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散文
光的重量
left
right
  • 庫存 = 9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光的重量

  • 作者:張讓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4-07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23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6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什麼是人?不就是一團烏漆八黑嚮往光明? 旅人在未知的天蓬下依星指路,寫字的人以命焚火。只要打開閱讀的眼睛,書頁穹宇無不熠熠。 散文家張讓縱遊時間、文學、城市、生活,鑿字引光, 汲取20餘位作家的靈光與幽默,為受時局所迫的人發出不平之鳴。 既是嗜讀者的慷慨召喚,也揭開世界的處處驚奇。 ・ ▎嗜讀者的深情告白 讀書的「無濟於事」,恰是最大的「無用之用」——實際來說,書無法充飢或救命,但在精神層面上,書卻是最平易且唾手可得的心靈食糧,是安頓身心的最佳療方。 張讓寫讀書,不以評價或架構為先,而從作者本人著手。在她理性、節制、爽颯的筆鋒下,每一位作家都像是她結交多年的好友,引起讀者識人的興趣,激發一探作品的興致與熱情: ◎【談「地海系列」作者娥蘇拉.勒瑰恩】勒瑰恩文字刻意樸實單純,而她就駕著這簡潔含蓄的文字輕舟周遊物質和心靈宇宙,來去自如。她能從樹木的角度發言,能呼風喚雨讓石頭說話甚至越過生死牆到冥界又回來,簡直無所不能,唯獨不自大驕狂(⋯)她看不慣評家總以「一本書在說什麼」的角度來看小說,對她,小說是想像力遊戲馳騁而不是說教的場域。 ◎【談愛爾蘭小說《四封情書》】捕捉了愛情的神奇可怖再加以放大:痴迷盲熱,欲生欲死,從狂喜的尖峰到絕望的深淵,到最後愛情凋萎死滅又奇蹟重生,讓人不忍看不敢看又不能不看放不下手。 ◎【談自然文學作家溫德爾.貝里(Wendell Berry)】樹林是他清靜休息的地方,季節來去變化,一隻半空迴轉的蒼鷺,一片林中初見的藍鈴花,自然的神奇美好打動他,什麼都比不上,詩人天性表露無遺(⋯)在那生息循環不絕的花草樹木鳥獸之間他面對神祕,渺小謙虛,無語讚歎。他不追求天堂永生,他的世界是人間,地球是他可以感知擁抱的真實。他努力生活在這土地上,不統馭役使萬物眾生而是像個園丁竭盡全力愛惜保護。 ◎【談《遺愛基列》】經由尋常又不尋常的人物和故事,展現人生苦惱衝突的種種面相,充滿了寬厚的理解與同情(⋯)多少平常而又珍貴的片刻,極其動人。裡面有親情、宗教、種族、歷史,和生命與自然的美好神祕,在在讓人駐足沈思。她讓我們看見信仰有許多種類,也有不同的表現和實踐方式。再怎麼虔誠熱烈的宗教信仰,並不消解疑惑、爭執、恐懼、失望等等人與生俱來的矛盾和悲傷,因而有無比的感召力。 ◎【關於讀小說】所有故事是一個故事,前後呼應,迴盪不絕。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可以重如千鈞,簡單一件事讓人悲從中來。一切更好也更壞,善惡未必有報,人生無理可講。好像走遍江湖的老僧看盡世事,滿懷悲憫無奈然不可言說。也許因此小說家必須不息不輟演述生死悲歡,試圖說出個所以然來。而讀者如我也必須亦步亦趨浮沈其中,努力看出個所以然來。 ▎為驚奇開眼,書中有書,人中有人 在張讓的眼中,大千世界時有驚奇,萬事萬物藏著神祕的關聯: ◎【談「西班牙時間」】農屋沒有網路連結,手機也不通。仿如山中無曆日,也就順理成章進入了安達魯西亞時間。這不是剁得碎碎的現代時間,不是碎成齏粉的美國時間,而是大片大塊的,像布店裡抖開成疋成疋的布料,書店裡滿架滿牆攤開的書。肥沃,廣闊,充滿了可能。 ◎【談「攝影」】曾寫過一篇探討攝影的文字,論到攝影凝凍時間,如「截生命於中流」。許多年後,對攝影這個特質還是覺得玄,也許更玄。因為年歲越長越加體會一切匆匆,生命永恆流逝時間無論如何沒法凝凍的決絕。從這個惆悵的角度,攝影快門咔嚓一響宛如巨靈大掌憑空攫取了片刻風影,就像文字捕捉了我們內在瞬間的感情思維呈現紙上,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只是習以為常,那神妙失去魔力,沒人記得那個奇蹟了。 ◎【談「寫作」】寫作並不是個普遍的職業,雖然感覺上當今人人能寫人人在寫,作者作家滿天飛。仍然,存心寫作,全力寫作,被寫作牽引逼壓欲罷不能,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輩子,究竟是少數人做的事。也許有許多人年輕時夢想寫作,然真正走上那條路的畢竟是少數。寫作國度的風景從外面看似乎浪漫逍遙,栽進去了才知道裡面其實蕭瑟蒼涼,而且滿佈荊棘兇險。 ◎【談「生命的追尋」】似乎,是疑惑迫人追尋,是提問讓撞擊發光,答案誠然遙遙招引,卻如過來人所說,是那求索的過程更加有趣動人(⋯)如果我們注定要受好奇疑問引誘追尋求解,為什麼在某個稀罕時刻,當我們心神寧靜萬惑止息,不思不想不疑不問單單感受回應,是那樣無可言喻的美好?

目錄

【目次】 自序|有人同行 輯一 書和人 沒人比我更驚奇 愛黑貓的女人:娥蘇拉.勒瑰恩 有一個地方 機遇的故事 不然怎麼能夠承受 光的重量:重讀《遺愛基列》 我不能不告訴你我愛你 我的達西問題 我愛你不要死 輯二 旅行和攝影 看不見的威尼斯 那時我們在西班牙 只因剛好那時在那裡 輯三 手記 雨天書 花鳥蟲手記 輯四 迷人疑惑 不如釣魚去 時間不再來 暈眩的星空 輯五 黑暗時節 當世界不敢呼吸 天空下 知了知多少 空中有微音 和酋長散步 我們的名字是自由 不公的遊戲 輯六 走出走入 運河帶他們回去 獵人輓歌 一件又一件 上畫廊去 沙漠裡的籃球架

內文試閱

【試閱|(節錄)光的重量:重讀《遺愛基列》】 1 一天隨手從書架上抽出《遺愛基列》,看將起來。難說是第幾次了。 施清真的譯文優美(編按:本篇譯文採用二〇二二年木馬文化版本),比原文更有種親切感,從書名翻譯便看得出來。原書名是《基里亞德》(Gilead音譯,虛構的美國愛荷華州小城名),加了遺愛兩字,感覺完全不同。瑪莉蓮.羅賓遜用字純樸,通過老傳教士艾姆斯之口,字裡行間充滿了關愛。譯文不但充分傳達,用字遣詞更增添了溫柔韻味。我在原文和譯文間來回賞玩比較,不斷重新體認中文內在的抒情之美。 譬如開篇句:「昨晚我告訴你有朝一日我將離去⋯⋯」也可以譯成:「昨晚我告訴你有一天我會走了⋯⋯」用「有朝一日」便多了分哀戚,設下全書無奈傷感的基調。 一處艾姆斯提到某天午後光線之美: 「光線似乎帶有重量,擠出了草地上的水氣,逼出了門廊地板上的霉味,甚至有如晚冬的殘雪積壓著樹梢。光線駐足你的肩頭,恍若小貓窩在你的大腿上,感覺親切而熟悉。」 光線、晚冬、殘雪、樹梢、駐足、恍若這些詞,都帶了原文沒有的詩意,這並非出於譯者故意粉飾,而來自有些中文詞彙的「內在詩性」。若避過那些「詩味詞」,可譯成: 「那光似乎帶有重量,擠出了草的濕氣,逼出了門廊地板裡老舊的酸味,甚至像晚冬的雪壓沈了樹。那光停在你肩頭,有如小貓窩在你大腿上。是這樣的熟悉。」 也許更近原文,但少了那優美。有時號稱某中譯比原文好看(對這說法我總存疑),原因在此(那些刻意加油添醋美化的不算)。 另一處艾姆斯談到存在,一開始說得很妙:「我最近常想到『存在』,事實上,想得滿心敬慕,幾乎無法好好享受活著的每一刻。」然後他想起有一次橡樹落實好像下冰雹般壯觀: 「有時我覺得自己像個孩童:我張開眼睛,看到許多以前所未見的奇妙事物,卻很快就得再度閉上雙眼。我知道相較於永生,世間一切不過是幻象,但世間卻因此變得更可愛。世間存有凡人之美,我眞不敢相信人們踏入永生之後,竟會忘了肉體的奇妙;肉體雖非永恆,但延續生命、年華老去,卻是最奇妙、最有意義的過程。從永恆的觀點來看,我相信每個人在凡間的旅程都是一篇有如《特洛伊》般的史詩,値得後人在街上傳誦。我無法想像有誰能將這個旅程一筆勾消,我相信虔誠的心也不容我遺忘。」 其實施清真譯文並不盡然緊貼原文,如果倒譯回去可能和原文有所差距。出於好玩,這裡我且另譯: 「有時我覺得像個小孩張開眼睛,看見永遠無法指名的事物以後又再閉上了。我知道相較於等在前頭的,這一切不過是幻象,正因這樣卻反而更加美好。這裡面帶了凡人之美。我無法相信當我們都經過轉化不朽了,竟會忘記短暫必死的奇妙、生殖和老朽那至高無上的燦爛大夢。在永恆的國度這個世界將如特洛伊城,我相信,所有在這裡發生過的將如宇宙史詩,成為街頭傳頌的歌謠。因為我不能想像任何真實會將這些一筆勾銷,我想虔誠也不容許我嘗試。」 無疑施清真的譯文優美許多,而且大體上並不脫離原文太遠。讓我選的話,我會挑她的譯本。她不但譯出了原文本意,還給了它淳厚溫暖的色澤,是我比不上的。我這裡的另譯因此不是批判,只是久沒翻譯手癢的練習遊戲。 2 一處艾姆斯談到聖餐和身體,坦白說:「我真喜愛自己這副軀殼。」葡萄酒和聖餐象徵耶穌的鮮血和身體,是我怎樣都無法接受的野蠻和牽強。可是他說:「基督的身體,為你毀棄;基督的鮮血,為你流出。你抬頭從我手中領取聖餐,童稚的臉龐是如此肅穆、美好。身體與鮮血,兩者皆奧妙至極。」 我虛心聆聽,竭力體會他話中含意,卻像穿不過針眼的駱駝,怎麼都進不了他的境界。也許我偏見太深,疑問太大。 我暗自爭論:宗教難道不是人為產物嗎?所有不容懷疑不可違背的真理或教條,難道不都是人假託神的名義造出來的?畢竟,天何言哉?是人吱喳不絕,以神之名設立了一條又一條的禁忌規條?《阿含經》也好,《聖經》也好,《可蘭經》也好,難道不都是人假造物之口自說自話?而什麼是人,不就是一團烏漆八黑嚮往光明?一根思考的蘆葦自以為是擎天巨木? 艾姆斯這句:「有時我覺得自己像個孩童:我張開眼睛,看到許多以前所未見的奇妙事物,卻很快就得再度閉上雙眼。」難道不恰恰說中了我們的狀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德經》裡不是說? 是的,我疑問太深。 因為太多前人提供的所謂解答本身導出更多疑問,不如以草木鳥獸為師。 不過這並不表示我歧視宗教,反對宗教。我只是無法停止質疑和探索。 3 儘管我對《遺愛基列》並非無所挑剔,卻總不失初讀的感動,讓我一再驚訝。 相對,羅賓遜的散文我卻看不下去。就像艾姆斯,她是個虔誠基督徒,而且是個閱讀深廣高度自信的知性基督徒。但她寫宗教信仰既乾又澀,而且總給我種「真理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高傲和封閉感。譬如她談到不解何以有人不信上帝,因為宇宙萬物這般神奇,讓我不禁失笑。因為對無神或未知論者來說,那神奇之感一模一樣,只不過導致相反結論。一個沒有上帝或任何造物的宇宙,毋寧更加神奇讓人驚歎。信仰帶來膜拜,無神或未知論者則從驚歎更進一步,擺脫宗教這個中間人,直接深入探究宇宙自身的奇幻奧祕。幸好她的小說世界是另一番景致。 羅賓遜寫作嚴謹,只出過五本小說:《管家》和「基列四部曲》(另三部是《家園》、《萊拉》、《傑克》),本本獨特引人。《遺愛基列》經由尋常又不尋常的人物和故事,展現人生苦惱衝突的種種面向,充滿了寬厚的理解與同情。看老艾姆斯寫他祖父強悍不屈的信仰方式,父親與祖父的爭執破裂,寫他對年輕妻子和幼齡兒子的柔情,多少平常而又珍貴的片刻,極其動人。裡面有親情、宗教、種族、歷史,和生命與自然的美好神祕,在在讓人駐足沈思。她讓我們看見信仰有許多種類,也有不同的表現和實踐方式。再怎麼虔誠熱烈的宗教信仰,並不消解疑惑、爭執、恐懼、失望等等人與生俱來的矛盾和悲傷,因而有無比的感召力。 4 這部小說其實是艾姆斯寫給兒子的一封長信,或許更接近許多封想到哪裡說到哪裡的即興短信。老牧師知道來日無多,千言萬語多少心事要交代,於是提筆給未來的兒子寫信。 回顧一生,是件困難的事。從頭到尾艾姆斯閒閒道來,語氣溫和平緩,好像毫無火氣。其實他是有脾氣的,自己很清楚,偶爾脾氣發作,語調便不由自主尖銳起來。譬如一次鮑頓的女兒拿了一本舊婦女雜誌來,是鮑頓特地交代留給他看的,知道裡面有篇文章會惹艾姆斯惱怒,他等著看好戲。有趣的是,也是在這裡通過對果凍食譜的反應,艾姆斯流露出含蓄的幽默感:「法律實在應該明文規定,雜誌中若出現討論宗教的文章,前後二十頁之內不得刊載果凍沙拉食譜。」至於這有什麼好笑,只好請你自己去發現了⋯⋯

作者資料

張讓

張讓,本名盧慧貞,一九五六年生於金門,祖籍福建漳浦。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獲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獎。著有小說集《並不很久以前》、《我的兩個太太》、《不要送我玫瑰花》,散文集《當風吹過想像的平原》、《斷水的人》等。

基本資料

作者:張讓 出版社:木馬文化 書系:我愛讀 出版日期:2023-04-07 ISBN:9786263144002 城邦書號:A050084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