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歐洲哲學最風起雲湧的年代!
1781 年,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出版。
1804 年,黑格爾的哲學發展邁出最後一步,而康德也在該年過世。
短短二十三年的時間,卻發生了哲學史上最驚人的變遷:從康德到費希特與謝林、再到黑格爾的整個哲學發展。沒有這場變遷,就沒有浪漫主義,也無由出現黑格爾系統崩潰後的產物——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甚至也無從導致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的分裂。
亨利希於 1973 年應邀至哈佛大學進行講座,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有德國哲學大師親身對美國學界陳述自己的研究。他的講座震撼了美國學界,並就此成為傳奇。
亨利希動人地詮釋了德國觀念論的歷史及其與當代哲學的關係:他從康德系統裡的結構和衝突開始,自近代思潮的哲學主題和當時的文化狀況去理解康德主義以及史賓諾莎哲學的復興,接著仔細鋪陳費希特的《知識學》,然後綜觀由諾瓦利斯、施列格和賀德林所開啟的浪漫主義,最後以黑格爾系統的簡述做結。
基本資料
作者:迪特.亨利希(Dieter Henrich)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哲學人
出版日期:2006-10-25
ISBN:9789861247335
城邦書號:BP6007
規格:膠裝 / 單色 / 51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