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行銷企劃 > 社群經營
讓九成顧客回流的33個關鍵秘訣:不要小看專家的基本功,做到位顧客自然變成老主顧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讓九成顧客回流的33個關鍵秘訣:不要小看專家的基本功,做到位顧客自然變成老主顧

  • 作者:加藤芳久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3-01-04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日本「失落的20年」裡,依然成長的公司都是這麼做的。 不管景氣好壞,做好基本功才是創造業績的王道! 當顧客有疑問時,第一通電話會打給你嗎? 一般人的記憶74%會在24小時後忘記,77%在一週後忘光。 假使你今天接觸了一百個新顧客,一星期後記得你的還不到1/4。 關係是讓顧客回流的重要關鍵,如何檢查、製造、培養與深化,且看創造熱情粉絲專家的貼心提醒。 【精采內容】 創造口碑>>產生羈絆>>製造熱情粉絲,33妙招找回九成顧客 昨天到你店裡光顧的客人,你有他們的聯絡方式嗎? 去年跟你申請資料或請你提供估價單的顧客,現在還有互動嗎? 上個月沒跟你做成生意、這個月卻準備下單的顧客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你嗎? 有沒有哪些顧客讓你覺得「磁場不合」,或是漸行漸遠? 心理學家赫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在「記憶曲線」理論中提到,人的記憶一週後仍留存的只有原來的23%,而且從統計資料顯示,顧客之所以不再光臨,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店員不關心的態度」,而造成的根源有九成是店員認不出顧客。也就是說,由於店員並未主動追蹤顧客,久了自然會遺忘甚至顧客也就流失了。相反的,如果你與客戶之間有著堅定的信任關係,那麼客戶採買商品的判斷標準就不會是「價格」。只要與客戶的關係夠深厚,就算你的價格比別人高,店面比別人遠,客戶還是會回流。 在製造回客率上面,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所謂的口碑效應。 想製造口碑與老主顧,必須頻繁的與顧客聯繫,深化你與顧客之間的關係。 本書要教導的,正是如何追蹤客人,記得客人,使回客率到達九成。 日本關係深化顧問、熱情粉絲創造專家加藤老師,教你如何製作效益驚人的名片、口碑卡、手冊、顧客心聲表、感謝函等等小工具,來拉近關係創造口碑;並透過對談與分享的方式,舉辦小型分享會、餐會與研討會、學習之旅或是發送電子報等,各種不推銷沒壓力的「羈絆」法,來深化你和顧客關係,再藉由結緣品、生日卡、意外驚喜、新商品情報、三十天親密行事曆、有效串聯的見面管理流程,讓顧客變成你的熱情粉絲,不斷回頭享用你的服務與商品。

目錄

前言

【序章】與顧客建立深厚關係才會成功!

第1章  創造口碑與老主顧的「七妙招」

◎沒有口碑與老主顧,生意就做不成!
◎「製造熱情粉絲」是生意成功的關鍵
◎壞口碑的傳播率是好口碑的五倍!
◎最容易產生口碑的兩個時機是何時?
◎重新檢討公司顧客關係的「七妙招」
‧妙招(1)設計令顧客印象深刻的「名片」
‧妙招(2)印製「口碑卡(簡介卡片)」
‧妙招(3)用「手冊」宣揚理念與公司
‧妙招(4)印製「自我介紹卡」博得顧客共鳴
‧妙招(5)「顧客心聲表」可用於促銷活動
‧妙招(6)打造對生意有幫助的「網站」
‧妙招(7)發「感謝函」不能有漏網之魚
◎讓七妙招更加有效的「三秘訣」
‧秘訣(1)鎖定顧客群
‧秘訣(2)維持待客態度的一貫性
‧秘訣(3)用文筆抓住顧客的心

第2章 與顧客深化關係的「九妙招」
◎與顧客建立信任的「雙秘訣」
‧秘訣(1)持續與顧客保持聯繫
‧秘訣(2)增加心靈分享
◎利用網路深化關係的「三妙招」
‧妙招(8)利用短時間內大量發布的「電子報」
‧妙招(9)利用可以貼照片的「部落格」
‧妙招(10)利用新的網路工具「SNS」「推特」
◎如何讓文章更有親切感!
◎在真實世界裡深化關係的「六妙招」

‧妙招(11)「商務快報」提供有用資訊
‧妙招(12)用「電話」保持聯繫
‧妙招(13)提供「學習環境」
‧妙招(14)提供「相識環境」
‧妙招(15)實施「個別協商」
‧妙招(16)舉辦「顧客參與會議」
◎要為了顧客做到這種地步嗎!?

第3章 製造熱情粉絲的「七妙招」
◎「三妙招」提升「顧客購買層級」
‧妙招(17)階段性推出商品
‧妙招(18)計算升級率,擬定對策
‧妙招(19)與顧客建立「小緣分」
◎與「關係深化劇本」同時使用的「四妙招」
‧妙招(20)確立第一次見面的流程
‧妙招(21)剛開始的一個月要經常聯絡
‧妙招(22)製作「三十天親密行事曆」
‧妙招(23)創造新的「度量衡」

第4章 還有呢!進一步深化關係的「十妙招」
◎提升「妙招」與「工具」的威能!
‧妙招(24)一個梗用五次以上
‧妙招(25)搭一座讓顧客興奮的「橋」
‧妙招(26)慶祝「好日子」
‧妙招(27)培養暢談力,友善應對
‧妙招(28)讓顧客用香味聯想到自己
‧妙招(29)讓顧客透過身上配件想到你
‧妙招(30)激發蒐集狂心態
‧妙招(31)讓顧客看到商品研發過程
‧妙招(32)給自己頭銜和標語
‧妙招(33)創造自己的印象,不斷對顧客宣傳

第5章 急速親密!提升個人魅力!
◎大大提升第一印象!
‧魅力提升(1)提升外表印象
‧魅力提升(2)重視你說的話
‧魅力提升(3)保持幽默態度

序跋

前言


  假設你眼前有個沒關的水龍頭,水嘩啦啦地流個不停,你會怎麼想?

  「好浪費啊!」

  應該是這樣沒錯。

  但實際上,很多公司或商家都沒關好水龍頭。

  你的顧客來源穩定嗎?

  有沒有從公司名單中不斷流失呢?

  如果顧客流失就像水龍頭一樣明顯,你想必不會忽略。但實際上,流失過程是看不見的。

  以下問題你曾經留意過嗎?

  上個月到店裡光顧的客人,你有要過他們的聯絡方式嗎?

  去年向你申請過資料的顧客,現在還有聯絡嗎?

  前年你送過估價單的顧客,現在仍有互動嗎?

  有沒有哪些顧客讓你覺得「磁場不合」,或是漸行漸遠呢?

  公司的經營瞬息萬變,與顧客的關係亦然。上個月沒跟你打交道的顧客,這個月卻準備下單,這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你嗎?

  你與顧客的人際關係,有好到對方第一通電話就打給你嗎?

  如果你沒有確實與顧客聯繫,顧客就會不斷流向其他同業。

  在《Fabled Service: Ordinary Acts, Extraordinary Outcomes》(Betsy A. Sanders著)這本探討「顧客滿意度」的專書中提到,企業失去顧客,有七成是因為「職員的冷漠態度」。

  「冷漠」很大一部分是不主動聯絡,沒有保持聯繫。

  如果不保持聯繫,就像「用篩子裝水」,顧客只會不斷流失。

  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曾提出「記憶曲線」理論,指出人類記住的事情中有七十四%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忘記,七十七%則會在一週後忘光。

  說得簡單些,假設今天你碰到一百個新顧客,會覺得「啊,運氣真好,有一大堆潛力客源」。但實際上一星期之後,會記住你的還不到四分之一。

  所以現在才需要一些「招數」來聯繫顧客,讓顧客忘不了你。

  本書要介紹的「關係深化劇本」,就是我建立口碑培養老主顧的全套手法。任何人使用這些招數都能提升業績。

內文試閱

第2章 與顧客深化關係的「九妙招」


與顧客建立信任的「雙秘訣」

秘訣1持續與顧客保持聯

  要說與顧客之間建立信任有什麼秘訣,那就是保持聯繫。用任何方法,不斷與顧客聯繫就對了。這樣顧客才會喜歡你,認為你可以長久往來。

  閉著嘴什麼也不做,當然不會變成好朋友。你需要一些不斷聯繫顧客的妙招。

  在考慮如何與顧客保持聯繫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些資料。

  其中之一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柴恩斯(Robert Zajonc)所發表的「柴恩斯定律」。

  這定律可以簡化為以下三點:

  1.人類對陌生人會採取冷淡、攻擊性的態度。

  2.人類見面次數愈多,就會愈喜歡對方。

  3.人類發現對方人性化的一面,就會更喜歡對方。

  最好的溝通方法就是當面訪談,但實際上隨著時間過去,執行上確實有困難。尤其顧客數量增加之後,造訪頻率一定會減少。

  另外也有些例子,例如覺得顧客跟自己合不來,或是離公司太遠不方便前往,因為各種生理與心理因素而漸行漸遠。

  這時候就算不直接造訪,也可以利用網路代勞,發揮最大效果。

  不過光靠網路,實在很難加深人際關係。之後會提到,網路一定要融合實際場合的會面。

秘訣2增加心靈分享

  有個詞叫做「心靈分享」(mind share)。當顧客想要什麼,第一個就想到你,這就代表你在顧客心中有一定的重要性。

  當我還在旅行社工作的時候就經常想,如果今天顧客要出門旅行,希望第一個想法就是:

  「好想去旅行喔。對了!聯絡旅行社的加藤吧!」

  想讓顧客印象深刻,永生難忘,當然需要確實且持續的聯繫。

  按部就班,確實準備好聯繫妙招,提升心靈分享的層次。

  只要能找出聯繫妙招,不必拚命四處奔走,客戶有需要時自然會舉手發言。

  攻擊性較弱,不善於交談的業務,特別要學這些招數。

  假設顧客與其他同行發生爭執,甚至投訴、訴訟,或公司倒閉,顧客就要找新的合作公司。

  這時候只要你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第一個聯絡的就會是你。

利用網路深化關係的「三妙招」

妙招8利用短時間內大量發布的「電子報」

●迷人之處在於即時性、低成本

  電子報有即時性、低成本,與網路媒體互動順暢等等優點,是非常好的溝通工具。

  每個月發行電子報的成本只有幾千日圓,卻能瞬間寄送給數萬名顧客。如果想嘗試,可以試著利用免費發送的服務(見第80頁下方)。

●發行重點

  發行電子報的重點,就是發行時間、發行頻率、內容分量、結構、概念、目的、角色設定。讓我們依序看下去。

  商用電子報的推薦發行時間為星期二早上,發行頻率為一~四週一次(最少每四週要發行一次),內容在六百~一千二百字之間(三張稿紙以內,五分鐘之內可看完)。

  不同行業的發行時間與頻率也不同。比方說餐飲業走家庭市場,可以在星期六下午發行。居酒屋可以在平日傍晚發行。請按照情況發行。

  電子報的結構項目大致可以分為三項,也就是「提供資訊」、「編輯後記」(二百字左右)、「署名欄」(介紹實際成果,改變註冊內容,指引新用戶註冊,提問方法等等)。

  概念與目的,會根據公司的理念、遠景、價值觀而改變。

  角色設定,請表現出最像你的個性。

  另外若能在郵件標題上加入顧客的姓名與數字(日期、數量),閱讀率會更高。

  
【對申請資料者自動寄發郵件】(範例)

申請之後 (第一封)——感謝您向本公司申請資料。
隔天   (第二封)——資料已經寄出。
五天後  (第三封)——資料是否已經寄達?
一週後  (第四封)——請問有無問題?
       回答常見問題(Q‌&‌A).Part 1
兩週後  (第五封)——其他客戶的成功案例.Part 1
三週後  (第六封)——回答常見問題(Q‌&‌A).Part 2
四週後  (第七封)——其他客戶的成功案例.Part 2
五週後  (第八封)——最後一封自動郵件(加入祝顧客生意興隆的字句)。


  第一封與最後一封自動郵件,可以搭配發行平時的電子報。

  這麼一來,只要與顧客接觸過一次,就能持續保持聯繫。

  如果不知道電子報該寫些什麼,我建議刊登公司與顧客的「Q&A」。公司與顧客之間實際的問答過程,可以直接修改為電子報內容。

  這方法可以讓其他有相同疑問的顧客獲得答案。

  而且讓顧客看到公司用心回答顧客的問題,能讓顧客感覺這公司果然專業,一舉兩得。 妙招9利用可以貼照片的「部落格」

●部落格的優勢就在刊登照片

  部落格是一種能充分表現自我的媒體。

  它不僅能發表工作資訊與技巧,還能分享私人的旅行故事,電影書本閱讀心得,請多多利用。

  一般電子報只有文字,不能刊登照片,但部落格可以。這就是一大優點。甚至可以用手機拍下照片,直接上傳到部落格。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有些東西很難用文字解釋,但看到影像瞬間就能理解。

  我也會將講座的現場狀況上傳到部落格,因為講座現場座無虛席的照片,遠比用文字敘述盛況,要更有說服力。

  部落格內容如果能吸引顧客的興趣與關注,或者會心一笑,就會被顧客訂閱,並且定期造訪。

  說不定看了部落格還會順便看看商品頁呢。

●與其他網路工具互動

  從電子報引導至公司網站、部落格、推特,或是從公司網站與部落格推薦訂閱電子報,讓工具之間產生互動,互補不足,就能形成更強大的環流。

  比方說電子報刊登一段內容:「我發現一間超棒的餐廳!以下是餐廳照片」那就可以引導顧客前往部落格連結。

  平時使用的電子郵件署名欄,也可以改放電子報註冊論壇或部落格連結。

  電子郵件轉寄方便,在朋友之間更容易形成口碑。

●推薦的部落格服務

  目前網路上有許多部落格服務,日本最受歡迎的就是Ameba部落格了。

  很多日本的藝人、名人都使用Ameba,人氣扶搖直上。

  而且操作簡單、免費使用,推薦先使用這種免費服務。

妙招10利用新的網路工具「SNS」「推特」

●愈來愈多顧客相信真人真事!

  現在顧客愈來愈不相信公司的「官方消息」,而是相信更有親切感的消息,例如老闆、董事長、員工們親口說的話。

  因為官方網站、公司簡介、公司手冊上的介紹內容,都是「修飾過的美麗」,顧客覺得那不是「真相」,也不是「真心話」。

  所以除了網站之外,必須發表更真實的聲音。

●SNS、推特容易產生口碑

  雖然部落格也能製造口碑,但接下來要介紹的「S‌N‌S」與「推特」更容易引發口碑連鎖效應。

  日本老牌的S‌N‌S(社群網站服務)Mixi有許多使用者,但近來臉書等新興服務也頗受歡迎。

  S‌N‌S可以經由朋友介紹來增加用戶。

  推特可以用短短的一百四十字描述目前現況與心得,在日本相當受歡迎。

  我也有很多朋友熱中推特,甚至每天早上不上推特說「早安」,整天就提不起勁。

  無論是哪裡的文章,都請用心寫,用自己的說法,寫得平易近人。不要推銷商品,要幽默、輕鬆,才是增加人氣的訣竅。

●與電子報互動

  這些工具都可以產生連結,將連結放在電子報的內容中,就能輕鬆轉向,與電子報的互動性極佳。

  無論哪種工具,都能增加公司與顧客接觸的機會,進行雙向交流。而且不收費,任何人都能輕鬆上手,請立刻開始試用吧。

  不過不擅長使用這些工具的人,若為了趕流行而勉強使用這些工具,反而會被工具所操控。

  新的網路工具會不斷出現,明年應該又會有新的工具,讓網路變得更加熱鬧。

  當新工具問世,別像看到神仙下凡一樣急著抱大腿,請先掌握下面介紹的基本工具,再嘗試新工具。

妙招11「商務快報」提供有用資訊

  電子報可以與顧客保持聯繫,定期寄送就能深化關係。如果顧客以高齡者為主,商務快報的效果可能比電子報更好。

●寄送地址與方法

  商務快報可以是公司對公司之間的往來,也可以用個人廠商身分寄送給個人顧客。寄送方法包括明信片、平信、傳真、電子郵件附加PDF檔等等,請按照預算與顧客層來分類使用。

●目的、刊載內容

  商務快報的目的,就是深化與顧客的關係,以及提供資訊。所以請注意不要夾雜推銷味。另外附一張傳單則可。

  內容除了有用的資訊外,還可以加入自己的私人話題(家人、興趣、喜愛的書或電影等等)讓顧客了解你的為人,增加親切感。

  商務快報可以在申請資料時附上,或是公布在店面、洗手間中。也可以放在收銀機附近供顧客取閱。這樣顧客可能再次上門光臨。

  而且商務快報在徵正職、或兼職員工的時候也很有用處。事先介紹與公司相關的消息,可以共享價值觀,防止彼此有期望上的落差。

妙招12用「電話」保持聯繫

●比顧客更早撥電話

  目前商場上已經是電子郵件獨尊了。也因此愈來愈少人打電話。

  所以我建議你要比顧客更早撥出電話。為什麼?因為在心態上,人類不喜歡打電話給從未聯絡過的人。在電子郵件稱霸的年代更是如此。

  所以你先打電話過去,對方也比較願意撥電話給你。

●別光靠音調判斷顧客狀況

  透過電話,可以感受到對方的熱情程度,或是從語氣中感受某些訊息。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面對面講話很和善,但一講電話就像座冰山。

  所以請注意別光用電話中的音調,判斷顧客的個性與狀況。

  如果長期以電子報或商務快報聯繫顧客,顧客對你打電話來的戒心就會降低,你也比較不容易吃閉門羹。

  另外接電話的顧客早就知道你賣的是什麼商品或服務,所以不必電話推銷。顧客有必要自然會主動提問。

  打電話可以閒話家常個三分鐘。

  開頭可以用商務話題,例如「之前討論過的服務已經漲價了」。

  或是普通閒聊,例如「昨天電視上看到藝人A,就想打電話給您」。

  這時候提到的藝人,當然是有名氣又有形象的最好。

  如果知道顧客生日,也可以打去祝生日快樂。 妙招13提供「學習環境」

  想必你一定明白,與顧客面對面拉關係有多重要。但老實說,想每個顧客都見上一面,時間真的不夠。

  所以我推薦舉辦「研習會」或「講座」,既對顧客有幫助,又能進一步深化關係。

  研習會也好,講座也好,其實都不用太嚴肅。剛開始只有幾個人參加也無妨。場地就算選在附近的咖啡館,邊吃邊聊也行。

●舉辦「研習會」的重點

  研習會的目的,就是對顧客提供方法,進一步利用公司所販賣的商品或服務。

  講師可以是你或公司裡的人。只要在眾人面前演說,就會一砲而紅。

  另外還有一招,就是邀請擅長使用公司商品或服務的顧客,來擔任研習會講師。

  講師發表談話,可說是研習會的主角。請顧客擔任講師,可讓顧客享受教學的樂趣,而且想到要演說,就會更努力提出成果,進而替你增加公司的營業額。

  演說時間在四十~一百二十分鐘之間為佳。

  研習會結束後可以舉辦懇親會,好好招待「今天的主角」。

●舉辦「講座」的重點

  講座的講師,當然可以是你自己。

  不過在研習會上,可能就已經把能講的都講完了。所以聘請外面的講師也是可以。外界講師有專業知識,是很好的興奮劑。

  講座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可以當成公司內部的員工研習營。

  比方說聘請外面的講師要花三十萬,如果向參加者收取參加費,就可以讓員工免費接受員工研習。

  反之,當外聘講師所講的主題也是員工該知道的,那麼就算沒有外人參加,也可以當成員工研習營,可說毫無風險。目前就有許多企業委託我們公司舉辦研習。

  舉辦研習會、講座的時候,可以邀請潛力客層參加,讓顧客知道公司的優點,也可以當作促銷活動。

  而且參加者如果帶有興趣的親朋好友前來,更能製造口碑。

妙招14提供「相識環境」

●舉辦「交流會」深化參加者之間的關係

  你要不要試著扮演月下老人,連起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橋梁?

  在數位化、虛擬化大行其道的時代裡,人們反而追求回歸類比。所以「交流會」就成了有效的交流方法。

  不過請輕鬆愉快的舉辦交流會。就算只有幾個人參加,吃吃早午餐,或是上居酒屋喝一杯都行。經過不斷的嘗試與修正,範圍自然會不斷擴大。

  交流會的參加門檻比研習會與講座要低,所以他人比較容易受邀,也比較容易長期參與。

  這種交流會偶爾會有人被冷落,變成壁花。所以把壁花介紹給其他參加者,炒熱氣氛也是個關鍵。

  當交流會熱絡起來,就會有人發現興趣相同的夥伴。這時候可以另外舉辦「同好會」來輔助,進一步深化參加者之間的關係。透過興趣可以找到更多新同伴,更加拓展人際關係。

  交流會同伴關係良好,若能發展出業務合作關係,對公司也有好處。

  這裡請注意,如果有人不懂得感謝,或是不認同你們的理念或願景,就不要邀請他們參加。

●舉辦與顧客同樂的「活動」

  比方說與顧客一起舉辦耶誕派對,或是變裝舉辦萬聖節趴,搭個遊艇,或是當天來回、一天一夜的小旅行,甚至出國旅行皆可。

  尤其旅行可以分享食衣住行的過程,能一口氣拉近你與顧客的距離。

  如果沒辦法單純玩樂,可以把行程改成考察,加入工廠見習、演說等活動。

  也可以隨興的租輛車,邀請幾位想「觀察不同行業」的經營者或顧客,來一場小規模的「考察之旅」。

  〈以天馬行空的創意做企畫〉

  我家附近的汽車修理廠,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都會在自家車庫裡舉辦蔬菜特賣會。剛開始規模非常小,但現在門庭若市,搶手貨都是秒殺。

  這位汽車修理廠老闆不被傳統觀念拘束,修車為什麼不能賣菜?只要有人潮的地方,請隨意挑戰看看。最近愈來愈多人重視社會回饋,舉辦掃街之類的義工活動也不錯。

●舉辦專屬於VIP顧客的「神秘活動」

  每年營業額前五名的顧客、介紹許多新顧客的老主顧、長年以來持續愛戴的老朋友,這些顧客值得你為他們舉辦至高無上的款待活動。這活動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對我們來說就是這麼重要」。

  這種活動的重點,就是不在電子報、商務快報、公司網站與部落格等任何管道曝光。這是只有重要顧客才知道的秘密聚會,神秘派對。

  這種活動可以讓顧客感到自己受到特別對待,關係自然更深。

妙招15實施「個別協商」

  當你透過研習會、講座、交流會、活動等方式,與顧客產生聯繫,接著就來舉辦「個別協商」吧。

●從不同行業來看個別協商重點

  以稅務師、勞保管理師等師字輩來說,在與顧客簽約之前最好先進行個別協商。尤其像顧問公司、精品零售業、處理私人問題的美容中心、婚友社等等,簽約門檻都很高。

  針對美體沙龍、牙齒美白等美容相關行業,也可以改稱「個人諮詢」。

  以餐飲業來說,可以個別討論「成功的歡送會」、「印象深刻的續攤」等話題。

  至於平價商品零售業,規模要從「公司對個人」提升到「公司對公司」的時候,就需要個別協商。

  時間大概是三十分鐘到一小時,稍微延長一些亦可。

●個別協商的優點

  既然顧客要求個別協商,肯定是簽約近在眼前,而且互相有深入了解才會參與,不會有價值觀不合的問題。

  另外也請務必說明:「個別協商不會進行推銷」。因為顧客總會擔心「是不是想賣什麼給我?」

  用心與顧客協商,顧客對你才有好印象。如果能夠就此簽約,對方或許還會介紹其他客源。

  而且將個別協商的感想集結成「顧客心聲」,就可以當成「顧客實例集」。這「實例集」能拋磚引玉,讓顧客感到放心,吸引更多人要求個別協商。

妙招16舉辦「顧客參與會議」

  提供顧客想要的商品與服務——這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但在討論新商品、新服務的時候,就很少有顧客意見可以參考反應。

  所以我推薦一招,那就是邀請幾位顧客來參加會議。多採用顧客的意見。

●過度款待就聽不到顧客的真心話

  若對參加會議的顧客支付「感謝金」,那就太超過了。只要請吃午餐,送個伴手禮就好。

  如果過度款待,對方可能客氣起來,不敢說真心話。我們真正想要的,可是忠言逆耳啊。

  「請您跟我們一起同樂吧!」以節慶心態分享快樂,也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邀請顧客參加會議,優點多多!

  參加會議的顧客,會因為參與了公司商品研發,而有成就感。而公司本身當然也能聽到顧客的寶貴意見。

  而會議本身讓顧客發現這公司重視自己的意見,顧客的忠誠度也會更高。

  對顧客來說,親自參與商品研發現場是難得的經驗,這也有助於製造口碑。

作者資料

加藤芳久

i-mam有限公司關係深化顧問、熱情粉絲創造專家。 一九七六年生於千葉縣,大學畢業後在旅行社擔任業務,初始業績低迷,十分苦惱,潛心研究溝通術、顧客滿意法等等。經過努力實踐,口碑與老主顧不斷增加,連續七年拿下業績冠軍。堅持徹底的第一線主義,以零售業、服務業、師字輩等待客產業為中心,提供促銷、市場拓展等支援服務。利用獨創的「關係深化劇本」,製造聯繫互動,拉近與顧客之間的關係。顧問成果深受好評,曾經一天就創造了兩百多組客戶,獲利率高達業界平均值的198%,紀錄輝煌。 每年舉辦八十多場「今天就能動手做」的實踐型講座,全國經濟團體、工商會所、民間企業一傳十,十傳百,受邀演說不斷,而且重複邀約者超過九成,眾多報章雜誌爭相採訪,看似簡單的獨特技法備受肯定。

基本資料

作者:加藤芳久 譯者:歐凱寧 出版社:臉譜 書系:企畫叢書 出版日期:2013-01-04 ISBN:9789862352267 城邦書號:FP22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1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