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排行
-
【實證醫學 完整解析】糖尿病緩解心法:從減藥到停藥!肉菜冷飯定時定量飲食,讓你穩血糖、降三高、減體重!
-
超級腸道:重塑你的腸道菌群,打造健康長壽體質,減重逆齡自然來
-
全圖解!40歲後人體使用說明書:科學圖解熟齡變化,日本名醫抗老防衰的健康樂活秘訣
-
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專家群示範指導,逆轉腎病變,改善肌少症、提升心肺代謝功能【暢銷增訂版】
-
耳鳴的腦內大革命
-
空腹才是最强的良藥:抗癌成功醫師打造不易生病體質的終極飲食法!
-
腎臟超圖解:慢性發炎、免疫失調、腎病變,權威名醫教你看懂腎臟求救訊號,立即提升腎功能
-
腦能量: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大腦的代謝疾病!粒線體失調如何導致憂鬱、焦慮、強迫症、ADHD和其他障礙,揭示飲食治療新契機,重獲心理韌性
-
這本書可能會救你一命:抖音最受歡迎外科醫師直指人體設計缺陷,科學認證的求生攻略
-
【限量親簽版】吃出青春抗老力,健康儲值從餐桌開始!:三位營養專家的科學抗老新提案,器官導向×系統拆解×實作食譜,教你從餐桌累積健康資本,延續青春活力!
內容簡介
★暢銷書《糖尿病緩解心法》作者洪建德醫師最新力作!★
讓每個人身心靈健康美滿,是醫者最高理想!
枯樹如何開花?
就是要學會從預防醫學的角度,避免罹患三高,用營養的美食滋養身體,用多元的社交活動如結伴登山、國內外旅遊增加活力,用音樂和繪畫等藝術擺脫憂鬱及孤寂。
新陳代謝暨老年醫學專家洪建德醫師,不藏私公開實用心法,以醫療專業助病人避免多重用藥,最終停藥緩解,並以自身培養繪畫興趣的經驗,引導病人展現自信,心花朵朵開。
提倡醫病平等、共同合作,在中年過後,即認真看待健檢數據,緩和三高、憂鬱症,消除身心症、孤寂的老年歲月,預防認知症、飲食障礙症、胰島素阻抗的威脅,不僅能增加生命的長度,更增添生命的厚度。
※本書重點※
第一部 預防生病 促進健康
糖尿病有沒有治療,生活品質真的很不一樣。當病人步入中老年,三高要合併治療,最好是從預防著手。
第二部 緩解疾病 扭轉乾坤
早發現早治療,並關注用藥的頻率和劑量,以免多重用藥造成其他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也利用飲食和運動來預防未病。
第三部 身心靈平衡協調
不當的飲食衛教,導致許多病人變得憂鬱、焦慮,或處於迴避/限制型食物攝食障礙症的邊緣,甚至罹患厭食症,受營養缺乏和惡病質的侵蝕。唯有營養均衡的飲食,才能滋養身體與心靈。
第四部 心花朵朵開
從享受美食、聽音樂、參加繪畫班並舉辦畫展的經驗,讓老年病人能夠擺脫孤寂,忘卻憂鬱,更充分表現自己,表達真善美,超越老人學上的「成功老化」。
目錄
專文推薦 枯樹亦能花開:從醫療到人文的全人關懷 /蔡兆勳
前 言 枯樹開花超越成功老化
第一部 預防生病 促進健康
01.誰是老年人?
德國以社會連帶建國 切出老年人的定義
台灣社會超高齡化 糖尿病治療與照護更顯重要
BOX:台灣官方版長者功能評估六大指標
老年糖尿病易被忽視
老年糖尿病人需要更多呵護
誰需要人生後半場的幸福?
診間常見Q & A
*自己最清楚血糖嗎?
*我沒有三多就不會有糖尿病?
*我父母沒有糖尿病,我就不會有嗎?
*我婆婆有糖尿病會遺傳給我嗎?
*看小便泡沬,就能診斷糖尿病嗎?
02.三級預防:預防併發症
治療好壞攸關壽命與生活品質
遺產效應累積 發生併發症
併發症的種類
強化血糖治療 預防大血管事件
放任血糖震盪 全身多處感染
臺灣為何洗腎的人很多?
強化血糖治療 預防大血管事件
怎麼降血糖? 唯四
我的「血糖一條線」 會降糖減藥 消除低血糖
臺灣老年糖尿病人 為何治療效果不彰?
糖尿病治療的卓越目標
如何為長輩選擇醫師呢?
生活型態管理
治療要點
戒菸不喝酒
03.長者糖尿病的基本治療目標
粗分老年糖尿病兩種
2025年ADA臨床治療指引
輕度認知障礙長者治療標準放寬
04.三高要一起治療 有效防治心血管病
三高飲食治療 要協同一致
三高藥物治療 也要協同一致
超高齡老年人的血壓與血脂 可不必過度治療
05.高膽固醇血症
「百年老調」唱得下去嗎?
人類必須攝取油脂
食物飽和脂肪酸更惡於食物膽固醇
豬油升血清膽固醇嗎?
小心反式脂肪
脂肪攝取在預防第2型糖尿病中有何作用?
降膽固醇藥物無效嗎?
為何吃速食麥片降不了血清膽固醇?
06.老年高血壓
流行病學
高血壓的風險因子
高血壓的診斷與分類
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07.二級預防:早期發現 立即治療
找出誰有風險 立即治療
篩檢頻率
糖尿病前之血糖偏高 心血管病就發飆
血糖偏高 也要及早緩解
08.一級預防:未雨綢繆
長者若屬高危險群 就需要未病先防治
老年人的熱量與體重
功能老化的飲食對策
高齡病患營養治療十大基石
老年人低碳、生酮、極低熱量飲食的禁忌
三大營養素要均衡
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原因
機構中住民的飲食
機構住民吃不下飯時
機構住民熱量不足的解方
當住民出現令人厭惡、不良、惡性行為時
第二部 緩解疾病 扭轉乾坤
01.糖尿病久枯 逢春再開花 久旱逢甘霖
糖尿病醫好了叫做緩解
王祿仔才吹噓斷根
以血糖、醣化血紅素與CGM的GMI診斷緩解
還在使用降血糖藥物時 不可以診斷緩解
02.低碳生酮 提油救火 心血管病炎上
生酮飲食限制碳水化合物含量
低碳、低醣、舊石器、摩登原始人、阿金飲食 全都實質生酮
長期生酮 進入暗黑胡同
生酮非減肥捷徑 反而是危機總動員
少吃飯甚至於不吃飯 多吃肉就能降血糖?
醣占率越高 心血管病風險越低
醫師與家屬必需注意病家飲食正常否?
03.我病患的飲食豐富 行雲流水 鳥語花香
調理無為 自然主義
醫禪飲食一味
飲食治療三步舞曲
秤重定量 三餐定時 才不會慌餓!
如何製備老年人的食物
04.新鮮自然原味多樣的我家餐桌
我家吃白米,糖尿病患可以吃嗎?
吃白米飯會得糖尿病嗎?
05.運動
運動有什麼好處?
運動≠降血糖
運動後高血糖
生酮運動 會升糖昏迷
運動後低血糖
清晨空腹運動最能降血糖?
飲食補給計畫
糖尿病人該如何運動
06.藥物
口服藥抑或針劑?
口服降血糖藥物分為八大類
第1型糖尿病長者的藥物治療
第2型糖尿病長者的藥物治療
07.胰島素
打胰島素會恢復部分胰島分泌功能
對胰島素的迷思破解
*迷思1:胰島素會引起糖尿病併發症?
*迷思2:打胰島素會導致洗腎?
*迷思3:打胰島素終身要打?
*迷思4:胰島素會愈打愈重?
*迷思5:吃藥比打胰島素安全?
*迷思6:血糖很高才需要使用胰島素?
哪些人一定要打胰島素?哪些人不適合?
如何決定胰島素劑量?
08.不過度治療 避免低血糖
什麼是低血糖?
低血糖有什麼症狀?
ADA對低血糖立場
作者「血糖一條線心法」的成果
ADA評估低血糖風險
藥物造成低血糖 頻率隨年齡增加
參與式治療可以減少低血糖風險
連續處方箋
低血糖急救
預防低血糖十要
09.不多重用藥
醫師叮嚀
為何醫師開立很多種藥給我?
老年人用胰島素比多重用藥安全有效?
10.連續血糖監測(CGM)的重要性
只看醣化血紅素(A1C)就可以嗎?
裝上CGM 就誆不了醫師
11.血糖一條線心法
心細藥緩 長期監測 眼明手快 安全緩解
第三部 身心靈平衡協調
01.糖尿病長者的飲食障礙症
DSM-5-TR對飲食障礙症的修訂
嗜食症和神經性暴食症患者 增加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由誰診斷飲食障礙症?
02.神經性厭食症
原發性?還是次發性?
厭食症的健康風險
次發性厭食症的治療
03.迴避/限制型食物攝取障礙症
診斷
體徵和症狀
行為變化
風險因子
併發症
治療
如何預防迴避/限制型攝食症?
04.認知功能
認知功能疾病
為何治療結果好 不能保護認知功能?
治療失智症風險
及早診斷認知障礙
糖尿病增加老年人失智機率
胰島素有防治失智症功能
05.焦慮症
長者焦慮症很常見
糖尿病人與焦慮症很常見
衛教要真實 不應增加病患與家屬焦慮
06.憂鬱症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有哪些類型?
憂鬱症有哪些症狀和徵兆?
糖尿病人增齡後 升高憂鬱症風險
長照機構中的老年糖尿病人
無厘頭的限制熱量 升高憂鬱症風險
患者如何照顧自己?
第四部 心花朵朵開
01.枯樹開花的身心靈療癒
醫學起源於人文藝術 也終於人文藝術
我的治療如何能做到枯樹開花?
02.我與繪畫
藝術天賦
緣起40歲禪室的逬發
顏料與畫紙
學習欣賞繪畫,進而自己創作
03.當診間不再是診間 而是畫室時
無酬繪畫班的緣起 我演繹人文主義的一幕
繪畫可以重啟久廢的大腦網路連結
繪畫讓病人重拾尊嚴與幸福
04.歷年畫展剪影
1998年 尋覓內心的故鄉
1999年 禪──心靈的處方
2000年 人間活水
2001年 生
2004年 受我不老
2006年 逍遙
2013年 澄清透明樸拙孤寂
2017年 達文西DNA密碼
2017年 侘寂
延伸內容
枯樹亦能花開:從醫療到人文的全人關懷
文/蔡兆勳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家庭醫學科教授
醫療專業與人文素養兼具的醫師並不多見,而洪建德醫師正是其中極為難得的一位。他不僅是我多年敬重的醫界前輩,更是一位終身學習、持續精進的典範。他不僅獲得德國邁茵茲約翰固騰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且擁有內科、新陳代謝科、老年醫學科、肥胖醫學科等專科醫師資格。然而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將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融會貫通,並進一步拓展到藝術、美學、音樂與生活哲學的領域,讓醫學照護不僅止於病體的治療,而能觸及人心最深層的撫慰與滋養。
這本新書《枯樹開花》正是洪醫師多年臨床智慧的結晶,也是他生命體悟的呈現。書名寓意深遠──即使在生命的暮年、在病痛的摧折中,人仍有機會再次綻放光彩;如同一棵看似枯竭的老樹,仍能在適宜的環境與悉心的照料下,孕育新芽,綻放花朵。這不僅是一種醫療的信念,更是一種人生的哲學。全書分為四個部分,脈絡清晰,層層推進,真是膾炙人口的好書。
第一部〈預防生病 促進健康〉,奠定了全書的基礎。洪醫師提醒我們,在超高齡社會中,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三高」疾病是影響長者健康的關鍵,必須認真看待,並且積極協同治療,以預防併發症,減少失能。最好能定期篩檢,以做到二級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甚至是一級預防「未病先防治」。
第二部〈緩解疾病 扭轉乾坤〉,則將焦點放在慢性病治療與自我照護的細節。洪醫師以「低碳生酮提油救火,心血管病炎上」的比喻,提醒我們飲食控制雖然重要,但必須建立在科學證據與均衡營養的原則上。如何透過飲食、運動與藥物治療,包括胰島素治療,達到穩定血糖,又避免低血糖的危險。這部分展現了他身為新陳代謝專科與老年醫學專家的專業洞見。
第三部〈身心靈平衡協調〉,則進一步拓展醫學的深度和廣度。洪醫師深知對於高齡者而言,身體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心靈的安適更是不可或缺。焦慮、憂鬱、孤獨等情緒,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快地侵蝕生活品質。唯有同時關注心理與精神層面的健康,才能達成真正的整體醫療。這與現今國際間強調的「全人照顧」(holistic care)不謀而合。
最後一部〈心花朵朵開〉,則將醫療的視野提升到藝術與人文的高度。音樂、繪畫、美食與美學的滋養,並非醫療的附屬品,而是幫助病人恢復身心平衡的重要元素。洪醫師以自身在音樂與繪畫領域的深厚修養,帶領讀者體會藝術如何成為療癒的力量,讓病人找到活著的意義與價值。這正是醫學人文的精髓,也是現代醫師所必須追求的境界。
回顧洪醫師的專業歷程,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學術上的傑出成就,更是一種不斷探索、跨越邊界的精神。他不僅是一位臨床醫師,也是一位教育者與人文關懷的實踐者。《枯樹開花》不僅是醫療專業的論述,更是一本文字間充滿溫度與希望的作品。它提醒我們,醫療不只是延長生命,更是提升生命的品質;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陪伴病人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關心健康的人。它不僅能啟發專業上的思考,更能觸動心靈,讓我們在醫療的道路上,學會如何用專業照顧病體,用人文滋養心靈。願《枯樹開花》如書名般,帶來新的希望與啟示,讓我們在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病苦時,仍能看見花開的美麗。
作者資料
洪建德 醫者一生懸命逾四十年,「用心在看不見的地方」,懸念完美做好病患處方與營養、身心靈、生活起居、社會支持的大小事,以老年醫學專科醫師摩頂放踵40年,枯樹開花落實人間的傳奇故事,猶如天上繁星般數不完的精彩。 歡迎讀者瀏覽本書寥寥可數補捉這一幕幕感人心弦的片斷,見證作者一生引導百位病人一個個展現自信,心花朵朵開的耕耘足跡。 *一七美生活診所執業醫師 *內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老年醫學、肥胖醫學專科醫師 *核能防護師、高階醫務管理師等執照 *德國邁茵茲約翰固騰堡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院博士後研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 *前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內科學部定副教授 *歐洲美國日本多家醫院交流 FB:洪建德 粉專: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 網站:人文醫師洪建德 部落格:時空旅人 相關著作:《【實證醫學 完整解析】糖尿病緩解心法:從減藥到停藥!肉菜冷飯定時定量飲食,讓你穩血糖、降三高、減體重!》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