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火翼飛龍:隱密的王國(史詩級國際好評系列作#3《紐約時報》排行榜常勝軍)
-
火翼飛龍:失蹤的繼承人(史詩級國際好評系列作#2《紐約時報》排行榜常勝軍)
-
火翼飛龍:龍族預言(史詩級國際好評系列#1 《紐約時報》排行榜常勝軍)
-
莎士比亞超圖解:解構17齣經典劇作,上一堂最好玩的莎翁課!(加贈紀念書卡)
-
強盜的女兒(安徒生大獎作家 林格倫代表作)
-
給孩子的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上):眾神的世界大戰(二版)
-
給孩子的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下):地獄的英雄任務(二版)
-
開書店的貓(二版)
-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8:實現願望的瑪奇朵(限量隨書附贈2025年曆書衣海報 )
-
扭曲(【艾迪.弗林系列】暢銷作家精心獨立作!)含作者親簽扉頁
內容簡介
「我沉醉了,我屈從了……」
Je m’abîme, je succombe...
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
羅蘭.巴特 百年限量紀念
(全新審定版/典藏再現)
對了。胡話,癡言,譫語。
正是巴特所神往的一種行文載體,一種沒有中心意義的、快節奏的、狂熱的語言活動,一種純淨、超脫的語言烏托邦境界。
沉溺於這種「無底的、無真諦的語言喜劇」便是對終極意義的否定的根本方式。遙望天際,那分明的一道地平線難道就是大地的終段?
不,它可以無限制地伸展。
語言的地平線又何嘗不是這樣。
——汪耀進
/王志弘.設計/
絮語:連續不斷地低聲說話。 嘮叨的話。
「說到底,《絮語》便是對正在敘述中的戀人的寫照」
戀愛中兩個「話語主體」的表現
目錄
羅蘭‧巴特和他的《戀人絮語》 汪耀進
本書的問世
本書怎樣構成
1.情境——2.序列——3.參考素材
“我沉醉了,我屈從了……”
身心沉浸:1.柔情——2.戀人之死——3.無容身之地——4.曲解死亡——5.身心沉浸的功能
相思
相思:1.遠方的情人——2.女性的傾訴——3.遺忘——4.歎息——5.把玩分離——6.欲望和需要——7.祈求——8.頭被按入水裡
“真可愛”
可愛:1.巴黎,秋天的早晨——2.整體的不足——3.欲望的特殊性——4.同義反復
執著
肯定:1.愛情的示威——2.想像的力量與快樂——3.力量並不在闡釋者——4.讓我們重新開始
鼻子上的疵點
變形:1.腐爛變質的痕跡——2.看見對方俯首就範——3.“騷狐狸”——4.對方的著魔——5.“可憐的小丫頭”
焦灼
焦灼:1.焦灼就像毒藥一般——2.原生焦灼
追求愛情
勾銷:1.兩隻鴿子——2.獲益與損害
可憐相
苦行:1.懲罰自己——2.訛詐
無類
無類:1.無法歸類的——2.純真——3.獨特的關係
等待
等待:1.《等待》——2.排戲——3.電話——4.幻覺——5.他∕她在等待——6.風流名士和妓女
墨鏡
掩蓋:1.慎重考慮——2.雙重自由——3.“戴著假面前進”——4.墨鏡——5.符號的分裂——6.“爆發”
“各得其所”
安頓:1.殘酷的遊戲——2.任何結構都是可棲居的——3.可笑的和渴求的
災難
災難:1.兩種絕望——2.極端環境
快樂
箍牢:1.欣悅與快樂——2.愛情的厄運
心
心:1.欲望的器官——2.心腦不一——3.沉重的心
“一切塵世的享樂”
心滿意足:1.豐溢——2.相信至善
“我為對方感到痛苦”
同情:1.有難同當——2.活下去!——3.體貼入微
“我想弄明白”
理解:1.當事者迷——2.走出電影院——3.強制手段——4.解釋——5.幻象:明澈的夢境
“怎麼辦”
行動:1.要麼這樣,要麼那樣——2.徒勞無益的問題——3.懶洋洋
默契
默契:1.雙人贊——2.誰是多餘的人?——3.對手
“我的手指無意中……”
接觸:1.需要作出應答的是皮膚——2.那像理髮師的手指
事件‧挫折‧煩惱
純屬偶然:1.因為……——2.瑪雅的黑幔——3.結構,而不是原因——4.歇斯底里的事端
對方的身體
身體:1.被分割的身體——2.端詳
交談
表白:1.觸摸——2.概念化的花言巧語
獻辭
獻辭:1.戀人的禮物——2.因為我愛——3.介紹自己的饋贈——4.獻辭——5.寫——6.印刻,而不是給予
“我們是自己的魔鬼”
魔鬼:1.旋轉的飛輪——2.複數——3.順勢療法
依戀
依附:1.戀人的依附——2.反抗
豐溢
付出:1.贊張力——2.歌德對中傷他的英國人所作的反擊——3.無謂的算計——4.美
僵化了的世界
“隔除現實”:1.精美的漆器——2.泛泛的交談——3.義大利之行——4.權力系統——5.玻璃窗——6.不現實與隔除現實——7.在洛桑火車站的餐廳——8.事物的幼稚的反面
小說∕戲劇
戲劇:1.不可能的日記——2.已經發生了的故事
切膚之痛
切膚:1.“脆弱”部位——2.開不得玩笑
難以言傳的愛
寫作:1.愛與創作——2.恰如其分——3.寫作與想像——4.不能分割——5.寫作並非交換
幽舟
遊蕩:1.愛情的消失——2.費尼克斯——3.一個神話——4.微妙的差別
“在你溫柔寧靜的懷抱中”
摟抱:1.進入夢鄉——2.從一種摟抱到另一種摟抱——3.滿足
想像之流亡
流亡:1.流亡——2.哀悼形象——3.憂鬱——4.雙重的哀悼——5.重新燃起
橘子
惱火:1.不知趣的鄰居——2.惱火
退隱
退隱:1.這是褪色的,褪了又褪的——2.嚴厲的母親——3.欲望——4.衰隱——5.聲音——6.疲憊——7.電話——8.聽之任之還是接受
過失
過失:1.火車——2.“替自己著想”就是過失——3.痛苦原有的單純
“特定的日子”
節日:1.盛宴——2.生活的藝術
“我瘋了”
發瘋:1.摘花的瘋子——2.看不見的瘋狂——3.我不是另一個——4.擺脫一切權欲
“尷尬相”
窘迫:1.意味深長的場面——2.若即若離
格拉迪娃
格拉迪娃:1.迷狂——2.反面的格拉迪娃——3.還是體貼入微——4.愛慕∕迷戀
藍外套和黃背心
服飾:1.梳洗——2.模仿——3.喬裝打扮
認同
認同:1.僕人,瘋子——2.犧牲品和劊子手——3.“搶東西”——4.投射
景象
景象:1.景象的殘酷——2.安排——3.陰鬱的景象——4.戀人就是藝術家
未知
未知:1.謎——2.無法瞭解——3.用力來界定
告訴我去愛誰
感應:1.情感的感染——2.禁止就是標引
消息靈通人士
提供資訊者:1.混亂——2.外界的秘密
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不堪忍受:1.戀人的忍心——2.激情——3.忍耐
解決辦法
出路:1.封閉——2.悲愴——3.陷阱
忌妒
忌妒:1.維特和阿爾貝特——2.分吃蛋糕——3.拒絕妒忌——4.忌妒者的四重痛苦
我愛你
我愛你:1.Szeretlek(匈牙利語:“我愛你”)——2.沒話找話——3.呼喚——4.“無法回答”——5.“我也一樣”——6.共同的閃光——7.一次革命——8.我愛你是以悲劇形式肯定人生——9.“我也愛你”——10.阿門
戀人的慵倦
慵倦:1.林神——2.欲望Ⅰ——3.欲望Ⅱ——4.讓人精疲力竭
情書
信:1.我“想念”你——2.通信和關係——3.不答覆
絮叨
絮叨:1.“撫弄”——2.信口開河——3.出現高潮直至喧囂
最後一片葉子
信神:1.占卜——2.心願
“我真醜惡”
怪物:1.卑劣的戀人——2.可怕的東西
無動於衷
漠然:1.遲鈍的反應——2.耗去才華——3.不會說話的幽靈
陰雲
陰雲:1.壞情緒是信息——2.微妙的陰雲:人的敏感性
“夜照亮了夜”
夜:1.兩種夜——2.一種夜包容另一種夜
綢帶
物體:1.借代——2.季節語
淫穢的愛
淫穢:1.例證——2.戀愛的文人——3.戀人的蠢話——4.過時——5.不合時宜——6.多愁善感∕性開放——7.淫穢的實質
眼淚誦
哭泣:1.當男人哭泣時——2.方式——3.眼淚的功能
閒話
閒話:1.在法勒雍區的路上——2.真理的聲音——3.他∕她
為什麼
為什麼:1.warum(為什麼)——2.一點點愛——3.譫妄:有人愛我
搶劫∕陶醉
搶劫∕陶醉:1.誘拐,劫持,創痛——2.催眠狀態——3.身心清靜——4.微妙細緻之處——5.圈在門框當中——6.情景中的倩影——7.事後的事令人惋惜
令人懷念
遺憾:1.生活照樣繼續——2.閒言碎語
“天空是多麼藍啊”
緣分:1.戀愛的旅程——2.緣分複歸——3.驚歎
回響
回響:1.回響∕記恨——2.戀人的怯場——3.醃泡肉——4.完滿的傾聽
晨曲
醒:1.長時間的沉睡——2.種種醒法
爭吵
爭吵:1.從前,爭吵——2.爭吵的機制——3.沒完沒了的爭吵——4.無意義的爭吵——5.最後拍板
“沒有一個神父為他送葬”
孤單:1.重皈異教者——2.所有的門都關上了——3.戀人的孤獨——4.與世隔絕——5.我為何孤單
符號的不確定性
符號:1.什麼東西的符號——2.常識提供矛盾的答案——3.言語的保證
“今夜星光燦爛”
回憶:1.回想——2.未完成過去時
輕生之念
自殺:1.家常便飯——2.談論自殺——3.高貴與荒唐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1.什麼——2.如是Ⅰ——3.如是Ⅱ——4.遲鈍呆板的言語——5.星宿的友誼
溫情
溫情:1.溫情與需要——2.溫情與欲望
結合
結合:1.天堂——2.無法想像——3.沒有角色——4.會死去的,也是可能的
真實
真實:1.絕對的知識——2.真實的感受——3.無法壓縮的幻想——4.七斤重的袍子
有節制的醉
佔有欲:1.清心寡欲——2.打消佔有欲,但並不退縮——3.權宜之計——4.禪與道之間——5.有節制的醉
序跋
關於《戀人絮語》的,戀人絮語
◎文/李明璁
dear,
你知道的,我鮮少沉默寡言。喜歡和你說話,我總是叨叨絮絮地,說著。
都在說些什麼呢?或許記得的不表示重要,忘記的也並非不在乎。因為戀人的訴說不為別的,多半只為訴說本身。就像羅蘭巴特所形容:「無數片段的話語,一有風吹草動就紛至沓來。」
你知道的,我愛極《戀人絮語》這本書。所以當出版社前來邀稿,我開心一口答應,而後卻腸枯思竭不知該如何進行所謂導讀(學術體例的書寫總覺有點無趣)。
於是我決定東施效顰,甘犯大忌地模仿巴特;我要把他的後設討論再一次後設化,將他的開放文本又一遍任性重寫。
以對你的絮語為名。
…………………………………………………………………………………………..
a:attraction吸引力
關於述說戀人的吸引力為何如何,其實就像是一堂符號學的導論課:請區辨哪些是「吸引力」這個愛情符號構成的物理性樣態(身材面貌)與社會性意義(形象感覺)?哪些吸引力是明示在外而哪些則隱藏在內?最後,請思考構成這些「吸引力」之所以成立的反面對照:毫無吸引力。
b:body身體
身體如果單純作為性慾對象,就只是消費的——行為上快速而明確的發洩與「完成」;但如果成了愛欲對象,便有了發掘探索的生產性。戀人常會不疾不徐地瀏覽然後仔細端詳彼此的身體,用巴特的譬喻來說:「好像孩子們拆開時鐘想看看時間究竟是啥玩意兒」。
c:choice選擇
日常生活的行動多半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就像看足球賽總會挑一隊來支持。然而戀人間的狀態卻經常模稜兩可——有時進退維谷,有時並行不悖;於是既歡樂又悲傷,便成了電影裡演員最難詮釋的戀人表情(巴特倒是將親愛的你詮釋得精準無比﹕「我偏要選擇不做選擇;我情願吊著,但我是在繼續下去」)。
d:disaster災難
戀人的世界末日在於彼此所共同成就之不可逆的局面。巴特的描繪相當鮮明:「我是如此整個身心都投射對方身上,以致他一旦不存在,我就再也無法抓回我自己,恢復自我。我徹底完蛋了。」看來愛情的災難其實就是鏡像的破滅——戀人以為必須看著對方才能照見自身;於是鏡子不存在時,即使人仍直挺挺站在原地,卻竟然再無法意識到自己。
e:embrace擁抱
擁抱總是指向一體兩面的身心狀態:倚靠與束縛;從此我們相互需要卻也相互約制。這微妙的結合動作竟讓戀人互為母子般地依存,難怪巴特覺得,擁抱讓我們既在夢中但又清醒,感受著孩提時代聽講故事即將入睡前的快感。
f:fragments碎片
這是《戀人絮語》的書名關鍵字(法文原版和英文譯本都相同),巴特為這些「碎片」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家——一個語境的結構。彷彿政治聲明般地,他宣稱要幫零碎飄散、到處可聞但卻又備受壓抑排擠的絮語們,平反。就像在戀愛中越是無益之事,可能越有意義也越能顯示其純粹的力量。碎片般的話語也是。
g:giggle傻笑
戀人突如其來孩子般的傻笑,雖然有點莫名所以,卻彷彿說了千言萬語。傻笑像是巴特倡議的開放文本,先讓讀者(儘管只有唯一一位)自由再寫,爾後又一起跟著,傻笑。
h:heart 心
心和心臟是不同的,巴特說心會隨著欲望與想像,擴張或收縮。我想,心因此不是一樣東西(器官)而是一種過程,可以託付或奉獻出去,也可能壞死或粉碎。甚者,在消費社會裡心成了一個符號,人人都會畫的簡單圖像、流行歌曲日以繼夜唱著的字眼。親愛的,當這世界「心」的數量遠多於人口數時,我想你經常的無心恍神或許是種美好特質。
i:“I love you” 「我愛你」
與其說這是一句話,不如說是一個口哨。在無數情境中戀人反覆地吹響它,明亮地,卻沒有一次音韻完全相同(儘管期待著相同的回聲共鳴)。「我愛你」因此不算是告白或誓約,只是個清晰明瞭的,cue。
j:jealousy嫉妒
巴特談論嫉妒實在太過犀利,我既崇拜又嫉妒實在無言狗尾續貂,只能全文引述複誦:「作為一個愛嫉妒的人,我得忍受四種痛苦:由於我愛嫉妒,由於我因此責怪自己,由於我擔心我的嫉妒會有損於他人,又由於我自甘沒出息:因此我因受人冷落而痛苦,因咄咄逼人而痛苦,因瘋狂而痛苦,又因太平庸而痛苦。」(所以我該因太平庸的痛苦而就此停筆了嗎?)
k:kiss吻
青少年期的愛侶,會以棒球攻佔壘數來比喻不同「階段」的身體接觸:接吻被當成是擁抱(上一壘)之後的跑進二壘(在愛撫和性交之前的接觸程度)。但或許只要一個深刻的吻,就堪稱一記全壘打;因為相較於動物進行交配,複雜的吻卻是人類獨有。其實有很多部落接受婚前性行為,卻嚴禁婚前接吻;對他們來說,口中呼出的氣是靈魂的體現,吻則是兩個靈魂的交合。那麼就讓我們的吻成為一個多重喻意的載體,而不再只是急欲過渡到「下一階段」的生理作為。
l:lovely可愛
「可愛」這形容詞很有趣可愛,它總是無須附帶說明地同義反覆且自體證成(「你好可愛所以我很愛」)。訴說一種籠統的可愛並非便宜行事,親愛的希望你能明瞭,那是遍尋語言卻沒辦法精準描述你的整體性(而非局部)完美時,所採取如巴特所言:「一種語言疲乏所留下之無可奈何的痕跡」。
m:miss思念
如果戀人絮語有個排行榜,「我想你」說不定有可能比「我愛你」還來得經常被說出口。訴說思念時,在光亮的那一面是聚合的想望,但同時在幽暗的另一面,卻又琢磨著離散的想像。思念因此不是消極的唉嘆,而是如巴特說的「成了一種積極的活動,一樁正經事(使我其他什麼事都幹不成)」。
n:no不
這是戀人們都想從他們的絮語辭典中刪去的字(然後處心積慮地找到各種委婉的替代字)。
o:object對象
「戀人愛上的是愛情本身,而非情侶」巴特這麼說。我想他會同意——我愛上的也可能是閱讀本身,而非《戀人絮語》。
p:persist執著
巴特認為因為戀人充分肯定著愛情中有價值的東西,於是愛情中所謂「行不通」的因素也就無足掛齒——「這種執著便是愛情的示威」。人們常說愛情使人盲目,我倒覺得愛情讓人「白目」(「對,我都知道,但我還是要.……」)。
q:quarrel爭吵
爭吵是生命中必要的好萊塢B級電影,有時候你就是突然不想扮好角色,也懶於澄清事實或討論轉機,只想放任話語,以一種故意誇大的姿態荒謬演出(於是顯得驚恐又好笑)。爭吵和旅行一樣其實都鮮少帶著明確意義出發,卻總諷刺地宣稱將找到一些意義。巴特因此花了較多的篇幅向我們證明:「爭吵是一種沒有受孕風險的交歡。」
r:repeat重複
愛侶之間的對話是最不害怕重複的台詞;或者說,不厭其煩地表述(無論就形式或內容而言),本身即是戀人絮語的核心運作。愛情是帶領我們逃離日常例行牢籠的靈光,但我們卻以無數日常例行話語(「我愛你」、「好想你」……),捕捉這道靈光。
s:satisfaction滿足
滿足是一種「飽得剛剛好」的狀態,一種不多也不少、完美吻合的感受。然而愛情泰半時候卻如我們的衣櫃,裡頭似乎總是少了一件什麼;難怪巴特認為:熱戀者會自己想像某種「多餘」(或者「過剩」),如此正負相抵,恰如其分就覺心滿意足。
t:touch碰觸
還未出生的胎兒透過子宮外的肌膚被溫柔愛撫,已經過世的老者隔著入殮的棺木被思念觸及;皮膚觸覺是人類傳達親密關係最直接的感知,這不僅是自然本能更是互動練習。與親愛的每一次(不論有意識或無意中)的碰觸,都引發內心的獨白或應答的探詢。巴特精準定位:「這不是感官的愉悅,而是咀嚼意義帶來的快感。」
u:You你
v:Valentine’s Day情人節
「戀人感到與情人的任何一次相會都可以成為一個節日」,如果巴特所言正確,那麼情人節在日曆上被特別標記,反倒有點嘲諷戀人關係的不夠堅實。或許親愛的你願意拿立可白塗掉二月十四的紅字,然後加註辛波絲卡的詩句:「我偏愛,就愛情而言,可以天天慶祝的不特定紀念日。」
w:waiting等待
一旦進入了戀人的角色扮演,巴特說就註定成為等待的一方。然而這話並不苦情,反倒代表了兩人情境劇的關鍵焦點:首先,與等待相關連的行為思緒,總是任性地重寫時間和空間的意義,甚至據為己有;更有趣的是,等待無言地洩漏出一切情緒,矛盾而真實,且無法喊停。
x:Xmas聖誕節
「商人感到與情人的任何一次相會都應該改寫一個節日」,請容我諧仿巴特的話。
y:yesterday昨日
與親愛的你述說昨日點滴,其實是危險的誘惑:一不小心,「真希望早點認識你」和「真遺憾那時不是我」的微妙心理拉扯就會失衡。巴特舉了一個少年維特以現在式口吻述說過去式畫面的例子;其實倒反也成立:戀人常以過去式的語言講著現在式的種種。
z:zero歸零
寫作一開始泰半是想寫就寫,與相戀一樣是種套套邏輯(「因為喜歡所以愛上」);這種原初的非理性似乎意在言外地創造了獨特的差異性,成了一切叨叨絮語的原點。由此而言,在書寫與愛情的路上我們不但無需害怕歸零,甚至還該多多練習。
…………………………………………………………………………………………..
dear,
我寫下了一些斷裂的絮語,從a到z,但是……The only thing I “miss” is U/you ——是的,是你;因為總在想著你,所以無法說清你。你作為絮語的對象主體,對我來說要客體化地言語對待,是不可能的任務。畢竟我不是少年的維特,也不是熟年的巴特,炎炎夏日我所書寫的既非戀人的傾訴,亦非思辨「傾訴」的學者論述。說穿了這只是篇必須完成的邀稿,我難產失眠的煩惱、對巴特的諧仿致敬、向你的海洋鳴笛而行。
巴特早就宣告:作者已死。每一篇文章都面朝讀者開放重寫。那麼dear All,各位單戀人準戀人熱戀人失戀人無戀人非戀人……請準備好你們的筆如何?!作者資料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相關著作:《戀人絮語(羅蘭巴特110年誕辰紀念版)》《戀人絮語(羅蘭.巴特百年誕辰限量紀念版)》
基本資料
作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譯者:汪耀進
其他:劉俐/審訂者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Neo Reading
出版日期:2015-10-06
ISBN:4717702091217
城邦書號:BCP001C
規格:精裝 / 單色 / 30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