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蘇東坡顛沛流離植物記
-
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
-
齒顎不正: 一個隱藏的流行病的故事
-
當動物拳腳相向時:動物為何而戰?從生物學看衝突、排擠、搶奪與強制交配如何形塑動物行為
-
蘋果才沒有砸在牛頓頭上!:長久以來被誤解的科學故事大解密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事物的奇怪順序(修訂版):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受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
為什麼E=mc2?看懂相對論的第一本書
-
你的身體怎麼來的?從大霹靂到昨日晚餐,解密人體原子的故事
內容簡介
風的面貌善變莫測,連名字也千變萬化。沒有其他自然力,能像風這樣塑造出大地的千山萬水,撫育其間的萬物生靈,並影響人類的文明進展。風對人類的歷史和心靈,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風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每一天;但是,我們除了把風看成天氣當中的一部分,鮮少有人對風寫過專書。
有鑒於此,珍‧德布里歐在《風》一書中,以詩人的感性口吻和科學家的理性眼光,探討風這個迷人的自然力,描寫幾個空氣分子的碰撞如何引發宗教的誕生、新大陸的發現及帝國的毀滅。
德布里歐造訪位於華盛頓山頂峰的天氣觀測站,體驗全世界最快的風速;她到愛荷華州,訪問在致命龍捲風中倖存的生還者;她乘滑翔翼飛越北卡羅萊納州的外灘群島;登上俄勒崗州的沙丘、猶他州的岩層……。她行遍各地,只為了探索風既溫柔卻又可怕的多重面貌。
作者資料
珍.德布里歐(Jan DeBlieu)
珍?德布里歐(Jan DeBlieu),為《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奧杜邦學會》(Audubon)、《獵戶星座》(Orion)等期刊的特約撰稿者。著有《哈特拉斯日誌》(Hatteras Journal、1987),和《就是要狂野》(Meant to be Wild、1991)等書。其中《就是要狂野》,曾被《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選為年度最佳三本自然史書籍之一。目前她和家人住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曼提歐(Manteo, NC)。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