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室內設計師接案溝通必勝術:避開雷點,掌握應對技巧,成交戰無不勝圓滿結案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解碼《坎特伯里故事集》:從朝聖之旅開啟的中世紀八點檔
-
新譯老子道德經九家注讀本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基進的世界史:無力者如何改變世界?團結、抵抗、革命,翻轉權力結構的七百萬年奮爭史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內容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3月,以進一步推動現象學及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之研究,及促進兩岸三地及國際性現象學研究的合作與交流為宗旨。已舉辦過兩次國際研討會(2002年9月的「現象學與人際遭遇」及2004年5月的第一屆東亞現象學 (P.E.A.CE) 國際學術會議)及三次兩岸三地研討會(「現象學與道家哲學」(2003年3月)、「現象學與佛家哲學」 (2004年2月) 及「存在與辯證──沙特誕生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2005年4月))。2005/06年將舉辦「現象學與世界:兩岸三地年青學人學術研討會」,及「情與慧──現象學在香港十週年」國際研討會。
現象學作為克服科學的客觀主義偏見或自然論素樸性之哲學工作,為跨文化的哲學探討開啟了大門。本專輯以「現象學與道家哲學」為主題,所載文章或則借助胡塞爾、海德格和梅洛龐蒂等經典現象學家的學說,為中國道家哲學的文獻或名相注入新解,或則疏理出道家哲學與現象學可以交匯溝通之處。儘管各文取徑不一,但大多以回歸文本──現象學格言「回到事物本身去」的最基本演繹──為首要守則,避免了在所謂比較哲學中常見的穿鑿附會的毛病,甚至道家(作為哲學)與道教(作為宗教)不分的嚴重混淆,希望能為前瞻性的跨文化哲學研究開出新局面。
作者資料
劉國英
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哲學學部文學碩士課程主任、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副主任。 著作包括《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編有《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合編)及《在求真的道路上──賀沈宣仁教授七秩之慶》(合編);並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及〈思光學術新著〉系列主編之一。
張燦輝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徳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及前系主任、中大通識教育前主任。現於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現象學、愛情哲學、死亡及年老哲學、烏托邦思想。著有《海徳格與胡塞爾現象學》、《悟死共生》、《存在之思》、《為人之學》、《生死愛欲,上,下篇》、《異域》、《我城存歿》、《山城滄桑》以及《Existential Questions》等專著。有關攝相出版有:《Kairos: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y》、《Earthscape》、《Proximity and Distance》。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