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
- 作者:托馬斯.桑德庫勒(Thomas Sandkühler)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7-08-10
- 定價:42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一次精通室內裝修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走進中世紀的世界:一本寫給過去、現在、未來旅人的歷史指南
-
世界是複數的:孔恩的最後著作集
-
在彌撒中與耶穌相遇:從進堂到禮成,感恩祭的聖經巡禮
-
被誤解的加薩:加薩是什麼地方?透視以巴衝突的根源
-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
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增訂版)
-
遺產、信託、繼承:人生最該懂的財務法律課,有效分配、爭議解決,有問必答Q&A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內容簡介
【台灣書市『第一本』希特勒傳記翻譯!】
沒有歷史基礎也能搞懂希特勒!!
希特勒骨子裡就是個天生的演員,其能力充其量也只有演講和煽動,
他究竟是如何成為萬眾擁戴的「德意志民族領袖」,以及眾所皆知的邪惡象徵?
是歷史造就了希特勒,還是希特勒造就了歷史?
同時,這也是一個年輕魯蛇翻身的故事。
★榮獲德國艾美士書獎/非文學類大獎
得獎理由:桑德庫勒用一種「易於理解又異常精準的筆法,勾繪出希特勒的一生起伏」。他切入重點的角度,會讓即使是對這個問題已經有相當了解的成人,也會感到訝異。最新的研究成果被他用一種時而認真嚴肅,時而帶著超然諷刺的方式,鉅細靡遺地呈現在年輕讀者面前。桑德庫勒的筆調嚴肅但又輕鬆,既不煽情,也不說教。而是保有敘事者的簡單明瞭,同時又能認真而正確地對待歷史。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伍碧雯——專文推薦
希特勒——無可避免?
希特勒的獨裁一直有機會可以阻止,
但當中也有太多的偶然及巧合。閱讀之際,讓人不禁想問:如果那樣,會怎樣?
◎整天無所事事的希特勒,若是通過了藝術學院的入學考試
◎逃避奧地利兵役的希特勒,如果當時被送進了監獄
◎希特勒發動政變之際,擊中納粹黨重要成員的子彈若是再偏移一個手掌的距離
◎如果當時希特勒放大絕退黨,沒被慰留的話……
本書用七個階段,以「魯蛇」、「新星」、「領袖」、「統帥」、「屠夫」、「地鼠」、「亡靈」為題,將希特勒的一生起伏,穿插在納粹德國的前史與歷史當中介紹。
這不只是一部傳記,更記錄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和奧地利的社會變動和進展,以及戰間期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與其影響。作者桑德庫勒的文字縝密精鍊,帶點歷史嘲諷,每一句解釋的背後都是大量的資訊,所有當前最新研究的結果皆消化在敘述之中,毫無模糊不清的分析。書中更包含了多達六、七十張媒體上少見或根本不曾看過的圖片,期望能為讀者開啟一個不同的視野。
【名家讚譽】(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琪 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汪栢年 蘭陽女中歷史科教師
胡培菱 外文書書評人
許全義 臺中一中歷史科教師
陳一隆 臺中一中歷史科教師
陳志柔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陳燕琪 台中哲學星期五共同主持人
黃大展 新竹高中圖書館主任
黃惠貞 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
廖揆祥 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 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戴麗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德國歷史學家暨歷史教學專家一致推崇!!
余琛(Jörn Rüsen):「我大力推薦托馬斯.桑德庫勒專門為年輕朋友所寫作的希特勒一書,即使是我在教學時,處理希特勒這個議題也不是一件易事。我覺得這本書實在很成功:它涵蓋了所有重點,包括歷史最基本的核心問題和立論詳實的歷史判斷,用詞更在水準之上,兼顧簡明和講究,希望這本書能廣泛傳誦。」
沃克哈德.克尼格(Volkhard Knigge):「對於托馬斯.桑德庫勒的希特勒傳記我只想說: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而且讀來相當興奮。他不只成功地補完長久以來缺乏的一塊,同時把之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化為可能,也就是以白話的方式、在學術標準的高度上論述歷史,並且絕不是用所謂取悅迎合青少年的方式。我很喜歡桑德庫勒這種平鋪直敘、認真但不嚴肅、不情緒化、不帶說教語氣的筆觸,因為他處理歷史的態度,正是歷史所應讓人理解的方式。」
馬丁.薩博(Martin Sabrow):「我非常佩服作者是如何成功地讓一個陳舊的主題再次回到聚光燈下。利用絕妙清晰的文字與輕盈語調所帶出銳利的諷刺,揭露新的真相並展現出清新的敘事觀點,這實在難能可貴。」
尤阿胥.若分斯(Joachim Rohlfes):「憑藉著歷史學的企圖和歷史教育的意圖,托馬斯.桑德庫勒以這本引人入勝的希特勒傳記,勇於挑戰歷史圖像的新天地。這本書理路清晰,淺顯易懂,值得推崇。他下筆簡明扼要,而且不會妄下斷語,值得脫帽致敬!」
尤格.巴貝羅斯基(Jörg Baberowski):「托馬斯.桑德庫勒向讀者證明,一本傳記不只是某個人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這本書結構巧妙,敘述迷人,是當代歷史寫作的高峰。」
諾伯特.弗萊(Norbert Frei):「精準、清晰且容易閱讀,一部平易近人的傳記,不會對年輕讀者造成閱讀障礙,這也反映了當前做研究的趨勢。非常適合鑽研近代史的學生!」
【媒體讚譽】
★「對年輕讀者而言,這是一本十分講究的希特勒傳記。」
——尤阿胥.凱普納(Joachim Käppner),德國最具權威性報紙《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桑德庫勒面對他的讀者和他的大作,最明顯的妥協之道就是使用淺顯的文字,但又不流於淺薄。他的語句簡約,段落精煉,然後利用邊注來補強整體結構。全書沒有註腳,標題和數據言之有物;同時還能在主要的論述範圍中,引入當代史研究中最新的觀點和相關批判。所有的論述都是奠基在對史料權威地運用和最新的納粹研究上,最難得的是他填補了一般認知中的空白部分。他的這本書不僅僅將成為青少年的標準書目,也適合那些要求內容要有學術般充實、但風格上又不想擔負學院般繁瑣的讀者。」
——米洛斯.維克(Miloš Vec),《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對於納粹時代的一場導覽,非常值得一讀,特別適合年輕讀者。」
——伯恩哈德.舒爾茨(Bernhard Schulz),《每日鏡報》(Tagesspiegel)
★「無論是發動世界大戰還是進行猶太人大屠殺,都不是單一個人可以成事。這需要很多人,有的參與、有的旁觀、有的視若無睹。這個觀點當然並不新穎,但是對於一本青少年取向的希特勒傳記而言,剛好是重點所在。」
——路易莎.瑞希斯提特(Louisa Reichstetter),《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
★「優點在於:桑德庫勒論述的時候能夠放下身段,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老少咸宜,同時他的寫作也兼顧了歷史學家的認真與嚴謹。……特別推薦給那些對於德國歷史持有疑問的年輕讀者。」
——莫妮卡.迪特里希(Monika Dittrich),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本書榮獲德國歌德學院 Goethe-Institut 「翻譯贊助計畫」支持出版
目錄
推薦序:誰是希特勒?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導讀:如何認識希特勒?——————陳中芷(曾就讀於德國畢勒佛大學、維藤/赫德克大學文化反思學院歷史系,現為自由寫作者)
中文版序
前言
第1章.魯蛇
●「希克格魯伯」萬歲?一部複雜的家族史
●個性塑造與一事無成
●落魄
新興時代/維也納/男性宿舍/慕尼黑
●戰爭
希特勒在西部戰線/東線的革命和勝利/戰敗與十一月革命
●政治
創傷/覺醒的體驗?/「我真的很會演講!」
第2章.新星
●從煽動家到政變者
煽動家/「領袖」和「巴伐利亞的墨索里尼」/衝鋒隊/周遭/政變
●「......純粹的愛國精神」:從審判到領袖政黨
審判/蘭茲堡/納粹黨重新建立
●希特勒的「私生活」I
自我表現/生活習慣/女人
●權力遊戲
突破/一九三二選舉年/遊戲終局/希特勒:無可避免?
第3章.「領袖」
●獨裁統治
「一體化」政策/查禁工會和政黨/「民族共同體」/「長刀之夜」
●「領袖型國家」和恐怖統治
「領袖原則」/迫害猶太人/黨衛軍國家
●擴充軍備和戰爭準備
●大迫害
●希特勒的「私生活」II
近臣/「愛旅行的領袖」/財務/官邸/日常行程
第4章.統帥
●獨裁者們的協議
●波蘭戰役
●北歐和西歐
●「巴巴羅薩」
●「狼穴」
●戰爭轉捩點
●「總體戰」
●反抗與刺殺
迴旋空間/艾爾塞的炸彈/「白玫瑰」/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
第5章.屠夫
●戰爭與暴力
「安樂死」/「預言」/「種族的地域重劃」/「保留區」與隔離區/滅絕戰
●屠殺歐洲猶太人
「最終解決方案」的決定/驅逐/滅絕營
●「領袖」和「民族共同體」
第6章.地鼠
●末日的開始
●地堡
●四面楚歌
●崩潰
●末日
第7章.亡靈
●去納粹化和「處理過去的政策」
●關於國家社會主義的研究
●希特勒風潮和關於希特勒的爭議
●希特勒做為媒體明星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導讀
如何認識希特勒?
◎文/陳中芷(自由寫作者)
如何認識希特勒?這個問題放在不同時空和不同政治文化圈裡,會有不一的答案。希特勒這位歷史人物在華人社會裡始終帶著高人氣,甚至比曹操還更能體現我們對梟雄崇拜的極致現象。在傳統中國文化裡,對政治權力的想像偏重在對權謀的講究,對事功成敗和政策良莠的評價經常從個人的德性與機巧,直接跳到青天運勢,因此,我們雖然屢屢讚美失敗的英雄,卻更加崇拜不擇手段的梟雄,反而很少意識到權力的制度性問題,或者思考制度裡的權力結構。在當代台灣,更因爲推動「轉型正義」的急迫感,使得我們對納粹政權的理解經常太快滑進政治正確,停留在淺層的歷史批判。也往往因為欠缺對那段歷史發展的實質性認識,使得那些支撐起批判希特勒現象的論述和理據,容易流於新聞式的花絮報導,失去反省和借鑑的力道。
在台灣不缺關於納粹第三帝國的讀本,也出版了許多各種側寫、評論希特勒的書,但是在偏向將變遷歸因於人的歷史文化裡,獨獨沒有一本真正紮實地關於希特勒的傳記,是一個奇特的缺憾。這是一本遲到已久的傳記。
作者托馬斯.桑德庫勒(Thomas Sandkühler)以編年的方式,用7個階段,勾勒出獨裁者希特勒一生的起伏,從飽受家暴的兒童期寫到在柏林地下碉堡內的自殺,以三百多頁的篇幅描寫出短短12年納粹政權的興衰,點出二次大戰東西戰場的關鍵發展;特別是透過蘇聯解體後開放的史料,呈現出晚近關於納粹國防武力在東線戰場上滅絕戰的最新研究。而最值得讀者深思的是最後一章,桑德庫勒除了回顧關於希特勒研究的發展史之外,還檢討了希特勒做為媒體明星的現象。作者設定的讀者是14歲以上的青少年,或是想進一步認識第三帝國的成年人,出版後拿下德國艾美士青少年非文學類書籍(Emys Sachbuchpreis)的獎項。和一般德國歷史教授經歷不同的是,桑德庫勒當過中學歷史老師,2009年起成為柏林洪堡大學歷史教育學門的講座教授,近年擔任德國歷史教師聯盟主席。在這本書裡,可以窺得作者對青少年解釋歷史的功力。
我們的歷史教育裡習慣定於一尊的說法,對歷史的認知通常採用一種本質性的敘述方式,很少對讀者提出不同史家詮釋的比對分析,覺得那些討論太過學術而自動放棄。桑德庫勒在這本傳記裡呈現另一種陳述手法,要言不煩地辯證不同的論述,不僅回答了希特勒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更讓讀者看到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是如何地被討論。隨著戰後德國去納粹化的曲折歷程,希特勒從英雄或妖魔的祭壇走下來,不同時代的面貌不僅反映了歷史變遷,也呈現出更複雜的人性肌理。對台灣讀者而言,這本相對精簡的希特勒傳記是一個寫作範例,作者並不因為主要的設定對象是青少年而減損歷史詮釋的複雜性,讀者在其中看到何謂歷史辯證和一種開放性歷史認知的可能性。
做為獨裁者希特勒到底特殊在哪?納粹政權為何獨一無二?
並不是所有獨裁者可以像希特勒一樣成為媒體明星,歷久不衰,也並不是所有獨裁政權可以造成現代文明深遠的崩壞,永遠改變當代人的世界觀和政治價值,促使世人重新定義人權價值。
在台灣相關出版中,最具分量的應該算是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所寫的回憶錄,以及對希特勒的分析 。哈夫納的批判視野,既是他的強項也可說是某種短缺。納粹政權靠暴力與迫害手段,訴諸極端的種族民族主義起家,史學者卻無法不逼視希特勒如何重建一戰失敗後的德國民族自信,也同樣無法忽略希特勒在1940年打敗法國,穿過巴黎凱旋門的那個歷史性時刻。《凡爾賽條約》帶給德意志民族的屈辱感,在那個時刻洗刷殆盡。那種集體性的歷史情感之真實之深刻,出現在許多親歷納粹統治者的日記和回憶錄裡,卻不是1938年就出亡的哈夫納所能切身感受的。甚至可以換個角度來思索,近代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意識,從抵抗拿破崙的侵略而發軔,透過普魯士帝國催發,歷經威瑪共和,到希特勒興建高速公路,打破帝國時代殘留的區域性疆界限制,之後全國動員為「民族生存權」而備戰,才算凝聚出那種做為現代共同體的情感鏈結。不幸的是,和英法相比,遲到的德意志民族意識在納粹時代轉向極端的種族民族主義,而遭致巨大的反挫。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戰後,這集體情感有多複雜多扭曲,帶給德國歷史學者就有多少的困難與挑戰。其中所牽扯的「民族」與「國家」兩大概念與問題,「政治」和「權力」之間的多重關係,集體認同和個人權利之間的糾結,排他性的種族主義和多元主義之間的杆格,足以讓人對民族主義與民族情緒所能掀起的正反力量深自戒懼。
比起美國羅斯福總統,希特勒更早採取經濟學者凱因斯的擴大需求理論,只不過他把整軍經武與解決失業問題視為一體,以卡特爾壟斷的方式推動各種國防經濟計畫;以國家力量控制所有價格,增加公共建設以及擴大內需。1932年登記的失業人口高達600萬,至1937年降至不足百萬,這項成就成了希特勒造神運動的基礎。發展軍備固然達到充分就業創造經濟發展,但是一方面發展所需的資金和資源缺口需要補齊,另一方面就經濟來看,生產和消費需要平衡,產出軍備武力自然也需要消費軍武,希特勒計畫透過軍事行動強行擴張領土,企圖一併解決生產和消費兩端的問題。簡單來講,希特勒解決失業的國防經濟政策,是奠定在掠奪他國資源的基礎上,並以戰爭做為經濟發展的出路,最終將帝國拖至萬劫不復之境。而希特勒初期經濟改革之所以有效,卻是藉著獨裁統治達成。他以製造衝突和暗殺的手段剷除政治異己,以「領袖原則」將政黨凌駕於國家制度之上,以「一體化」政策塑造意識形態建立起嚴密的統治系統,這些種種事蹟都是可做歷史比較的獨裁行徑,而最難以比較的是屠殺猶太人的事件。
在戰爭敵對狀態下屠殺對手的例子,史不絕書,重點不在於屠殺本身或者死亡人數,而是納粹政權實行種族清洗的對象並非真正的戰爭敵人。許多猶太人也曾經參與一次大戰,與德國士兵並肩抗敵,而希特勒卻在1935年以《紐倫堡法案》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身分。在種族清洗的目標下,納粹政權將現代國家機器的作用發揮到極限,以精細的行政作業,大規模的組織籌劃,高效率的技術操作,甚至,低層技術官僚對猶太人不存在個人恩怨,只是順從一般政治宣傳的認知從事著「分內工作」。而希特勒所做的不僅止於種族淨化,更要種族優化,透過各種手段處理掉社會上所謂「無存活價值者」,身心殘障者、不適任勞動者、同性戀等等都在抹殺之列。不管是種族淨化或是優化都是在國家體制內進行的政策,個人在其中不知不覺被馴化,成為利益分享者,或暴力協同者,甚至是對迫害漠視者。把屠殺化為制度性的日常操作,其中官僚制度所展現的理性與精密計算,執行與貫徹的能力,遠遠不是「我服從領袖命令」所能解釋的,也不是其他出於戰爭報復的大規模屠殺事件所能相比。而這一切,以最文明的手段從事最野蠻的行動,才是戰後德國學者阿多諾(Theodor Adorno)那句名言的真諦:「在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Nach Auschwitz ein Gedicht zu schreiben, ist barbarisch)。」
在什麼樣的社會裡,可以讓希特勒這樣一個人從魯蛇進化成領袖,帶領全國走向毀滅?在什麼樣的政治條件下,可以讓一個地方型的政黨發展成大眾效忠的對象,做到獨裁統治?在什麼樣的歷史文化的背景裡,可以將群眾的憤怒演變成種族大屠殺?這不是單一個人可以隻手完成,而是一整個世代的人所協力參與的,這也是作者藉著書名《Adolf H.》所表達的立場:不是只有一位阿道夫.希特勒,而是有許許多多的阿道夫。並不是希特勒個人有多英武神明,而是希特勒是那個時代典型憤青的代表:他的意識形態、行事作風、種族主義的立場,就是當時社會的某種日常切片;在20歲前是整個社會環境風氣造就了他,掌權之後反過來,是他影響了整個世代。
所有希特勒傳記作者都得回答一個繞不過去的歷史問題:希特勒是不是無可取代?桑德庫勒站在1970年代尤阿胥.費斯特 (Joachim Fest)和1990年代伊恩.克肖 (Ian Kershaw)兩大套超過千頁的希特勒經典傳記上,融合了個人生活史與社會史的雙重視野,重新審視戰後納粹研究的核心命題。在這本傳記裡,作者以生活史的角度盡力描寫希特勒這個人,他的吃穿用度一切私人領域的生活樣態,但是偏向克肖的社會史路徑。克肖將傳統傳記的問法倒過來問:為何這樣一個從普魯士時代發展到威瑪共和的社會,無法拒絕希特勒伸展他的權力?當時德國社會無論是軍隊或法政,甚至醫藥等等領域都已經發展出在那個時代最具專業性的系統,卻在希特勒提出領袖命令超越於法律之上,下達違背軍事常識的指揮之時,整個社會非但沒有踩下剎車,反而在各個領域內違背了自己的專業倫理,顛覆了內在的規範性,追隨他走向瘋狂,導致系統的崩壞。這個社會系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從納粹黨內部來看,不穩定的權力競爭結構,為屠殺猶太人提供了溫床,而希特勒在其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也必須為納粹政權的所作所為負起所有歷史道德的責任,沒有希特勒,納粹帝國的歷史將會是另一種面貌。這些並不是全面翻新的論斷,卻正迫切需要對讀者解釋的重點,特別是在戰後70年,歷經日常生活史學派弭平大人物視角、社會史學界降低個人角色在歷史上的影響,不斷將希特勒除魅化(Entzauberung)之後,為何還需要重新以希特勒這個人的一生來穿透納粹歷史?
本書的翻譯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不僅是因為納粹帝國黨國不分,官制軍制黨職難以找到適切的中文翻譯去對應權力體制的疊床架屋,也不僅是因為東線戰場的最新研究在台灣尚未有系統地引介,更在於作者設定的對話對象是已有基礎認識的德國青少年,下筆極簡卻附載大量不言自明的訊息。譯者林繼谷在歷史專業術語上的翻譯做到溯源的精準,校正台灣過去一些望文生義的譯法,更透過某些譯注補上作者未細說的空白。精確的術語翻譯,在閱讀認知上可以達到定錨的作用,這是好譯本帶來的正面效益之一。對台灣讀者而言,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傳記,不足以替代任何納粹帝國的歷史論述,但是卻是個全面性的起點,不管是繼續考掘納粹歷史,或者是從獨裁者的權力角度反思台灣過去的歷史和當前轉型正義的課題。序跋
中文版序
這本書是在2015年由慕尼黑的卡爾.漢瑟出版社(Carl Hanser Verlag)所出版,德文的書名是《阿道夫.H ——一個獨裁者的一生》。在德國每個人都知道,書名的這個「H」代表了誰,代表了什麼。但是在其他國家,恐怕必須將「希特勒」全名完整地拼寫出來,才有人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叫這名字的那個人,絕對是世界知名——他是邪惡的象徵、集體犯罪的罪犯,也是萬眾擁戴的「德意志民族領袖」。
希特勒往往不被視為德國晚近歷史的一部分,而是當作一種歷久彌新的現象。看看網際網路和影視媒體,幾乎每天都可以找到關於希特勒的新鮮事。之所以要寫作這本書,其中一個理由正是如此:特別是年輕的讀者如果對希特勒和國家社會主義有所疑問,不希望他們只能到上述媒體之中找尋答案。
所以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給予讀者們可靠的資訊。其次我希望將希特勒在德國歷史上定位,獨裁者的道德敗壞毋庸置疑,但是德國社會曾經給予他權力,部分的人甚至直到「第三帝國」慘烈地毀滅時,仍然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整個社會也因此背負著罪責的重擔。年輕的一代因此自暴自棄,不想再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這一類的歷史遺緒。
這本書發行以來廣受好評,同時擁有眾多的讀者。最初本書主要是針對青少年,但後來也有許多成年人閱讀。我很高興我所寫的希特勒傳記,能夠以中文翻譯版問世。
感謝林繼谷先生對於這本書用心地處理,和他的合作共事不僅專業,而且十分愉快;同時我也要感謝麥田出版社選擇了這本書翻譯出版。最後我要再次感謝我在德文第一版中提過的許多人,特別是漢瑟出版社的卡特雅.德薩卡(Katja Desaga)女士和我的妻子珮塔.梅爾頓(Petra Mertens)。
柏林,2017年2月
托馬斯.桑德庫勒
前言
「講希特勒到底講夠了沒?」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阿道夫.希某人這個從1933年到1945年主宰了德國的獨裁者,在公共生活與媒體上無所不在。儘管如此,或者說正因為這樣,為年輕的讀者們專門寫一本現代的希特勒傳記,是很有意義也很必要的事。因為現在電視上和網路上所提供的資訊,對於解讀和理解「希特勒現象」,往往沒有什麼幫助;迄今為止,也沒有一本專門為青少年書寫的希特勒傳記。這本書的目的在填補這個空白。
傳記乃是生活史的研究成果。在19世紀,傳記被視為歷史書寫者的高度技藝。之所以要書寫傳記,是為了幫後世保存重要人物的生活和其影響。歷史是由「偉人們」所創造,不管怎麼說,很多歷史學家和他們的讀者對此深信不疑。
傳記通常都把一個歷史人物放在他們的時代脈絡中來呈現,但是在希特勒這個例子上,歷史學家卻看法分歧。是希特勒造就了歷史,還是他被歷史所造就?他支配了德國社會,還是他被社會所支配?這些問題的答案,同時也影響了歷史書寫的方法。在希特勒身上看到納粹德國時期領導人和統治者的歷史學家,會寫出希特勒的傳記;而另外一邊持相反意見的歷史學家,則會寫出納粹時期的德國社會史。傳記和社會史從出發點開始,就彼此互斥。
這本書的書名《阿道夫.H》,目的在強調,希特勒個人的生平事蹟,和他做為政治人物所造成的影響,兩者間有著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質疑,有關他的生活瑣事是否因此而值得一提。1945年以後就有一種名副其實的「希特勒研究」,發掘出大量他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如果你想寫一本希特勒的傳記,了解這些細節乃是不可或缺的,但這些細節本身能夠提供的東西很少。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是一位法律學者與歷史學家,在納粹時期曾逃出德國,他指出希特勒的個人生活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貧乏」。對哈夫納來說,如果少了政治,希特勒什麼都不是。希特勒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和當代史密不可分,他本身就是當代史。青年希特勒反映了當代史,中年希特勒仍然反映出當代史,但也反過來影響了當代史;晚年希特勒則決定了當代史。他先是為歷史所造就,而後造就了歷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一生所給出的東西,實際上常常讓人錯誤地解讀,不管在1919年以前或者以後都是一樣。」
歷史學家本身也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對於歷史的觀點,會隨著他們質疑過去而改變。政治評論家尤阿胥.費斯特(Joachim Fest)在1973年出版了一本希特勒的傳記巨作,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受過教育的市民階級對於「領袖」(Führer) 趨之若鶩,甘附驥尾。對於這個問題,費斯特發現實際上有兩個原因:市民階級厭惡「政治」,不覺得自己有保護民主的義務;然後希特勒用他優異的能力來誘拐德國人。費斯特認為希特勒是一個沒有顯著特點的「不能說之人」(Unperson) ,但同時卻是一個「政治天才」。直到戰爭爆發之前,希特勒對於德國人來說,乃是「德國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甚至連費斯特本人也有同感:「或許是德國歷史上最完美的一個。」
但希特勒真的是一個偉人嗎?像他這樣給整個人類帶來很多苦難的人,還可以稱之為偉大嗎?當然不是。用前面所提到的定義來說,希特勒並不是「偉大」,而是一個巨大的毀滅者,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英國歷史學家伊恩.克肖(Ian Kershaw)寫道: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僅靠著個人的名號,就造成如此大規模的毀滅。希特勒這個名字,絕對是有史以來,在現代造成文明最深遠崩壞的最主要始作俑者。」他繼續闡述,希特勒這個人,「對於那12年災難性的可怕經過,絕對是最關鍵的人物。」
克肖執筆的《希特勒傳》大概比費斯特的《希特勒傳》晚了一個世代出版。克肖提出的問題與費斯特近似,但觀察的角度卻截然相反。這位英國歷史學家並不是從希特勒出發去看社會;而是反過來,從社會的角度來觀察希特勒。德國的社會造就了希特勒的崛起,最後社會反而被希特勒所宰制。克肖比較不關心希特勒這個人,他感興趣的是他如何行使權力。在這種方式之下,關於德國人的責任與道德崩壞這個問題,會比在傳統傳記的架構之下容易回答。對於那些想要處理希特勒一生的歷史學家而言,克肖的論述豎立了一個標竿。
從那之後又過了好幾年,關於國家社會主義的研究不斷地進步。最近的研究特別著重對於納粹德國的社會理解與它的暴行,主導的中心概念一方面是「民族共同體」(Volksgemeinschaft),另一方面是大屠殺。在這本書之中,希特勒的一生,將穿插在納粹德國的前史(Vorgeschichte)與歷史當中介紹。我們所要講述的不止是獨裁者的生平事蹟,而是至少包含了從20世紀交替之初以來,德國(和奧地利)的社會史,以及納粹德國的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和說明,希特勒是如何崛起、統治與敗亡,他又是為什麼會崛起、統治與敗亡。
接下來的幾個篇章,做為一本政治傳記,希特勒的生平事蹟毫無疑問地非常精彩,這段歷史遵循著崛起、高峰、沒落和衰亡這種古典套路。這也是一個年輕魯蛇的故事,這個魯蛇在政治圈打滾了30年,然後在十年之內崛起成為強大無比、名聲卓著的「領袖」,接著變成戰爭狂人和集體屠殺的劊子手,最後躲在柏林的地堡內當一隻地鼠,用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關於希特勒和他的國家,已經出版過無數相關的書籍和論文。如果要把這些全部納入考量,那麼這本書的內容馬上會面臨爆炸。相反地,青少年取向架構應該是在最新的研究基礎上,用簡潔扼要的語法來陳述。
我希望這本希特勒傳記所講述的方式,能夠讓讀者回顧那個年代,設身處地評價當時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靠講述就說得明白,像歐洲猶太人的大屠殺就沒辦法講述,只能描述和形容。
這本書裡面還有照片和插圖。因為希特勒和納粹德國在今日的媒體圈裡占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所以我盡可能選擇那些在媒體上很少或是根本不曾出現的圖片,希望能夠開啟一個不同的視野來檢視希特勒。
為了不妨礙閱讀的流暢性,引述的資料如果有所省略,並不特別註明。所有參考的書籍和論文,會在書末的附錄中做一個總結,以便吸引讀者更進一步的閱讀,我會特別列出平裝書和容易入手的參考書籍。在附錄中也會註明所有引用資料的出處。
這本書不是一本即興之作。我也不是因為2015年5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才來寫一本希特勒的傳記。相反地,這本書有一段很長的背景故事。這個構想是受到我的女兒卡特雅(Katja)所啟發,當時她還是中學生。在一段漫長的開車旅程中,卡特雅鉅細靡遺地詢問我關於希特勒的事蹟,然後她要求我把所講的寫下來保存。整個寫作比當初所預計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也比我所想像的更加困難。所以我很高興,終於完成了這個計畫。
我要感謝卡特雅,還有我的二女兒尤莉亞(Julia),我的妻子珮塔.梅爾頓,我的同事克拉拉.沃本(Clara Woopen),感謝他們提供的寶貴建議。還要感謝我的經紀人恩斯特.皮朋(Ernst Piper)的操煩,以及漢瑟出版社的烏爾里希.史托里寇.布魯門(Ulrich Störiko-Blume)先生。也感謝我的編輯馬爾特.瑞特(Malte Ritter),感謝他為這本書做了專業的處理。
柏林,2014年10月
托馬斯.桑德庫勒內文試閱
(摘自第一章 魯蛇)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家族出自奧地利北部的「森林區」(Waldvietel),這個地區鄰近波希米亞。波希米亞過去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今日則屬於捷克共和國。森林區是一個窮鄉僻壤,在這裡,「希特勒」這個姓和「乎特勒」(Hüttler)或「希德勒」(Hiedler)算是一家親。這個姓出自於礦工相關職業*1,可能因為希特勒的祖先當過礦工;也可能是出自Kleinhäsler,意思是小農家庭。在森林區,人們的關係非常緊密。
19 世紀時,中下階層的家庭關係經常很混亂,親屬和私生子之間的通婚並不罕見。不過天主教會對這種事情一向反對,而當時大多數奧國人都是信仰天主教。
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許多親戚小孩一樣,是在一個再婚家庭長大。他的家裡有父親阿洛伊斯(Alois)和母親克拉拉(Klara),還有同胞弟妹愛德蒙(Edmund)和寶拉(Paula),加上父親第二段婚姻所生的同父異母兄姊,小阿洛伊斯(Alois junior)和安喬拉(Angela)。克拉拉未結婚的妹妹尤哈娜(Johanna)也住在這裡,幫克拉拉帶孩子,平常大家叫她哈妮阿姨。
阿洛伊斯當時是第三次結婚,克拉拉比他小20 歲,而且兩人極有可能是親戚,她本來是他的姪女。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於德奧邊界的布朗瑙(Braunau)誕生,是這對夫婦的第四個孩子。在他之前,已經有三個兄姊在出生後不久即夭折。
身為海關公務員,阿洛伊斯.希特勒的收入穩定,家中的經濟算是小康,而且他還經由繼承獲得了一筆不小的金錢。1892 年,阿洛伊斯晉升為海關高級官員,同時舉家遷往帕紹(Passau)。這座城市剛好就座落在當時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的邊界上,所以依照慣例,雙方都在這裡派駐了海關人員,阿洛伊斯.希特勒在德國這一邊服務。
1894 年,第二個兒子愛德蒙出生。同年,阿洛伊斯被派駐到上奧地利的城市——多瑙河畔的林茲(Linz an der Donau)。他的家人起初留在帕紹,一年之後也跟著搬了過去。1896年第三個小孩出生,也就是希特勒的妹妹寶拉。希特勒一家隨後又搬遷了幾次;1898 年,他們最終在林茲附近的村子萊翁丁(Leonding)落腳。
阿洛伊斯.希特勒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傢伙,他菸抽得很凶,寧願把時間花在酒館裡,而不是子女眾多的家庭上;除此之外,他還專注在他的興趣上——養蜂。這位高級海關官員很容易發脾氣,他會打兒子,而且連年輕的妻子也一起打,還常常喝得爛醉。很久之後希特勒承認,他非常懼怕自己的父親。
1895 年阿洛伊斯就退休了,因為不用上班,所以他有大把的時間來「教育」他的孩子。小阿洛伊斯14歲便離家出走,逃離這個喜歡家暴的父親,從此再也沒有回家。不久之後,1900 年,愛德蒙.希特勒死於麻疹,阿道夫頓時成了家裡唯一的男性後嗣,時年11歲。
所有的獨裁者和想要成為獨裁者的人,都喜歡隱瞞自己的出身。因為如果過去的生活有陰暗面存在,就很難相容於獨裁專制的主張。對於自己生涯史,希特勒希望能夠成為獨家的資料提供者,所以他利用出版《我的奮鬥》(Mein Kampf)披露。這本書有一半是自傳,有一半是「世界觀」的闡述,也就是政治家阿道夫.希特勒所代表的意識形態。在這本書的自傳部分,希特勒關於他的生涯所敘述的內容,可說是由事實、半真半假的故事和徹底的謊言所組成的大雜燴。
當希特勒成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之後,他的政治對手理所當然會去刨根究底他的出身。很顯然地,希特勒隱瞞了很多東西。1932年2月,一名維也納記者漢斯.貝克西(Hans Bekessi)發表了一篇文辭並茂的新聞稿:「希特勒其實姓希克格魯伯(Schücklgruber)!」。貝克西暗示,希特勒故意掩蓋自己的出身。
真相是希特勒的父親其實是個私生子,他在1876年把自己的姓從「希克格魯伯」改成「希特勒」。阿洛伊斯有個長輩,對他而言有如親父,他希望能有權主張繼承這位長輩的財產,所以改了自己的姓。
阿道夫.希特勒是否知曉這次改姓以及箇中原由,是很值得懷疑的。但是如果沒有改姓,他大概就當不成「領袖」了。「希克格魯伯萬歲」聽起來特別拗口彆扭,相反地,「希特勒萬歲」(Heil Hitler)就很好念。
然而貝克西的主張還有更讓人興奮的地方,他說希特勒的祖先其實是猶太人,而且強調這受到官方證實。這種報導實在很有意思,著名的仇恨猶太人者居然本身就是個猶太人!戰後希特勒的前私人律師漢斯.法蘭克(Hans Frank),也曾發表過希特勒的祖父其實是個猶太人。
法蘭克捏造這段歷史,是因為面臨死刑處決。他曾是希特勒派任在波蘭占領區的總督,讓數十萬名波蘭人與猶太人被殺害,在紐倫堡大審中,他因這項罪行被判處死刑。法蘭克始終是個反猶主義者,所以他把希特勒的出身推給「猶太人」。希特勒其實沒有猶太人祖先,但關於希特勒的文獻中充斥著這類傳說,而且流傳良久。
個性塑造與一事無成
一個人會變成什麼樣子,小時候的經歷占了很大的分量。我們實在很難說希特勒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的父親和母親年齡差距超過20歲,阿洛伊斯對待自己的妻子,就像對待未成年的小孩一樣。阿道夫在心裡無疑地總是站在母親那一邊,但是他們兩個加起來也無法和父親抗衡。如果說希特勒的一生中有真正愛過什麼人的話,那就是他的母親了。在他擔任帝國總理期間,母親的相片仍然掛在他的床頭上。
由於經常搬家,希特勒的童年很不安定。而他又太小,無法像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小阿洛伊斯一樣逃離父親。在小阿洛伊斯出走、愛德蒙病死之後,父親的權威全都集中到阿道夫一個人身上。但這種雷霆高壓只會引起倔強和叛逆,以至於父親愈來愈常打他,想要摧毀這個剛進入青春期兒子的反抗。希特勒幾乎每天都挨打,有一次阿洛伊斯還把他打到不省人事。常常挨打又無法還手的人,會有一種深刻的屈辱感,並且把憤慨和仇恨深藏在心裡。
希特勒和他的姊妹們關係並不融洽,女兒們不會被父親毆打,可是他會。克拉拉曾經或多或少想過保護兒子不受丈夫毒打,但通常沒什麼用。不久之後阿洛伊斯過世,她又開始溺愛希特勒當作補償。希特勒其實很不擅長用平等與尊重的方式和別人打交道,也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變得比較熟稔。隨著青春期的發展,他的不成熟逐漸變本加厲。
如果沒記錯的話,希特勒的人格特質繼承自父親的部分,其實遠多於溺愛他的母親,結果連他自己都沒注意到這一點。希特勒一直鄙視、厭惡他的同儕朋友,是因為基於對母親的愛,他一直想要否定自身之中承襲父親的部分,這種說法還滿有道理的。
希特勒不會愛人,他只會恨,情緒激烈的憤恨。他甚至對待他飼養的狗也比對人好,這些狗從他成年以後就一直帶在身邊。他同時也持續追求認同感與歸屬感。因為無法忍受孤獨,他需要身邊有一種能夠代替家庭的東西,所以他要求無條件的服從和順從,即使對於他這一生中所擁有的少數「朋友」也是如此。
「他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傢伙。」有本希特勒的傳記如此寫道。這句話真是一語中的,此人毫無疑問在心理上有點問題。希特勒把自己視為所有事物的中心,而且只有他才是中心。不幸的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碰到的都是不會批判他的崇拜者,這些崇拜者讓他的自我感覺更加良好。希特勒在寫作《我的奮鬥》時,他是真心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要來改變世界歷史。從那之後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只是在增強那早已種下的狂妄自大。
希特勒在1895年5月開始上學,4年之後在一張全班合照裡,可以看到這個10 歲孩子的身影。他在相機前顯得驕傲自大,雙臂環抱胸前。希特勒是個好學生,儘管因為父親和家庭的緣故,讓他的生活很不穩定;他轉學了好幾次,但他還是小學生時完全讓人挑不出毛病。
希特勒也是蘭巴赫(Lambach)的本篤修道院唱詩班其中一員。有段時間他想成為神職人員,雖然他根本不了解彌撒儀式的深層意義,而且也不相信上帝。但是透過在教堂的觀察,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之後他的政黨舉行大型群眾活動時,都會有祝禱儀式;光明與黑暗,演講的內容都是德意志民族如何從死亡中復活。當他後來開始無情地迫害猶太人時,希特勒聲稱,所有的處理都是「以主之名」。
在萊翁丁(Leonding)的小學裡,希特勒很喜歡和同學玩印第安人的打仗遊戲,每次他都要當老大。他還拿了一把空氣槍,在父母的房子裡射老鼠,這棟房子就座落在萊翁丁的公墓旁邊。和他同時代的大多數男孩一樣,他也很喜歡卡爾.邁(Karl May)*2 的冒險小說與印第安人小說。
他第一次接觸政治,是透過一本描寫1870 至1871 年德法戰爭*3的圖畫書,德國最後贏了這場戰爭。我們無法得知,閱讀這些戰爭的描述是否對希特勒造成深刻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他對德國的關心遠遠超過對他的祖國奧地利,這一點正好和他的父親相反。希特勒的父親是國家公務員,所以他當然效忠於奧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1900年9月,希特勒開始就讀林茲的實科中學(Realschule)*4。他的成績從一開始就不符預期,雖然他很聰明,記憶力很好,但同時他也很懶惰,做事情馬馬虎虎。在五年級的時候,他就因為成績不及格而留級一年;學校的課程他根本不感興趣,又討厭他的老師。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波趣博士(Dr. Pötsch)的歷史課,他講述的德國歷史深入淺出,讓希特勒和他的同學很容易吸收。
希特勒的級任導師寫過一篇回顧文章,相當生動地描繪出實科中學生希特勒當時的模樣。希特勒當時很瘦弱、蒼白;「叛逆、霸道、自以為是,而且很暴躁。」在班上他總是搶著扮演「領導角色」,對於老師的訓誡他則是回之以執拗和反抗。
1903年1月,阿洛伊斯在酒館裡打翻了一杯晨間葡萄酒後,就去世了。13 歲的希特勒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掉,他再也不用害怕父親的斥罵和虐待了。儘管如此,他的成績還是持續退步。到了下一個學年,經過一次數學補考,他便陷入悲傷和憂愁之中。接下來的學年,因為母親求情,老師勉強讓他的法文補考及格,條件是他必須轉學。
於是,克拉拉把兒子轉到施泰爾(Steyr)的一所實科中學,離家約80公里。阿道夫住在一個寄宿家庭裡,由母親支付食宿等費用。1905年9月,希特勒從實科中學畢業,成績奇差無比。那時有個同學幫他畫了一張素描肖像,希特勒正值16歲。
希特勒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畫家,因為他很會畫畫。在《我的奮鬥》中,他寫道自學校畢業之後的這段時間,他正認真地準備維也納藝術學院的入學考試。事實上他根本偷懶打混,遊手好閒。他住在家裡,整天受寵,母親把他慣壞了。這段時間他和母親、妹妹寶拉和「哈妮阿姨」住在林茲的一棟公寓裡,同父異母的姊姊安喬拉則是已經結婚搬離。
希特勒日後憶及在林茲的那段日子,乃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光」。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他可說是要什麼有什麼。克拉拉繼承丈夫的一大筆遺產,日子過得很不錯。她還買了一架平台式鋼琴,讓兒子上了幾個月的鋼琴課,不過希特勒很快就失去了興趣。他每天都很晚睡,讀書、畫畫,夢想著一個不確定的遠大未來。這些習慣或多或少一直影響著他的生活作息,直到他的生命結束。
希特勒最喜歡去林茲歌劇院聽音樂會,從1905 年開始,他就是那裡的常客。他穿得像出身上流家庭的小紳士一樣,留著薄薄的小鬍子,每次去看歌劇都身著深色的大衣和禮帽,還拿著一隻有著象牙握把的黑色柺杖。
他在歌劇院裡偶然結識了奧古斯特.庫比茲克(August Kubizek)。庫比茲克的年齡比希特勒稍大,是林茲一名工匠的兒子,兩人一見如故,庫比茲克想要成為一個職業音樂家。兩個人往來酬酢,希特勒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比較主動的一方,而庫比茲克比較被動,他總是心甘情願地忍受希特勒那永無止盡的喃喃自語。奧古斯特始終支持他的朋友,也樂於分享希特勒的白日夢與未來夢想。
他們後來在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音樂裡找到了這些夢想的典範。1883 年過世的華格納是德國作曲家,在世紀之交被尊稱為偉大的歌劇創作者,同時也是藝術天才和英雄偶像,這是一個完全合乎希特勒品味的人物。庫比茲克日後寫道,他的朋友把華格納的音樂當成宗教上的福音來聆聽,完全沉醉其中。希特勒特別喜歡《羅恩格林》(Lohengrin)這齣歌劇,日後納粹黨的全國黨代表大會也同樣尊崇華格納的歌劇。
當時希特勒在性方面還是個菜鳥。他在那個年紀是否曾與女人發生關係,到現在還不清楚。在林茲他曾經遠遠地暗戀一個名叫史蒂芬妮(Stefanie)的女孩,但只要一有和女性認識的機會,他便落荒而逃。希特勒對於女性的態度也讓人很不舒服,充滿了霸道和輕蔑。對他來說,女性首先要漂亮,其次要笨,而且要聽話。
日後曾有作家把希特勒那獨特的禁欲生活方式,解釋為一種隱性的同性戀。他的確和一些實際上的同性戀者過往甚密,例如衝鋒隊(Sturmabteilung,簡稱SA)的領導人恩斯特.羅姆(Ernst Röhm)。希特勒可以接納這些人的性取向,雖然同性戀行為在當時是違法的。但是關於希特勒是同性戀的證據,迄今仍未發現。希特勒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名戰友宣稱,希特勒曾經和好幾個男人發生關係,但這個說法毫無根據,而且此人有詐欺前科。希特勒在維也納時期曾採用了一些極右派分子的觀點,認為一個「日耳曼」領袖應該在性方面禁欲,同時不菸不酒,而事實上希特勒的確不抽菸也不喝酒。希特勒極力推崇華格納,而華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和《帕西法爾》(Pasifal)*5中的英雄,都是禁欲的救贖者。所以極有可能希特勒根本對於性毫無興趣;只有在催眠群眾的時候,他才會感受到欲望。在《我的奮鬥》之中,他曾赤裸裸地把群眾比擬為「女人」。
1 譯注:德文Berg und Hüttenleute的意思是「礦工和冶煉工人」,希特勒、乎特勒都是從Hüttenleute而來。
2 譯注:卡爾.邁的德文全名是卡爾.弗里德里希.邁(Karl Friedrich May),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位德國作家,以通俗小說聞名。他的作品常常帶有異國情調,場景設定在東方、美國或墨西哥。最有名的作品是以印第安人維尼托(Winnetou)為主角的三部曲。
3 譯注:即普法戰爭,在德法兩國,這場戰役通常稱為「德法戰爭」。
4 譯注:實科中學是德國的技職預備中學,為4年制小學(Grundschule)畢業後的延續,從第5學年到第10學年,這是繼承自普魯士6年制中學的傳統。學生畢業後可選擇接受就業實習訓練,或進入其他的技職專科高中。
5 譯注:《 羅恩格林》和《帕西法爾》除了是華格納的歌劇名,同時也是劇中的角色名。
(摘自第四章 統帥)
但這些都是枝微末節。在這個案子上,一次成功的刺殺就可以拯救很多人的性命,也才能夠防止納粹政權臨死前用瘋狂的恐怖手段反撲。如果希特勒死了,希特勒的反對者和納粹黨徒之間極有可能爆發內戰。這將會縮短戰爭。各參戰國大約有半數士兵,都是在1944年7月20日之後才喪生的。
要怎麼進行刺殺呢?隨著對蘇聯的戰爭愈來愈無望,軍中的反對派決定動手。他們在1942年3月聚會,並且暗中和弗里德里希.奧爾布里希特(Friedrich Olbricht)將軍取得聯繫,他是位於柏林班德勒街(Bendlerstraße)一般陸軍局(Allgemeines Heeresamt)的負責人。這個部門以「華爾奇麗雅」(Walküre) 為代號,設計了一套行動計畫,整套計畫只有希特勒本人或後備部隊司令弗里德里希.弗洛姆(Friedrich Fromm)上將能夠下令啟動,派遣士兵平息國內的動亂;原計畫設想的是數以百萬計的「外國工人」(Fremdarbeiter)發起暴動,當時對這類暴動的恐懼十分普遍。沒有人注意到這些暗中策畫的人,將「華爾奇麗雅」拿來私下運用。他們巧妙地修改了計畫,讓這套計畫不再是保護政府,而是用來推翻政府。
但要如何接近希特勒呢?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希特勒的身邊永遠圍繞著一群全副武裝的隨扈,而且他經常在最後關頭變更行程計畫。希特勒的副官曾透露,希特勒出外時會穿著一件防彈背心,他的帽子也用鋼片加固,以防止頭部中彈。這或許有點言過其實,但這群密謀的人表示,在這種先決條件下,他們沒辦法用一把手槍就打死希特勒。
1943年初,他們錯過了兩次刺殺希特勒的機會。軍官亨寧.馮.特瑞斯寇(Henning von Tresckow)曾將一枚炸彈偷偷運上希特勒的飛機,但是最後沒有爆炸。特瑞斯寇的好友魯道夫——克里斯多夫.馮.葛斯朵夫(Rudolf-Christoph von Gersdorff)在某次希特勒參觀展覽時也有機可乘,只是來不及引爆制服口袋裡的炸彈,接下來就再也找不到機會了。他們一直在找一個能夠接近希特勒的刺客,如果找不到就只能繼續等待「領袖」其他的外出機會,否則刺客必須要有辦法進入希特勒的總部。
唯一被列入考慮的人,就是克勞斯.馮.史陶芬堡(Claus von Stauffenberg)。他是後備部隊的參謀長和代理司令官,因為這個職位,他可以參加希特勒總部的會議。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刺殺成功之後,後續計畫又絕對需要史陶芬堡的參與。一旦政變成功了,之後他人一定要在柏林;他同時身兼刺客和「華爾奇麗雅」政變的領導人。
希特勒愈來愈少去上薩爾斯堡山區。最後一次是1944年2月底,他在他的度假行館裡逗留了幾個月,也就是說希特勒離開了狼穴。之所以要長時間離開東普魯士,是因為紅軍已經離他的總部相當近了。為了避免遭到蘇聯轟炸機的攻擊,狼穴的建築必須大幅改建,地堡也需要強化。從7月6日開始,史陶芬堡三度參加在貝希特斯加登舉行的軍事會議,每次他的口袋裡都放了炸藥,但是都沒有機會引爆。
不久之後,希特勒離開上薩爾斯堡山區——再也沒有回來過。他顯然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回來,因為戰爭已經輸定了。希特勒在他收藏的名畫前面站了良久,像是在跟它們告別一樣。在他離開之時,希特勒對他內臣裡少數幾個繼續留在「山上」的男女說「大家保重」,而不是「再見」。
7月14日接近中午時分,希特勒再次進駐狼穴。史陶芬堡藝高人膽大,他打算再次把炸藥放在手提包內偷運進去。7月20日早上,他和副官維爾納.馮.海夫滕(Werner von Haeften)中尉一起從柏林飛往拉斯滕堡。一輛車在機場接了他們兩人,隨即開往狼穴。到了以後,史陶芬堡問國防武力最高統帥部領導人凱特爾,哪裡可以讓他換件襯衫,因為夏日天氣炎熱,這個請求並不突兀。
史陶芬堡公事包內放了兩公斤的炸藥,還有為兩包炸藥準備的定時引爆器。在一個更衣的小房間內,史陶芬堡和海夫滕倉促地將兩枚炸彈裝配起來。因為時間很短,中途還受到一個士兵打擾,史陶芬堡只來得及完成一包炸藥,並且放進公事包內。如果這兩個人有更多的時間,爆炸之後絕對沒有人可以倖存。
當史陶芬堡走進戰情營房時,會議已經進行到一半。因為他在北非作戰時受了重傷失去一隻眼睛,同時幾乎是半聾,所以史陶芬堡要求在「領袖」附近幫他安排一個位子。他的要求獲准了。接著他將公事包放在桌子底下,但是離希特勒還是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沒多久之後史陶芬堡就離開了,這也沒什麼不尋常,因為每日的戰情會議一直都有人進進出出。這位上校將他的軍帽與皮帶掛在衣帽間,看起來好像他馬上就會回來一樣。
實際上,史陶芬堡和海夫滕急急地請求安排一輛車,載他們前往機場。大約在下午1點15分時炸彈爆炸了,但在這之前不久車子便已升火待發。憑藉著運氣和膽量,史陶芬堡和海夫滕最後終於離開了狼穴。爆炸之後半個小時,這兩位人已經在空中。史陶芬堡深信希特勒已經在爆炸中殞命,事實上他的炸彈對戰情營房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幾乎可以說是炸成碎片。爆炸當時在場的24人當中,有11人重傷,其中4人在事發後不久或幾週之後傷重不治。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因爆炸的巨響而耳膜破裂,很多人受到燒傷和碎片傷。
希特勒剛好只受了輕微小傷。爆炸的時候,「領袖」正彎腰伏在戰情桌上,用手肘撐著下巴;這救了他一命,因為桌子擋住了部分爆炸威力。凱特爾雙眼噙淚抱住希特勒:「我的領袖,您還活著,您還活著!」希特勒穿過營房廢墟走向大門的時候,被火焰燒到他的褲子和後腦。然後他前往地堡,由私人醫生莫瑞爾幫他診療。希特勒的右手臂有傷口,左手臂腫脹擦傷,雙手和大腿有燒傷和碎片傷,以及額頭上有割裂傷口,雙耳耳膜都破裂;他的傷勢其實不像之後納粹宣傳中所講得那樣輕微,但也不是嚴重到必須住院。
他接見了他的部屬隨從,怒氣衝天,但又不經意地顯露出一絲劫後餘生的驕傲。希特勒的夾克、褲子、白色長內褲都被炸得破破爛爛,這些衣服碎片被當作戰爭勳章,送到上薩爾斯堡山區給伊娃。希特勒相信他之所以大難不死,是因為「天命」再次顯靈,上天希望他能完成他的工作,事實上他只是再一次地走了狗屎運而已。
同一時間,密謀者們都在柏林等待刺殺的消息。這時後備部隊司令弗洛姆已經知道希特勒仍然活著,只受到輕傷。於是負責啟動整個政變計畫的弗洛姆,不願按照先前的籌謀簽署命令,就這樣史陶芬堡和同謀者的命運大抵上被決定了,其中4人包含史陶芬堡,當天深夜就在班德勒街被槍斃——由弗洛姆下令,因為他想要掩蓋自己曾經參與政變準備的事實。
午夜之後不久,希特勒在一個廣播談話中,告訴德國人民關於這次刺殺,以及他奇蹟般地逃過一劫。他也對政變分子展開殘酷的報復,無數涉及這次政變未遂的高階軍官,不是自殺就是被強迫自殺,其中包括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
弗萊斯勒的人民法院奉命公開審判所有在7月20日被捕的人。在希特勒的命令之下,整個審判過程都拍成影片,所有的被告都被祕密警察殘酷地刑求,迫使他們供出同謀的姓名。他們被監獄特別加以標示,同時讓他們穿上襤褸的民間便服。弗萊斯勒表現得特別凶狠,他對著這些人咆哮,讓他們幾乎沒有發言的機會。這些人對於自己會被判處死刑也心知肚明,但他們站在人民法院裡受審所表現出來的風範,仍然讓人敬佩。
希特勒希望看到這些被告「像宰殺牲畜一般」地被吊死,而不是把他們槍斃。實際上的做法就是在普洛澤湖(Plötzensee)監獄行刑室的鋼梁上懸掛了一根又一根S型的鉤子,用途和屠夫鋪裡的肉鉤一樣。這些鉤子上都掛了繩結,劊子手再將死刑犯吊上去,讓他們窒息而死。有的很快死亡,有的要經過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掙扎。為了更進一步羞辱這些受刑者,劊子手還把他們的褲子脫掉。
整個處決過程還在希特勒明確的命令之下,拍攝成影片。「領袖」看了處決的照片,但他是否也看了處決的影片,目前仍不得而知。影片曾在狼穴當著一大群黨衛軍軍官面前播放。
1944年7月20日之後,有超過200人被處決。對於政變分子的家人,希姆萊用他稱之為「老日耳曼」(altgermanisch)的方式來處理,也就是所謂的親屬連坐(Sippenhaft)。所有參與者的孩子都和母親分開,關到哈茨山(Harz)上的一家青年旅館內。他們的未亡人都被關押,有些被送進集中營。一直到戰爭結束,才阻止了政府對他們趕盡殺絕。
針對希特勒的反抗行動並沒有獲得社會的支持,密謀的人對此心知肚明。他們了解自己一旦失敗,就會在德國歷史上被打成叛徒,但仍然願意承受這個污名。「背後一刀說」從1918 年開始就被納粹反復宣傳、這份記憶此時就實際顯露出威力,史陶芬堡的刺殺並不被當時大多數德國人與大部分軍官所認同。很多「國民同胞」都說,當聽到希特勒大難不死時,他們鬆了一大口氣。即使「領袖」長期沒有露面,但是和希特勒的既有羈絆仍然相當明顯,甚至還因刺殺而有所強化。
但是不久之後風向就變了:大家都想藉著戰爭結束擺脫「領袖」,而且愈早愈好。此時很多人都把希特勒比擬成邪惡的劊子手,他的統治現在土崩瓦解了。更常見的說法是,希特勒只是倚靠他最死忠的老同志、大區黨部領導,以及黨衛軍的恐怖機構。曾經有一個歷史學者講得很精準,這個政權此時來到了「暴走大開殺戒」(Amoklauf)的最高潮。
希特勒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特別是他所受的傷,遠比對外所宣稱的還要嚴重許多。雖然他的帕金森氏症外在症狀消失了幾個星期——刺殺在某種程度上有震撼治療的效果——但是他也因內耳受傷,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直立或維持平衡。延伸內容
【推薦文】誰是希特勒?
◎文/伍碧雯(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德國現代史、歐洲種族主義。)
納粹執政初期,一名住在柏林的猶太人戈特霍爾德(Gotthold B.),站在街頭不斷地舉起右手高喊:「希特勒萬歲。」這個舉手禮只有德國人可以使用,猶太人禁止這麼做。戈特霍爾德被強制送到精神病院,醫生告訴他:「你有精神病」,他回答:「天啊!如果我有精神病,那麼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這並不是虛構的笑話,而是一所柏林精神療養院的真實紀錄。這般直白的回答,當場聽聞的醫護人員可能啼笑皆非,也可能覺得是辱國之說。但是當納粹政權垮台後,學者專家試圖用各種理論,剖析德國人狂烈支持「領袖」的現象,卻仍然無法圓滿詮釋時,「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的極簡答案,或許解答了眾人心中的謎團,甚至一針見血地說出了部分歷史真相。
許多納粹時期留下的影像紀錄,都可證明希特勒確實深受德國群眾的狂烈擁戴,例如以1934年紐倫堡納粹黨大會為主題的影片《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影片的前幾分鐘,即出現大批迎接希特勒降臨、光臨紐倫堡的群眾夾道歡呼,舉手致意。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表示,這些並非她找來的臨時演員,而是紐倫堡與附近村莊居民自主前來,湧向「領袖」表達敬意而入鏡。影片中可見許多婦女因望見希特勒而興奮尖叫,伸直了右手行禮,左手則抹去喜極而泣的淚珠,順便遮掩嬌羞的臉龐;希特勒則是以靦腆的笑容,回應迷戀他的女粉絲。這些未造假的畫面,呈現了部分歷史真相,戈特霍爾德「全德國人都有精神病」的說詞,似乎也得到了驗證。
我們並不滿足於這些部分、零碎的歷史真相,我們很想知道全部的歷史事實。
今日看來,希特勒當然是一個極端反派的政治人物、凶悍的戰爭發動者,也是屠殺德國弱智者、滅絕猶太人,讓集中營成為「世界肛門」(anus mundi)*的總舵手。但是在1930、40年代,他卻是深具魅力與魔力,獲得眾多德國人掌聲肯定、歡呼與愛戴的「領袖」。當時的德國人究竟怎麼了?狂熱支持他的廣大群眾在想什麼?盲點何在?我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我們也很想知道希特勒如何從一個奧地利的Nobody,爬升成德國的Somebody?這個人物是德國歷史中擺脫不掉的負面遺產,二戰後的德國人怎麼研究他?如何詮釋他?「現在的德國人沒有罪,但是有責任。」這是2013年某位德國年輕歷史教授在廣播中的陳述。我們進一步問:那麼現在的德國人有什麼責任?答案很清楚:有記住歷史的責任,替德國與全世界記住這段暗黑、負面的歷史。德國人有責任維護這段歷史記憶,讓製造「世界肛門」的狂人,在現在、未來,永永遠遠絕跡。
說希特勒在台灣與全世界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如果在台北街頭隨機詢問路人:「提到德國歷史的知名人物,你立刻想到誰?」十之八九應該會首選「希特勒」。偶爾遇到虔誠的基督新教徒,答案可能會變成「馬丁.路德」。但是馬丁.路德身處的16世紀,「德國」這個國家根本還沒有出現,那時候是大大小小政治主體林立的「德意志地區」。因此請他們重新回答,「希特勒」這個名字很可能就會冒了出來。
為何是希特勒?為何不是李鴻章遊歐時,請教強國之道的退休首相俾斯麥?為何不是差一點讓18歲的醇親王載灃,下跪磕頭道歉的德皇威廉二世?為何不是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雙膝跪地懺悔的西德總理威利.布蘭德(Willy Brandt)?東德消失的「統一總理」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 1930-2017),他在生前完成了西德擴大,大抵也不可能成為台灣人認識的德國歷史名人之首位。可能的解釋是:雖然這些人也很有名,富有歷史地位,但是與希特勒相比,他們都不夠壞、不夠瘋、不夠狠,當然更不如「希特勒」這個品牌所代表的暗黑、癲狂、自我毀滅與滅絕他人的驚悚形象。
一般人對於希特勒的生平及作為,粗淺的略有所知。像是他起乩式的演講方式、他茹素、愛狗、喜歡高科技,他極感性的在死前與女友結婚,然後攜手自殺,戲劇化地終結了生命。此外,關於他屠殺600萬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我們也有所耳聞......但是、但是,「哪個時代無人殞命?清朝白蓮教被鎮壓時,不也死傷無數」、「中國歷朝大飢荒,死亡人數更是多得驚人」、「猶太人為何到現在還到處捉拿老納粹,這些人都90多歲了,還不放過他們」、「猶太人老說自己遭種族屠殺,但看看他們現在對巴勒斯坦做的事!」這些都是台灣學者們的閒聊之說。但是他們沒察覺到自己的言論已深具右派思想,甚至傾向極右派的立場了。台灣部分年輕學子因各種理由——制服帥、紀律強、手段狠、就是酷......而崇拜希特勒與納粹;亦有高中歷史老師同意學生以身著納粹制服,搭配紙糊坦克車的武裝形象,參與嘉年華會式的校慶活動。很震驚嗎?不必震驚。有其師必有其生。我們能否當作「文化創意」、「歷史應用」來自我合理化?反正國外也有類似的情形,英國的哈利王子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就讓我們大方的自我安慰吧!
台灣這些離奇又離譜的現象,導因於我們對於希特勒與納粹這個西方文明重挫的主題,僅有淺碟、模糊、片段的認知。然而如果我們希望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永續生存、高品質運作,「希特勒如何崛起」這個主題,絕對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嚴肅探討。因為德國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也昭告全世界所有正在執行民主政治、實踐民主理念的國家:民主隨時都面臨挑戰衝擊,隨時都岌岌可危;利用民主又顛覆民主的投機強人、狂人早已偽裝在旁,伺機躍身,取民主而代之。那麼,有辦法阻止這種反民主的強人、狂人嗎?當然可以,就是倚靠廣大勤於思考、運用智慧與理性的人民......這種人民如何培養?沒有捷徑,只有透過學習歷史與研究歷史。
德國的書籍市場(其實也包括全世界的出版界),從來不乏以希特勒或納粹為題的相關著作,只有更多,沒有太多!但是這些出版品,多數是學術研究的生硬專書,對於社會大眾與非學院人士,過於艱澀難懂,更別說年輕讀者,完全無法咀嚼吸收。「可不可以寫成懶人包!」這也許是眾多讀者深藏心中的期許。但是表列式或圖解式的簡要版本,無法觸及歷史關鍵轉折的眉角——而魔鬼就躲在細節與轉折之處。因此整體敘述、脈絡清晰、資料正確的著作,是我們了解希特勒這個課題的必要依靠。2015年德國出版的《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Adolf H. - Lebensweg eines Diktators),是一本難得鎖定青少年為主要讀者的專書。作者桑德庫勒,是德國學界研究納粹相關課題的中生代歷史學者,也是歷史教育領域的專家。他訴求:如何用適於年輕世代理解的文字敘述,呈現20世紀德國與歐洲的氛圍,如何以不八卦的闡述方式,讓青少年了解希特勒的崛起過程。德國年輕人將是持續保存納粹這段歷史記憶的接棒者,如何不誇張而適切的認識希特勒,是這段歷史記憶延續的重要基礎與起步。別忘了,「現在的德國人沒有罪,但是有責任。」
講述希特勒最困難之處,不在於他成為黨主席與掌握政權之後的駭人行徑,反而在於他的Nobody時期:他的童年、維也納生活與一戰時期,以及他何時開始認定猶太人威脅歐洲。希特勒成為政壇的Somebody後,對於這些大家好奇的問題,有許多誇張的自圓其說,二戰後的傳言就更多了。這些不實的說法,都有必要一一澄清、除魅,還原他普通平凡的本色。作者桑德庫勒以長年內化的嚴謹學術態度,在該存疑之處就存疑,在該澄清之處就澄清,讓一本通俗且可讀性極高的青少年歷史讀物,也完全符合嚴格的學術標準。此書的中譯也特別值得讚許,譯者以流暢的中文,精準掌握原著的文筆與敘述風格,同時增加了近60個極為重要的歷史知識補充譯注,藉此更大幅提升了中譯本的閱讀價值。在德文原著、中文翻譯與精闢譯注三方均深具水準的結合下,《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不再局限於青少年的讀物性質,而是值得所有想知道「誰是希特勒?」的成年讀者之必讀佳品。
注:納粹醫生Heinz Thilo曾任職多所東歐集中營,他挑選猶太囚犯為醫療實驗對象,也挑選囚犯送入毒氣室。他以拉丁文「anus mundi」(世界肛門)形容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功能。作者資料
托馬斯.桑德庫勒(Thomas Sandkühler)
一九六二年生於德國明斯特,畢業於洪堡大學與佛萊堡大學,主修歷史、德國文學和教育。現為柏林洪堡大學歷史教授。曾主持橫跨德奧關於納粹議題的大型歷史研究計畫;二○一五年起,出任德國極具分量的歷史教育期刊主持人,同時擔任歷史教師聯盟主席。其研究、教學與出版的領域為納粹時代,特別是猶太人大屠殺的議題及歷史理論。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