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趨勢
最嗆的貿易史:小小胡椒,打造世界經濟版圖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胡椒不只是香料之王,在經濟貿易舞台上更嗆! 為了搶胡椒,史上第一家股份公司開立、商船大戰南洋海盜、新加坡港闢建,甚至……連耶魯大學都是靠著胡椒而開! 一場結合商業、美食、五大洲探險的「胡椒歷險記」,打造了五百年來商業秩序……跟著這顆小胡椒,就能找到認識現今世界貿易的新方法! 小小不起眼、卻家家餐桌必備的胡椒,取之向來不易,使得這種香料成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黑胡椒原產於印度,距歐洲各港口有十萬八千里之遠,商人必須找到胡椒的供應來源,他們不遺餘力地追尋,促成全球貿易的興起。作者帶領讀者跨越時空,橫越印度洋和南海,生動地描繪胡椒如何傳入歐洲、美洲、亞洲的故事,以及它在當中的遭遇以及扮演的角色。 本書場景從印度洋各島嶼到班達亞齊蘇丹,述說歐洲人以印度洋各島為跳板,進入印度和東印度群島,蘇丹也為這批從歐洲來的不速之客舉辦盛大宴會和鬥象競賽,讓歐洲人首次嘗到這個辛辣芳香的味道,從而揭露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細讀這本書,讀者將發現人們為了追尋小小的胡椒,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寫歷史、劃定經濟版圖,也帶領我們再次探索在餐桌上的胡椒瓶與研磨器的由來。 【專業推薦】 ◎林明禮(經濟部國貿局駐馬來西亞經濟組副代表) ◎林宸緯(樂天餐飲集團餐飲總監,冠軍主廚)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本書講述自羅馬帝國時代至今,備受重視的胡椒千百年來的歷史。史料詳實完備,可配合馬克.柯蘭斯基所著《鹽》一併閱讀。」 ──《出版人週刊》 「讀過瑪潔莉.謝佛的《最嗆的貿易史》後,你對餐桌上的胡椒罐或磨胡椒器會另眼相看。為追逐這種乾癟而辛辣的漿果,歷史以我們想像不到的方式為之改變,其中涉及千辛萬苦的遠航、國際貿易、各地的奇風異俗,也有探險、殘忍、疾病、滅絕和反叛,當然更少不了突出的人物。」 ──馬克.藩德葛拉斯,(《咖啡萬歲》作者) 「本書不止是關於特定香料的故事,而是以優美文采,講述在全球貿易真正開啟之時,極為吸引人的探險和商業故事,並特別著墨於其對文化和環境的影響。瑪潔莉.謝佛既善於大局的敘述,也不偏廢逸聞野史。請準備好好享受一趟歷史之旅。」 ──大衛.歐辛斯基,(《小兒麻痺症:美國故事》作者暨普立茲獎得主) 「胡椒一度曾經是像石油一般重要的商品。瑪潔莉.謝佛透過講述胡椒貿易的故事,編織出有關印度洋及南方海洋的歷史,讀來趣味十足。 ──羅伯.卡普蘭,(《季風:印度洋與美國未來的力量》作者) 「本書研究得十分詳盡,但是簡明易讀。現在各位知道,我們每天不假思索吃進肚裡的這種調味料,其實是歷史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沃夫剛.史奇維布舒,(《味覺樂園》作者)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小小胡椒躍上世界貿易舞台


‧全世界航向印度洋,只為搶胡椒
  黑胡椒在中世紀時已聲名遠播,是富貴人家必備之物,有錢人趨之若鶩。當時皇親國戚宅第中珍藏的胡椒有專人看守,富人則是私藏在隱密的櫥櫃裡。用胡椒入菜是少數人的特權。美味的菜餚必定得放進大量胡椒,用量大到現代人或許會覺得胃受不了。不過對當時的大多數人民而言胡椒太過昂貴。一四三九年時,一磅胡椒大約相當於英格蘭兩天以上的工資。那時胡椒可以兌換金銀,也實際用於支付工資和貨款。當時一個常用的稱謂Pfeffersack(意指胡椒麻袋〔pepper sack〕),就是稱呼靠胡椒買賣賺大錢的商人。歐洲自產的香料品種不多,主要是番紅花(也非常昂貴)和小茴香。

  由於對胡椒本身及隨之而來的財富是難以想像的誘人,激勵歐洲各地人民不惜冒險,遠渡重洋深入異域,胡椒的故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登場。十五世紀時,歐洲人拼命尋找通往印度的純海上航線,原因即在於此。他們雖然也很需要其他香料,但是開啟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功臣正是胡椒。當時歐洲人希望排除胡椒貿易的阿拉伯中間商,找到自己航行就能抵達亞洲的路線,好把豐厚的利潤留在口袋。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之旅,船上便帶著胡椒籽。這是為了確保不論在哪裡登陸,當地土著都能告知何處可以找到胡椒。

  胡椒就像一塊大磁鐵,吸引著全世界航向黑胡椒產地:印度。不過歐洲人雖愛胡椒,卻最後一個加入印度洋胡椒貿易。印度西北沿岸的古加拉特人(Gujaratis)、孟加拉人、坦米爾人(Tamils)、阿拉伯人、東南亞人和中國人從事胡椒貿易已不下數百年。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規模龐大的船隊,曾在十五世紀初年航行到非洲東岸,開闢了至印度西南岸購買胡椒的最短航線。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大港市均因胡椒貿易而發跡,在歐洲人進入印度洋之前很久便已十分興盛。這些印、馬的伊斯蘭城市十分國際化,居民裡有東南亞人、孟加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國人。不過採購胡椒的歐洲人與眾不同,他們想要控制胡椒貿易,這意味著必須征服印、馬港市的供應商,因而啟動了胡椒史及帝國史的新頁。

  葡萄牙人在十五世紀末成為最早航至印度的歐洲人,完成這項驚人壯舉的是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他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在其後的一百年間,葡萄牙人一直企圖想要控制印度和亞洲的胡椒貿易,但是未能如願。繼而有荷蘭人和英國人,在十七、十八世紀也想要取得掌控權。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殖民主義之惡有如同義字的公司密不可分,此即英國東印度公司(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而自從荷蘭人將鴉片當做印度馬拉巴海岸(Malabar Coast)生產胡椒的貨款後,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Voltaire)說,自一五○○年後,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並非無的放矢。英、荷這兩家貿易公司的對立幾乎遍及亞洲每一處胡椒港,但是最顯著的是在印尼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各港口;其對立也加深了亞洲原已存在的貿易聯結。所謂的「區域貿易」(country trade),即亞洲內部貿易,對荷東印公司尤其重要。

  及至十九世紀美國人也加入,發現無法在胡椒貿易中取勝,精打細算的生意人四處賺取胡椒財富,而胡椒帶來的進口關稅,也有助於支撐一個新國家的經濟。當海盜危及胡椒貿易時,安德魯.傑克森總統(Andrew Jackson)派出美國戰艦至蘇門答臘,這導致美國首次正式武裝介入東南亞。

  今天有許多西方人把蘇門答臘與咖啡聯想在一起,可是胡椒比咖啡出現早得多。橫跨赤道、與亞洲大陸幾乎接壤的大島蘇門答臘,曾高居全世界最大的胡椒產地長達兩百多年;曾有數以億磅計的胡椒自蘇門答臘沿海的無數港口輸出。這個島嶼過去是胡椒貿易的主角,其命運影響到印度及東南亞的歷史。

‧胡椒讓歐洲佬大開眼界
  中古時期的歐洲人從未看過野地裡生長的胡椒,因此對它的來源不乏稀奇古怪的想像。據十三世紀英國的百科全書作者巴索洛繆(Bartholomew),胡椒是生長在森林中的樹上,有蛇加以看守。它之所以呈黑色乃燒過的痕跡。他說:「胡椒是一種樹木的果實中的種子,生長在高加索山區的南邊,受到強烈的陽光灸曬。胡椒生長的森林裡有蛇看守。當胡椒林成熟時,當地人便用火去燒,好以猛烈火勢趕走蛇。而焚燒的結果便是原本天生白色的胡椒變成黑色。」

  這個迷思持續多年,直到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開始旅行至印度,親眼目睹了胡椒的生長,才被打破。有一則最早的記述,來自傑出的葡萄牙醫師兼博物學家賈西亞.達奧塔(Garcia da Orta),他住在印度臥亞(Goa),一五六三年曾經發表關於印度藥用植物的論文,造成深遠影響。可是就連達奧塔也相信,黑、白胡椒是來自不同種的攀藤植物。許多學者引用過達奧塔繪製的胡椒植物圖,它具有一種奇妙的現代感,彷彿二十世紀初立體派畫家的畫作。約在達奧塔發表論文前五十年,據說義大利人魯多維科.迪瓦勒戴馬(Ludovico di Varthema),在一五一○年出版的頗受好評的亞洲旅遊見聞中,曾生動地描繪出印度西南岸港市卡利卡特(Calicut)的胡椒園。

  彼得.孟迪(Peter Mundy)是一個來到東方,很高興看到胡椒園,並且正確地描述過胡椒的歐洲人。他是英國康瓦爾人(Cornwall),為人十分機敏,曾在十七世紀初替英東印公司擔任代理人與貿易商。孟迪除了英語,還會說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曾周遊歐洲、印度和中國,並在遊記裡畫了許多吸引人的圖畫。他對各種事物都有興趣:如胡椒園、中日婦女衣著、印度洋中的魚類、房屋、船舶、蘇門答臘的王室遊行隊伍、馬達加斯加的髮式。他深具好奇心,又觀察入微,在歐洲商人前來東方為數不多的年代,他把感到新奇的東西全都畫了下來。 一六三七年孟迪在印度西北部城市蘇拉特(Surat),發現一處胡椒園;他很可能之前從未看過胡椒藤。那些長在他稱之為「小檳榔樹」腳下的長長藤蔓,立即吸引了他的目光,或許這是由於蔓藤令他想起了英國。他在遊記中說那些蔓藤長得像常春藤。孟迪寫道:「當地人在這些樹的底下種胡椒,胡椒藤繞著所說的樹生長,可長到十至十二呎高。如常春藤對我們的橡樹或其他樹木那樣牢牢地纏繞著不放。這些蔓藤可連續十至十二年產出好的胡椒;然後栽種新胡椒,我是這麼聽說的。今年的收成才採下不久,有些擺在陽光下曬乾;不過也有幾叢,有的還青澀、有的已成熟,仍然留在藤蔓上。胡椒的漿果成熟後會變成暗紅色,清澈透明(我是指果仁部分,其他時候是綠色),像小豌豆一般大小,味道是甜中帶辣。漿果的果仁就是真正的胡椒。他們把果實放在太陽下曝曬,幾天後,表層的紅色物質失去水分、縐縮、變成黑色,此即我們現在看到的胡椒。」

  孟迪一生多半旅行在外,有一段時間替英東印公司服務,後來換邊站,改為替威廉.柯亭(William Courteen)做事。柯亭是富商,他組織的聯盟曾經挑戰英東印公司的壟斷達數十年之久。孟迪渴望出海賺取財富,便於一六三五年前往印度:「我待在家鄉的時間不多,可是由於常年職業的需求,浪費了生財工具及其他機會,我再次下定決心到倫敦去尋找船班或航程,以消磨時間並為未來稍加準備,我便照著這麼做……」

  除去知道他四處為家外,我們對孟迪的認識不多。他大約生於一五九六年,出身沙丁魚商販家庭,或許結過婚。他很可能在一六七○年代末死於英國。孟迪精彩的日記在他生前並未出版;直到一九一四年才首度印刷問世。


‧胡椒家族成員多
  野生胡椒在雜亂叢生的其他熱帶植物中易於被忽略:它不會開色彩鮮豔的大花朵來為吸引眾人目光,也不會用細緻的香氣來刺激人們的嗅覺,也不會產生讓人上癮或引起幻覺的物質,沒有特殊的氣味,沒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色澤。胡椒葉是普通的深綠色,表層會發亮,下層顏色較淡。它唯一略微醒目之處就是所結的漿果。漿果一簇簇地掛在枝藤上,彷彿搖搖晃晃的長串耳環。綠色漿果曬乾後變成黑色皺皺的小圓球,每一球裡面有一粒種子,就是胡椒籽。胡椒總是能夠刺激唾液分泌,靠的便是胡椒籽這顆寶石。

  胡椒是木本攀藤植物,至今在其原生地印度西南岸西高止山脈(Western Ghats)的雨林裡,仍然有野生種,那一帶現今屬於喀拉拉省。這片海岸上的胡椒港卡利卡特(Calicut)和科欽(Cochin),曾為許多遠方帝國的商人服務。有一度,當地人會在六月季風季節開始時種下胡椒,幾乎家家戶戶都看得見蔓生在波羅蜜樹、芒果樹,或其他任何現成樹上的胡椒。

  胡椒在植物界,屬於名稱聽起來有「音樂感」的胡椒屬 。這個聽來像橫笛的屬名,是一七五三年由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所創,他定下的植物分類制至今仍在使用。他把十七種植物歸在胡椒屬下,很可能沿用黑胡椒的古希臘文名稱Peperi做為這群植物的總稱。黑胡椒的正式學名是拉丁文Piper nigrum(nigrum是種名)。雖然nigrum意指黑色,但是白胡椒也來自同種植物,這一點連見多識廣之士都會混淆。黑白顏色的差別取決於漿果何時採收及曬乾。黑胡椒是在果實仍然呈綠色時採摘,白胡椒則收成得比較晚,是果實已經由綠轉紅時。果實採下後要先浸泡在水裡去除堅硬的外皮,然後再曬乾,一如孟迪當年所觀察。

  胡椒這種分枝蔓生的木本藤蔓並非快熟的植物,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成熟。在生長期,藤蔓最高可長至三十呎。用以支撐的包括樹木、木桿、混凝土桿和其他材質。胡椒果通常在種植兩、三年後可以收成,收成時必須由人工採摘。在送到市場上出售前,這些果實必須經過冗長的乾燥、清潔和分級程序。胡椒藤喜歡溫暖、潮濕、多雨的熱帶地區,只有赤道附近的一條狹窄地帶。胡椒也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棲息地是森林。若無樹蔭遮蔽,在炙熱陽光下曝曬太久的胡椒藤結的果實不多。今日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各種顏色混雜的完整胡椒籽,綠色和黑色都在內。雖然也有的胡椒籽是粉紅色,那是最成熟的果實,不過有些混合在胡椒裡的粉紅色小顆粒並非真的胡椒,而是來自巴西腰果科。

  在人類歷史上,黑胡椒遭遇過眾多近親的競爭。古羅馬時期,印度長胡椒(學名Piper longum)較受歡迎。長胡椒是像灌木般的植物,非蔓藤類,會長出不發亮的平滑長綠葉,原產於印度東北部,在古羅馬的價格是黑胡椒的將近兩倍。時至今日,長胡椒在西方很罕見,但是在印度依舊有人食用。畢澄茄(Cubeb pepper)是胡椒屬的另一個近親,通稱爪哇椒,原產於印尼。它貌似黑胡椒籽,只是多了一條像尾巴的東西。有幾種琴酒裡會加入畢澄茄。

  胡椒家族另一個著名的成員:荖藤(Piper betle,或稱蔞葉等),當前在亞洲享有高知名度,不過它並非香料。荖葉在印度俗稱paan,是像菸草或口香糖一樣用來嚼食的,在街上常看到它的紅色汁液,一望即知從何而來。嚼食者會先在新鮮的荖葉上,塗上薄薄一層石灰,再加上切成薄片的檳榔和數種香料,然後用葉子把檳榔、香料和石灰包在一起。據說這種吃法可以幫助消化,使口氣清新,讓人心情愉快,目前在台灣、印度和其他國家甚受歡迎,主要原因在此。不幸的是,過去十年來,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嚼荖葉與亞洲口腔癌病例增加有關聯。其罪魁禍首似是檳榔,而非荖葉。

  嚼荖葉並不是現代才流行的。中國人至少早在唐朝,西元六一八至九○六年,即開始嚼荖葉。四百年前到達印度的歐洲人經常提到這種習慣,有些住在亞洲的歐洲人也流行起嚼荖葉。到十六世紀,這在亞洲的熱帶地區已經十分普遍,有客人來如果不奉上一口荖葉,會被視為不懂禮貌(至今仍是如此)。一七七九年,英國出版的一本在亞洲及東印度群島採買藥材及香料的書,曾描寫嚼荖葉「在印度及中國沿海很普遍:當地人所有的娛樂和探訪場合,都會拿出荖葉,甚至也會遞給歐洲人,有些歐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已經養成嚼食的習慣。」

  向前推一百年,生於一六五一至一七一五年的英國海盜威廉.丹皮爾(William Dampier)是第一個抵達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英國人。在他所著的《新環遊世界》(A New Voyage Round the World)中,生動地描述了東印度群島居民嚼荖葉的情景。他跟很多人一樣把荖藤(betel)和檳榔(areca)二字交互使用。他寫道:「檳榔切成四分包起來(每分各用一片葉子),再塗上薄薄一層石灰或石膏調成的糊,放進嘴裡一起嚼。那些地方的男人都隨身攜帶石灰盒,用手指從裡面沾一些,塗在檳榔和荖葉上。荖藤是長得不高的灌木,樹皮為綠色,葉子呈長條形,比柳葉寬……。嚼起來非常多汁,會吐出很多汁液……。在嘴裡是苦味,會把嘴唇染紅,使牙齒變黑,不過它可以保護牙齒,清潔牙齦……。也有說法指它對胃非常好,但是對於不習慣嚼食的人,有時會導致頭暈目眩。」

  一名十七世紀遊歷爪哇的法國人,曾提到「人人都認識荖藤葉和檳榔,這島上所有的土著,不分男女老幼,不停地嚼著它,來增強牙齦和胃,因為有時他們也會吞下汁液。這汁液如血一般紅……不習慣這種藥時,會覺得其味道嗆辣得受不了,反之則如菸草那般讓人離不開。」

  十八世紀一名荷蘭船長提到,雅加達的貴婦們出門時,一定有四名以上的女奴跟著,其中之一會帶著荖葉盒。嚼荖葉加檳榔是常見的消遣,貴婦們甚至會「上癮」。檳榔常與爪哇菸草一起嚼食。那位船長說,嚼檳榔「會使他們吐出的口水變成血紅色,長期下來嘴唇會出現一道黑邊,牙齒也會變黑,儘管他們自稱這麼做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免於牙痛,但是他們的嘴令人敬而遠之。」

  在十九世紀的蘇門答臘,有一名美國船員注意到,男人為味道刺激的荖葉「擺動」下巴,「比積習最深的嚼菸草者還要嚼得久。」

  也有其他植物假裝成胡椒,卻不屬於胡椒屬。比方非洲豆蔻(Melegueta pepper)便是假胡椒,在植物學上屬於完全不同的非洲豆蔻屬(Afromomum)。非洲豆蔻原產於西非,十四、十五世紀在歐洲是重要的香料,直到十五世紀末前往亞洲的海上通路打開,黑胡椒的供應更為普及,才改觀。非洲豆蔻有一個美麗的稱號:天堂籽(grains of paradise),這反映出中世紀人對伊甸園是多麼念茲在茲,由此深深影響到歐洲人對東方和其香料的嚮往。葡萄牙人認為這種非洲胡椒不如黑胡椒,是它不再風行的原因之一。不過直到十九世紀,它仍是英國人愛用的調味料,而今在西非的菜餚裡仍然看得到。北歐人喜愛的生命之水酒(akvavit)也以它調味。天堂籽看起來像是小黑胡椒,具有強烈的胡椒氣味。

  胡椒屬植物與另一種眾所皆知命名不當的植物:辣椒並無關係。辣椒原是美洲的產物,屬於辣椒屬(Capsicum),在世界各地的許多美食佳餚中都是基本的原料。辣椒是從新大陸傳至舊大陸的。它和香草、五香(allspice)是香料世界而言相對貧乏的新大陸熱帶地區僅有的原生香料。香草來自南美洲某種蘭花的花朵。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亟欲在新大陸找到胡椒,加勒比海當地人也告訴他各個島上遍地都是那種漿果,拿來一看才發現不是真的胡椒,而是多香果。並未帶博物學家同行的哥倫布欣然接受當地人的說法,自認為發現了胡椒。多香果的果實看起來類似大顆胡椒籽,其實是一種常綠木、非藤蔓植物結的果。不過多香果後來稱為紅色柿子椒(pimento,又名燈籠椒),乃衍生自西班牙文的胡椒pimiento一字。或許哥倫布明白自己對植物所知有限,但他為人精明,他是奉派來找尋香料及其他寶物,不想讓大力支持他的費迪南國王(Ferdinand)和伊莎貝拉王后(Isabella)感到失望。他有自知之明,對於在這群島上所見、種類多到不可勝數的樹木和植物認得的不多,而且當時還以為是到了亞洲。哥倫布在他首航的日誌中寫道:「我認不出它們,這是世上最大的悲哀。」後來有一封哥倫布的信在歐洲廣為流傳。他在信中讚歎群島上無限的生機,以及可取得的香料數量之多。他向國王、王后秉報,「他們下令要運回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哥倫布顯然意欲向贊助者推銷他的發現,希望他們繼續資助他再度出海。其實西方世界能夠增進食慾的調味料不多,東方則代表各種美味。《牛津簡明英文字典》(The Oxford Concise English Dictionary)對香料spice一字的定義是:「一種芳香或辛辣的食用植物,用於為食物調味,如胡椒。」在亞洲生產胡椒的熱帶地區,也孕育著別種著名香料,如肉桂、丁香、薑、小豆蔻、薑黃及肉豆蔻。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前錫蘭);薑和薑黃源自東南亞;肉豆蔻(和豆蔻)是一而為二的香料:豆蔻是包著肉豆蔻種子的大紅色薄膜,來自班達群島(Banda Islands);丁香來自摩鹿加群島(Moluccas,今Maluku Islands);胡椒和小豆蔻則來自印度。香料主要取自樹木或植物的表皮(肉桂)、根部(薑和薑黃)、果實(肉豆蔻和小豆蔻)、或漿果(胡椒),而藥草往往是取枝椏或葉子,並且多半生長於溫帶地區。

  假設在印度和東南亞發現的各種香料是生長在新大陸,那世界歷史或許會朝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作者資料

瑪潔莉.謝佛(Marjorie Shaffer)

瑪潔莉.謝佛曾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及《大眾科學》雜誌(Popular Science)撰稿,並曾任路透社商業記者、麻省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學(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研究員。 現居紐約市,擔任紐約大學醫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科學撰述兼編輯。

基本資料

作者:瑪潔莉.謝佛(Marjorie Shaffer) 譯者:顧淑馨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藍學堂 出版日期:2013-09-11 ISBN:9789866032370 城邦書號:5BWB0057 規格:平裝 / 單色,部分彩色 / 30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