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要學!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套書(這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學習自我保護,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
- 作者:波琳.奧德(Pauline Oud)
- 出版社:水滴文化
- 出版日期:2025-10-28
- 定價:1199元
- 優惠價:79折 947元
-
書虫VIP價:899元,贈紅利4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854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AI世代生涯探索行動指南(首刷限量金句書籤贈品版)
-
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
-
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這就是我的身體(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
-
超級數獨 Super Sudoku:博士級(高階)
-
超級數獨 Super Sudoku:大師級(中階)
-
超級數獨 Super Sudoku:院士級(入門)
-
我們為什麼要學表達?:掌握閱讀、述說、傾聽、寫作四大能力,讓你有自信、受歡迎、打動人心、更有競爭力(《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最新作)
-
屁屁偵探讀本12怪盜U的失物
-
邊玩邊學自然!Minecraft生物密碼大圖鑑
-
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精美書盒典藏版](1:1真實比例小寶寶立體書,呈現媽媽懷胎九月的胎內樣貌)
內容簡介
從小就要學!
最適合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
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
▍內容簡介
《這就是我的身體》
建立身體自主意識,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
你知道這些身體部位的名稱嗎?
你知道這些身體部位用來做什麼嗎?
仔細看,你的身體和我的身體
有哪些地方一樣或是不一樣呢?
一起來探索這些身體的小祕密吧!
◆身體有哪些器官部位呢? →頭、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皮膚……,還有平常看不見的陰莖和陰部!
◆男生、女生從外表看得出來嗎? →雖然很多時候可以,但是不一定喔!
◆男生、女生的身體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男生有陰莖,女生有陰部。
◆性器官跟其他器官有什麼不同嗎? →沒有不同,都是身體的一部分。
◆你的身體要和你一起度過很長很長的時間,該怎麼愛護它? →洗澡、洗臉、刷牙,吃健康食物,好好睡覺,多多運動。
◆你一年年長大,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 →長高、變壯。當人變老的時候,皮膚會變得皺皺的,頭髮也會變白。
當孩子開始對自己或他人的身體感到好奇,正是引導他學習性知識的最佳時機。
然而,覺得應該要教,卻不知道從哪開始?如何啟齒?
快翻開這本介面輕鬆有趣、架構條理分明的作品,也是專為三歲以上孩子設計的第一本性別啟蒙繪本。
透過可愛插畫與日常故事,從頭到腳介紹身體各個部位,包括頭髮、皮膚、嘴巴、肚子、手、陰部、陰莖……,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和他人,認識男生與女生身體的不同,了解人的身體是會慢慢長大、成熟和變老,同時學習如何照護身體,愛上獨一無二的自己!
透過作者文字與圖像上的巧思,帶領親子共同在輕鬆互動中學習正確性知識。
《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學習勇敢說不,也能聽見別人說不!
引導孩子覺察情緒,勇敢表達自身感受,建立保護自己並尊重他人的身體意識。
當你希望某件事情停止,你該怎麼做?
別人說不要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如果有了不舒服的祕密,你又該怎麼做?
◆什麼是要?什麼是喜歡? →希望某件事情繼續,喜歡某樣東西,你會點點頭說:「要,我喜歡這樣」,譬如吃到美味的食物,或者跟朋友互相搔癢玩耍。
◆什麼是不要?什麼是不喜歡? →不想要某個東西,希望某件事情停止,你會搖搖頭說:「不要」或「停止」,譬如同學取笑你,或者跟你打架。
◆想要就可以去做嗎? →有些事必須在只有自己的時候才能做,像是挖鼻孔;有些事做起來很刺激但有點危險就不應該做,像是自己剪頭髮;有些事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就不能做,像是摸別人身體或說人壞話。
◆不想要就可以不用做嗎? →有些事情雖然不好玩,但它們對你很有益處,就應該做,像是準時上床睡覺、把玩具收拾好。
◆你的身體屬於誰? →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當別人碰你的身體,就算是好朋友,只要你不喜歡,就要說:「不要,請停下來。」如果沒有用,必須趕快離開,然後告訴你信任的人,讓他們幫助你。
◆誰跟你是同一國的人? →同一國的人會照顧你,幫你做你還無法自己完成的事,會讓你開心。找出同一國的人,就算是醫生、髮型師碰你,也要有跟你同一國的人在一旁陪你。
◆除了學習說不,聽見別人說不一樣重要! →有時候,你真的很想做某些事,但你的朋友不想。雖然很難停下來,還是必須做到。當別人說不要或請你停下來時,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意願。
◆祕密有兩種:愉快的祕密和不舒服的祕密! →你知道了某些事,但你不能或不敢說出去,心裡覺得不開心,這就是不舒服的祕密。如果有,務必告訴跟你同一國的人!
孩子被侵犯的新聞總是讓家長心驚膽戰,如何做到預防憾事發生,為孩子建立起身體界線、理解身體自主權正是關鍵。
這本書透過貼近日常的簡單故事,引導孩子覺察,什麼是喜歡、想要,什麼是不喜歡、不想要,循序漸進建立起身體自主權的認知,同時也學會尊重與體貼他人感受。
藉由具體案例,讓孩子理解遇到問題時的應對,像是不跟不信任的人走;不吃外人給的食物;遇到不舒服的事情,能夠勇敢說不、制止對方,如果對方沒有停止的打算,要如何想辦法求助他人。
同樣重要的是,平時就要為孩子建構出「信任圈」,讓孩子知道在誰身邊是安全的,任何非信任圈中的人都不能隨意碰觸自己的身體,逐步為孩子建構出不受傷害的安全機制與網絡。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
媽媽,我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呀?
解決孩子對身體好奇的第一本書,專為三歲以上孩子設計的性別啟蒙繪本。
寶寶是怎麼跑進媽媽肚子裡的?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要吃什麼呢?
醫生怎麼知道寶寶是男生還是女生?
一起來了解懷孕和生產的祕密吧!
◆什麼是卵子和精子?每個人都有嗎? →當女孩長成女人,卵巢就會產生卵子;男孩長成男人,睪丸就會製造出精子,所以只存在成熟大人的身體裡喔。
◆什麼是性行為? →有時候兩個大人會一直很想親吻彼此、緊緊擁抱彼此,接著會非常緊密的靠近對方,這時男生的陰莖會放進女生的陰道裡。
◆寶寶是怎麼來的? →當男女有了性行為,混合精子的液體會從男生的身體進入女生的身體,其中一顆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就會在女生肚子裡慢慢長成寶寶!
◆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待多久? →正常情況下,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待九個月。
◆寶寶怎麼呼吸跟吃東西呀? →寶寶的肚子有根管子叫臍帶,另一頭連著媽媽,寶寶就是透過臍帶呼吸和吃東西。
◆寶寶如何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 →寶寶想要出來的時候,媽媽肚子的肌肉會用很慢的速度把寶寶往下推,經過一整天或一整晚,寶寶會慢慢從陰道跑出來。
孩子開始對身體感到好奇,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媽媽我是怎麼來的」,這時正是好好引導孩子理解相關知識的時機。
一時間覺得有點難解釋嗎?
請翻開這本書,書裡中性的解說方式,能讓孩子自然而然習得相關知識。
透過可愛插畫與貼近孩子的故事,以輕鬆自在的方式,教導孩子了解女孩、男孩與女人、男人的不同,認識卵子和精子、理解什麼是性行為,接著學習懷孕時每個月份媽媽和寶寶的模樣,以及懷孕到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
此外,也會順著故事情境,讓孩子進一步認識人工受孕、領養、雙胞胎、早產兒等知識,並告訴孩子,寶寶出生以後他能幫什麼忙,增加孩子的參與度,讓相關性知識都能健康自在地討論。
▍醫師.老師.性平教育專家 大拇指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吳淑娟|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創辦人
李毅評|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邱瓊慧|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洪菊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理事長
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陳鈺萍|好孕工作室負責人、好孕助產所創辦人、高雄容婦產科主治醫師
郭駿武|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辦人
游乾桂|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諶淑婷|作家
戴 曼|台灣大學附設幼兒園前園長
魏瑋志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書籍特色
◆沉浸式圖像學習,潛移默化認識身體奧祕:藉由可愛插畫吸引孩子目光的特點,在圖像裡埋入訊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吸收正確知識與觀念。
◆生活化故事引導,有系統的導入健康知識:作者擅長與孩子對話,以能讓孩子同理、貼近日常的故事情境,循序漸進學習健康知識。
◆不只性別教育,更多角度延伸至生活教育:透過巧妙安排的文字或故事,一邊學習身體知識,一邊細膩帶出其他面向的生活教育。
◆高互動性強化學習成果,讓孩子思考為什麼:故事與故事之間穿插提問,讓孩子在共讀內容後,想一想相關的問題。書末小遊戲,能在趣味中複習前面所學。
◆循序漸進不說教,親子一起自在討論性:透過一系列不同主題,漸進式學習性別知識,進而懂得保護自己、尊重他人。專為三到八歲孩子量身訂作,讓關於性別的一切都能自在討論。爸媽輕鬆教、不尷尬。
延伸內容
◆《這就是我的身體》用可愛的人物與孩子能懂的語言,來介紹孩子能親眼所見到的身體,更包容了男孩女孩不用既定印象的穿著,還有各膚色人種的考量,貼心又溫柔的讓父母陪著孩子認識自己。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這就是我的身體》幫助家長與孩子開啟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差異的議題討論。家長從生活實踐中尊重孩子自主與獨特性,有助於孩子自尊與自信之建立,也能培養孩子護衛自己及尊重別人能力。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探索身體是幼兒性發展很自然的日常。《這就是我的身體》在童趣、遊戲與互動對話的設計下,幫助家長輕鬆自在與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從頭、臉、身體、四肢、性器官來認識身體的全貌,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給家長的性教育啟蒙書。
——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有別於坊間著重在身體各器官功能的健康知識繪本,這本繪本告訴孩子們,每個器官原來也有個別的感覺,所以害怕時肚子會痛;小手指幫忙手受傷的朋友扣好扣子,兩人可以高興得一起出去玩。而「男孩的洋裝」,讓孩子不僅了解生理性別,還能理解何謂心理性別,也思考為何不行呢?還告訴孩子我們都會長大,但也都會生病和變老,所以要懂得身體保健。而「愛護你的身體」那頁,會是兒科醫師在門診很棒的衛教工具呢!非常喜歡這本有趣又不同的健康知識繪本!
——吳淑娟(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創辦人)
◆《這就是我的身體》是性別繪本,也是身體知識小百科。童趣的插畫描繪了身體各部位,貼近幼兒生活的小故事和遊戲,引領幼兒了解身體發展、培養自我保護概念。值得親子共讀共學!
——邱瓊慧(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身體,是生命與感覺的載體,但也同時承載著暴力與充滿規訓的記憶。這裡取代各種焦慮與擔心,回歸生命的主體來看待身體。《這就是我的身體》是一本充滿誠意、令人驚喜的童書,也是小孩和大人都需要的重要提醒。
——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看似童言童語的對話,建構出多元並立的平等視角。以孩童為主體積極的身體自主權,跳脫被成人綁架的「保護」觀點。學習尊重從看見差異開始,《這就是我的身體》畫面中呈現各樣的身體意象,跳脫刻板的身體意象框架,成為真正愛自己的身體主人。
——洪菊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理事長)
◆《這就是我的身體》是一本非常超值的類百科圖文書!生動的描述、可愛的圖像,讓小朋友輕鬆認識身體部位與功能,還能學到珍愛自己、尊重別人,提升性平概念、情緒素養。書頁間的提問與互動遊戲,更為閱讀帶來引人入勝的樂趣,誠摯推薦給家有好奇寶寶的爸爸媽媽!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這就是我的身體》以孩子能懂的親切方式,介紹兩性身體的不同,並且輕巧地告訴孩子,人會生病、長大,也會變老。整本書以溫柔的語氣,引領孩子看見「差異」,看見每一個人的珍貴。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身體自主權」是性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可以依循《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章節,漸進式的陪伴孩子練習「覺察與辨識」關係中的情緒感受,鍛鍊表達「要」「不要」的人際技巧。
——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如何慢慢失去勇敢說不要、積極爭取要、清楚表達喜歡、誠實說出不喜歡的自我覺察呢?孩子們在建立身體界線與自我價值觀的過程,「大人們」能否做到尊重與適切的引導?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從《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繪本中,得到一些思考的方向。
——陳鈺萍(好孕工作室負責人、好孕助產所創辦人、高雄容婦產科主治醫師)
◆惶惶時代,疫情或許會有盡頭,不友善的身體接觸與侵犯,卻永無止息之日──於是,孩子從小就該有積極同意之概念,而這需要的是從「感覺」談起。《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從身/心的各式感覺角度切入,引領孩子建立意識,真正成為自己身體的小主人。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孩子身體界線時,我們常以保護為最高原則,要求孩子勇於拒絕。但孩子要拒絕成人是多麼困難,他們的拒絕常被忽略、責備。《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從孩子的感受開始,談喜歡與不喜歡、要與不要,不僅能讓孩子釐清身體的感受,也可讓成人學習尊重孩子,當孩子說不要,就是真的不要。
——諶淑婷(作家)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可協助家長能更豐富帶領孩子了解「生命起源」的性知識與認識家庭組成的多元樣貌,當您與孩子一起「共讀」就是親子間日常性教育。——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終於孩子長大到會問出這個讓許多家長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了。那麼,是要顧左右而言他,尷尬的支支吾吾,教訓孩子不要亂問,還是冷靜的照實回答呢?從兒童發展學來看,孩童對自己性器官的發育,性別的身心差異,還有生命來源等的好奇心,是很正常的發展過程。現代育兒觀念的建議當然是請家長要冷靜的依照不同年齡孩子的理解程度照實回答,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概念,以及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的權利。如何冷靜講清楚,這本繪本是值得家長先閱讀後再說明給孩子聽的參考書!
——吳淑娟(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創辦人)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滿足孩子好奇追問的求知欲,協助家長和孩子談笑話「出生」。男生女生不一樣,精子卵子相親愛,我才被生出來的!插畫可愛、故事流暢、內容多元,是一定要讀的性教育繪本!
——邱瓊慧(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藉著溫暖可愛的筆調和畫風,毫不尷尬的談「出生」這個重要的主題。也隨著生命的誕生,點出身體的成長與不同的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方式,充分呈現了社會多元的狀態,甚至貼心的照顧了哥哥姐姐的心情。《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是本有趣友善豐富的童書,非常值得與孩子共讀。
——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強調全家人共同參與新生命的醞釀與誕生!推薦給所有第二胎以上的家庭,讓哥哥姐姐們更了解懷孕與生產的過程,一起迎接新成員的加入。
——陳鈺萍(好孕工作室負責人、好孕助產所創辦人、高雄容婦產科主治醫師)
◆《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不只談生殖的生物性,還擴及了社會性、老年議題和多元家庭面向,延展開來的視野非常之廣,不只小孩,連大人讀了也能獲益良多。真是一本厲害的繪本啊!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從《這就是我的身體》到《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作者以年幼孩子也能理解的簡易文字、可愛插圖,一步一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出生過程。這種主題的書並不少,讓人驚喜的是藏在插圖裡的許多小驚喜,作者不著痕跡的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告訴孩子們,他們並非由性別決定自己是誰,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生產是我們、也是他們所經歷最美妙神奇的好事之一。
——諶淑婷(作家)
作者資料
波琳.奧德 Pauline Oud
畢業於荷蘭烏特勒支藝術學院,投身童書作家已有25年的時間,作品累積超過250冊,尤其擅長針對幼兒的圖文創作。圖像充滿情感,色調溫暖而愉悅,至今仍喜愛單純用畫筆在畫紙上創作的感覺。會在每一本書中添加許多元素,確保孩子願意進入故事的世界,參與互動。期待自己的圖像或文字能幫助幼兒獲得與外界溝通的語言,而非無力的哭鬧。現與丈夫和兩個孩子住在荷蘭比爾特霍芬。 相關著作:《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這就是我的身體(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