率高的驚人。雖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讓夫妻選擇以離婚收場,不過,其中一項原因就是寂寞,跟不是你的靈魂伴侶生活那種空虛與寂寞。關愛你的配偶或伴侶跟關愛靈魂伴侶,兩者是不一樣的。

  許多人為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庭(靈性家庭)而尋尋覓覓,能找到靈性家庭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本書的主角清崎兄妹生在同一個原生家庭,各自透過知識與自我發現,踏上不同的道路,追求心靈富足、金錢與幸福。這個故事生動描繪出人與人之間彼此扶持、面臨不同觀點與衝突的意識型態、以及對找出靈性家庭的追尋。

  這本書所描寫的故事也跟尋覓靈性導師有關。我們在生活當中,到處可以碰到能成為我們老師的人,但是,能在精神上教導我們的人卻不多見。

  當一位靈性導師觸動你的心靈,你的心智就與另一個世界、另一種思考、另一種生活接軌。達賴喇嘛打動惠美的心,讓她成為一名比丘尼,並且獲得丹增華頂的法號。巴克明斯特.富勒觸動羅勃特的心,讓他找出自己的路,支持自己追求對事物的瞭解、認真投入教育並尋求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以世俗標準來看,我們兄妹都不是學校裡的高材生。我們在學校沒有優異的表現。儘管如此,一旦這些靈性導師觸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心智大開時,我們都成為學生、成為表現優異、鑽研天職的好學生。現在,我們各自運用本身的天賦及與生俱來的才能,善盡學生的本分,而且我們要告訴大家,在傳統教育領域,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能通常無法受到認可。

  失去雙親的小孩被稱為孤兒。在當今的世界裡,有許多靈性孤兒還在尋覓自己的靈性家庭。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趟終生旅程;不過,有些人很早就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瞭解自己可以不再尋尋覓覓,他們已經找到讓他們能以天職過活的家庭與家人。

  靈性孤兒常發現自己為接受他們並重視他們的組織所吸引。有些人從教會團體、愛國團體、支援組織,例如:環保團體或保育團體,減輕自己的寂寞。有些人成為某個運動團隊的忠實粉絲,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藉此填補內心和精神的空虛。「被接受」是一項基本人性需求,對於許多尚未找到靈魂伴侶的人來說,他們會找到一個地點、一個場所,讓他們覺得有回家的感覺,讓他們可以把這個地方稱為自己的靈性之家與靈性家庭。

  許多人替大企業做事,大企業可說是收容為錢和保障做事的孤兒院,這些孤兒都不是為了愛而工作。我們在跟就業有關的變遷趨勢中看到這種現象,過去數十年來,人們把服務、忠誠和彼此之間的關係看得比薪水還要重要,現在這些東西已淪為過時的價值觀。想想看,有多少人有過這樣的切身經驗:週日晚上,當你想到接下來這一週的工作,就讓你感到反胃?對許多人來說,這是生活空虛的一種寫照。他們並沒有運用本身的特殊天賦,也沒有在自己的事業生涯或工作上,找到精神上的連結。

  他們不是在做自己天生就要做的事。

  雖然生活繁忙,也總有人在身邊,但是許多人還是覺得寂寞。下班後,他們會在教堂或跟自己興趣、想法和靈性使命契合的組織裡,找尋自己的靈性家庭,讓自己覺得有理由生而為人,有理由活在世上。現在,教會信眾人數激增就反應出人們找尋靈性家庭的需求漸增。

  芭芭拉.惠美.清崎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剃度為尼。當她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時,她為了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選擇放棄物質財富,最後她走上僧侶之路,過著適合比丘尼的清貧生活。

  惠美剃度後的法號為丹增華頂。當她因為癌症需要接受治療時,她那物質貧乏但精神富足的世界,終於跟她老早決心放棄的物質世界發生碰撞。她開始瞭解,「縮衣節食」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險境,兩者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不管你喜歡與否,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無法改變的角色,尤其是當我們罹患致命疾病需要接受治療,因此欠下堆積如山的帳單,卻因為財務資源有限而坐困愁城。惠美這位在飲食和靈性追求上都相當有紀律的比丘尼,開始面臨生死抉擇。在此同時,她那選擇不同道路認真生活的哥哥向她伸出援手,提供機會讓她減輕財務重擔。

  丹增想辦法解決她在僧侶生活、醫療債務和未來健康需求之間的衝突,並且從中找到一些既有趣又實際的結論。那些結論促使她內省,認清自己的優缺點,並且鼓起勇氣致力改變。

  羅勃特.清崎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像父親一樣加入老師的行列。因為寫作能力很差,羅勃特唸高中時英文被當過二次。現在,他的書被譯成各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這本書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排行榜上蟬聯將近七年之久。史上只有二本書有過這種佳績。

  羅勃特加入海軍陸戰隊時,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後來他追隨富爸爸的腳步開始從商(富爸爸是羅勃特好友的父親,他指導羅勃特學習投資理財)。

  一九八一年,羅勃特遇到巴克明斯特.富勒博士(Dr. R. Buckminster Fuller)──當代眾所公認的偉大天才之一──他讓羅勃特明白,自己可以透過寬大為懷致富。後來羅勃特利用這種新的思考方式,創辦富爸爸公司(The Rich Dad Company)。海軍陸戰隊和富爸爸公司都是以非常強烈的使命做後盾。強烈使命就會吸引靈性家庭成員……這些成員努力要實現人生的目的和使命,執行自己的天職。

  你找到你的靈魂伴侶了嗎?你找到帶領你找出靈性家庭的靈性導師了嗎?你找到自己天生就該做的事嗎?換句話說,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天生就該做的工作?

  那就是這本書的宗旨所在。

  這本書描述二個旅程,出生於同一原生家庭、個性卻截然不同的一對兄妹,他們彼此扶持找到各自的靈性家庭,也過著善盡個人天職的生活。這對兄妹的生活證明人們身處逆境發揮的驚人韌性,闡述超越家人關係、彼此扶持追尋並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追尋讓自己滿意又有意義的未來。

  這本書跟人生的事件有關,從許多方面來看,清崎兄妹的人生因為那次原子彈試爆而開始不同,最後讓他們做出信仰跨躍。《富裕人生的兩種途徑》這本書描述這對兄妹在追求同樣問題的答案時,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和不同的哲理;也娓娓道出兩人對幸福人生與人生意義之追尋。

  《富裕人生的兩種途徑》的故事同時也生動描繪對比的世界:物質與精神的對比、戰爭與和平對比、問題與答案的對比、以及觀點的差異。這本書告訴我們,在為更崇高的精神力量效勞之際,原本各自分散的生活如何再次重聚。

內文試閱

成為天生就該成為的人


  我們家有四個小孩,是第四代日裔美籍人士,我們的祖先在一八八○年代來到夏威夷,在甘蔗園和鳳梨園裡工作。雖然在兩種文化中長大,但是身為第四代日裔美籍人士,我相信我們比較像美國人、比較不像日本人。雖然家父和家母都會說日語,但是我們四個都不懂日語。

  我們大都知道,即使生長在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姊妹,通常彼此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就算是雙胞胎,在個性、氣質和興趣上也可能有所不同。清崎家的四個小孩就是這樣,包括我妹妹惠美在內。惠美一直是一位仁慈開朗的人,現在更是這樣。

  我認為自己跟她剛好相反。我雖然也有仁慈的一面,但我必須假裝自己很親切。她會做任何事來避免衝突,我卻愛挑釁。越戰期間,妹妹惠美參加反戰示威,我則選擇參戰。

  我們站在後台時,達賴喇嘛繼續演說。他並沒有談到和平,而是以和平為出發點來開示,語氣中充滿慈悲為懷的精神。當我聆聽他的話語時,我心想自己是否能以如此仁慈平和的方式過活與溝通。唸了四年軍校又在海軍陸戰隊當了六年飛行員後,我已經習慣講話比較刻薄,也適應比較殘酷無情的環境。

  不久後,達賴喇嘛的開示結束了,他離開舞台,後面跟著比較年長的比丘、比丘尼和信眾。看到他被群眾簇擁著,我沒有抱太大希望能見到他。當他走向後台時,人潮分為二列安靜地向他表達敬意,當達賴喇嘛經過時,大家雙手合十恭敬地向他行禮。

  達賴喇嘛面帶微笑地走進後台,他看到丹增就向我們走過來。丹增恭敬地迎接他到我們站的地方。我感動到無法言語,不敢相信自己的妹妹正邀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接見我們。

  丹增向達賴喇嘛介紹我們,我們站著跟他聊幾分鐘,那幾分鐘真的很寶貴。接著,達賴喇嘛就離開了。我心想跟達賴喇嘛握過手後,這輩子再也不要洗手了,我覺得自己備受祝福,不但對自己的妹妹刮目相看,也以她為傲。我愈是這樣,她就愈謙虛。

  這幾年,我知道妹妹剃度為尼,但除此之外,我一點也不知道她在做什麼,她變成怎樣的人。我知道她為了尋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天職和應走的道路而追尋多年。身為亞裔美籍人士、在東西方文化和基督教家庭長大,又是單親媽媽,我知道她的日子一直過得很辛苦。身為她的長兄,看到她站在達賴喇嘛身邊,我真的替她感到開心,這種開心勝過於有機會見到達賴喇嘛的那種開心。惠美已經找到她在世上的一席之地。她以相當謙卑的方式,透過相當關愛的和善力量,找到自己的施力點。她已經完成人生最大的成就:成為自己天生就要成為的人。我妹妹剃度為尼,未必表示她已經成為天生就要成為的人。成為自己天生就要成為的人,這件事跟成功和成就無關,而跟重新發現自己要走的路並走回這條路有關。

  成為自己天生就要成為的人,跟人生的旅程有關,跟人生的目的地無關。

身體與心靈的區別


  成功未必表示我們成為天生就要成為的人;大學畢業未必表示我們成為天生就要成為的人。在專業上獲得成功──例如當上律師或醫師──未必表示這些人正在做天生就要做的事。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金錢上,有錢未必表示你已經順利成為天生就要成為的人。

  我認識的一位牧師說:「我們生而為人,換句話說,我們是有靈體的人。我們當中有些人比較有人性。」他進一步地解釋:「人有極限,靈體卻沒有極限。人會老,靈體則逐漸進化。」

  他繼續說:「人會死,靈體不會死。人需要工作,靈體有使命。」當我聽到這位牧師的這項佈道時才二十幾歲,剛從越南回國。由於在戰爭中多次與死神交手,因此牧師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在越南時,目睹到無法以傳統生死情境說明的事件。

  我同學也在越南服役,他就說:「我能活著回來,是因為大家就像行屍走肉奮戰不懈。」在越南,我才明白身體與心靈的區別,或者以那位牧師的定義來說,就是人與靈體的差異。當我被心靈的力量所感動,我成為不一樣的人,因為我的靈體改變了。

  顯然,身體與心靈之間的不同,在我的生活裡引起很多問題。一旦你不怕死,你就可以開始真正地活著。這項轉變的問題在於,很多人忍受限制過活、擔心死亡、害怕犯錯、怕被批評、為了保障度日,要我容忍這種人實在很難,因為這種人根本不想追求富裕的人生。

  多年前,「戰爭」讓我跟妹妹各自的人生旅程愈離愈遠,當我們的人生再次交會,我們似乎都在追尋上帝,卻不知道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從許多方面來看,這本書跟找尋我們的人生道路比較有關,跟尋求神的旨意比較無關;我們要強調的是找到自己的天職、自己的靈性家庭、靈魂伴侶和靈性家人。

  我在主日學裡學到的最重要教誨之一是:「施予必有所得。」當我發現有人為錢所困時,通常是因為他們太專注於自己能獲得什麼、而沒有關心自己給予別人什麼。如果我想要更多,我只要付出更多。要讓我妹妹有百萬美元身價的一個方式就是,由我來教她如何善用天賦做更多的付出。

  當我不再為自己致富而工作,開始為了讓大家更有錢而工作時,我的人生從此改觀。

  這就是本書要傳遞的宗旨。這本書談到我們許多人面臨的困境、談到我們身心之間的掙扎,也談到身體與心靈並未合作無間,同時也談到仁慈與我們的內在力量。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追尋個人靈性家庭與天職,讓你學會怎樣過天生就要過的生活。

作者資料

芭芭拉.惠美.清崎(丹增華頂比丘尼)(Barbara Emi Kiyosaki)

跟哥哥羅勃特與家人一起在夏威夷長大。越戰時,羅勃特選擇參戰之路,飛往前線越南;惠美選擇和平之路,探討另一種靈性旅程。惠美原先在夏威夷大學就讀,後來足跡遍及科羅拉多州、阿拉斯加州和印度,在旅途中加強她對佛教的研究與實踐。惠美於一九八五年接受達賴喇嘛剃度為尼,法號丹增華頂。丹增曾在美國空軍官校(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擔任六年佛學宗教師。她擁有那諾巴大學(Naropa University)印度藏傳佛教暨藏語碩士。目前在加州長灘圖登達傑林佛教中心(Thubten Dhargye Ling Buddhist Center)擔任心靈輔導副主任與教師,也是科羅拉多州泉市圖登西竹林佛學中心(Thubten Shedrup Ling)的訪問教師,有時會前往印度北部的Geden Choling精舍小住。另外,丹增也在加州洛杉磯為臨終病人擔任臨床宗教師。

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全球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作者。清崎是一位投資者、也是專精於礦業和房地產的企業家,同時還是一名教育家。他對金錢與投資的觀點讀到,大膽駁斥傳統價值觀。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富爸爸、窮爸爸》,連續六年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之首,打破歷來紀錄,還被譯成四十六種語言的版本,銷售到九十七個國家。富爸爸系列叢書已經在全球賣出超過二千六百萬冊,攻占亞洲、澳洲、南美洲、墨西哥、南非和歐洲等地的暢銷書排行榜。事實上,清崎已經獨力改變了全球幾千萬人的理財觀念。

基本資料

作者:芭芭拉.惠美.清崎(丹增華頂比丘尼)(Barbara Emi Kiyosaki)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譯者:陳琇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商周叢書 出版日期:2009-08-06 ISBN:9789866369100 城邦書號:BW0321 規格:膠裝 / 單色 / 36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