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學課:一口氣讀懂15本哲學經典名著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學課:一口氣讀懂15本哲學經典名著

  • 作者:小川仁志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2-06-04
  • 定價:300元
特別活動

內容簡介

原來每一部哲學經典的背後,都代表探討某一課題!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是思考「大家要如何一起針對某事做出決定?」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是「我們能夠克服絕望嗎?」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是「對競爭社會感到疲憊時,該怎麼辦?」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是「為什麼必須愛惜身體?」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是「討厭受人操控該怎麼辦?」…… 本書分為十五堂課,相當於大學一學期的教學時間。 從老師與三位對哲學有興趣的素人──女高生A子、對人生感到困惑的30幾歲上班族B夫,與60幾歲的C吾郎──生動的問與答中,過去我們難以理解的重要哲學理論似乎變得親近許多,也會發現其實哲學就存在於生活(生命)之中,無所不在。 這也是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 【內容特色】 ◆本書以超級簡潔易懂的方式,介紹哲學名著 名著選擇方面,則以大家耳熟能詳且容易閱讀的作品作為優先考量。包括: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笛卡兒……………《方法談》 洛克………………《人類悟性論》 盧梭………………《社會契約論》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 沙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列維納斯…………《整體與無限》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鄂蘭………………《人的條件》 羅爾斯……………《正義論》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 桑德爾……………《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學課 【講解方式猶如實際課堂,採用對話形式撰寫,藉由三位參與課程的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點出一般人對於哲學內容的普遍疑問】 【除了搭配清楚圖表與各種比喻,篇章文末亦貼心附上哲學家的生平簡介、名言佳句】 ex.超譯‧哲學家名句「對於存在主義者而言,除了逐漸形成的戀愛,其他都不是戀愛,除了在藝術品中所展現出的天才,其他都不是天才。」(尚-保羅‧沙特) 【讀完本書,讀者就能對西元前乃至於近代的著名哲學家、主要哲學論述以及哲學名著具備初步認識,還能自行選擇有興趣的範疇深入閱讀】 ◆名著中,充滿了能夠「促使自我思考的提示」 從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讓人了解哲學家所提出的觀點奧義為何。讀者在重複閱讀時,不妨順勢套入自己對於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無解的政治、社會議題,進行不同於檯面上的解析。 這是能夠引導正在念高中的你,正在讀大學的你,已進入社會的你, 進入所見、所感事物之核心的一本好書。 【感謝教育學者好評推薦!! 】 ◎吳秀瑾(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凌性傑(建國中學老師) ◎莊文瑞(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目錄

◎前言 代替入學簡介的引導

◎第1課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何謂每天幸福快樂的生活方式?

◎第2課 笛卡兒《方法談》
──要怎麼樣才能擁有自信呢?

◎第3課 洛克《人類悟性論》
──為什麼經驗如此重要呢?

◎第4課 盧梭《社會契約論》
──大家要一起針對某事物做出決定時,該怎麼做才好呢?

◎第5課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對本身判斷感到迷惘時,該怎麼辦?

◎第6課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
──我們能夠克服絕望嗎?

◎第7課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
──對競爭社會感到疲憊時,該怎麼辦?

◎第8課 沙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什麼是自由地活著?

◎第9課 列維納斯《整體與無限》
──如何才能了解他人?

◎第10課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
──為什麼要愛惜身體?

◎第11課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討厭受人操控該怎麼辦?

◎第12課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要怎麼樣才能每天神采奕奕地活著?

◎第13課 洛爾斯《正義理論》
──如何才能和他人一同分享?

◎第14課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
──國家為何存在?

◎第15課 桑德爾《自由主義及正義的侷限》
──一個人終究難以生存嗎?

◎結語 享受哲學的方法

內文試閱

第2課 笛卡爾《方法談》-要怎麼樣才能擁有自信呢?


「我思故我在」

  老師:大家今天也都齊聚一堂了呢。那麼,我們這次就來談談,近代的法國哲學家勒奈‧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所寫的《方法談》(Discourse on the Method of Rightly Conducting One's Reason and of Seeking Truth in the Sciences)。事實上,這本書就如同日文譯本的書名《方法序說》的「序說」兩字一般,相當於一本鉅作的序文,以獨立形式寫成。

  B夫:咦,是這樣的呀?

  老師:是的。原文完整的書名非常長,是「談談為正確引導理性,在學問中探究真理的方法。加之,上述方法的嘗試,即折光學、氣象學、幾何學」。在《方法談》之後,他又接連發表《折光學》、《氣象學》、《幾何學》等,與三種科學相關的論文。

  C吾郎:《方法談》是一本科學書籍嗎?我只知道「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以前都認定這絕對是本談意識之類的哲學書呢。

  老師:不是的,所謂的「科學」是應用層面,而《方法談》本身應該可以稱之為思索的方法論吧。所以,笛卡爾也在副標題中加上「為正確引導理性,在學問中探究真理」這樣的文句。那麼,我們首先來看看這本書的構成吧。

  A子:這本書由六部所構成。

  老師:對啊。除了序文之外,分為六個部分。在此,我們分別以一句話來說明各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學問的各種考察」,第二部分是「我探究方法的主要規則」,第三部分是「我從此方法引伸出的幾個道德上的規則」,第四部分是「證明上帝以及人類靈魂存在的論證」,第五部分是「我所探究的自然科學的各問題的秩序,特別是屬於心臟運動或醫學等其他幾個難題的闡明,以及我們人類靈魂與動物靈魂的差異」,第六部分是「我認為在持續探究自然的過程中,什麼是必要的,此外又是什麼樣的理由促使我最終提筆寫下本書」。

  C吾郎:後半段果然是科學書呢。

  老師:這本書雖說相當於一本鉅作的序文,不過內容也足以獨立成書,主要是在說明如何運用提及的方法論。

  B夫:C吾郎剛剛說過,他只知道「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我也沒想到這本書的內容會是這樣。

  老師:正因為如此,像這樣加以介紹才有價值。我們就趕快來看第一部分吧。第一部分談論關於學問的各種考察,內容從說明所謂「良知」的概念開始。

  A子:也就是彭桑吧?

  B夫:彭桑是誰?

  A子:真受不了你耶,B夫。那不是人名啦!

  老師:彭桑是「良知」的法文「bon sens」。「良知是全世界被最公平地分配的」,笛卡爾開宗明義就這麼宣示。換言之,就是「正確判斷,區分真偽的能力」。也可說是「理性」。

  C吾郎:我對於是不是被公平地分配這一點,抱持疑問就是了。 與名為世界的巨大書籍相遇

  老師:笛卡爾想說的是,每個人都平等擁有與生俱來的良知,只是不同人會有不同用法罷了

  B夫:所以才會想談正確的方法論啊……是這意思嗎?

  老師:正是如此。

  A子:可是,那個笛卡爾不是一直足不出戶,窩在房裡建構方法論嗎?所以,他應該天生就有一些特別的良知或理性什麼的吧?

  老師: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誤解,但是笛卡爾並不是那麼「足不出戶」的人喔。他在學校裡,當然念了語言學或古典學問,另外還念了法學或醫學等,前前後後總共念了九年,另外還周遊歐洲,最後甚至客死異鄉。

  A子:哇,真是意外啊!

  老師:對吧。當然在思考的時候,他就會窩在房裡沈浸於思考,但是這個人絕對不僅於此。

  C吾郎:這樣的人生,還真讓人羨慕耶。

  老師:笛卡爾是在博覽群書,深入苦讀後,才終於能夠捨棄書中學問。就是說,他下了這樣的決心:「我決定,今後只探究或許只能從我本身,或名為世界的巨大書籍中所發現的學問」。他接著便展開旅行。第二部分,就是在這段旅程後寫成的。

  B夫:終於開始足不出戶啦。

  老師:還不到足不出戶的地步,不過的確就是窩在一間有暖爐的房裡,這也就是人稱「暖爐房的思索」的著名逸話。關於笛卡爾的個人形象,就光是這一部份被放大解讀了吧。這裡比較有趣的一點,是他所主張的「不論任何事物,根據單獨一人的理性行之,較能成就完善」。

  B夫:我能認同這話耶。在公司也是,碰到上司亂出主意反而難做事。遇到這種情況又不能充耳不聞,只好按照別人意見大致修正。不過,就算改了,光是這一點就讓人難以釋懷耶。

  老師:笛卡爾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像他就說過,「透過各種師父之手所完成的作品,其顯現出的完成度,通常比單憑一人之力努力完成的作品較低」。或是,「與時俱進發展成為大都市的古老城市,和根據單一技師想法,在平原上整齊劃分建築而成的要塞城市相較之下,一般而言就顯得雜亂不堪」。

  A子:意思是說凡是作品,就先毀掉再從新做就好了,對吧。像都市,也不是不可能從空地開始從新打造吧?

  C吾郎:A子,才沒那麼簡單呢。不過,像遭受大空襲的都市,的確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從空地開始重新建設成一個整齊美麗的新都市。

  老師:但是,如果是在腦袋裡就辦得到吧。笛卡爾想說的大概是這個。因為他是這麼寫的,「針對我本身至今所接受相信的所有各種見解,試著一次將之從本身信念加以徹底拔除,才是最好的」。

  A子:就是初始化呢。

將腦袋初始化的四種方法

  老師:腦袋的初始化啊,原來如此。沒錯,經過剛剛所說的初始化後,再以新方法去思考。那就是笛卡爾以持續關注的唯一一門學問-數學為藍本,所構思出來被稱為「四條規則」的理論。

  B夫:四條規則?

  老師:笛卡爾說只要有這四條規則就夠了。第一是「明證性規則」,這規則是指除了在精神上,得以展現完全不抱絲毫懷疑的清晰或明確的事物,任何一切都無法成為判斷內容。第二是「分析規則」,意指將問題分割成小部分的規則。第三是「綜合規則」,意指思考從單純事物循序漸進,朝複雜事物邁進。第四是「列舉規則」,也就是試著毫無遺漏地逐一列舉。

  A子:感覺上好像慢慢理出頭緒了耶。

  B夫:咦?是嗎?不愧是A子呢。像我這種討厭數學的人,講到這方面就覺得累耶。

要是在森林中迷路,就朝一樣的方向前進!

  老師:B夫,請放心。現在正好要進入第三部分,笛卡爾在這裡也改變了行文語感。這裡談到的是,實際生活下去的道德或方法這方面。笛卡爾提出三個準則。

  B夫:準則?又是數學嗎?

  老師:是行為的原理。沒關係,這次的並不難。第一個準則是「遵守我國法律與習慣」。

  C吾郎:咦,主張從零開始重新思考的,不正是笛卡爾嗎?
老師:學問方面是這樣沒錯,不過生活下去的原則方面就另當別論了。但是,關於這一點也有各種說法。由於當時正值天主教會積極查緝危險思想的時代,也有人說笛卡爾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惹禍上身。

  A子:總覺得被澆了盆冷水耶。

  老師:別這麼說嘛。即便是笛卡爾,要是不能繼續研究學問,一切就完了呀。讓我們來看看第二個準則吧。那就是,「對於本身行動必須盡可能堅定果斷,不論是多麼不確定的意見,本身的堅定立場都必須不遜於懷抱極度確定意見的情況,一旦決定就貫徹始終,」。笛卡爾舉出一個比喻,要是在森林中迷路,不要漫無目的地到處亂竄,必須朝同一方向勇往直前

  B夫:這很容易理解耶。不過,這也和學問方面的方法論差好多喔。活在現實生活中和做學問,果然是有很大的差別呀……。

  老師:可能吧。可是,那森林的例子還真是恰當呢。第三個準則是「與其克服命運,不如時時努力克服自我;與其企圖改變世界秩序,不如時時努力改變本身願望」。這也可說是謹慎保守,甚至是斯多葛式(Stoic)的克己禁慾傾向了。因為他是在警惕世人,別急躁地企圖爭取得不到的事物。

  A子:可是,談到知識總免不了有貪慾,不是嗎?
老師:會有貪慾沒錯,不過由於是斯多葛傾向,所以也可說是能基於良知加以判斷,不是嗎?

  B夫:對了!的確,如果只有貪慾的話,就可能竄改資訊或抄襲論文了嘛。

  所謂的「徹底懷疑」。

作者資料

小川仁志

一九七〇年出生於京都。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院畢業、名古屋市立大學大學院博士後期課程修畢,取得人類文化博士學位。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研究員。專長為黑格爾哲學、公共哲學。現任山口大學國際學綜合科學院教授,為日本最積極推廣大眾哲學的哲學家之一。 他的人生經歷豐富,曾是商場菁英,也曾任公職,一度失志在家足不出戶,直到接觸哲學後才重獲希望,自此明白只要一生懂得活用思考的力量,人生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投注大量心力讓哲學走入一般大眾的生活,曾於商店街主辦「哲學咖啡館」,引導來自四面八方、立場各異的市民進行交流對話,落實公共哲學的實踐。 哲學著作、譯作超過七十部,著書包括《未來世代必備的哲學思維》、《翻轉思考力的日本哲學》、《哲學用語事典》等。經營同名推特帳號、「小川仁志的哲學頻道」Youtube頻道,於《讀賣新聞》、《日經經濟》、《日經商業》、《日經婦女》等媒體持續連載文章,也定期於NHK節目分享能夠應用於生活、職場、家庭的哲學思考。

基本資料

作者:小川仁志 譯者:鄭曉蘭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2-06-04 ISBN:9789861737737 城邦書號:RV1030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