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9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覺愛路/錄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覺愛路/錄

  • 作者:謝錦桂毓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4-01-25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優惠截止日:2030年12月31日止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 此生最長的路 是愛回自己 ◢◢◢◢◢◢◢ 愛,人人之所欲,學了才會有。 覺,生愛之津樑,走了才會到。 覺醒生愛,就是做生命的功課。 這是一條向內走的自我革命之路。 願者為之,勇者行之,行者得之。 愛自己,是現在迷茫世代的終極需求。我們看遍迷境,以為被愛所困,事實上是不愛自己。 叫醒自己,愛回自己,如己所是,創造價值,這是生命來世間的目的和意義。 愛回自己的路,是拓荒式的開天闢地;見了自己,天地洞開。 ◢◢◢◢◢◢◢ 「二元」,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關係」的本質,是生命陷落的所在,是生命迷惘困頓的發動點,是生命所有痛苦的根源。 人的前半生是因無明而忘記自己是為誰而活的;後半生則是尋回自己、回應生命終極叩問的內在英雄之旅。 情路是困頓之路;理路是漂泊之路;靈路是解脫、回家之路。只要走對路、持續敲,門就會開;只要繼續走下去,就會跟自己相遇,這一路都有風景。 ◢◢◢◢◢◢◢ 「愛」,是藉穿透人與人之間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達到深深的理解與接受,並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付出。 「覺」,是「學習看見的能力」,看見人的生命陷落在無明迷惘、糾葛困頓中受苦的二元處境,看見出離困境、解脫痛苦之路,並為自己出征。 「覺醒」,不僅止於解脫生命史中自我囚禁的痛苦,更提供了生命創造力的滋養之路。「覺醒生愛」,脫縛產能,賦予生命意義,生命因此有了不同。 做自己就是度自己,就是愛自己;玩雙贏就是度他人,就是愛他人。度己度人、愛己愛人才能回應「關係」,才能愛無礙,成菩薩行。這是生命的功課。

內文試閱

  寫在前面      關係,是世界的本質,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人類自然的活在關係裡;每個人也必然、必須活在關係裡。      一顆靈魂如果可以發現、珍視、欣賞、享受自己的寶藏,那是很棒的;如果一顆靈魂與另一顆靈魂相遇,彼此有了呼喚、應答,那一樣是很棒的。      這個勝境不是天生的,是創造出來的,是人在生命旅程中經由學習、實踐並賦予生命意義的結果。      我把這趟旅程稱為「覺愛路」,本書所寫就是這條路上的風景,所以也叫「覺愛錄」。      「愛」,是藉穿透人與人之間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達到深深的理解與接受,並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付出。      要穿透什麼?要穿透生命陷落時遮蔽圓滿自我的防護牆,從二元回歸一元;並有能力進入另一個生命世界。      「愛」是關乎對方的(非物質性)需要;「情」是關乎自己的好惡跟標準。情是天生的,不學而能;愛是學來的,學了才會有。讓自己從無明中醒過來,學會愛,穿越情(感性)理(理性)所構築的二元小我世界,就讓靈魂之間有了呼喚、應答的可能。      「覺」,上「學」下「見」,意思是「學習看見的能力」。      要看見什麼?要看見人的生命陷落在無明迷惘、糾葛困頓中受苦的二元處境,看見出離困境、解脫(不是解決)痛苦之路,並為自己出征。      覺醒跟學愛是一件事;「覺愛」,就是做「生命覺醒」的功課,即從二元失愛的迷境中叫醒自己,走回自己本自圓滿的家園。      覺醒,是向內探索長出視野—看見、看懂、看透、看破的眼力和內在力量。覺醒之路,不僅止於解脫了生命史中自我囚禁的痛苦,更提供了生命創造力的滋養之路。這樣,就有了能量;而能量,就是愛的發電機。愛就是能量。      叫醒自己、做回自己,才能玩雙贏。做自己就是度自己,就是愛自己;玩雙贏就是度他人,就是愛他人。度己度人、愛己愛人才能回應「關係」,才成菩薩行。這是生命的功課。      這是一趟由無知到有知,由無明到清明的旅程,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往內走的自我革命之路,是讓生命有所不同之路,是必須走又少有人走的路。願者為之,勇者行之,行者得之。      《覺愛路/錄》,就是探索、記錄這一路發生的風景的簡要小結。      按上面的說明可知,本書的章節安排,從二元迷境開始,說人無明受苦最常見的一些狀況;次尋出離之路,說情路、理路的侷限,歸結到靈路—覺路才是出路;再說體驗,說覺察、覺悟的看見;最後說心路,舉例說旅途進程、姿勢、步伐、速度各不相同的風姿和風景。      至於本書的敘述型態,雖然形式上不是我之前各書大量使用的讀者在場的對話方式,但實質上讀者的主體依然是隱然在場的。我一開始就知道你不是我的觀眾,我不要自己一個人自顧自的對著空氣說話,因為你從來都在我心裡。      《覺愛路/錄》,是「接著」《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寫的,不是「照著」寫的。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是我在大學課堂三十三年的實踐中所創設的系統,是我的世界觀、生命觀和方法論在教學領域的呈現;遺貌取神,其真義可及於個人、家庭、團體、企業、領導、理政各層面的運用,也的確有人用得很好。      《覺愛路/錄》,則是我基於同樣的世界觀、生命觀和方法論,在帶領讀書會三十八年後所做的小結,書中呈現的是一路風景的簡明紀錄。提供這些紀錄的人是這一路有緣相遇、相伴、相隨並攜手前行的朋友;這等於說,這本書是集體創作的結果。書中使用到的各種個人資訊都來自我帶的讀書會朋友,姓名都是筆名。      兩本書的本質是一致的,都關乎生命的課題,但形式內容都不同:對象不同、場域不同,媒介不同,面對生命的力度、深度不同,表達形式也不同。      這是一本分享的書,對話的對象是跟經歷各不相同,卻要面臨避不開的生命課題和人生處境的人,尤其是那些對自己有興趣、關注自己生命的人。      這是一本結緣的書,是跟對自己有興趣,願意跟自己說話,願意讓自己走上解脫之道,願意長出愛,願意重建關係的勇者對話的      ——      序曲      這裡要說兩個本書最根本的核心觀念:「愛」與「生命」;另兩個次一層的核心概念「覺」與「體驗」,分別見第二章和第三章。      「人是符號的動物。」(卡西爾)每個字詞都是一個文化符號;每個符號都代表一個世界。人得靠語文建構自己的世界,人與人之間大半也得藉符號才能溝通連結。「語言邊界定義世界邊界。」(維根斯坦)使用什麼語言,就建構起自己什麼樣的世界。      本書的觀點必須先給愛和生命下定義,大家才好理解。      一、「愛」是什麼?      「愛」的意思可以分成三層來看;三層意思有邏輯關係,彼此不能分割。      第一是很常聽到的,愛的中間層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跟接受」。      這是什麼意思?想想看,人是不是「需要」有人懂?當你抒發一種情緒,表達一個意見,分享一個體驗,對方如果都能收到、接住,甚至給你回饋,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很棒?如果對方收不到、接不住,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有挫折感或一股涼意?      被人理解的感覺很棒,被人理解的時候你就會有被愛的感覺。在這個層面上,愛就是理解,理解就回答了人的根本「需要」。      但光理解還不夠,那只是第一步,「接受」才更關鍵。我們也常碰到,我可以理解你,但不一定接受你。      舉個例子。有一回,有三個年輕朋友來我這裡相聚。其中A女和B男是情侶,A女和C男是很有話說的好朋友。言談間,我就清楚的看到B男話不多,但他對A女的一切不但能理解,還能全然接受,兩人相看一眼也能懂;所以A女選擇B男,是因為B男懂他,在B男面前可以自在做自己。而C男跟A女之間雖然話很多,看起來很有話說,很能激出火花,但大半都在言詞爭辯或意見交鋒與釐清。這種有距離、甚至對立的兩個世界,其實是很難走到一起的,勉強走到一起,也會陷入權利爭奪戰的泥坑裡。      所以,「理解」的時候,基本上兩個人還是兩個世界;「接受」的時候才是把對方接納到自己的世界裡,且沒有違和感,這樣,這兩顆靈魂就有了真切交流,有了溫度。      現在的問題是,要「理解」得有一種本事,那就是我常提到的、也是我在《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裡講到的,愛的第一層定義:「愛是穿透人與人之間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      這句話裡,指明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雙方相隔,且有距離。那要如何進到對方的世界裡去呢?就是要有主動性的能力,創造性的學習一種敲開心門的本事;這種敲開心門的本事就是「穿透力」,就是進到對方世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必須學習才會產生,所以才叫「創造力」;這也是覺醒功課的應有之義和必由之路。      有了穿透力,才能理解並接受另一顆靈魂,才能進到愛的最高層定義:「愛是無條件的付出或說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這裡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無條件」。愛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有條件就成為操控。操控都是有面沒有愛,只有利益、計算和傷害。這裡面有太多人間故事了。      二是「關注」,這是愛的意願最重要的體現形式,最常展現的具體方式是傾聽。      需要明白的是,愛是實際行動,是「雙向車道」中相當複雜的行為,需要投入跟奉獻,並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含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督促。      歸納上面所說的,愛是無條件的付出或關注,其前提是理解和接受,接受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又需要有進入內在世界的穿透力,需要接納對方進入自己世界的空間,而這些,又需要學到穿透力才會發生。      關係是世界的本質,即「二元」。人是活在關係裡的。學習如何從「二元」的矛盾、對立、衝突的痛苦中走到「一元」—和諧之境,是生命一定要面對的課題;意思是,「學愛」是跑不掉的課題;而學愛,離不開「覺醒」這個功課,二者是一件事。      釐清「愛」跟「情」的差異與關係      這裡需要釐清、說明的,首先,本書所說的「愛」是動詞,是行為,不是語言,不是情緒,無關乎好惡;而其核心要義是「關乎對方的(非物質性)需要」。這跟「關乎自己的好惡跟標準」的「情」說的不是同一件事。      我們最常混淆的是愛跟情的差別,誤把情當愛。就像平常說「我愛你」的時候,這個愛的意思其實是喜歡;「我愛你」其實是「我喜歡你」。喜歡是情緒,這樣就是把情當愛了。若把愛掛在嘴上,那就只是外交辭令而已。平常時候我們都搞不清這個分別,然後就誤入歧途,製造許多困擾。      其次,「情」是天生的,只要有需要、有欲求、有刺激就會有;「愛」卻是學來的,這從前面說愛的定義時已經清楚點明了。      在西方,愛的意識是隨著工業文明而生的自主意識提升所產生的;在中國,主流文化儒家倫理沒有談,談到的是非主流文化中的佛教教義。簡單說,儒家倫理說的愛,跟本書所說的愛是不同的;佛教教義所說的慈悲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愛。所以我們說,「愛」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愛」。      (待續)

作者資料

謝錦桂毓

一個光著腳丫,從山中草房出發,順著文明發展大潮,走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來到信息文明時代,具有現代意識的人。 一個順應天命召喚,搭著機緣之車,走上認識自己、創造生命價值,並助力他人認識自己、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一個在教學途中,體驗到「人是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於是轉身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訓練是主線」的理念落到實處,自創以生命為核心,以知識為媒介,以教學為手段的全新教學方式的人。他,成為了輔大英文系的一則傳奇,成為了紀錄片《謝錦》的主角。 一個把中國文學課變成一堂如禪宗棒喝般的「生命成長訓練課程」的人。他直指靈魂核心的教學與詰問,讓迷失在傳統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明之中,在缺乏真我與自我假象裡飄泊的無數有緣者,得到啟發。 一個讓傳統的中國文學課成為民族靈魂的改造工程,有了革命和改造的力量的人。他引發狹隘且積習深厚的有緣人,脫去身上的殼,覺察自已在這個時代的位置,找到靈魂回家的路,以及屬於自已生命的意義。 一個不跟流行,說「人首先要成為一朵花」,說「自己做的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賞」的人。 一個說自己的東西是一套世界觀跟方法論,不是教義的人。關注的是:讀自己、讀文學、讀人性、讀世界的門徑與方法。人生現場包括教室裡只掛著「生命覺醒」四個大字橫幅,下面注記「飯要自己吃」,沒有擺放神明牌位的地方。 一個說人生沒有退休這件事的人。他離開了學校,仍繼續帶領「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跟一群有緣人一起不停的走在生命覺醒的路上;仍繼續分享生命旅途上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悟,於是十多年來有了下列幾本書。 謝錦的著作: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生命的窗口—謝錦的課堂,從文學鑑賞認識自己》 《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 《生存困境的反思—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 《覺愛路/錄》 「謝錦 文學與生命覺醒讀書會」網站、粉專網址: 「網站」連結:https://hsiehjin.wordpress.com/ 「粉專」短網址: https://goo.gl/PgCwTL 相關著作:《生存困境的反思:中國文學與文化心理》《讓黑色的眼睛發出自己的光:謝錦開啟小說魂的心法》《生命的窗口──謝錦的課堂,從文學鑑賞認識自己》《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附DVD)》

基本資料

作者:謝錦桂毓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24-01-25 ISBN:9786263105942 城邦書號:RV1244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