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1盆變10盆:扦插種植活用百科(2024年暢銷改版)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暢銷改版)──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
蛋白質的一生(暢銷改版)──了解生命活動的秘密,讀懂生命科學的第一本書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種子到古樹,探索自然界長壽之謎的朝聖之旅
-
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 [彗星增訂版]
-
圖解生化學更新版:從分子層次化為生命奧援的體內工程
-
漫畫今日科學:影片瀏覽破億次的科學YouTuber,帶你一次輕鬆讀懂從細胞到宇宙的趣味提問
-
毒特物種(2023年全新改版):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
內容簡介
人類為何如此獨特、為何跟其他靈長類動物如此不同?
三十多年來火燒歐美演化學界的水猿理論,即將在台灣引燃!
原來,我們的祖先曾受困水邊,過著半水棲的生活?
本書已在英國暢銷一百萬本,翻譯成19種語言發行全球!
作者親筆為台灣讀者作序,為我們說明水猿理論在歐美學界引發的風風雨雨!
「學界普遍同意,在八百萬到九百萬年前,非洲森林中曾經棲息著一種動物,人類學家稱之為「最後共同祖先」。最後共同祖先的後代後來分為許多不同譜系,現存的成員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巴諾布猿,以及人類。在這些成員中,人類與非洲猿的差別遠比各種猿類彼此間的差別還要明顯。人與猿之間有許多鮮明的生理差異,而且其中至少有些差異,早在人類譜系和其他猿類分枝之際就已出現,不然也是出現在分枝之後不久。由此看來,我們應可合理推斷,當時我們的祖先一定發生了什麼沒有發生在其他猿類身上的事情。
這裡只有一個單純的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伊蓮‧摩根
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為何如此不同?這些差異能讓我們對人類演化獲得什麼樣的認識?在這部流暢易讀、立論嚴謹的著作中,作者要求我們思考一項演化假說;唯有這項假說,才能解釋人類身體結構上的異常之處:
1.人類為何用兩腿行走?為何要採取這種移動速度緩慢、而且容易產生背痛的姿勢?
2.人類為何和其他靈長類不同,獨自發展成體表無毛的模樣,而且皮膚底下還鋪了一層厚厚的脂肪?其他具備這種特徵的哺乳類只有鯨魚、海豹、厚皮動物等等。
3.人類的喉頭為何下降?為何能調整呼吸的頻率?黑猩猩無法調整呼吸的頻率,但是海象可以。
4.人類的鼻孔為何開口向下,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不同?
5.人體適應發展的結果為何如此不完美?除非,這是求生存的唯一選擇?
作者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全都指向一個無法迴避的結論:好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曾經受困於半水棲環境中。在立論過程中,作者迫使科學家對於存在已久的人類演化理論提出質疑,而這些理論現在看來皆已存在著重大缺陷。
【好評推薦】
◎「只要對人類起源有興趣,一定可以從這本書獲得啟示。」
──《BBC野生生物》雜誌
作者資料
伊蓮‧摩根(Elaine Morgan)
1920年生,牛津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公司擔任編劇長達二十年,獲得多座編劇獎項。之後,她發現了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哈帝爵士(Sir Alister Hardy)之前被忽略的水猿理論,進而研究、著述並出版一系列著作,闡述這項理論。這些著作包括《女人的起源》(The Descent of Woman)、《演化的印記》(The Scars of Evolution)、《孩子的起源》(The Descent of the Child)以及本書。其中,1972年出版的《女人的起源》被翻譯成二十五種語言,銷售上百萬冊。 水猿理論提出後,引起歐美演化學界的熱烈討論與強烈抨擊,為人類演化之謎投下一顆深水炸彈;三十多年來,爭議雖然未嘗止息,但是這項理論已經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支持。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