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其他
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

  • 作者:謝錦桂毓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5-06-02
  • 定價:48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輔大傳奇教師謝錦繼《生命的窗口》解析詩詞之後,這回帶你鑑賞中國小說。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用為難。」 很多人讀小說,但常常並不清楚小說是什麼,也不清楚小說要怎樣讀? 閱讀小說,為什麼可以把自己和世界看得透徹? 小說要怎麼讀,才能真正讀懂,進而理解人生的況味? 三水西金儒紅,中國古典小說,你讀懂了多少? 謝錦的中國小說鑑賞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方法,更是一門心法。 閱讀小說是,讀自己、讀他人、讀世界,成就自己的內在英雄。 閱讀不只是賞析與耽美、投射與尋找認同。 閱讀更是感性層面的振動、理性層面的認識、靈性層面的覺知。 閱讀小說是我們理解人間煙火、體悟有情世界的開始。 本書以中國小說經典著作為媒材,透過「人物、情節、背景、觀點、主題」五個切點,層層解析小說寫作既精密又嚴謹細緻的藝術手法,同時搭起通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橋梁。 大家都說劉邦偷了項羽的帝國,真的是這樣嗎?賈寶玉為何獨鍾黛玉一人?潘金蓮為什麼老是沒人懂她?你可以從李斯見鼠興嘆的小事,就看見這個人如何成為輔佐秦王一統天下、影響千古的能臣嗎? 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鴻門宴?這些熟悉卻陌生的故事究竟在說什麼?讓輔大英文系的中文老師帶你用全新的視野進入中國文學世界。 這本書老少咸宜,但最適合幾種人看: 一﹑極度渴望認識自己的人。 二、尋找門徑,想真正讀懂中國小說的人。 三、對探索文學與生命文本有興趣的人。 四、教學工作者。 【謝錦名言】 ◎「生命時時刻刻都是選擇!」 ◎「生命不是現在就太遲了!」 ◎「要就會有,沒有但是!」 ◎「勇敢就是帶著恐懼往前走!」 ◎「換一副眼睛,世界就有不同的風景。」 ◎「自己改變,世界就會改變!」 ◎「知識沒有進入生命,不會有力量!」 ◎「忽略文化問題,將在劫難逃。」 ◎「精神死亡就是二十歲死了,八十歲才下葬。」 ◎「想是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的!」 ◎「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

目錄

◎寫在前面 【第一部】 ◎全書序曲 ◎第一章 「小說」的概念、文體要素及相關的議題 .第一節 釐清「小說」的文體要素 .第二節 小說文體要素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釐清中國「小說」的概念及其「發展觀點」 【第二部】 ◎「人物刻畫」序曲 .小說人物型態分類的問題 .人物刻畫的選材和安排準則 .人物刻畫使用的方式與注意事項 ◎第二章 單人舞——聚焦在個體的刻畫 .第一節 直透靈魂深處的筆力:司馬遷寫李斯﹁老鼠哲學﹂的人生悲劇 .第二節 「遊西湖」寫出「這樣的一個讀書人」:吳敬梓單筆冷眼白描為「馬純上遊西湖」寫心 ◎第三章 關係出性格 .第一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寫關羽請戰引出的複雜矛盾 .第二節 關係出性格的典範:司馬遷寫〈鴻門宴〉人物糾葛相生的性格 ◎第四章 性格變化發展型人物 .第一節 英雄的歷險:《左傳》寫重耳生命心靈受試煉、回歸的旅程 .第二節 人什麼時候才能掌握到自己:《水滸傳》寫林�}被逼上梁山的心路歷程 【第三部】 ◎第五章 「情節結構」例釋 .「情節結構」序曲 .第一節 線性結構例釋 .第二節 網狀結構例釋 ◎第六章 「背景」例釋 .「背景」序曲 .第一節 「背景」推動情節與人物命運 .第二節 「背景」襯托人物性格、映襯人物心理 ◎第七章 「觀點」例釋 .「觀點」序曲 .第一節 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敘述模式 .第二節 主觀敘述與客觀敘述 .第三節 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 ◎第八章 「主題」說明 .第一節 「主題」是什麼? .第二節 主題在哪裡? ◎後記 未竟的旅程

內文試閱

「寫在前面」   生命是逆風飛翔的老鷹,牠尋找未知的東西。   文學文本是閱讀靈魂的媒介和窗口,   我們學習擦亮自己的眼睛,   讀自己、讀他人、讀世界,成就自己的內在英雄。   這本書依然是為對自己生命有興趣,並願意以文學當窗口,來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人寫的。   本書表層講的是讀小說的門徑和方法—開啟靈魂之窗,意旨則是搭起通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橋梁,建構自己的意義世界;兩者一表一裡,所以書名叫做《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   本書內容架構相對單純,從橫面——文體要素、縱面——歷史文化方面釐清「小說」的意義,做為確立本書選材的立場和範圍;然後以當今認知的小說文體要素為據,含括了文學傳統中「散文敘事體」概念的作品如史傳,再分項目分章節,並各舉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家較熟悉的例子,同時透過解讀的過程說明讀小說的門徑與方法。   雖說這是一本帶有工具書性質的書,但行文並不像一般小說的析論只停在技術層面,解讀時呈現的是動態的狀態。   如以「人物刻畫」來說,會涉及到性格、人物心理、結構理論、文化心理之類的內容,有些甚至會有中國版《為自己出征》的意味,可以立體的「看見」生命的、世界的風景;同時因為這樣而能與另一個生命照會,體驗神交古人的滋味,加上有文化背景音樂流淌而下,因此有了溫度與動態感,讀起來可以成為內在生命的出征之旅。   其他看起來比較硬一點的章節,也未必都只講技術面。如「情節結構」,除了了解文本的情節是如此深具邏輯的精心設計,不得不為之讚歎;對應到自己身上,也當能產生理性觀看與理解生活的文本的助益,看到人性對應世界時的情、理悖論,讓生命充滿戲劇張力。「背景」則著重在推動情節與人物命運、襯托人物性格、映襯人物心理的描述,且選例含括中國小說「六大名著」,並以小說主題思想意涵予以總說的體例發端,再進摘選的章節釋析,這指向對世界觀看的視野與格局,當有助於文本閱讀和對生命周遭事物的觀察層面與視角。   文學訓練講最多的往往是技術層面,其實,門徑、方法固然是不可少的津梁,但更根本、更重要的是,怎樣認真對待生命,怎樣認真生活,並堅持感受、思考與體驗;所以本書不止於工具性質,眼光上升到關注生命的課題。   形式上把原來的「對話體」改成「敘述體」,讀起來或許會比較順暢且有快感;這點是我為據說是大多數讀者的習慣所做的妥協。畢竟我一直要把讀者請到書中來對話,那只是我固守雙向且互為主體的世界觀、生命觀,對於書籍的閱讀來說並不見得實際。書寫出來本來就是要跟世界對話的,如果因為對話體的阻隔而你我相遇不相逢,甚或過門不入,那也沒達到對話交流的目的。〈以下略〉 「人什麼時候才能掌握到自己:《水滸傳》寫林�}被逼上梁山的心路歷程   人被逼時能跳得多高呢?據說梁山高海拔一百九十七點九公尺,而原來的山名叫「良山」,那麼,林�}被「逼上梁(良)山」的意義是不是很值得深思呢?我們看書時為英雄喝采,也為英雄的遭遇而心痛感嘆。故事是現實的映照,照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以及在人的世界裡永遠都無法越過的鴻溝,這就是文本的魅力所在。   林�}被逼上梁山的過程很曲折:先是受高俅的陷害,幾乎被問成死罪;死裡逃生;發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百般折磨,然後捆在野豬林,差點給一棍當頭打死;到了柴進莊上,雖有柴進熱誠相待,但仍不免一度得對趾高氣揚的平庸之輩洪教頭陪著笑臉;到了滄州牢營,因拿銀子稍慢,就被差撥罵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這一切,林�}都逆來順受的忍了,可陸虞候又來滄州追殺,林�}終於忍無可忍,一幕風雪山神廟中,靈魂深處的「匪魂」,如睡獅猛醒,在漫天的風雪中,在火燒草料場的熊熊大火映過來的火光中,猛下殺手,血濺山神廟前的風雪大地,遺下一幅血紅雪白的慘烈森冷的圖景,而後,踏上了夜奔梁山的不歸路。   從有命、有家、有地位、有前途,到只剩一身,再到連命都保不住,一路險象環生,驚心動魄,他之所以博得讀者的同情,讀者從內心贊同他上梁山的人生選擇,甚至心也跟著他一起上了梁山,這是為什麼呢?其中透露什麼訊息呢?   林�}的生命故事是有典型意義的。前面我們不無著急、不滿的一再批評的說,他一再的忍辱退讓,是想從妥協當中找到臨時的避難所,以便於有「掙扎得回來」的希望。他的眼睛裡就是那個小家庭,只要保住小家庭,付出什麼代價都願意,而且他覺得是可以做到的,而事實上這是幻想;因為我們置身事外,知道事實上他做不到。其實我們也知道,在那樣的時代環境下,想維護一個人的尊嚴,也確實是太困難了。以個人的力量去反抗一個政治社會的結構性力量是不會成功的,再加上林�}對政治社會的黑暗程度一直就沒有足夠的認識,所以他也不可能和這個社會做到徹底的決裂。   但是,一個社會如果逼得像林�}這樣安分守己的好人都不得不上梁山的話,那是一種無奈,也是對政治社會的一種嘲諷。所以林�}的悲劇首先是一個社會的悲劇,嚴重傷害人的尊嚴的悲劇。其次才是林�}性格的悲劇;我們經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性格就是命運,林�}終究逃不過他自己的那一套生存信念的制約。雖說讀他的生命故事不免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這也是無可替代、不能強求的。   算來林�}是《水滸傳》中唯一一個嚴格意義上被逼上梁山的人物。一個武藝高強、無辜善良、理想的國家良將,卻被高俅這位像他自己一腳踢起的氣球般輕飄飄直升到高位的無賴小人橫加迫害,最後只得上演一齣風雪山神廟血腥復仇,然後躥入草澤。文本就是拿善良有能的林�}與奸邪無賴高俅所代表的黑道朝廷反覆對比,傳達出對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大賢處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中深深的無奈與憤懣。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無奈與憤懣。早從屈原的〈離騷〉開始,千百年來反覆傳寫了不知多少次。這種「浮雲蔽白日」(比喻奸邪主政、君子道消)的格局其實是人類生存的永恆命題。只不過《水滸傳》把林�}故事所蘊含的這種深廣憂憤,寫得沁人心肝,而且放在全書開頭不久之處,這就有了後來眾好漢暴烈的反抗的背景和前奏,使《水滸傳》的意蘊提升了一層品格。因此,水滸世界裡「風雪山神廟」、「林�}夜奔」等故事的意味,和魯智深、武松等草莽豪傑的傳奇故事是迥乎不同的,它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以及快意恩仇之外別抒懷抱,在水滸世界裡獨奏了一曲怨鬱而又慷慨的悲壯之音。   另外,從更普世的意義來說,水滸世界裡的林�}故事,還傳達出中國人──尤其是有才幹而善良的中國人那種深重的壓抑人生的滋味,讀來何其沉重!   這樣的主題,文本是怎樣設計表述的呢?   首先是人物關係的設計。〈以下略〉   〈「人物刻畫」第三章「性格變化發展型人物」第二節—節錄「結論」前段〉 「直透靈魂深處的筆力:司馬遷寫李斯「老鼠哲學」的人生悲劇   對於李斯而言,成也老鼠,敗也老鼠;成也上蔡小吏,敗也上蔡小吏。一個人的早年閱歷,竟然是如此難以超越。看來人的一生,未必是能由自己一直掌握的啊!清醒談何容易!   司馬遷在〈李斯列傳〉結尾感慨的說:「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説,廢嫡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評價非常深刻。意思是如果論功勞,李斯不比周初的周公差,李斯做的事業也很偉大,但李斯名聲為何沒有周公好呢?因為他太重「爵祿」,太奉承,太想保全自己,卻把自己葬送了。要不是貪心不足死於非命,孔廟裡怎麼說也得有李斯的一席之地。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人容易記其過而忘其功。對李斯而言,我們很容易從政治社會的負向角度片面強調李斯只是一隻貪腐的「倉鼠」。事實上,李斯來自倉鼠啟發的作為,對整個中國文化各方面所做的貢獻及其影響至今依然持續著;而同樣由倉鼠啟發,主宰他一生升沉與禍福的「老鼠哲學」也依然精神不死,傳者不絕。千百年來許多人揣摩、研究、信奉、效法李斯的「老鼠哲學」,決心做「倉鼠」,尤其在官場,深諳此道的倉鼠層出不窮,史不絕書。我們常聽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其實都是「老鼠哲學」的翻版。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人間奮身追逐名利而不知回頭者從來不缺。人是欲望的奴隸,上了功名利祿之道後,就再也難以下來了。我們在或嘲笑或鄙視李斯的同時,要能看到李斯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對於老鼠的「哲思」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認識論的意義;也要能看見自己身上也有那隻老鼠,明白牠的威力和意義,因為那是人的生存裡難以逃離的命運。   結論是:苦於貧賤而貪戀富貴,是李斯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這種思想是他人生之夢得以實現的動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禍根。   《史記》是「散文敘事體」的傑作;如果把歷史的概念拿掉,它就是一部精采的小說。司馬遷擅長用簡潔的文學手法選擇一些典型性的小故事為歷史人物寫心。   司馬遷之所以能夠從那麼大的一個歷史人物的遭遇中,抽選一個那麼不起眼的小故事,並寫在傳記開頭,藉「倉鼠之嘆」這種生活中的小事,讓我們看見李斯靈魂的真相,以及這支靈魂樂曲的主旋律是如何領著整首樂曲演奏的,就在於這則小故事在人物的活動中帶有原始動因的性質,是諸多事象得以生成的根源,這是司馬遷的功力,是令人讚歎的直透靈魂的筆力。   〈「人物刻畫」第一章「單人舞——聚焦在個體的刻畫」第一節「結論」〉 《紅樓夢》:林黛玉與瀟湘館   我們看當寶玉挨打時,黛玉痛徹肺腑,卻不敢與眾人一起去看寶玉,哭腫的眼睛更不能讓別人看到,只好「獨立在花蔭之下」,遙望寶玉住的怡紅院。這時室外滿地下「竹影參差,苔痕濃淡」,室內則是「竹影映入紗來,滿室內陰陰翠潤,几簟生涼」。這「參差」的竹影,「陰陰翠潤」的竹影,令「几簟生涼」的竹影,就像籠罩在黛玉心中的重重陰影,透出一股沁人心肺的悲涼。此時,黛玉養的鸚鵡似也懂她的痛苦,竟替她「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韻,接著念道:『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以上第三十五回)   情節發展到四十五回,隨著壓力持續,黛玉病情比前重了些。在一個「秋霖脈脈」,「且陰的沉黑」的黃昏,黛玉病臥在床,聽那雨滴竹梢之聲,更覺淒涼。黛玉不覺心有所感,遂不禁發為章句,寫下〈秋窗風雨夕〉詞。   全詩以秋窗風雨為背景,在「疏竹虛窗時滴瀝」中,結合一系列具體景物的形象描繪,淋漓盡致的抒發了離人的滿懷愁緒,情思淒苦,格調低沉,反映了她沉重的心理壓力,及無法找到出路也無力抗爭的苦悶心情。   後八句這樣寫:「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窗外之竹受秋風秋雨吹打,窗內主人受倫理文化規約的摧殘,「連宵脈脈復颼颼」。雨滴竹梢,像黛玉的心在哭泣。瀟湘館的環境與黛玉的心境無不透出令人窒息的悲涼氣氛,暗示著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經到來,悲劇的命運正在等待著她。   隨著賈府的形勢發展日趨嚴峻,風刀雙劍的威逼日漸凌厲,對黛玉愈來愈不利,直滑向寶玉遺失通靈寶玉「以假混真」成「瘋癲」,被矇騙跟寶釵結婚,黛玉先焚稿斷痴情,並在寶玉娶親時淚盡而逝。   當時黛玉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這個時辰。紫鵑等都大哭起來。李紈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憐,便也傷心痛哭。因瀟湘館離新房子甚遠,所以那邊並沒聽見。一時,大家痛哭了一陣,只聽得遠遠一陣音樂之聲,側耳一聽,卻又沒有了。探春李紈走出院外再聽時,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淒涼冷淡。   黛玉魂歸離恨天,「竹梢風動,月影移牆」,竹子似乎也不捨的在淒清無言的月光下跟主人揮手道別,真真「好不淒涼冷淡」。就這樣,瀟湘館裡的修竹和詩書、幽怨、孤獨以及淚水,陪伴黛玉度過了一生。黛玉完成了洗石——淨化寶玉靈魂的使命,成就了曠古的生命悲劇。之後寶玉也幾經掙扎,終於下定決心,撒手懸崖,遁入空門,誓不回頭;寧願在青燈古佛前,清香一縷,獨對黛玉亡靈,無限悔恨的獻上自己一顆早已破碎的心。   〈「背景」例釋第二節「背景襯托人物性格,映襯人物心理」第五例最後部分〉 《紅樓夢》:寶玉挨打   激烈飛揚—情節的高潮   就在氣氛極端緊張賈政就要開打的緊要關頭,情節又出現「抑制」和「拖延」的手法,延宕讀者的情緒後,才把懸念「落」下來。文本在這裡使用的手法,是根據發展的加速和延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偶然性」的原則。具體就是寶玉的男僕焙茗正好不在,著急處見到一個以為是救星的老婆子,卻原來是耳聾的,以致寶玉求救無門,「急的跺腳,沒抓尋處」。可是來不及了,「只見賈政的小廝走來,逼著他出去了。」經過這一頓挫,高潮才終於真正到來。   這一小段描寫的作用就用偶然性的因素為必然性的結果推波助瀾。如果寫成寶玉被喝禁在廳上,他料到挨打勢在必然,連忙托人給賈母、王夫人報信。假設賈母、王夫人此時得信趕到,掀起的巨浪便會一下子平息,讀者被吊起的胃口也會頓時放下,那真叫沒戲唱了。作者的高明處就在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來觸發。   高點震盪之一:開打三部曲   先是喝令小廝代打:「賈政一見,眼都紅紫了,也不暇問他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淫辱母婢等語,只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小廝們不敢違拗,只得將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這樣那能消賈政眼睛都紅紫的沖天怒氣?   接著親手痛打:「賈政猶嫌打輕了,一腳踢開掌板的,自己奪過來,咬著牙狠命蓋了三四十下。」這是賈政氣極失態的表現。   這裡碰到了一個問題:衝突是力量大致相等的雙方的作用與反作用。但這裡賈政與寶玉之間的力量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因為清代的普遍狀況是,子孫不孝被父母打死,可以從寬甚至不追究法律責任;父母向官府告子女忤逆也無須提供證據,因為父母的身份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錯。   這就出現了一個關卡:寶玉必得被痛打,不痛打不足以顯示衝突的劇烈,但又不能因此被打死。而小廝僅能聽命於賈政,既不敢違抗賈政而不打寶玉,甚至都不敢往裡傳信,所以不構成衝突力量的對象。如果要讓衝突充分展開,要有大致相等的反作用力,就要把衝突的另一方替換。這樣,本來是賈政和寶玉的衝突,就先轉到當時在場可勸又畢竟勸不住的門客等身邊人,之後才依次引出王夫人和賈母。   開打第三層是門客上前奪勸:賈政喝令小廝打尚屬常態,親自動手打已經失態,門客的勸解反而讓賈政說出了他心裡的擔心:「你們問問他幹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弑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從賈政的立場看,發展段的幾件事都涉及國法、家法和個人的立身之道以及自己前途和家族利益,他要維護修身、齊家、治國的文化道德和現實利益,遇到寶玉如此的墮落與越界,他怎能不生氣?看他說寶玉「幹的勾當」會釀成「弒君殺父」就可知。而且他還說都是你們平常時候把寶玉慣壞了,這表面上是說門客等人的態度會造成縱容,實質上已隱然指涉到夫妻之間、母子之間的矛盾了,意思是我在外面打拼,妳們在家中怎麼教子孫的?這看下面便知。   最後,當眾人勸不聽,無能為力之餘,忙退出覓人給「裡面」送信,衝突因此過渡到夫妻、母子之間。   高點震盪之二:王夫人登場   為了表現這次毒打的殘酷,在賈府中引起的波瀾,以及產生的影響,文本寫了一系列人物的登場和表演,也因為隨著這些人物的登場,使情節維持在高點震盪,甚至還往上推升。接著門客勸不住賈政之後是王夫人登場,隨後李紈、鳳姐以及迎春姊妹都出場,最後賈母出場,才從高潮頂端逐步走向結束與餘波。   先看王夫人登場。   〈「情結結構」例釋第五例「寶玉挨打」高潮部分節錄〉

作者資料

謝錦桂毓

一個光著腳丫,從山中草房出發,順著文明發展大潮,走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來到信息文明時代,具有現代意識的人。 一個順應天命召喚,搭著機緣之車,走上認識自己、創造生命價值,並助力他人認識自己、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一個在教學途中,體驗到「人是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於是轉身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訓練是主線」的理念落到實處,自創以生命為核心,以知識為媒介,以教學為手段的全新教學方式的人。他,成為了輔大英文系的一則傳奇,成為了紀錄片《謝錦》的主角。 一個把中國文學課變成一堂如禪宗棒喝般的「生命成長訓練課程」的人。他直指靈魂核心的教學與詰問,讓迷失在傳統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明之中,在缺乏真我與自我假象裡飄泊的無數有緣者,得到啟發。 一個讓傳統的中國文學課成為民族靈魂的改造工程,有了革命和改造的力量的人。他引發狹隘且積習深厚的有緣人,脫去身上的殼,覺察自已在這個時代的位置,找到靈魂回家的路,以及屬於自已生命的意義。 一個不跟流行,說「人首先要成為一朵花」,說「自己做的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賞」的人。 一個說自己的東西是一套世界觀跟方法論,不是教義的人。關注的是:讀自己、讀文學、讀人性、讀世界的門徑與方法。人生現場包括教室裡只掛著「生命覺醒」四個大字橫幅,下面注記「飯要自己吃」,沒有擺放神明牌位的地方。 一個說人生沒有退休這件事的人。他離開了學校,仍繼續帶領「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跟一群有緣人一起不停的走在生命覺醒的路上;仍繼續分享生命旅途上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悟,於是十多年來有了下列幾本書。 謝錦的著作: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生命的窗口—謝錦的課堂,從文學鑑賞認識自己》 《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 《生存困境的反思—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 《覺愛路/錄》 「謝錦 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網站、粉專網址: 「網站」連結:https://hsiehjin.wordpress.com/ 「粉專」短網址: https://goo.gl/PgCwTL 相關著作:《生存困境的反思: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生命的窗口──謝錦的課堂,從文學鑑賞認識自己》《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附DVD)》

基本資料

作者:謝錦桂毓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5-06-02 ISBN:9789863442363 城邦書號:RV1073 規格:平裝 / 單色 / 480頁 / 16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