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應用科學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專業又有趣的心理遊戲、心理問卷與心理測驗發展史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認識心理測驗、了解自己和別人,就從這本書開始! 人心難測,心理問卷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別人的心思與個性嗎? 喜歡玩心理測驗、心理遊戲?想要更了解自己和他人? 本書是了解心理測驗的最佳入門! 本書彙整許多當代藝術家與作家創作的人格測試及心理測驗,也是一部心理測驗簡史。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集結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心理測試,其中並收錄有當代藝術家與作家受實際案例所啟發而設計的心理測驗。除了經典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外,也收錄了諸如「日常生活罪惡感」(Everyday Guilt Test)及「你有多憤怒」(How Angry Are You)等選擇題型的測驗。書末詳列測驗解析,可供讀者查看測驗結果。 人格心理測驗原本只是派對上炒熱氣氛的遊戲,因應許多心理醫師開始意識到理智與瘋狂之間其實並無實際的分界,後來才逐漸發展為複雜的學問。直到今日,心理測驗仍廣為使用,包含社群媒體上常見的現代仿科學版本(如「哪一位名人適合當你的丈夫?」、「你應該住在哪一個城市?」或「哪個顏色代表你的真實性格?」等)。就連某些雇主也會利用心理測驗來了解面試者的個性。 本書帶領讀者一邊進行簡易的自我檢視,一邊回顧心理測驗的歷史。本書不僅敘述人類對於「正常」的認知之發展、集結各項如遊戲般有趣的測驗,還見證了學者們在人格研究中所展現的無窮創意。 【好評推薦】 「透過此書,您將有機會一窺過去所被創造出來的各種心理測驗樣貌,……而像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屋-樹-人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榮格的詞彙聯想測驗……等經典的投射測驗也有部分篇幅加以介紹,將之一併匯集在本書中,讓讀者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過去心理測驗設計者的創造性及所產出的心理測驗工具的多元性。」 ——高玉靜(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書中的測驗有些年紀很大了,不過多少也反映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哪些心理能力感到好奇,以及他們認為用哪些問題可以推敲人們的特定心理能力。這一點,我覺得是相當有意思的,事實上有些測驗切入的角度,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仍然是相當無懈可擊的。」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一本省視心理測驗的著作。」 ——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不僅敘述人類對於「正常」的認知之發展、集結各項如遊戲般有趣的測驗,還見證了學者們在人格研究中所展現的無窮創意。」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這本書以有趣和充滿訊息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心理測驗的世界,最重要的是,還能用一個了不起且有趣的方式來探索自己的心靈。」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20世紀初期,瀰漫著一股實驗性質和美麗的、但最終充滿了診斷測試的熱潮。《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把它們集結成一個華麗的集合。」 ——Wired雜誌 「閱讀《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就像透過心理學時代的旋風之旅,看見了透過頭腦所留下的視覺設計。」 ——Fast Co. 雜誌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的讀者將從回答一系列問題中獲得快感,也會從中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包括從二十世紀初到現在的各式各樣測驗,還包括了從原本的文獻所啟發的新藝術作品和異想天開的問卷。」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解開了心理測驗的過去與現在、可信與荒謬,揭露隱藏於其測試工具、設計者和解讀背後的秘辛。」 ——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小組(Omnivoracious) 「心理學的歷史趣味十足,但大多數的相關書籍卻不是如此。《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旨在寓教於樂,利用一系列互動式的測驗、遊戲與問卷,無論是原創內容或是改版調查,希望能幫助讀者認識心理測驗的演變,同時也能更加了解自己。」 ——Uncrate 男士時尚網站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是一本有趣、迷人又圖文並茂的書籍,介紹數世紀以來各種荒誕的心理測驗(有些早早就遭廢除,有些則沿用至今)。」 ——Wink 雜誌主編卡拉.辛克萊(Carla Sinclair) 「正如心理測驗可以作為藝術品一樣,藝術品也可以作為心理測驗。」 ——Hyperallergic

目錄

〈導讀〉人心難測——心理測驗讓我們更認識人性,還是步入標籤的迷思?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高玉靜 〈推薦專文〉心理測驗是祭品還是傳家寶?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黃揚名 〈引言〉心理測驗真能測出人心與性格?       蘭諾.絲薇佛(Lionel Shriver) 〈概論〉心智干預者:心理測驗簡史         歐伊森.華爾(Oisín Wall) 1. 典型的心理測試   洛溫菲爾德拼鑲測驗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宋迪測驗   氣味想像測驗   人臉辨識測驗   麥克多里藝術測驗   專為兒童設計的心理與智力測驗   看圖說故事測驗   圖畫完成測驗   智力與知覺速度測驗 2. 墨漬測驗 3. 主題統覺測驗 4. 從情緒看個性   共存量表   人格量表   社交關係樹狀圖   故事測驗   情緒銀河系   感覺測驗   現代生活挫折測驗   派特森態度量表 5. 作家想像力問卷測驗   CB 認同問卷/查爾斯.伯伊爾   讓生活更美好的六種閱讀類型/羅伯特.麥克克拉姆   日常生活罪惡感測試/凱特.普琳爾   性別問卷測驗/尼爾.巴特利特   誤置測驗/M. H. 約克   似真若假的故事/威爾.伊弗斯   害羞問卷測驗/查爾斯.伯伊爾   衍生自「教學筆記」的問題/保羅.泰克   你有多憤怒?/派翠西亞.鄧克爾   夢境意識調查/德瑞克.林西   科技依賴度指數/德瑞克.林西   自我健全度診斷/德瑞克.林西 6. 其他心理測驗   詞彙聯想測驗   語句完成測驗   你會替自己的自傳取什麼書名?   色彩測驗   你是哪一種樂器? 7. 關係測驗   家庭關係測驗   關係測驗 8. 圖畫完成測驗   屋–樹–人測驗   圖畫完成測驗一   圖畫完成測驗二   圖畫完成測驗三   抽象畫測驗 9. 測驗解析

導讀

人心難測——心理測驗讓我們更認識人性,還是步入標籤的迷思?
◎文/高玉靜(輔大心理系副教授)      翻閱這本《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您將會看到許多的老照片,就彷彿搭著時光機回到上個世紀般,見證當時人們想要解開人類心理黑箱之謎的戮力。      過去,心理學家與臨床治療者為了探究人類心智、瞭解人類隱微不顯的內心深處,常運用其巧思、創造出不少誘發人們內部反應的心理測量工具,而這些由各式圖片刺激或問項所形成的心理測驗十分有趣,使得人們在接受心理測量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玩遊戲一般。      時至今日,這些饒富趣味的心理測驗元素逐漸普羅化而被留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大家可以立即回想一下:是不是曾經在咖啡廳或早午餐店,一邊吃著東西、一邊作著雜誌或報紙內頁裡的趣味測驗?或曾經在等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閒來無聊地順手玩一下社交媒體裡、朋友們所分享的趣味測驗?而除了玩,您是不是也對於自己到底會被分到那一類?測驗結果如何被解釋?準不準啊?……等充滿著好奇呢?所以說,無論您是不是接受過心理測量學的專業教育,您很可能都曾有過上述的受測經驗或曾接觸過十分類似的心理測驗工具,對吧?!      透過此書,您將有機會一窺過去所被創造出來的各種心理測驗樣貌,像是羅伯特.麥克克拉姆(Robert McCrum)所設計的測驗,可以透過你對讀物角色的選擇,知道你怎麼認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或像是麥斯.呂舍爾(Max Lüscher)設計的色彩測驗,可以透過你的色彩偏好,瞭解你的性格、情緒狀態……等心理面向,而像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屋-樹-人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榮格的詞彙聯想測驗……等經典的投射測驗也有部分篇幅加以介紹,將之一併匯集在本書中,讓讀者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過去心理測驗設計者的創造性及所產出的心理測驗工具的多元性;有趣的是,這本書中很少提及有關心理測量學中常討論的信、效度議題,轉念一想,也或許當我們提出了用以評判心理測量工具的明確標準後,便也同時縮限了心理測驗工具所可以展現出的多元型態空間!      心理測量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其樣貌和其所被發展的時代脈絡、社會思潮息息相關,歐伊森.華爾(Oisín Wall)在本書簡述心理測驗史,讀者們除了可以透過他的整理,看到西方國家如何從頭顱測量、骨相學逐漸演變到設計與使用標準化智力測驗以及後續各種投射測驗的發展外,大家或許也可以留意一下這些心理測驗的產生以及對於測驗結果的解讀,往往也為當時的社會進步提供出一些論述資源,比方說:英國的左翼教育學家藉由智力測驗,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新的階級論述,讓支配權力得以翻轉、使社會結構有機會被改造;但此論述不久就被其他的社會改造者所更新,其反對強調優勝劣敗的優生學支持者或種族主義者藉由智力測驗對人進行的分類,認為此舉形成了社會上的主智主義及對低智商者的歧視。      由此可見,心理測驗的設計或創造有其本來想要解決的問題或想要回應的現實需求,但當心理測驗逐漸普及後,它如何被人所使用?使用上是否背離其原初設計的本意?甚或是被人們濫用以取得某種利益,這恐怕是連心理測驗的原創者自己跳出來正本清源也都無法加以控制的事了!      誠如小說家蘭諾.絲薇佛(Lionel Shriver)在本書中的引言自述他對於心理測驗的批判,比如說:用心理測驗將人區分為正常與異常,在社會上所產生的分類標籤效應以及對個體造成的自我刻板印象化作用;或以量尺將人類的各種心理特質完全加以數字化,卻無法反應出該特質的深層內涵細節……等,這並不單只是一名小說家個人的想法,在心理學界內部其實對於心理測量工具的發展與使用也並非就是完全具有高度共識的,比方說科學取向的心理學家不滿足於既存主要由受測者自陳其反應的測驗工具,在心理測量的精確度、有效性上仍不斷地追求超越,近來,更結合了神經或大腦影像學等客觀的測量分析工具,便是試圖在「人心難測」的測量困境中,持續匍匐前行。無論如何,我們畢竟僅能透過這各式的心理測量結果間接推論人類複雜的內部心智運作、展開解碼的工作;人文取向的心理學家則十分強調尊重、欣賞個體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因而,其主張將人放在量尺上去作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同時,大規模心理測量工具的介入與使用,很可能會對人產生異化的結果。      當然,我們其實還可以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心理測量工具會被大規模地應用在講求效率導向、需要資源重新分配的當代社會環境中?而倘若這個世界整體發展趨勢背後的邏輯沒有改變,我們將可預見未來心理測量與資訊科技會更加緊密地連結、對人類產生影響。      在我任教的心理測驗課堂中,曾經要求同學以「心理測驗的未來」為主題拍攝微電影,有不少同學的微電影素材組合裡都透露出了一種「心理測驗決定論」的現象觀察,也就是說,人們凡事訴諸於測量的結果而失去其主體性;此外,在更頻繁的人機互動機制下,過去在心理測驗發展中的趣味元素將會被繼續保留下來,人們就像玩遊戲般地不斷接受心理測量、貢獻出自己的反應,另一方面,雲端計算、機器學習會使得測量結果的推送與反饋更加即時、有效率,而以人類集體貢獻的大數據庫為基底,所作出的推論或預測結果也將更為確實!      但我們不免又想問:如果這樣的發展將使人們無所遁形,我們是否因此多認識了人類的內在黑箱一些?還是因此更加固著於各種自動化分類系統,而陷入了一種自欺欺人的集體的標籤迷思中?

內文試閱

引言 心理測驗真能測出人心與性格?
   ◎文/蘭諾.絲薇佛(Lionel Shriver)(小說家、《凱文怎麼了?》作者)       小時候我一直不懂,為何週遭同學極其努力地「融入」環境,彷彿畢生職志就是過得平凡無奇,深怕引人注目。我和他們不同,我想變得突出。我生長於推崇標新立異的1960年代。在這個特異風格當道的年代裡,我與其他低調行事的同輩不同,高調宣示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是黑色(也對那些認為黑色「不算是一種顏色」的人感到厭煩),偏好烏雲密布的陰天而非艷陽高照的晴天(為此父親還擔心我眼睛是不是有毛病)。15歲那年,我每天都戴一頂黑絲絨圓帽上學。為了怕搞丟這頂象徵獨特的帽子,我用鞋帶將它綁在左耳後面,並用安全別針固定在衣領上。之後的40年裡,我不論到哪都以單車代步,拒絕和別人一樣一成年就跑去學開車。在家裡,我用紙膠帶在房間的天花板掛了好多串珠鍊,它們時不時還會掉落在床罩上。此外,我在亞特蘭大念高中時,經常繫著上頭別滿一整套政黨鈕扣的腰帶在走廊晃來晃去。不用說,其他同學都在背後嘲笑我。我承認自己有點怪,但沒差,我就是想當個怪人。      正因如此,我從小就對傳統的心理測驗反感,甚至認為這些測驗的目的就是將怪胎從正常社會中剔除。對我而言,正常這個概念就像是一片模糊的背景,讓我可以朝不正常的信念逆勢而行。當然,在我所處的成人社會中,強制將每個人分門別類的現象日益加劇。事實上,現代人要靠心理診斷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而且一旦被診斷出精神疾病,就會像得到足球賽冠軍一樣大肆宣揚。人類發明了五花八門的人格類別,而我明顯屬於尋求注意型人格。沒錯,我一直都在追求他人的眼光,也總是能如願,只是通常不是好的結果。      然而成年後,我反而不認同1960年代將心智正常與精神病畫上等號的膚淺看法。萬一真的罹患精神病,其實並不是件好事,再說很少人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後而能領悟真理。雖然如此,重度心理疾病並不如我們想像中來得難以捉摸,而心理治療師一般也不需要憑藉問卷測驗才能對瘋狂的精神病患做出判斷。      身為小說家,我天生不喜歡將人的性格量化,也拒絕將抽象難解的概念簡化套入制式的量表與分數。理論上,小說家在創造人物時,應該會先設定各種關鍵特質的程度。舉例來說,假設量表數值為一到十,英雄人物的「畏懼」程度只有兩分、「勇於挑戰」程度有九分、「保守」程度一分、「自我意識」有八分等等。運氣好的話,就能塑造出如《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的靈魂人物皮耶(Pierre)一樣的成功角色。換句話說,即使精神疾病測驗未造成誤導,其結果大多也只能概略描述受試者的特質,揭露的事情也只是九牛一毛。      儘管如此,本書集結的心理測驗多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早期許多歷史性案例,令人驚嘆它們的呆板和愚蠢。試題的陳述有些引人發噱,例如「我不喜歡看男生穿睡衣的樣子」。某些問題誘導受試者進行哲學思考,像是「未來彷彿沒有意義?」但其實每個人多少總有時候會出現這個念頭;或是「你是否覺得自己與他人之間有道隔閡,無法真正了解別人?」拜託,這不就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適度距離而已嗎?一般人應該都只與少數親朋好友才有極度親密的關係吧。少數無法坦承「我總是不說實話」的人,其實是在撒謊,因為他們只對自己誠實。      此外,心理測驗也未能考慮受試者的環境或背景,忽略了受試者的答案可能受到特殊情況所影響。一名心理正常的航空交通管制員也可能與焦慮症患者一樣,反應自己的「工作壓力極大」;諾貝爾獎得主即使不是個自戀狂,也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重要人物」;假如一名奉公守法的好公民贊同「社會如果沒有法律會更好。」,一定是來自歐洲國家;若一名女性表示,「我一個禮拜至少會有一次覺得全身發熱,但原因不明。」她可能只是正處於更年期。在現代社會中,認為「別人會無來由地在背後議論和批評自己」的人可能是因為經常接觸社群媒體,而不是具有潛在偏執人格。同樣的,覺得「一直有人想搶自己的車」的人,有可能是因為他的車子停在治安差的地區,而不是患有妄想症。如果是我,便會在「偶爾會想到一些壞得說不出口的話」那一欄打勾,這樣或許可以讓心理醫師知道我寫小說維生,想像可憎之事是我的工作。      多數心理測驗的愚蠢之處在於它們把受試者當笨蛋。如果受試者無法一眼就能明白題目的用意,便會只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作答。即使在過去的年代裡,未確診為精神病患的受試者在接受羅夏克墨漬測驗時,也清楚作答時最好說自己不是看到蝙蝠而是看到蝴蝶,才能順利通過測試。同理,換作是你在求職過程中進行人格測驗,絕對不會回答「我覺得自己快瘋了」,除非你真的心智不正常。再舉美國簽證來說好了,簽證官問申請人「你是恐怖分子嗎?」基本上一點意義也沒有,假設申請人真的是恐怖分子卻又剛好順利通過嚴格審問,也無法將他繩之以法。      即使到了現代,就拿本書包含的有趣測驗為例,也需要受試者有所自覺才能幫助他更加了解自己。「家庭關係測驗」(受試者從一系列的圖畫中選擇最能貼切呈現自己與親人關係的圖片)中,如果受試者選擇第四張圖片(三人冷眼旁觀另一人吃力地拖著行李),表示他強烈認為親人忽略自己的負擔而一味加諸的壓力,否則不會選擇這個答案。身為一個遠渡大西洋、與家人分隔兩地的移民,我會不假思索地選擇第五張圖片:背景中的三人圍成一圈,另一人則跑向遠方。不過,我很清楚自己是個潛逃者(答案顯示「逃避」) ,這也說明了為何我第一直覺就選這張圖片。照這樣說來,這些測驗究竟有何貢獻(除了生動的圖畫之外)?      其他案例中,受試者面對假設性狀況所做的回應與其實際行為可能會有極大出入。例如,「錯置」測驗中,對於「你的伴侶幾乎每次經過熱水壺都會按一次煮沸鈕」的回應,我選了C:「委婉地向伴侶解釋這不是保持水溫的好方式」,不過要是熟知我在家一向霸道跋扈的人(例如我先生),一定會替我勾選D:「嚴格禁止伴侶這麼做,以防之後衍生別的壞習慣」。      即使答案顯而易見,好比一個總是處於暴怒狀態的人不需透過測驗也知道自己有易怒傾向,這類的測驗仍然非常吸引人,為什麼呢?大致上,本書前半部分多為政府用來識別犯罪傾向的心理測驗,後半部分則是近代旨在引導自我探索的開放性測驗,兩種測驗都十分有趣,畢竟這和學校的考試不同,測試過程就像遊戲。心理測驗可供受試者自我反省,思考自己確實具備的本質。在心理測驗中,我傾向證明自己與眾不同,而非平凡無奇,不過這種傾向最近反而讓我變得像其他人一樣,因為西方社會日益墨守成規,對於性和心理的看法也愈來愈循規蹈矩。我們的生活一團混亂,只要有任何規範可以遵循,都是一種解脫,或者也可以說就是一種「我廢故我在」的概念。即使我早就知道自己其實比多數朋友認為的來得害羞,但當我做完害羞問卷(Shyness Questionnaire)印證了自己的看法時,居然有種心滿意足的感覺。      《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心理之書》是一部揉合了詼諧、寓教、勵志與藝術的小品,內容如真似假、發人深省又富含娛樂效果。圖畫繽紛迷人,註解妙趣橫生,值得細細琢磨。

延伸內容

心理測驗是祭品還是傳家寶?
◎文/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想到心理測驗,多數的人直接想到的是那些在臉書上流傳的小測驗,只要從幾張圖中選擇一張,就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的性格、運勢等。然而,這類型的測驗非常不科學,也是我在課堂中常會拿來嘲笑的案例。      一份有科學性的心理測驗,開發的過程是相當繁瑣的,除了要檢驗測驗是否在不同時間點測量結果會有高度的一致性之外,也要確認這份測驗是否可以測量到「標榜」要測量的心理能力。但是,這兩件事情執行起來都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除非人的心理狀態是穩定不變的,否則兩次測驗結果的不一致,並不一定表示測驗不準確,只是這個人的狀態改變了;從另一個角度想,兩次測驗的結果一致,但其實人的心理狀態改變了,研究者若沒有小心檢視,就會被看似好的結果給蒙蔽。      再者,心理能力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東西,就拿創造力為例子,我們要怎麼定義一個人是比較有創造力的呢?除了這兩件事情之外,更麻煩的是常模的建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想要去做一個心理測驗,目的是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比多數人好或不好,因此有可依賴的常模,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本身並不是開發測驗的專家,但閱讀期刊論文、甚至自己做研究的時候,都難免會接觸到一些心理測驗。很多時候,我心裡都會有很多的OS:這什麼鬼測驗,這種東西真的能測出來人的XX能力!當然我在面對坊間測驗的態度也是如此: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可是我心裡常會納悶,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想要去做那些非常不嚴謹的心理測驗呢?我甚至常調侃學生,你們不是都在上或已經上過「心理測驗」的課程,難道你們不知道那些測驗,根本就不值得一看嗎?      我想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們喜歡「確定」勝過「不確定」的感覺;任何可以提供確定性感覺的事物,都會讓人比較安心。這樣的行為傾向,其實是有演化基礎的,因為我們的祖先處在非常動亂的環境,他們若能夠對於狀態有多一些的確定感,就能夠為生活做一些準備。事實上,大腦本身的運作就是如此,大腦的運作是會時時刻刻幫現狀找答案的,即便在線索不夠明確的情形下,大腦還是會幫這個情境下一個註解。如果用程式語言的角度來說,大腦的運作就是永遠在按enter鍵,它沒有辦法接受程式還在撰寫,沒有被輸入、帶來後續反應的狀態。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很多人會想要算命、算塔羅牌,有的時候他們也不是為了要改運,而是想要讓人生過得比較有準備一些。      除了從個人的層次來看,心理測驗有相當的重要性之外,從社會組織的角度來看,心理測驗更是有其重要性,因為測驗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一個人的狀態。在學校,老師用考試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在醫院,醫師利用心理測驗來了解病人是否罹患了憂鬱症;在企業,人力資源師利用測驗來了解員工與公司的匹配程度。這些測驗肯定不完美,但是心理測驗持續地被使用,顯示它依舊相對有效,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賴的。      講了那麼多關於心理測驗的不好,其實是要激起各位更堅定的信心,搞清楚你希望從這本書當中得到什麼!書中的測驗有些年紀很大了,不過多少也反映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哪些心理能力感到好奇,以及他們認為用哪些問題可以推敲人們的特定心理能力。這一點,我覺得是相當有意思的,事實上有些測驗切入的角度,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仍然是相當無懈可擊的。所以,如果你對了解人很感興趣,但又不知道要怎麼做,或許可以從這本書中找靈感,你不見得是直接採用這個測驗,而是可以依樣畫葫蘆,開發一個自己的測驗,你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呢!      不過放眼未來,心理測驗大概會越來越式微,因為人們在網路上所留下的數位軌跡,會成為最真實的分析素材。事實上,2015年就有研究者利用臉書活動資料來剖析用戶的人格特質,結果顯示利用臉書活動資料的分析,比起臉書使用者的朋友所評估的結果更貼近臉書使用者的人格特質現狀。      在未來,學校、企業不再需要申請者提供申請資料,只需要授權他們去存取自己的數位軌跡,在加上一些運算式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符合學校或企業的需求。這樣的方式,乍看之下殘忍,且會讓人有種赤裸裸的感覺;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人們互動的方式呢?你的親朋好友總是接觸到最接近真實的你,而你的日子也沒有因此而變得很糟糕啊!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多做一些心理測驗吧!這些測驗或許不那麼精準,但霧裡看花的美感,也是一種享受讓生活更美好的六種閱讀類型      設計者/羅伯特.麥克克拉姆(Robert McCrum)      愛情小說:瘋子、戀人與詩人      .你最想在睡前閱讀哪一種書籍或詩篇?      .你認為最美的英文單字是什麼?      .你最喜歡哪一本小說?      .你會拿哪一本書來誘惑別人,南西.米佛(Nancy Mitford)的《戀戀冬季》(Love in a Cold Climate)還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蘿莉塔》(Lolita)?      .你比較想和誰約會,是著有《里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還是著有《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的安妮塔.盧斯(Anita Loos)?      工作:下班後的夜晚      終於結束難挨的一天,晚上在家休息,你會想看誰的著作:      .莎士比亞或克里斯多夫.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或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沃德豪斯(P. G. Wodehouse)或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華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或艾略特(T. S. Eliot)?      .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或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認同:是誰?      .如果你是作家,你希望「匿名」還是取筆名?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中,你覺得自己比較像萊阿提斯(Laertes)還是何瑞修(Horatio)?      .你比較想見到威廉.薩克雷 (William Thackeray)筆下《浮華世界》(Vanity Fair)的貝姬.夏普(Becky Sharp),還是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筆下《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的凱西.希斯克里夫(Cathy Heathcliff)?      .哪一位作家的文筆令你感動不已?      .你偏好橫格線還是空白頁的筆記本?      .你像《白鯨記》(Moby Dick)中裴廓德號(Pequod)的哪一位船員?      .如果你要當小說裡的配角,你會選擇奧斯卡.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還是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之《無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      孤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你傾向:      .看一齣舞台劇或一本小說?      .住在海邊或鄉村?      .成為《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裡的織工巴頓(Bottom),或《科里奧拉努斯》(Coriolanus)中的同名主角?      .扮演《暴風雨》(The Tempest)中的博思普(Prospero),或《李爾王》(Lear)中的主角?      .成為《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中的達西先生(Mr. Darcy),或《魯濱孫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中的主角?      .改編《吸血鬼伯爵德古拉》(Dracula)或《在路上》(On the Road)的故事?      .閱讀《麥田捕手》(Catcher in the Rye),你會不禁想起年少時的遺憾?      .閱讀一本關於園藝歷史的長篇著作?      .認為《麥田捕手》的作者沙林傑(J. D. Salinger)是個怪胎?      .預訂飛往紐約曼哈頓的機票?      身處異地:《站在達利安高峰上》      .你最喜歡哪一本旅遊著作?      .你最想拜訪哪一位外國人的家?      .你比較想與英國作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待在法國梅瑞斯克飯店(Villa Mauresque),還是與邱吉爾一同待在契克斯(Chequers)鄉間別墅?      .你比較喜歡福斯特(E.M. Forster)所著的《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還是盧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著的《金姆》(Kim)?      .你比較喜歡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還是奈波爾(V. S. Naipaul)的《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      .你比較想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佛羅里達州西島市(Key West)喝一杯,還是與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共度一晚?      .你比較喜歡馬克.吐温(Mark Twain)的《苦行記》(Roughing It),還是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業餘移民》(The Amateur Emigrant)?      病痛纏身:《戰地鐘聲》      .你比較想成為哪位作家筆下的人物,毛姆還是柯南.道爾(Conan Doyle)?      .你比較想成為約翰.濟慈(John Keats)還是勞倫斯(D. H. Lawrence)?      .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比較想看一本最愛的小說還是恐怖電影?      .你比較想看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還是柯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 Five)?      .假設你生病住院,比較希望誰來探病,英國歷史小說家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還是加拿大小說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假設你死前只能和一個人對話,那個人會是澳洲作家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還是英國無神論作家克里斯托弗.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      .你比較想要誰替你唸睡前故事,奇幻小說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還是文筆細膩動人的小說家安妮.泰勒(Anne Tyler)?

作者資料

朱利安.羅森斯坦(Julian Rothenstein)

英國Redstone Press發行人,也是編輯和設計人。目前居住在倫敦。

基本資料

作者:朱利安.羅森斯坦(Julian Rothenstein) 譯者:張馨方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16-12-29 ISBN:9789864771660 城邦書號:BU0131 規格:平裝 / 全彩 / 192頁 / 19cm×26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