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不偽裝、不勉強,遇見更好的自己:活著並不難,只要能透徹人的七種情感,無論是誰都可以獲得幸福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不偽裝、不勉強,遇見更好的自己:活著並不難,只要能透徹人的七種情感,無論是誰都可以獲得幸福

  • 作者:小川仁志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7-09-28
  •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以簡單好懂的哲學闡述人內心的7種情感,接受真正的自己 每個人最需要相處的人,就是自己。 透徹七種情感,發現最貼近、卻又最不了解的自我,好好相處。 我們每天都在重複又笑、又哭、又氣憤、又開心的情緒中度過,而這些情緒起源就在我們每個人內在的七種情感之中:成就感/義務感/罪惡感/親切感/厭惡感/自卑感/幸福感,這些情感就像是洋蔥一層一層的皮覆蓋在我們身上。本書將帶領你一層一層地剝開、探究這些情感的本質,最後,你會更懂得如何控制並享受這些情感,活得更好。 只要是人都會擁有情感,我的人生皆都是由7種情感所組合而成, 用哲學方法尋找情感的根源,理解它們的本質並加以運用,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①成就感 法國哲學家阿蘭:「人並不喜歡從天而降的幸福,而想要自己創造幸福。」 成就感就等於生存,它是驅使我們生活的動力。人因為有成就感才有忍受辛苦、堅強生活的動力。在此情況下,為了得到成就感,必須經歷一番苦難,因為伴隨苦難而來的保證是成就感。 ►正因為有成就感,才更有動力迎接明天。 ②義務感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義務感對工作層面有益,對人際關係則有害。」 這個世界是否必須存在義務感?我們可以說義務感使這個社會得以運行。義務感與責任感為一體兩面,如果大家都不重視義務感,我們身處之地就會變成一個無責任的社會,務感其實是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條件。 ►一旦放棄義務感,反而會招來不安。 ③罪惡感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感受太多或太少的恐怖、自信、欲望、憤怒、憐憫等不愉快都不好。這些不愉快都該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事物上、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動機下、用適當的方法去感受,這才是稱之為德性的最佳的中庸之道。」 罪惡感通常產生在自己麻煩到他人的時候,但罪惡感其實也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之上。不是自己的行為帶給誰困擾才產生罪惡感,而是從自問自答中產生了罪惡感。因此,對於自己的行為不加以思考的人才是惡人,人就是在思考與不思考之間來回冒險般地活著。 ►罪惡感分為健康與不健康兩種,即使麻煩他人,只要抱持感謝對方的心就是健康的罪惡感。 ④親近感 蘇格蘭哲學家的亞當.斯密:「與他人共鳴就是獲得快樂,同席者的談笑帶給我高度的舒適感,他們的情緒就是呼應自我情感最大的喝采。」 為什麼我們對內心認同之人才能毫無顧慮地說話?這是因為我們是存在於複數中的單數,也就是當我們內心存在著別人時,就能使彼此的心相互靠近,這個狀態以親近感的產生所表現出來。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基因,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應該保持六對四的比例。 ⑤厭惡感 德國哲學家尼采:「接受痛苦就能變成超人。」 當遇到不明白的事物時,就會出自本能的保護自己,因為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會遭遇什麼狀況。如果有人給了你不知名的藥丸,你也不可能毫不考慮的就吃下去,我們都想避開自己不明白的事物,這就是厭惡感產生的原因。 ►因為不了解,所以產生厭惡感,只要接受討厭的東西,就有可能會變得喜歡。 ⑥自卑感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事實上,對我而言,甚至可以說人類所有的文化都是奠基於自卑感。」 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為了生存必須定位自己,所以會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但在我們覺得「自己不行」的心情背後,隱藏著想要變得一樣優秀的情緒。前述提過因為有自卑感,所以才有進取心。人之所以努力,就是因為有自卑感,所以可以說自卑感是成長的動機。 ►與其和他人比較而感到痛苦,不如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 ⑦幸福感 日本哲學家小川仁志:「為什麼會開心、為什麼會生氣、為什麼會哭泣,都是因為想要變得幸福,『我想要幸福』的吶喊以各種情緒做了呈現。」 幸福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喜悅及悲傷的結果讓人感受到的情感。人是擁有細膩情感的動物,而每種情感都和幸福感相關,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在脫離不了這些情感的同時,也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的關係吧。 ►幸福感是心的問題,只要熟練運用情感,無論是誰都能變得幸福。

目錄

剝開第一種情感之前 【第1章 成就感】 1為什麼我們努力工作、讀書和運動? 2為了獲得成就感,非得經歷一番苦難嗎? 3為什麼獲得成就感之後立刻就會忘記先前的苦難,然後又再重新挑戰? 4為什麼想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功? ★本章最後:為什麼我們追求成就感? 【第2章 義務感】 1這個世界必須存在義務感嗎? 2成為大人後義務感便油然而生? 3基於義務感而從事志工是偽善嗎? 4捨棄義務感會更輕鬆嗎? ★本章最後:為什麼我們有義務感? 【第3章 罪惡感】 1不能麻煩他人? 2事情做到什麼程度才會有罪惡感? 3為什麼對方人愈是好,自己的罪惡感就愈重? 4壞人也有罪惡感嗎? ★本章最後:為什麼我們有罪惡感? 【第4章 親近感】 1為什麼我們對內心容許之人才能毫無顧慮地說話? 2讓人感到親近與否的差異為何? 3為什麼沒辦法看待他人的喜悅像是自己的一樣開心? 4為什麼朋友會改變? ★本章最後:親近感有多重要? 【第5章 厭惡感】 1為什麼會想和討厭的人事物保持距離? 2有厭惡感是因為自己的個性不好? 3面對討厭的事物愈不要拖延? 4討厭的東西無法變得喜歡嗎? ★本章最後:如何從自我嫌惡中重新振作? 【第6章 自卑感】 1為什麼我們常常陷入和他人比較的漩渦中? 2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嗎? 3為什麼會認為反正自己就是不行? 4優越感來自於自卑感? ★本章最後:如何克服自卑感? 【第7章 幸福感】 1什麼是幸福? 2成就感和幸福的關係? 3義務感和幸福的關係? 4罪惡感和幸福的關係? 5親近感和幸福的關係? 6厭惡感和幸福的關係? 7自卑感和幸福的關係? ★本章最後:為什麼我們追求幸福? 結語:人的內心

內文試閱

【前言:剝開第一層皮之前】    ◆剝洋蔥會流淚的真正原因
     各位看過動畫《腦筋急轉彎》嗎?      主角是十一歲少女萊莉,她的腦中存在分別掌管快樂、憤怒、厭惡、恐懼和哀傷的情緒角色,故事就從這五種角色為了使萊莉幸福而奮鬥所展開。他們透過一個控制室反映萊莉遇到任何事情時所應該適切表現的情緒。換個角度來看,萊莉是被這五種管理情緒的角色所支配,也就是她是被情感所支配的。而我之所以想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反向思考,希望大家理解情感的本質,進而運用它們。      聽完上述,大家往往會認為情緒的支配來自於理性,就西洋哲學的想法來說也的確是如此,這是因為受到「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這個西洋特有的秩序影響所致。但感性真的是理性的僕人嗎? 或者該說感性期待著理性的操控呢?      若是要事先下結論,我絕對不會這麼認為。重點在於理解情感的本質,與它們好好      相處並加以運用。只有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每當我們想做什麼、為了要做什麼時,都懷有各式各樣的情感。以視覺來表現,就像是被各種不同情感的皮一層層包裹著一般,若不能妥善控制它們,只會被牽著鼻子走,難以得到幸福。因此,必要分析這些情感,製作一份專屬於自己的人生使用說明書,就如同將洋蔥的皮一層層剝下般。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剝去這些皮之後,到底存在什麼樣的自己? 本書將帶領你用哲學方法剝開成就感、義務感等七種主要的情感。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這項過程通常需要運用心理學,因為心理學就是以分析人心為目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人是群體的動物、是極其社會性的存在。因此,我並不是要束縛大家的心,而是要使用暴露本質行為的哲學,探究真正的自我。當你接下來剝去身上這些皮後,會看到是什麼樣的自己?      我們在剝洋蔥時大多都會流淚。如果人就像洋蔥一般,被情感所包覆的話會如何?      據說,洋蔥的語源是由人的頭而來,會有這個說法,一定是因為藉由剝去這一層層情感後就能看到內心的自我。平時的我們,往往都是藉由日常的情感展現自己及隱藏內心生活著,說不定,當大家將挖掘出的情況與真實的自己重疊後,會流下同情與喜悅的眼淚。      若是真的想要幸福,這些眼淚絕對是值得的。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展開找尋自我的旅程。   
【有厭惡感是因為自己的個性不好?】
   ◎討厭的營養午餐的回憶      噹~~噹噹~~通知午餐時間的鐘聲響起,孩子們紛紛滿臉笑容衝向運動場,只留下我獨自一人面帶憂鬱待在教室內。我小時候最討厭營養午餐了,因為挑食,所以沒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吃完,每次都是最後吃完的一個。其他同學都去運動場玩了,只剩下我還留在教室跟營養午餐大眼瞪小眼。還曾經拖到打掃時間開始,連食物都沾滿了灰塵,甚至也常常留到放學之後。現在的學校應該沒辦法這麼強硬了吧,但當時我的老師非常堅持,一點也沒有要讓步的意思。不過我也很倔強,一直是沒辦法吃就是沒辦法的態度,堅持不妥協。      其實我只是因為討厭的食物很多,所以才挑食。但現在的我已經克服挑食,什麼都吃了。不過當時的我很不喜歡雞肉和魚貝類,這些食物卻又常常出現在營養午餐中,我好羨慕什麼都能吃的人,甚至現在還記得當時討厭挑食的自己的感覺。      長大之後雖然不挑食了,但變成挑剔別的事物,那就是人。      我常常碰到不和的對象,所以既羨慕又尊敬可以跟每個人都好好相處的人。現在的我雖然不那麼難相處了,但當時我還真恨自己的個性,對不喜歡別人的自己的個性感到厭惡。      前述也提過會產生厭惡感是因為對別人不夠理解,只要不是像在我主持的「哲學咖啡廳」上做出亂七八糟發言的怪人,正常情況下應該都能好好相處,至少不至於會厭惡。      不過,如果討厭的人很多時,可能要想想問題是否出在自己身上。    ◎看不到的自己      說到此,有人立刻就會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個性很差勁的關係,但並不完全如此。      歸根究柢,自己的個性本來就是讓人搞不清楚的。就算我們能大致掌握別人的狀況,也無法清楚了解自己,所以才會有失敗、反省的時候。如果能完全對自己有把握,那就不會有失敗、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了。      我的人生也充滿了失敗,然後每一次我都認識了新的自己。有一句用來表示人格與性格的學術用語叫「人格面具」(persona),也就是英文的個性(personality),本來就含有面具的意思。      我們每個人的確都像是戴了面具般,展現出各種各樣的人格。在家裡易怒的自己、在外面裝正經的自己、一個人時陰沉的自己等。      這樣看起來,好像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似的,但實際上的我們確實如此。然而,這不過是從別人的角度所看到的自己的關係。我還是我,什麼也沒改變,仍然保有單一的人格,只不過從別人的角度來看,會因應狀況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一面,所以才說我們沒辦法看到真正的自己。      雖然還是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但卻沒辦法靠自己看到自己。最有趣的是,其實所謂的自己,通常是別人看到的自己。    ◎變換性格      如果身邊有頻繁接觸自己的人,或許就很難在那個人面前隱藏真正的自己。因為對方能夠重疊你的無數個人格面具,然後從中取出最大公約數。      但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性格,那也沒必要改變,因為要改變也不可能。      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一語道破這個意思,這句話要說的就是性格沒有這麼容易改變。那麼,我們就反過來改變江山如何呢? 即便本性難移,那只要變換就好了,簡單說就是因應對象的不同,採取不一樣的態度。若要與話不投機的人打從內心契合是不可能的,那就保持現狀也可以不是嗎? 因為不和就是不和。如果硬是要疏通契合點,與之碰撞,對自己來說並無好處,甚至有可能影響自己在社會上的評價。      打個比方,平常你是不說別人閒話的人,但是今天遇到你的上司或前輩聊得正開      心,而且還要求你一起加入,這時候你內心一定想著「真不想和這些人一起瞎起鬨」。      這時候,只要變換性格就好了,與其呈現白目的態度,不如採取附和旁人的做法。這並非是要你改變本來的性格,只不過因應狀況稍微變換一下罷了。      面對討厭的人也有必要在表面上做得漂亮,這就是變換性格。說得不好聽是四處討好、見人說人話;說得好聽就是靈活、待人處事圓滑。會成為四處討好的人還是待人處事圓滑的人全看你的演技而定。來吧,戴上面具,完美地跳一段吧!      ◆總結:不用改變性格,只要待人處事圓滑。   
【捨棄義務感會更輕鬆嗎?】
   ◎想要變得自由嗎?      不適當的義務感當然可以捨棄,倘若連有益的義務感也消失時,我們會變得更輕鬆嗎?      放棄義務感真的能替我們帶來解放嗎?      首先,如果這個義務感是架構在責任感的基礎之上,那麼同時也等於是放棄了責任。那就像是大家都只在乎自己,對社會漠不關心。要是這個社會成為不幫助他人也無所謂的社會,會發生什麼事?      面對有困擾的人只要眼不見為淨就好了。沒有內疚的必要。無論什麼事都由自己承擔責任,我們變得只專注追求自己的自由繼續生存。      實際上真的存在這樣的人,英文「Libertarian」,翻成中文就是自由意志主義者。凡事皆以追求個人的自由為最大的價值,徹底實踐自由意志主義的人。自由意志主義者完全沒有幫助他人的想法,因此也反對社會福利制度。他們無法理解自己賺來的錢為什麼要被奪走,甚至認為政府課稅是強盜的行為。      這些自由意志主義者在美國尤其多,這並不是偏見,美國確實存在一個自由意志主義者的政黨,就連兩大黨派之一的共和黨中也有許多抱持有自由意志主義想法的人。而其實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美國最初就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由許多追求自由的人所構成,後來因為母國英國的沉重稅賦而發起反抗的獨立戰爭,最後取得勝利而獨立。    ◎變得自由也就是要變成獨自一人      但那些自由意志主義者真的過得比較幸福嗎? 答案分成兩派。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不受拘束的人,答案就是「YES」;不這麼覺得的人,答案就是「NO」。排除那些超級有錢人之外,如果任何事都不能依靠任何人,也就只能自己戰戰兢兢地生存下去。      不過,人是無法一個人獨自生存的。無論再怎麼有錢,一旦遇到人為或自然災害,      也無法用錢買到幫助,因為大家為了拚命活下去都來不及了。      美國某些地方每當遇到颶風來襲,就經常發生暴動,商店被洗劫、政府機關癱瘓。在這種情況之下,紙鈔跟廢紙沒什麼兩樣,大家只能自己保護自己,老年人或其他行為能力遲緩的人更是束手無策,人應該要結成共同體生存的理由就在於此。      倡導這種共同體的思想稱為「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比起個人的自由,大家一起結成共同體生存更為重要。      主張社群主義的代表者之一邁可.桑德爾就認為這是一種公民的美德。只要形成一種共同體生存,自然會以某種方式互相幫助,至少在發生萬一時能夠產生互相協助的關係。所謂的社群主義正是以此關係為最優先的思想。      我認為自由意志主義者且不是有錢人的人,即便放棄了義務感,心裡也應該無法感到踏實,甚至相反地會招來不安,這都是因為人無法一個人獨自生存。      ◆總結:一旦放棄義務感,反而招來不安。

作者資料

小川仁志

一九七〇年出生於京都。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院畢業、名古屋市立大學大學院博士後期課程修畢,取得人類文化博士學位。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研究員。專長為黑格爾哲學、公共哲學。現任山口大學國際學綜合科學院教授,為日本最積極推廣大眾哲學的哲學家之一。 他的人生經歷豐富,曾是商場菁英,也曾任公職,一度失志在家足不出戶,直到接觸哲學後才重獲希望,自此明白只要一生懂得活用思考的力量,人生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投注大量心力讓哲學走入一般大眾的生活,曾於商店街主辦「哲學咖啡館」,引導來自四面八方、立場各異的市民進行交流對話,落實公共哲學的實踐。 哲學著作、譯作超過七十部,著書包括《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翻轉思考力的日本哲學》、《哲學用語事典》等。經營同名推特帳號、「小川仁志的哲學頻道」Youtube頻道,於《讀賣新聞》、《日經經濟》、《日經商業》、《日經婦女》等媒體持續連載文章,也定期於NHK節目分享能夠應用於生活、職場、家庭的哲學思考。

基本資料

作者:小川仁志 譯者:吳玲玲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7-09-28 ISBN:9789863444961 城邦書號:RV1123 規格:平裝 / 單色 / 1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