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阿甘節稅法:全方位理財第三堂課,讓你隱形加薪,退休金翻倍
-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你一生必學的五大財務規畫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一本書讀懂匯率: 44個匯率關鍵概念,看懂全球經濟脈動,做對投資理財決策
-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
-
【圖解】東大教授的總體經濟學課:了解國家的經濟運作,如何影響企業發展、物價漲跌和你我的投資理財
-
30個必學的AI行政工作術:搞定會議、行程、簡報、文書、圖表、影音、資料庫,事半功倍,準時下班!
-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首度寫給投資人的理財專書
-
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
-
增員攻略:比銷售更值得努力的事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從負債17億到成為國民廚神
擁有30年餐飲經驗,全球2700家加盟店的創業神話
只有白種元能傳授的經營祕訣
累計突破100刷,無論客人或老闆都將收穫滿滿的一冊
★韓國讀者熱烈回響!
「看完這本書,我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開始認真思考餐廳定位。」
「書中提到應對客訴的部分,讓我學會如何將危機轉化成機會。」
「員工不可能跟老闆一樣拚命,選擇腳踏實地的人並好好帶領他們,讓我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團隊。」
「本書不只適合開餐廳的人,任何想做生意的人都能從中學習洞察市場的方法。」
「收穫滿滿,書中給的創業建議比我預期的還要真實。」
★「我不賣夢想,只談現實!」──白種元
在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中,戰勝逆境的生存手冊
2024年,韓國「國民料理導師」白種元在節目《黑白大廚》中吸盡觀眾的目光,展現出對美食的獨到見解與魅力。其實,在這個耀眼的成就背後,他已深耕餐飲業三十餘年,擁有超過2700家店,個人YouTube頻道更是累積664萬來自全球的追蹤者,被譽為韓國美食界的領軍者。
1994年,白種元以「The Born Korea」公司開啟他的餐飲之路,從「本家」、「新村食堂」、「香港飯店0410」到平價咖啡連鎖「白啡茶房」,打造逾二十個餐飲品牌,將韓國美食推向國際。然而,他的餐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早年創業時,他曾因全球金融危機負債17億韓元,陷入人生低谷,後來憑著不懈的堅持走出一條新路。
2013年起,他有感於常受人詢問:「做餐飲要怎樣才能成功?」進而開啟每月一次與小餐廳老闆們的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在經營上遇到的困難,為他們指點迷津。這些年來,他將聽到最多的困惑與自己的解答集結成這本書,希望幫助更多正在創業路上努力奮鬥的人們。
本書從開店前如何選擇地點、該做哪些準備,到創業初期的生存守則,再到生意興隆後的展店策略,涵括了餐飲經營的每個不同階段。白種元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祕訣,例如「簡化菜單才能抓住客人」、「從失敗中學習比成功重要」、「回頭客是餐廳成功的祕訣」等務實建議,句句直擊核心,相信無論是準備踏上創業之路的新手,還是已經在這條路上奮鬥的夥伴們,這本書都能陪伴你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店舖,長長久久地站穩立基,持續經營下去。
★心法祕笈搶先看
Q1.我想創業,但是該創什麼業?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賺錢!我的所有決定都有自己的標準,絕對不會選自己不想要的東西。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沒辦法把任何事都做到最好,無論是誰,必須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奮起力量去做。
Q2.開餐廳,該賣哪種料理?
選擇自己平常最喜歡的菜色來開店是最理想的,自己喜歡、也吃得津津有味的料理,每次吃的時候有什麼怪怪的地方,就會很直覺地去思考可以怎麼調整。
Q3.販售別人都沒有的全新餐點,就有賺頭?
初次做餐飲但失敗的人,大多是試圖想從無到有地創造,覺得一定要做些新東西才能賺錢,但真是如此嗎?不,從「無」裡是找不到東西的,如果沒有原味豬腳的話,會有辣味豬腳嗎?其實只需要從既有菜色裡做一點變化即可。
Q4.餐廳後頭可能有什麼隱藏的問題?
餐廳想要順暢地運轉,減少眼睛看不到的壓力很重要,好好管理廚房工作人員的疲勞指數。廚房規模小一點,動線要最短,所有的器具都要配置在伸手就能輕易拿到的地方。
Q5.員工很重要,該怎麼雇人?
員工不是要被教育的對象,而是配合彼此行動的夥伴。老闆親自下場,把店內工作方式建立起來,員工也會跟著做。比起花心思找很厲害、會做事的員工,不如雇用平凡但認真的員工,老闆做什麼就跟著做,這樣更有效果。
Q6.餐點被客人抱怨,店家就需要配合調整嗎?
如果配合少數人調整成清淡的口味就不會被抱怨,但如果迎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調味稍微下重一點的話,會有1%的人提出不滿。也就是說,如果依照大眾的口味來製作食物的話,會有1%左右少數的人會抱怨,想要提高滿意度的話,試著忍受這不滿的1%吧。
Q7.怎樣的人適合開餐廳?
開餐廳後,比起想著要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是從頭開始回想一遍,如果無法從把小店面慢慢養大的過程中體會出樂趣的話,最好不要開餐廳。從事情本身找出樂趣,感謝客人、客人也感謝老闆,在這樣的眼神交會中找尋快樂吧。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做吃的生意,如何開始?
做喜歡的事情來賺錢│第一次創業開餐廳│把煩惱和菜單變簡單│經驗比點子重要│生意成敗取決於功力,而非運氣│穩定餐點口味的心法│掌握需求就能帶來人潮│想讓所有顧客都滿意是很危險的│自己做得好又不會累的餐點是生意的根本│回頭客是餐廳成功的祕訣│對於合夥創業的提醒│只要領先半步就好│先掌握性價比,其他之後再說│小店裡藏著人氣名店的成功祕訣│自己可以做出店裡賣的食物嗎?│提防自己的野心│從餐廳到品牌,培養發掘的樂趣
第二章:打造成功店舖必須考慮的事
馬上忘記還剩多少錢吧!│學著用客人的視角看事情│權利金vs地點,該選哪個?│取一個讓客人印象深刻的店名│內場還是外場?老闆的優先順序│隨意改變原則是大忌│管理員工跟顧客一樣重要│留到最後的人必須是老闆│做吃的生意,真的不容易
第三章:把餐廳擴展成連鎖加盟店
找到最符合大眾的口味│凸顯餐廳口味與風格的裝潢│有效的廚房管理與打造穩定味道的標準化食譜│抓住客人口味並了解趨勢──菜色開發的時間│熟悉加陌生,打造出有說服力的菜單│要招攬客人,還是要顧成本?│美食餐廳的人氣很快消失的原因│如何應對客人的抱怨以及不親切的員工│如果好奇某間店如何成功,就去看社群媒體吧!│總店與加盟店是相濡以沫的夥伴
第四章:向餐飲業邁進
給後來者的捷徑│為了穩定餐廳營運,需要長期合約│保持一輩子的初心│老闆的所有決定都應以客人利益為導向│薄利會帶來更多利潤│做生意就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事│吸引常客持續上門的祕訣│再投資是下一次成功的墊腳石│沒有人能幫自己把事業做大│店面擴大了,客人卻減少的原因│危機需要正面突破│從附加項目變成重點事業
內文試閱
做喜歡的事情來賺錢
我不是專業廚師,也沒有烹調檢定證書,但是我喜歡吃東西,喜歡找美食來吃,尤其是可以讓大多數人都滿足的價格區間、不管是誰都可以享受的食物。比起豪華昂貴的高級料理,提供簡單、每個人都可以無負擔地享受的一頓飯,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事情了。
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會先寫出重點,然後建立詳細的計畫,接下來就根據每個階段的計畫,像拼拼圖一樣,一塊一塊地慢慢補上。但是,餐飲業其實原本並不在我的人生拼圖裡,它是偶然開始的。即使如此,我並不是沒有任何原因就做出選擇,我原本就喜歡做料理,也喜歡吃,因此就算沒有制定店鋪的營運計畫,還是可以開始經營一間店。
當然,我的所有決定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會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沒辦法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不管是誰、多麼辛苦,都必須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奮起力氣去做。
而且,做餐飲是與自己的戰鬥,即使是很微小的細節,每天都還是要反覆地去做,只要有一次輕忽或者跳過,很快就會露出馬腳。所以,自己不喜歡的話就沒辦法做。
做吃的基本就是味道,不好吃當然就沒客人,而味道如果還不錯,卻沒有客人的話,就需要好好思考有沒有可以讓客人專程前來的特色。客人想去的都是能讓自己心甘情願掏出錢用餐的地方。餐飲業的核心就是提供性價比高的食物,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實行起來卻很困難。以義大利麵來說,不是隨處都吃得到的義大利麵,而是要做出只有在這間店才吃得到的味道,這並不簡單。客人享受食物的同時,老闆和員工的服務,以及店裡的氛圍也都要完美整合才行。無論是什麼立場,只要自問「如果我是客人的話會怎麼想?」,問題就容易解決多了。如果生意不好,一定要抽絲剝繭地找出原因。
只要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探討,答案很快就會出現。過去四年間,我因為做節目而認識的餐廳老闆們就是如此。在《白種元的巷弄食堂》這個節目裡,我和許多餐廳老闆們分享了我長久以來經營餐廳的各種經驗。反覆聽著這些人的苦惱,我真心地提供了「如果是我會怎麼做」的建議。
「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一邊這樣想,一邊實際行動的過程就是我的人生。如果我感到不自在,別人也會不自在;如果我感到自在,別人也會自在。食物也一樣,我必須先滿足自己,才能滿足客人,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始發想,不要只停留在想像裡,把它現實化的行動力造就了現在的我,我對此十分自豪。
雪濃湯與冷麵等是韓國餐廳裡的常見菜色,但在幾年前,人們還覺得這些是只有廚藝高超的人才做得出來的料理。最近常有經典食譜流傳,或是出現各種高效率的新式料理器具,即使不是很厲害的廚師,也可以做出好味道。所以,如果你正在準備創業,只要找出這種菜色,細心構想,把它做得獨樹一格,再從裡面挑出主打,就是很好的開始了。
我是餐飲業的經營者、料理研究家,也是做節目的人,我的天職就是要把美味的料理用合理的價格賣出去,我想要長長久久、一直享受地做這件事。
經驗比點子重要
相同的食物,吃起來的味道卻可能時時刻刻在改變。天氣晴朗或多雲、客人從家裡出門時心情好或壞,都有可能影響味覺。就算是我,也曾經發生過某天覺得不好吃的餐點,過幾天再去吃,變得好吃的不得了,還問店家是不是換了老闆。所以,口味是很主觀的,可能會改變,更不用說做菜的人的口味了,更容易落於主觀。
早上比較晚才吃了泡麵當早餐,看了天氣好像會下雨,所以決定午餐吃刀削麵。這種情況下,不管那間刀削麵店多好吃,吃了也一定不會覺得好吃。但是,幾天後,早餐吃了比較油膩的三明治,天氣又很涼快,就有點想喝湯,這時如果再去刀削麵店,肯定會覺得湯頭無比美味。因此,做餐飲就是必須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累積一定的經驗後,再來創業才最理想。
我認為開餐廳跟上班是一樣的,上班族每個月從公司領到薪水,開店的人也是打開始就要想著自己是在店裡工作,必須具備這樣的想法。有了經營的經驗,以後才能擴大店面或是開分店,創造自己的品牌。
然而,對於毫無經驗的青年創業家,突然開始開餐廳是十分危險的,不是只有開出一間美美的店才叫創業,即便是具有在路邊賣烤地瓜或是鯛魚燒等小資本生意的經驗,未來做餐飲的時候,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從資金及需要的設備和物品等開始,食材、市場趨勢及顧客回流的原理等都會在腦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比起直接開一間店,經驗值更重要,甚至只是打工都可以,只要想法與創業連結,看到的東西就會不一樣。利用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者將正在做的事與想法結合,這就是創業。無論是打工或是在公司上班,只要時時刻刻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在工作上,就開始與創業發生關係了。
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沒有想到這個層面,僅是算著時薪、沒有靈魂地工作著,若是這樣在工作,不管什麼經驗都不會有幫助的。不要找輕鬆就能賺錢的打工,要從哪些工作能夠讓自己獲得經驗來判斷,進而選出合適的工作。
因此,要我選出創業前必備的條件的話,不用說,一定是「累積經驗」。特別是要去跟自己未來想賣的餐點一樣的店裡工作,就算只做一個月,也可以體會到創業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加上若是在生意不好的店裡待過的話,對於創業的困難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簡單來看,洗碗和外場服務都有訣竅,「只要把餐點好好地端出來、環境有打掃乾淨就行了吧?」,這是不懂的人才會說出來的話。如果不懂食物的話,連端菜都不可能端好。根據不同的食物,從送餐順序到餐點上桌的時機都會不同,鍋類料理要什麼時候上桌最合適,做過的人才會知道。這樣自然而然地對很多事情產生好奇心,在找出答案的過程中,就會慢慢學得訣竅。
在廚房洗碗也一樣,如果客人剩下很多小菜不吃,一定要確認是什麼原因,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把小菜搭配主要餐點一起吃。如果客人點的餐點偏甜,那麼帶有海鮮腥味的炒小魚乾就一定不會被喜歡;如果點的是肉類料理,搭配新鮮蔬菜做成的小菜就能讓人一口接著一口,這些小地方都要一一留心,如果不改善的話,絕對看不到未來。
聽了我這些話,或許有人會被嚇到,以為我是在叫大家不要創業,但我想說的其實是創業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更何況是在現在這樣困難的時期,如果沒有好好準備就開始,是非常愚蠢的,請大家銘記在心。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白種元 백종원 The Born Korea代表理事,餐飲經營專家。 延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畢業,1993年在首爾江南論峴洞開設菜包飯餐廳,從此踏入餐飲界。其後,先後於海內外創立本家、韓信大排檔、新村食堂(肉)、香港飯店0410、白啡茶房等20多個餐飲品牌,經營超過2700間分店,跨足中國、美國、日本、澳洲、波蘭、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泰國,致力於韓食推廣。參與《黑白大廚》、《白種元的巷弄食堂》、《背包廚神白種元》等料理節目,並著有《白種元的50道獨享料理》、《白種元的餐廳料理祕訣》、《白種元的肉料理》、《白種元選酒》等多部作品。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