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納維德.克爾瑪尼(Navid Kermani)
一九六七年生於德國錫根(Siegen),現定居於科隆,為伊朗裔作家,著作頗豐,曾為《法蘭克福匯報》、《鏡報》寫作,並於柏林高等研究院擔任長期研究員。他曾在劇團工作,於全球演出,希望透過戲劇與極權國家的人民直接交流,十幾年來,劇團已經無畏強權在伊朗進行多場表演;一九九四年,他在雙親的故鄉伊朗伊斯法罕建立第一座國際文化中心。 克爾瑪尼曾於法蘭克福大學擔任伊斯蘭研究客座教授、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擔任德國文學客座教授,學術著作的研究重心在於美學、可蘭經、伊斯蘭神祕主義、自然神學。此外他也一再擔任戰爭與危急地區的記者,透過他的小說和隨筆,表述對不同文化及宗教的尊重,呼籲開放的歐洲社會對難民提供保護,給予人道收容。 克爾瑪尼後來離開學院,成為監督公共政策、走進社會的公共知識分子,關懷重心在於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對話;其作品橫跨小說、報導與學術論文等領域,獲獎無數,包括克萊斯特文學獎、布萊特巴赫獎及德國書商和平獎等重量級獎項。 獲獎紀錄: 2015 德國書商和平獎(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2014 格蒂.史拜斯文學獎(Gerty-Spies-Literaturpreis) 2014 布萊特巴赫獎(Joseph-Breitbach-Preis) 2012 克萊斯特文學獎(Heinrich-von-Kleist-Preis) 2012 科隆文化獎(Kölner Kulturpreis) 2012 西塞羅雄辯家獎(Cicero-Rednerpreis) 2011 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獎(Hannah-Arendt-Preis für politisches Denken) 2011 布伯-羅森茨威格勳章(Buber-Rosenzweig-Medaille) 2009 黑森文化獎(Hessischer Kulturpreis) 2004 海因茨.史瓦茲柯夫基金會歐洲獎科學及政治類作品(Europa-Preis der Heinz-Schwarzkopf-Stiftung für das wissenschaftliche und publizistische Werk) 2003 海爾嘉及艾德薩.路特基金會年度獎(Jahrespreis der Helga und Edzard Reuter-Stiftung) 2000 恩斯特.布洛赫支持獎(Ernst-Bloch-Förderpreis)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