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雪鄉:劉慕沙譯作集1
- 作者: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5-10-30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他們的故事從一列火車開始,直到離開隧道看見雪白大地,仍然看不見最後的結局……
日本翻譯文學推介重要先鋒  劉慕沙名家譯作系列  復刻黃金閱讀年代
首度拿下諾貝爾文學獎  以日本之美征服國際的川端康成
歷經八度影劇改編  最經典的日式愛戀
【鄭重收錄】──川端康成作家年表、劉慕沙年表
朱天文(作家)
朱天心(作家)
朱天衣(作家)
封德屏(《文訊》社長暨總編輯)
唐諾(作家)
楊照(作家)
章蓓蕾(日本文化譯介者)──────名家一致推薦
 
他來自東京,遠赴北方雪國的溫泉鄉旅行,旅途期間與她偶遇,就此陷入一段若即若離的情感關係。他一再回到雪鄉,是因為難以放下安靜又熱烈的她,兩人之間有一份甜蜜而哀愁的默契,卻又有無法逾越的無望距離……
「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鄉……」文學史上最知名的開場之一,來自諾貝爾獎評審口中,成就與《古都》、《千羽鶴》並列,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雪鄉》。
安靜的白雪覆蓋著北國大地,也覆蓋著無聲的渴望與愛戀。
整部作品以北方雪國的靜謐、寒冷與孤寂為背景,透過溫泉鄉男男女女的生活樣貌與愛戀,鋪陳一段無法結果的情愛與人心的蒼涼。本書最初在川端的寫作計畫中,並不是以一部長篇的形式構思下筆,一九三五年起,川端陸續將各章發表於文學雜誌,一九三七年才首度統整加寫為長篇,由東京創元社出版。一九六八年,川端康成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中國時報於十一月出版印行劉慕沙女士翻譯的《雪鄉》。
經典復刻黃金閱讀年代──劉慕沙譯作系列
穿越時代的譯筆,她為我們開啟一扇閱讀之窗──
劉慕沙作為台灣具代表性的日文譯者之一,此「劉慕沙名家譯作系列」,從她一生譯介最具代表性的六位作家中,各選一部作品重新推出。從諾貝爾獎首位日本人得主川端康成的《雪鄉》,到一手奠定日本文壇現狀的菊池寬探究義理精神的時代小說《山國峽恩仇記》,劉慕沙名家手筆底下的這些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哲思與美學,至今再讀仍深具穿越時代的感染力。藉此,為當代讀者重溫黃金陣容,並微型復刻那樣的一個閱讀時代。
出版書單
《雪鄉》川端康成◎著
《幸福的界限》石川達三◎著
《尋道記》三浦綾子◎著(即將推出)
《美德的動搖》三島由紀夫◎著(即將推出)
《山國峽恩仇記》菊池寬◎著(即將推出)
《樓蘭》井上靖◎著(即將推出)
                作者資料
川端康成
一八九九年出生於大阪市此花町。年幼時父母雙亡,祖母及姊姊也相繼去世,由祖父一手拉拔長大。川端十六歲時,祖父臥病在床,他詳實記錄祖父臨終前的情景,描述自身痛苦的現實,寫成後來的《十六歲的日記》。 祖父逝世後,川端搬入中學宿舍,大量閱讀文學書籍,包括《源氏物語》、《枕草子》,以及杜斯托也夫斯基、契訶夫等俄國作家的作品。中學畢業,川端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英文科,在學校的《校友會雑誌》發表習作〈千代〉,描寫與三位名為「千代」的女子的戀愛故事。大學時代,川端與高中同學復刊第六次《新思潮》雜誌,因此結識菊池寬,日後在其宅邸結識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横光利一等人。一九二一年,他於《新思潮》發表〈招魂祭一景〉一文,受到文壇高度好評。接著陸續發表〈參加葬禮的名人〉、〈湯島的回憶〉、〈林金花的憂鬱〉等作品。一九二三年出版的《文藝年鑑》刊載了他的名字,正式文壇出道。 大學畢業後,川端與橫光利一等人創刊《文藝時代》雜誌,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提倡日本文壇的革新。他積極於文藝雜誌發表評論,主張當時的舊文壇缺乏現代精神、要從根本上革新藝術意識。然而,於自身創作上,川端並不拘泥於新感覺派。他的創作風格多變、類型廣泛,從佛教信仰薰陶下的虛無主義、靈學與神祕學、少女戀愛小說、融合傳統連歌的前衛作品,到體現「日本之美」玄幻、妖異世界觀的書寫,而有「魔術師」之名。 川端一生發表超過五百部小說作品,從數百字的掌小說到四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東京人》,形式不拘。一九三三年發表的〈禽獸〉一作,被盛讚為「昭和前期文學的珠玉」。在當時世間提倡大眾文學的風氣之下,川端堅持追求純文學。一九三五年,他寫下〈雪國〉,逐步奠定其日本文學最高峰的地位。 一九四四年,川端以〈故園〉、〈夕日〉獲最後一屆菊池寬獎。一九五三年,獲選為「藝術院」的會員,是日本藝術界最高榮譽。一九六一年,由天皇親自授予文化勳章,任命為日本文化功臣。除了日本國內對川端在文學貢獻上的肯定,國際間也賦予他極高評價:一九五七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一九六○年法國政府授予藝術文化勳章;並在一九六八年,獲得國際最高殊榮的諾貝爾文學獎,是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日本人。一九六九年,選為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 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即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後十七個月,川端康成未留下遺書,於神奈川的工作室自殺身亡,享年七十三歲。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