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學習情感嗎?百年來,經典兒童文學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感覺、學習情緒
-
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野生動物篇)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文與比較文學Villard講座教授,《新德語批評》雜誌(New German Critique,1974-)創辦者及主編之一。1998至2003年為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與社會中心首屆主任。1986至1992年、2005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德文系主任。2005年榮獲哥倫比亞大學Mark van Doren教學獎。著有《狂飆突進時期的戲劇》(Drama des Sturm und Drang, 1980)、《記憶的黃昏:在健忘症文化中標識時間》(Twilight Memories: Marking Time in a Culture of Amnesia, 1995)、《現在的過去:城市羊皮紙與記憶的政治》(Present Pasts: Urban Palimpsests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2003),近期編有《其他的城市,其他的世界:全球化世界的城市想像》(Other Cities, Other Worlds: Urban Imaginarie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2008)等書。目前正在研究現代主義細密畫(miniatures),論及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里爾克(Rainer Rilke)、本恩(Benn)、卡夫卡(Franz Kafka)、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穆齊爾(Robert Musil)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與摯友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哥倫比亞大學主持「詞語和圖像」的研討班。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