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營管理 > 領導管理
CEO的哲學必修課:柏拉圖與賈伯斯有什麼共同點?霍布斯如何看待祖克柏?從哲學千年智慧中培養領袖特質、發展職場軟實力,養成縱橫職場的優秀領導者
left
right
  • 購買預購商品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CEO的哲學必修課:柏拉圖與賈伯斯有什麼共同點?霍布斯如何看待祖克柏?從哲學千年智慧中培養領袖特質、發展職場軟實力,養成縱橫職場的優秀領導者

  • 作者:聖地亞哥.伊尼格斯(Santiago Iñiguez)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25-05-29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79折 316元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智慧、領導力、洞察力、願景、誠實、樂觀 優秀領導者必備六大特質 汲取哲學名家的古老智慧,成為下一個頂尖領袖 「重大問題往往沒有唯一答案。」 亞里斯多德、叔本華、邁可.桑德爾……學習跨越2500年的思想精粹,用哲學家之眼精準決策 ★頂尖推薦 何飛鵬 城邦媒體集團 首席執行長 哲學新媒體 哲學思辨的知識平臺 你曾想過,認為「人如野狼」的霍布斯會如何看待馬克.祖克柏試圖建立的「元宇宙」嗎? 提出「洞穴寓言」的柏拉圖居然與賈伯斯有共同之處? 現代AI理解語言的難題,原來維根斯坦早已說明? 在與時間賽跑的商業世界中,大多數領導者關心如何快速做出決策、有效進行會議和推動創新,暫停一下並思考問題看起來相當違反直覺。但是如何讓決策有說服力及長遠的影響力,相當仰賴管理者內化反思的過程,這時候取經哲學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哲學回答了我們許多基本問題,包含:人的存在、身分、角色,以及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等。當領導者理解且運用哲學思維,更有可能為企業的管理策略和願景提供意義,與此同時增進自我滿足感和幸福感。 本書歸納優秀商業人士的六大特質,包括智慧、領導力、洞見、願景、誠實、樂觀,深入探討商業人士職涯的經典難題:對成功與失敗的理解、工作中的自我懷疑、幽默與樂觀的必要性,以及優秀領導者的理想輪廓等。 聖地亞哥.伊尼格斯引用諸多哲學名家的理論與名言,為當今商業人士提供一條哲學祕徑,讓領導者能夠按圖索驥,在思考之路上找到答案。本書也讓古代先賢的哲學家與當代商業領袖對話,在理論與實際決策中,為領導者提供可用於個人和職業發展的具體建議。 優秀的商業人士有什麼特質? ◆智慧:「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當蘇格拉底聽取神諭並拜訪所謂的智者後,才理解到智慧是體認自身無知並勇於求知。而領導者也應該不斷吸收新知,不應滿足於現狀。 ◆領導力:「謙遜即是真理。」——亞維拉的德蘭 謙遜是承認自身局限,並引導自我改進,而在企業經營中,保持謙遜能讓企業家與商業人士以更客觀的角度觀看世界,尋求改進與創新的空間。 ◆洞見:「能存活的不是最壯大的,而是適應能力最好的。」——查爾斯.達爾文 懂得解讀持續變化的趨勢,同時預見個人行為,這種見樹又見林的能力是每個優秀商業人士都應具備的特質,透過察覺重要事物與關鍵細節,方能帶領企業走向成功。 ◆願景:「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 即便再次踏入河流,腳下的水仍在流動,而那已非前一秒的河流了。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中,領導者應該勾勒對未來的願景,以期適應變化。 ◆誠實:「真相很少是純粹的,也從來不是簡單的。」——奧斯卡.王爾德 誠實固然是美德,企業經營者對顧客、合作伙伴理應完全誠實,但對於競爭對手……保密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樂觀:「上帝創造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萊布尼茲 也許事事不盡如人意,但保持樂觀能夠引導我們看見事物的積極面,並從挫折中學習,以面對下次挑戰。 ★好評分享 哲學常被認為無用,特別是在追求高效益的商業領域中。很多人不假思索認為,強調倫理或原則的「哲學」會使領導者僵化行事、阻礙企業發展,進而損及利益。然而,本書作者巧妙地汲取哲學理論,用以精闢指出,只要商業活動的本質仍是「人的活動」,就無法脫離對「人」,尤其是「社群中的人」的理解。因此,即使在最講求利益的場域,哲學的人文主義視角與態度依然至關重要。 本書並非系統性的哲學著作 ,而是為從事商業經濟活動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哲普讀物,由多篇短文構成,隨時可看可停可跳,適合講求效率的現代人閱讀。作者巧妙地將哲學知識關聯到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提供了許多引人深思的獨到見解。哲學專業者也能發現熟悉的哲學理論以嶄新的角度與經營管理發生連結,帶來啟發與樂趣。誠摯推薦本書給所有渴望在哲學中尋求實踐之道的人們。 ——哲學新媒體 哲學思辨的知識平臺

目錄

致謝 導讀 第一篇 智慧:為什麼我們演練哲學 1.1 怎麼做生意?哲學能教我們的事 1.2 為什麼經理人應培養檢驗行動的習慣 1.3 哲學與常識:一個十七世紀教士的教訓 1.4 功績主義適用於商業嗎? 1.5 我們配得上自己的天賦嗎?根據約翰.羅爾斯的觀點,不一定 1.6 馬太效應:桑德爾對功績的看法 1.7 向年輕人灌輸知識:洛克的兒童教育金律 第二篇 領導力: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2.1 小心有魅力的候選人 2.2 為什麼謙遜是力量的象徵 2.3 沒有配角的企業會是什麼樣子? 2.4 為何天才常被認為不講理?以巴赫為例 2.5 真正的領導者只在有理時吵贏 2.6 坦白說,成功通常是例外 2.7 為何有時覺得自己像個冒牌貨天經地義 2.8 名字的奧祕:你想被人記住還是被遺忘? 第三篇 洞見:我能知道什麼 3.1 為什麼魔幻寫實的日子遠遠還沒結束 3.2 關於商業的因果關係,大衛.休謨能說什麼? 3.3 我們究竟有多理性? 3.4 如何在戰爭迷霧中保持清醒 3.5 你或許不知道,但你可能犯了自然主義謬誤 3.6 為何不是所有預言都必需實現 3.7 柏拉圖和賈伯斯有什麼共同點? 3.8 誰想住在金魚缸裡? 第四篇 願景:未來是什麼樣子 4.1 霍布斯會如何看待祖克柏? 4.2 當我們都生活在元宇宙中,現實將意味著什麼? 4.3 Siri肯定會讓維根斯坦想很多 4.4 是什麼讓機器人運轉? 4.5 別忘了:機器人既非善亦非惡;它們是我們的造物 4.6 遠距工作之辯:不僅僅關乎生產力和便利性 4.7 為什麼探討工作的哲學家寥寥無幾? 4.8 別忘了,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也是一段旅程 第五篇 誠實:我應該如何行為 5.1 最佳策略心態的要素:業務優先,還是道德至上 5.2 康德與阿皮亞:通往世界主義的兩條道路 5.3 對權力說真話:利與弊 5.4 為何保持沉默常是最佳選擇 5.5 給予他人應得的讚譽,人們會認你是更好的領導者 5.6 關於尊重,叔本華能教我們的事 5.7 說謊的界線在哪裡? 5.8 為何教授人文學科是改善管理學研究的最佳方式 第六篇 樂觀:幸福是否可得? 6.1 如果人生是一場喜劇,為何不多笑一點? 6.2 亞里斯多德:理解幸福的人 6.3 為什麼適度樂觀最佳 6.4 孤獨加沉思,等於幸福 6.5 我們真的能理解幽默嗎? 6.6 有需要學會在工作場所笑? 6.7 解析韌性:尋找前進的力量 注釋

內文試閱

第一篇 智慧──為什麼我們演練哲學 哲學的目的是帶給我們洞見、幫助我們更深切理解世界、回答「我是誰」的問題,或是推敲說理,幫自己找到理由去行動。哲學不拘泥於學科分野,每個重大問題背後幾乎都有哲學思考。先賢試圖解釋世界、解釋自然、解釋制度、解釋我們的行為。他們雄辯滔滔,經常對話,對彼此說理、提證據,來為自己的主張辯護。隨著時間推移,哲學變成一門專科,只在學院裡鑽研。古代哲學家在生活的重大問題上高瞻遠矚,如今優秀的思想家和大師比比皆是,可惜古代哲學家的精神似乎一去不返。 儘管如此,從哲學得出的價值或原則,仍舊能解釋我們人生的重大里程碑,以及關鍵的抉擇,就如同根據某一思想流派,分析公司或其他組織的活動。因此,學習哲學的第一個理由是,在別人替你詮釋之前,先掌握解釋自己生命或你所經營公司的主導權。 此外,哲學為我們的籌畫和活動拉出縱深、提供意義。本書第一部分會帶你入門,如何按哲學的方法加以分析個人反思與從事專業會遇到的一些核心問題。哲學思索不是思想巨擘的專利,反之,想要反思生活和行為意義的人,都適合進行哲學思考。我會給你幾個好理由。許多政治人物和商務人士把西班牙哲學家巴爾塔沙.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的核心著作當成指南,可見哲學也有實用的一面。第一節將介紹這個例子給讀者。多數自由民主國家──以及商界──主要按論功行賞的方式,認可個人的地位、分配資源,我會在第一節裡探討其意涵。我還會討論近年來論者對功績主義愈來愈被菁英把持等批評。最後,我會與讀者分享約翰.洛克(John Locke)對教育兒童的一些建議。 1.1 怎麼做生意?哲學能教我們的事 「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蘇格拉底說。許多人認為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之父,他主張人跟其他物種的差別,在於我們有自省的能力,而且能向自己提出「我是誰」、「我該做什麼」、「我能知道什麼」等深刻的問題。 上述,以及其他關於世界和我們怎麼與之互動的基本問題,正是哲學的核心所在。 哲學家的任務,本來就跟所有人類生命中關鍵時刻所應對的大哉問有關。我們的存在、抱負和成就,其意義就著落在那些大哉問中。 拿這類問題問自己,本身就是意義深遠的練習,不管我們最後得出什麼答案──有些人甚至認為永遠找不到答案。人們常說,最好的教練不見得要我們迅速修正錯處,不見得會給我們現成的建議,但好教練會提出問題,引領我們反思。蘇格拉底就像一位好教練,他向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但打破沙鍋問到底,而且按部就班、層層遞進。他是以提問著稱,而不是因他給的答案聞名;坦白說,他給的答案有時說不太通。對於「人生的意義」,蘇格拉底就跟其他諸多哲學家一樣,他們的主張不見得一錘定音。 世代交替,社會、文化和地域的差別那麼大,古今哲學家卻提出類似的基本問題。可見芸芸眾生彼此相似,我們關切的事情也相近。 當然,哲學家對那些問題的回應未必相同。形形色色的思想家,抱持不同的信念、價值,採取不同的方法,他們的回應便有所分歧。然而,按哲學的方式考察事理,原本就不只是為了鍛鍊心智、練習思辨,不僅僅著眼於腦袋裡的活動。哲學論述的發現和結論,本當影響並引導生活中的行為,這才是理想的情況。 沒錯,古典哲學家努力依循自己的信念過日子,能否貫徹那就是另一回事。「如果我沒有按部就班說明我的看法,那就讓我的行為舉止來展現。起而行比坐而言更難以抵賴、昭然若揭,不是嗎?」蘇格拉底一語道盡自己的信念如何跟生活方式完美結合。為了昭告世人他服從權威,他拒絕流放、放棄逃亡,也不回擊指控,寧願服膺不正義的死刑判決。他的弟子柏拉圖記述如下,文筆令人動容:臨終前的幾個鐘頭裡,蘇格拉底與朋友討論靈魂的不朽、人生和死亡,以及遵守法律的義務,然後才服下毒芹汁。 後來的哲學家也嘗試根據信念過日子。蒙田(Montaigne)的生活就跟他的文章一樣,充滿冒險和體驗,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因作品獲罪而遭流放。尼采的想法充滿激情,奔騰恣肆,恐怕跟他後來陷入瘋狂有幾分關聯:「衝突是靈魂永久的食糧。」 總而言之,古代哲學家以生活樹立榜樣,按信念行動,因而贏得了不朽的地位。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es Laertius)和普魯塔克(Plutarch)等人撰寫的名人錄中多有記述。 時至今日,一個人的信念和此人的行為一致、所思和所行融貫,我們通常稱為「誠正」或「正直」,是備受社會敬重的德性。我們期望所有專業人士一概具備這樣的德性,不獨哲學家和思想家。

延伸內容

★好評分享 哲學常被認為無用,特別是在追求高效益的商業領域中。很多人不假思索認為,強調倫理或原則的「哲學」會使領導者僵化行事、阻礙企業發展,進而損及利益。然而,本書作者巧妙地汲取哲學理論,用以精闢指出,只要商業活動的本質仍是「人的活動」,就無法脫離對「人」,尤其是「社群中的人」的理解。因此,即使在最講求利益的場域,哲學的人文主義視角與態度依然至關重要。 本書並非系統性的哲學著作 ,而是為從事商業經濟活動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哲普讀物,由多篇短文構成,隨時可看可停可跳,適合講求效率的現代人閱讀。作者巧妙地將哲學知識關聯到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提供了許多引人深思的獨到見解。哲學專業者也能發現熟悉的哲學理論以嶄新的角度與經營管理發生連結,帶來啟發與樂趣。誠摯推薦本書給所有渴望在哲學中尋求實踐之道的人們。 ——哲學新媒體 哲學思辨的知識平臺

作者資料

聖地亞哥.伊尼格斯 Santiago Iñiguez

聖地亞哥.伊尼格斯.德.翁索諾(Santiago Iñiguez de Onzoño)是IE大學的校長和戰略管理教授,並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極具影響力。他是2019年Thinkers50創始人獎的首位獲得者。作為IE商學院院長,他在教育這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時報》將他描述為「在國際上推廣歐洲商學院教學模式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2017年成為首位獲得Poets & Quants「年度院長」的歐洲人。 伊尼格斯是Headspring的創辦人之一及董事會成員。Headspring是由IE商學院與《金融時報》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專為企業提供客製化課程。他同時也擔任多所機構與商學院的董事會成員,包括: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義大利LUISS商學院、法國Mazars大學、巴西法古里奧瓦加斯基金會(FGV-EASP),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他也是第一位擔任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董事會主席的歐洲人。

基本資料

作者:聖地亞哥.伊尼格斯(Santiago Iñiguez) 譯者:李屹 出版社:臉譜 書系:舊企畫叢書 出版日期:2025-05-29 ISBN:9786263156395 城邦書號:FP2293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