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一段人類忽視了五百年的歷史,一則遲了三十六年才傳到台灣的史實,將深刻改變我們的全球史觀!
每當我們談起世界史,主角總是圍繞在歐洲;一旦談起我們這本書所研究的美洲,卻也往往把它依附在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登陸巴哈馬後歐洲軍事、政治、財富等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在一九七二年揭開深深影響歐美以及現代世界的關鍵力量後,這段消失五百年的歷史才又重回人類史冊,人類也才意識到,植物、牲畜乃至細菌,才是新舊二個世界交戰的真正火力,而且它們的後果絕不只是一些美洲國家的誕生,更是全球生活文化、飲食風俗的大轉變。
歐洲人在美洲所種植的作物,不但影響了我們的餐盤風貌,也影響了全球人口的迅速成長,餵飽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例如玉米,原生於美洲的營養穀物,目前已成全世界人類與牲口最重要的糧食之一……就連一向被視為台灣「國食」的「地瓜」,也是在「大交換」下來到台灣的。
然而在這個歐洲獲利的歷史過程中,歐洲人所帶過去的細菌,卻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成功解釋了為何一小隊西班牙士兵即能攻下當時位於墨西哥已高度組織化和軍事化的社會。當時甚至有人描述:「一群印地安人只要嗅到一個西班牙人的味道,他們就會立即死去。」此外,歐洲人有意無意帶過去的生物,也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五百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對於這段可說是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全球化」歷史事件,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切入的角度與其他歷史學家不同,也開啟了史學、人類學和生態史的新領域,將過去人類所忽視的史實重新拉回歷史。因此本書一九七二年一出版(中譯版譯自二○○三年慶祝三十週年紀念新版),書名「哥倫布大交換」即成為經典術語,更刺激了許多以生態解釋歷史的著作誕生,例如《槍砲、病菌與鋼鐵》。
【好評推薦】
◎ Amazon讀者★★★★★深刻推薦!
◎「若沒有美洲這片新市場,五百年來的歐洲,以及今天的歐洲,會是一個非常不同且比實際上貧瘠甚多的地區。」~作者 克羅斯比
◎「克羅斯比在人類史中加入了生態學,解釋了許多長久以來讓人困惑的歷史事件。」~內華達拉斯維加斯大學歷史系教授 羅斯曼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陳慧宏 專文推薦
◎王琄嬋(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侯平君(成功大學生科系教授)
◎宣大衛(東華大學生命科學系主任)
◎彭鏡逸(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主任)
◎程建中(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程樹德(哈佛醫學院博士 現任教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生命科學系)
◎楊倍昌(成大微免所所長)
◎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雪舫(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秦曼儀(台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楊肅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翁玲玲(佛光大學人類學暨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系主任)
◎莊英章(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楊照(新新聞副社長)
目錄
◎推薦序 從環境史重新解讀全球化 陳慧宏
◎三十周年新版前言 以生態觀點重新解讀歷史 麥克尼爾
◎三十周年新版作者序 自大陸冰河融化以來人類的全本演義
◎初版前言 人類和其環境長遠互動的史實 梅令
◎初版作者序 把人當做一個生物性實體的歷史考察
◎第一章 新舊大陸,對比分明
◎第二章 大征服者與奪命疫疾
◎第三章 舊世界植物、動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梅毒現身:一頁病史
◎第五章 食物與人口
◎第六章 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換後效
◎注釋
◎參考書目
◎三十周年新版參考書目
◎中英名詞索引
◎三十周年新版前言 以生態觀點重新解讀歷史 麥克尼爾
◎三十周年新版作者序 自大陸冰河融化以來人類的全本演義
◎初版前言 人類和其環境長遠互動的史實 梅令
◎初版作者序 把人當做一個生物性實體的歷史考察
◎第一章 新舊大陸,對比分明
◎第二章 大征服者與奪命疫疾
◎第三章 舊世界植物、動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梅毒現身:一頁病史
◎第五章 食物與人口
◎第六章 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換後效
◎注釋
◎參考書目
◎三十周年新版參考書目
◎中英名詞索引
作者資料
哈利.克羅斯比(Harry H. Crosby)
愛荷華大學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博士。曾任愛荷華大學修辭研究計畫著作督導,波士頓大學修辭學系主任,哈佛大學寫作中心主任。50年代曾協助建立美國空軍官校課程;1960~1962年應邀前往巴基斯坦擔任空軍研究處處長。克羅斯比現已退休,居於緬因州,主編100轟炸大隊期刊《擋泥板六號》,並積極參與地方政治與公共事務。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