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若是模仿久了,仿作會不會也成為真實?
繼《天才雷普利》後,雷普利系列睽違十五年的全新篇章
文學與影史最迷人的「反派」,雷普利回來了!
這次,一場假畫風暴席捲而來,雷普利能全身而退嗎?
為了守住眼前的平靜生活,他又會如何出招?
◎ 寫下《火車怪客》、《鹽的代價》,海史密斯重返顛峰之作
◎ 榮獲「愛倫坡獎」和「法國偵探文學獎」雙料肯定,犯罪小說家最高榮譽
◎ 獨家收錄清大李信瑩老師專業的延伸解說,以及作者印簽扉頁
◎ 作家生平 × 經典年表,一次收藏海史密斯的創作軌跡
畫作是贗品,他的人生亦然
六年過去,雷普利早已不是那個初入歐洲、懷抱夢想的青澀美國青年。如今,他住在用狄奇遺產換來的法國莊園,結婚、有錢、有品味,還有一段絕不能曝光的過去。
他自認無意惹事,但麻煩總是找上門。這次,一幅假畫與長年的地下交易讓他再度陷入危機。一位美國收藏家起了疑心,懷疑雷普利與同夥販售的畫作真偽,甚至可能循線追尋畫家本人。然而雷普利心知肚明:世上早已沒有那位「畫家」了,這場騙局眼看就要被揭穿!
謊言一旦開口,便只能一路編下去。隨著事件不斷擴大,為了讓真相徹底埋葬,有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再次出手」。此外,六年前在義大利的那場命案似乎未曾遠去,一個謊得用更多的謊來掩蓋……
★雷普利系列作品(依出版順序):《天才雷普利》、《地下雷普利》、《雷普利遊戲》、《跟蹤雷普利》、《水魅雷普利》★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
——獻給顛覆20世紀犯罪小說的獨行者◢
絕版十幾年,經典回歸!《火車怪客》與《雷普利》系列五部曲隆重再現。此次全新版本為紀念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特別收錄重量級專文導讀、延伸討論和作者生平年表,並於扉頁印有親筆印簽,帶領讀者深入她的創作世界。
她書寫犯罪,實則解剖人心;她筆下的謀殺,終究繞不開「罪惡感」的糾葛。她曾說,自己這輩子從未寫過「犯罪小說」,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故事裡有時出現暴力,有時則發生謀殺。在保守的50年代,當犯罪小說文壇仍由男性主導,她打破推理/偵探小說的既定框架,將目光投向犯罪者內心,讓讀者從本來正義的位置,逐漸與主角遊走在道德的邊緣,感受那份無可逃避的不安。
▍驚心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海史密斯的雷普利系列之所以成為時代浪潮沖蝕下益顯耀眼的經典,不僅僅在於她創造了一介迷人的反派角色、深入探究其黝黑的孤獨內心,我以為作者的巧筆書寫更近似工匠打造一面鏡子,映照讀者或多或少存在內心角落隱而未現、受禮教律法束縛的欲求渴望,既想壓抑又想掙脫,當誘因降臨時會奮力抵抗抑或遂行慾念?犯罪紅線是極輕易就能跨越的,只是我們可以作壁上觀看雷普利經歷這一切,寬心享受一系列挑戰禁忌、放飛自我的閱讀冒險。
——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
湯姆・雷普利再度回歸——這次他不再是那個渴望攀附的年輕人,而是一個已然成功潛入上流社會的成熟騙徒。他擁有美滿婚姻、法國鄉間的城堡、令人欽羨的藝術收藏,以及看似無懈可擊的社會地位。然而,過往精心編織的謊言如影隨形,德瓦特偽畫騙局的威脅正悄然逼近。
當美國收藏家莫奇森敏銳地質疑畫作真偽時,雷普利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必須化身為早已死去的畫家德瓦特。這不僅是一場關於藝術鑑賞的智力較量,更是一次對身分認同極限的終極測試。
在這個物質豐裕卻精神空虛的世界裡,雷普利依然是我們內心最隱祕恐懼的化身——那個永遠無法滿足、永遠透過偽裝來逞其私欲的現代人。
——既晴,犯罪作家
雷普利系列是此生必讀的心理驚悚經典,讓你重新思考階級與身分認同的焦慮,審視慾望與人性的深淵。
——路那,推理評論家
▍齊聲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沐羽(作家)
李屏瑤(作家)
李信瑩(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
臥斧
高翊峰 (小說家)
郝譽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張亦絢(小說家)
張筱森(推理小說愛好者)
崔舜華(作家)
詹宏志(作家)
騷夏(詩人)
▍國外好評
《地下雷普利》是海史密斯重返顛峰之作,展現了她最討好的「幽默與驚悚」形式。
——《週日電訊報》
雷普利無疑是《大亨小傳》中蓋茨比的後裔——那位「一無所有、身世成謎的年輕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法蘭克・里奇,《紐約》雜誌特約撰稿人
雷普利提供了一面鏡子,讓我們窺見人性中陰暗而精密的運作機制。
——約翰・傅里曼,美國作家、評論家
海史密斯作品的顛覆性在於將讀者變成雷普利冷血邏輯的共犯。
——英國《每日電訊報》
海史密斯迫使我們重新評估理性與瘋狂、正常與異常之間的界線,誘導我們認同她筆下叛逆英雄的觀點。
——角谷美智子,《紐約時報》知名書評家
海史密斯創造了一個獨屬於她、幽閉又荒謬的世界,令讀者每每踏入必提心吊膽,左右張望。
——格雷安.葛林, 二十世紀英國文壇大師,著有《沉靜的美國人》和《愛情的盡頭》等。
欲罷不能,令人著迷……惟性格軟弱、意志不堅的讀者務請謹慎閱讀。
——《華盛頓郵報書評》
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探討身份、野心、性傾向和各種形式的愛。
——克里斯.帕文尼,《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海史密斯的特殊才能在於,讓活在焦慮與自我世界和無法內化社會秩序的心靈,有個棲息之地。
——《華盛頓郵報》
海史密斯的小說會顛覆你在文學中讀過的正義形象,動搖你心中的正邪標準。在她的巧手之下,真實世界裡的道德秩序不再穩固,讀者的道德感也因此偏斜。
——《克里夫蘭誠懇家日報》
犯罪小說史上最險惡卻又古怪迷人的五部曲……書中年輕迷人的美國主人翁竟是個風度翩翩、冷靜無德的殺人兇手。如此令人不安的人物設定,海史密斯一再發揮此文類獨有的手法,寫出一則好故事。
——《娛樂週刊》
在海史密斯筆下,殺人就像開車擦撞擋泥板或吃壞東西拉肚子一樣稀鬆平常。這種淡化戲劇情節……鉅細靡遺描繪病態人格生活細節與心路歷程的手法,令人拍案叫絕。不論是讓讀者接受小說呈現的犯罪事實、抑或引導讀者一步步沉浸在罪犯道德敗壞的幻想之中,這兩種寫作手法無疑皆相當成功。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資料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Patricia Highsmith
1921年生。自愛倫坡以降,美國數一數二偉大的犯罪小說家,曾被《泰晤士報》評選為當代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她的首部小說《火車怪客》於1950年出版,隔年即由希區考克翻拍成同名電影,後續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之一。 1952年,她以化名發表《鹽的代價》,成為當時女同志小說中首度以「圓滿結局」收尾的開創性作品,其後改編成電影《因為愛你》。 她最重要的犯罪小說代表作《天才雷普利》,曾榮獲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及法國偵探文學獎,並以雷普利為主角持續出版了共5本系列作。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天才雷普利》在1960和1999年分別翻拍成電影,前者由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主演,後者則為麥特戴蒙和裘德洛,風靡一時。2024年,又改編為Netflix迷你影集,榮獲4項艾美獎。 海史密斯一生創作超過二十部作品,以犯罪小說與短篇小說聞名。曾獲歐亨利獎、波蘭文學獎大獎及英國推理作家協會獎等多項殊榮,並與《三口棺材》作者約翰・卡爾同為少數獲准加入英國權威性極高、極為封閉的「推理俱樂部」的美國作家。1995年於瑞士辭世,所有手稿資料悉數典藏於瑞士伯恩。其後,她的生命歷程與書寫被拍成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台灣曾在2023年上映此作。 相關著作:《天才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1】(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酷貓」書籤):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火車怪客【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交換殺人」的開創之作,心理驚悚的永恆經典!》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