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打造小小巴菲特2 養成金錢好習慣:陳重銘的親子理財16堂啟蒙課
-
花豹公車失業了
-
妖怪過萬聖節【搗蛋妖怪系列】
-
妖怪鬼屋大拍賣【搗蛋妖怪系列】
-
貓頭鷹遊客中心(失物招領所系列作品,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法國年度最佳書籍獎得主,「好書大家讀」入選推薦)
-
如果能當一天古代人【漫畫版】:穿越傳奇朝代,從古人的日常生活體驗輕鬆活潑的萌歷史!
-
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系列1:每天10分鐘,陪孩子玩出高階專注力,學習更有效率(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暢銷修訂版)
-
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系列2:每天10分鐘,陪孩子玩出高階專注力,學習更有效率(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2暢銷修訂版)
-
少年讀人類的故事2:世界為什麼變得不公平(人類大歷史哈拉瑞給少年的力作)
-
我的眼淚果醬(林格倫大獎得主艾娃‧林斯特代表作品)
內容簡介
活用正向教養的全方面生活管理。
當個新世代媽媽,
在育兒路上跟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路上不踩雷,讓七年級媽媽笑顏燦爛的時間管理學。第一本教媽媽如何成功做自己,也幫助孩子成功的實用書籍。
活用時間管理學,輕鬆導正讓爸媽崩潰的孩子行為,豬室友也變神隊友。
有孩子後,人生就像全新的劇本,透過學習人人都能改寫孩子和自己的人生,讓媽咪不再是只是個媽咪。
【各大名師熱誠推薦】
花芸曦 台灣跨界知識社群交流協會理事長
馬哈老師 親子理財專家
張忘形 溝通表達陪訓師
謝文憲 企業講師、職場作家
【各界好友友情推薦】
Corey Wu 瑜珈海洋會館負責人、瑜珈海洋師資培訓總監
Vicky Goddess Yoga 瑜伽學院創辦人
口羊太太 親職教練、親子KOL
李洛克 故事革命創辦人
李儀婷 薩提爾親子溝通專家
姚以婷 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正向教養協會認證高級導師
捏捏媽 寵物親子部落客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張森凱(BRIAN老師)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
黑羊 跟著黑羊遛小孩粉專版主
精算媽咪 珊迪兔 Mompower媽媽商學院創辦人
詹宇夫妻 蒙式夫婦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Jocelyn 蒙特梭利教師、正向教養家長講師
歐陽立中 作家、主持人
戴首嫻 美國正向教養講師、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版主
【自序】
── 媽咪老師Cindy
我是Cindy,經營臉書粉絲團「媽咪老師聯絡簿」。大學就讀花蓮師院美勞教育系。國小教育實習完取得國小教師證, 繼續深造臺藝大視覺傳達研究所。畢業後,不同於同學出國進修或進入職場工作,我選擇結婚生子,直接走入家庭生活成為媽媽,與先生Nelson育有兩個兒子:哥哥2010年出生、弟弟2013年出生。由於先生工作需要國內外出差,我時常一打二,因此被臉書粉絲笑稱為「左右為難」的媽咪老師 Cindy。
我的學經歷背景,讓我在成為媽媽前,自認能當個「生活與育兒平衡的完美母親」,就像是影劇中法國媽媽優雅地坐在塞納河畔咖啡廳,邊喝咖啡邊陪伴在嬰兒車上自己玩的安靜寶寶。
孩子出生前,我看了好幾本教養書,滿心期待孩子的「模樣」,會如同書中圖片呈現天使般笑容的可愛寶寶。然而,孩子出生後,我才知道書上描述的「哭鬧不休」是沒有暫停鍵的!新生兒的哭泣是以「30分鐘」為單位起跳,即使按照書上的方式:換尿布、餵奶、抱抱,寶寶還是哭個不停。
我看著教養書上完美的寶寶、電視上明星小孩的可愛笑容,再對比手上抱著安撫也無法停止哭泣的寶寶,不自覺地跟著流下眼淚。滑落臉龐的淚水不是難過,而是發自內心的挫折與沮喪。達不到原先的期望,我便認定自己是個失敗的母親,在心中自問:「為什麼他們都可以很輕鬆地做到,我就是沒辦法?」
萌生「失敗母親」念頭源於師院畢業的自信,除了對媽媽 角色有極高的期許,誤將寶寶當成「最佳模範生」,對寶寶有「不合理」的超齡要求。我希望當了母親仍可有完美的計畫表平均分配陪伴孩子、煮副食品與工作時間,也期待孩子符合「天使寶寶」吃、玩、睡的規律作息。
我按照「百歲醫生」的寶寶睡眠訓練,挑選安全的嬰兒床 與放手讓孩子哭泣的方式,培養寶寶一覺到天亮的作息。第一次嘗試,三個月的寶寶斷斷續續哭了快一小時,我也在門外站了一個小時。身為新手媽媽,內心非常不安與緊張,一方面要 承受親友捨不得寶寶眼淚提出的質疑,另一方面也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否正確?
睡眠訓練到了第二週,寶寶可以小哭一下就自行入睡。之後,他偶爾還是會大哭才睡,或是遇到寶寶生病發燒,因為我 擔心他不舒服,從嬰兒床抱到大床一起睡,方便照顧與安撫不 適。等到感冒痊癒要送回嬰兒床時,他已習慣有人陪睡,還不 會言語的寶寶只能用大哭表達抗拒獨自入睡,睡眠訓練又需重新再來。
面對接連不斷的睡眠問題,強烈的挫折與失望動搖我的睡 眠訓練。師院教育培育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擦乾眼淚後, 繼續看一本又一本的教養書,並到相關的臉書社團求問。
「該怎樣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該如何吃均衡營養的副食品?」
在我想培養「完美模範生」的心態與日常規矩練習下,兩歲多的寶寶外出時大部分能夠自己吃副食品、吃飽後不看3C,能夠安靜地玩玩具、遊戲書,與習慣「吃玩睡」的規律生活作息。但也有遇到挫折的時候,當寶寶不吃菜,我為了健康希望他吃完而僵持不下;或者到睡覺時間,寶寶在嬰兒床上30分鐘還沒睡著,超出內心預期睡覺時間而延後洗奶瓶、掃地與摺衣服等 其他家務的壓力下,導致我忍不住破口大罵。面對每天重覆的高壓情緒,常常懷疑我的教養是否正確?
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在《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中提到教師的小孩,學校成績經常遠不如人。意即,他觀察到身為教師的父母遇到教養問題會施加過多壓力給小孩,造成他們有很大機會藉由反抗來展現個人的意志。
所以當孩子沒睡飽,在我與朋友聚會中鬧脾氣,我將他的正常行為視為育兒挑戰,用強硬手段,例如:講道理、帶到廁 所等方式。現在,我們都知道帶有情緒的教養引導是無效的,只會讓孩子用哭鬧或是躺在地上,以更強烈的行動抗議父母。
我在哥哥大班時,上了正向教養的家長班。課程中我明白 要先改變教養方式,才能影響孩子。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正向教養工具是「鼓勵」和「高品質的陪伴」。
國小實習與補習班教兒童美術和孩子們的互動,我算是不吝嗇給學生鼓勵與讚美,上課才察覺我很少鼓勵我的孩子。鼓勵不只是有好的結果才說出稱讚的話,而是過程中也能說出欣 賞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我還記得第一次練習說出欣賞孩子的好行為,是哥哥正準備往垃圾桶丟垃圾。我對六歲的哥哥說:「謝謝你丟垃圾。」 他聽到我說的話,馬上眼睛瞪大看著我,本來要往垃圾桶丟的 手停在空中,一副難以相信媽媽會說出鼓勵的話,過了一會兒 才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正向教養家長班有一項作業是:「每天要陪孩子玩10分鐘。」我事先告知哥哥有「每天會陪你玩」的功課。沒想到,哥哥反應竟是不願意。不過,我沒有因他的反應出現任何情緒, 採取坐在旁邊提問和拿起玩具玩,自然而然地進入他的遊戲世 界,按照心理師說的「跟隨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進行遊戲。 如果孩子想玩樂高積木蓋城堡,便按照他的想法陪他一起蓋。我刻意閉上嘴,按照他的方式進行遊戲,不給建議和選擇決定, 使得他有被尊重的感受。這次課程,我體悟到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需適性引導。
當哥哥上了小學後,朋友邀請我上正向教養家長課的體驗班。課堂中「角色扮演」是父母轉換成孩子的身分,用孩子的角度體驗父母兩種教導方式,分別為嚴厲的怒罵口吻與溫和又堅定的語氣。
我們總是習慣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要做什麼,又抱怨孩子不會思考。「換位思考」的體驗教學中明白直接告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如果使用啟發式提問「現在要做什麼?」孩子會針對問題思考與回答,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回家應用這些課程的學習,雖然覺得有效,但是有時候 也會卡關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被先生質疑太溫和了。我進一步參加「正向教養」創始者簡.尼爾森博士(Dr.Jane Nelsen) 2019 年在深圳的演講,他分享自身的教養歷程。若太過於溫和,孩子會無法聽話,因此轉而使用嚴格的對待。但,過於高壓的 教養會讓孩子有權力爭奪的困擾,並與家長產生距離,於是又 重回溫和的引導。在如此反覆來回的模式中,最後他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整理出溫和又堅定的正向教養。
簡.尼爾森博士以他學齡前孫子花了20到30分鐘自己穿上衣服的例子,告訴家長「尊重孩子」和「相信孩子」,是培 養他能做到的能力進而發展問題解決能力。華人家長常遇到孩 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問題,他示範運用「家庭會議」共同討論行事曆。我學到了「讓表格說話」,即將親子約定好的事項寫在紙上,用表格引導孩子完成約定。若孩子沒有按照約定執行時,家長只需拿出表格提問:「現在需要做什麼?」、「你打算怎麼做?」取代怒罵「功課寫了沒?」、「趕快去洗澡!」 等直接命令的教養方式。
2020年寒假受疫情影響,家長第一次經歷同時要處理孩子 線上課程與在家工作的混亂。幾乎班上的父母都反應孩子在家 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專心聽老師直播,我也不例外,也遇到孩子忘記上課時間錯過直播課、不願意寫作業。此時,我上簡.尼爾森博士的線上課,善用「具體化圖表」與「親師合作」, 我寫訊息給孩子導師,表達我遇到的問題和希望他能多鼓勵哥哥。他在課程與私人訊息中告訴哥哥:「老師看到你在學校的表現,相信你在家可以坐好。」我也試著用「遇到問題又是學習的機會」的心態,重新看待孩子們在家上課沒坐好的行為, 運用正向教養的「鼓勵」和「花時間訓練」。在家庭與學校共 同合作下,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能主動記得上課時間並乖 乖坐好聽老師上課。
2017年,我從哥哥大班開始接觸正向教養的家長班以來, 我深刻感受正向教養帶給家庭的改變,於是 2020年進修「正向教養家長講師」、2021年取得「正向教養學前講師」、2022年學習「正向教養的婚姻長樂講師」。
在2022 年的「婚姻長樂課程」,80多歲的簡.尼爾森博士使用線上軟體和設備臨時遇到耳機聽不到,態度自若地請其他老師引導克服問題,親身示範學無止境。他的經驗,提醒了我「每個專業都需要學習」。然而,當醫生要念完醫學系、當老師要修完教育學程,可是卻沒有一個學校教媽媽怎麼當媽媽? 我遭遇育兒的挫折問題,藉由「正念瑜珈」察覺不論是生氣或 是開心,都只是個情緒。我們感受到情緒,讓「它」在身體流動後慢慢離開。
過去的我只有初步認識情緒,成為「正向教養講師」後, 明白正向教養以阿德勒(Alfred Adler)心理學為基礎,以平等與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簡 ‧ 尼爾森博士將其設計出 52 種教 養工具,讓家長能按照清楚的具體做法在家進行正向教養。
學習正向教養發現我的「教養風格」偏向優越型,也就是 凡事求好的個性,我以為能兼顧家庭、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與孩 子教育的一個完美媽媽。
我觀察到:原來我的腦袋有個「內建行事曆」,會在腦海 規劃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例如:晚上 7 點前要上床睡覺、 預計花兩週訓練孩子上廁所等等。但是,我不會具體地講出內 心計畫,常常造成與孩子及先生在時間觀念上的認知落差,產生情緒上的對立或是不溝通的冷戰。
因而調整計畫表的不同步調,對於孩子,我使用正向教養的具體行事曆,邀請他們一起畫下具體的計畫。以圖畫紙共同 討論孩子的行程與外出活動;對於先生,我採用夫妻會議,共 同討論後選擇善用科技工具,共用Google行事曆。當我開始將 具體的目標簡單畫下來(不需要電腦程式完美畫出來,我們只需拿張白紙記錄。)不斷地檢查與修正,微調到容易執行的方式,漸漸地,就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並養成長久習慣。
「時間管理」跟「情緒管理」這兩個觀念息息相關。因為當孩子大吼大叫哭鬧時,父母一點也沒有辦法執行原本的時間 計畫,只有父母情緒穩定的等待孩子,一起學習情緒教育,才 能夠做到真正的時間管理。
媽媽同時兼任教養、工作、家務等不同的身份,但是每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壓力下,特別需要高效時間管理。然而,市面上卻沒有專門寫給媽媽的時間管理書。如果讓媽媽們跟商務 人士學習時間管理,卻又太強人所難,因為他們不需要跟失控 的幼兒相處、不需要花三小時陪睡,也沒有一個晚上要起來五 到六次喝夜奶的寶寶。我整理學習正向教養的學習與心得,希望提供一份父母版本高效時間管理「原子計畫」,讓各位父母了解工作平衡與育兒的美妙與美好。
【精彩摘錄】
「偽單親媽媽」一詞經常出現在媽咪相關討論區,意即爸 爸負責上班,媽媽一肩扛下家務、教養與長輩的壓力。大部分 的爸爸不是隊友,更像是長不大的孩子。
媽媽懷胎十月,會先經歷胎動、孕吐等身體變化。寶寶在 肚子時,女性已開始學習當媽媽;大部分的先生則是從孩子生 下來、剪掉臍帶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成為爸爸。在此之前, 他們很習慣照顧好個人就好。
因此,媽媽們都會在網路討論區提到「教育孩子都沒爸爸 的事」。寶寶出生後,先生仍然像單身,自顧自地滑手機、在 廁所蹲很久都不出來、想要他換個尿布或一點小事情,都沒有 辦法完成。
太太對於先生的期待是希望可以成為神隊友,然而上一代 的爸爸們都是回到家看電視新聞與報紙藉此休息減輕工作壓力, 很少跟孩子有聊天陪伴的機會。爸爸被賦予的社會責任是工作 和做好賺錢的本分,教育子女的功課就留給媽媽。曾聽過一個 笑話:「爸爸開心到國小接孩子下課,但沒等到孩子。跟太太電話確認,才驚覺他已經上了國中。」
教養,誰說了算?
對於上一輩來說,我們這輩像是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方 面學習新世代父母應該做的,一方面承擔上一輩給的教養方針, 已經不是三明治或是夾心餅乾的左右為難可以形容,是難上加 難的一言難盡。
由於阿公阿嬤會在一旁給很多的意見,例如:「洗完澡要 馬上穿衣服!都已經兩歲了!該戒尿布了!都什麼時間?早點 去睡覺!」讓 30 歲至 40 歲的父母們面對孩子時,自己常常也 像是個孩子。
Y 學員分享:「先生從小是媽媽一手帶大,沒有父親教育經驗的狀況下,也影響他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相處,例如怎 麼跟孩子玩及照顧孩子等爸爸的相關責任。」此外,先生受到的教育是男生要勇敢、不能哭,所以缺乏正確的情緒教育,他 也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的情緒,最常講的話是「不能哭、不可以生氣!」也因此 Y 學員時常感受到除了當媽,還有個大孩 子要教育。
另一位A學員希望先生一起執行正向教養,剛開始的做法 是把正向教養的書放在客廳,希望先生可以隨時查閱,但是先 生都沒有翻閱。後來她學習後,不強求先生閱讀,從自身做起 示範正向教養的句子與方式,先生看到了他的改變以及孩子的 改變,於是詢問他如何做到,他會跟先生分享怎麼做,不用命 令方式,也不會施壓。當先生做出了相同的正向教養,他會馬 上鼓勵,使得雙方教養方式越來越一致。
H學員閱讀《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第十章,查看本身 偏向哪類的風格,也從中比對了一下長輩是以哪種風格教育自 己,上了《認識你的教養風格》後,對於自己的教養更有信心。
他說:「我開始學習釋懷在育兒日常中所出現的情緒,放下自 己為何做不到跟別人一樣的那股焦慮。」因為了解先生的風格,先尊重先生的當下的決定,事後再來討論,告訴他期望與打算 怎麼做。以往的我不會把事情說出來,透過《認識你的教養風 格》知道有些事情還是要說出口,對方才知道做了什麼讓我生 氣和需要做什麼。像是我為了孩子不吃飯生氣吼叫時,不是當 場叫我不要責罵並把孩子帶去一旁餵飯,而是提醒我先去休息,換爸爸處理孩子不吃飯,減少夫妻教養上的摩擦。當我開始欣 賞孩子的進步與如何做,先生更能理解正向教養怎麼執行,先生也漸漸因為我一旁的鼓勵而進步。
面對上一輩和先生的教養不一致,如果父母認識自身的教 養風格後,便可依照自身特質調整,在生活上更加安逸和自在,有更多餘裕去對待身邊的人事物。遇到問題又是學習的機會, 不只是教養,當身體、心理與財務出現狀況,可以透過閱讀書籍與學習,找到些可循的脈絡,整合成適合自己的計畫前進。
目錄
Chapter 1:原子計畫預習課
當媽後的生活:一人當成兩人用
心理疲倦:寶寶的事就是我的事
教養疲倦:育兒焦慮 + 作業焦慮
身體疲倦:減法生活 + 老公幫忙
財務疲倦:真的都是「需要」嗎
Chapter 2:原子計畫使用說明書
認識自己的時間
時間減法
視覺計畫表
善用科技:家庭必備三寶
Chapter 3:原子計畫執行守則
記錄時間使用表
檢視時間使用
設定原子計畫
原子計畫執行的過程
原子計劃需要優化
Chapter 4:孩子的原子計劃
正向教養心法
正向教養方法
Chapter 5:原子計畫是長期計畫
鼓勵自己
放下手機
適時休息
留時間給自己
瑜珈和冥想
延伸內容
【願妳,終究是妳】
◎文/花芸曦(少女凱倫)(台灣跨界知識社群交流協會理事長)
Cindy是我過往近三年輔導的全職媽咪,現在她已是一位書籍作者,擁有自己的小事業,非常恭喜她跨越人生的新階段。
2020年,她透過我開設的線上寫作課程,投入網路寫作事業,還記得初期她的文章需要大幅調整,文件到處都是紅字,我回信時還特別請她加油,多數人在這種狀況下,就會選擇逃避、不敢再嘗試,但 Cindy不一樣,她懷抱熱情、積極,持續書寫、公開發表,透過多樣的課程持續進修,並專注於「正向教養」領域,透過創作者計畫、出版媒合,為自己開創了新的機會,精神值得敬佩。
在華人的傳統文化中,女性結婚後,得相夫教子、轉移重心以家庭為主,許多女性也在過程中失去自我,雖然現代社會這樣的現象已緩解許多,但仍有不少家庭面對此類問題。《媽咪的原子計畫》則是一位全職媽媽突破傳統框架的心法整理。
《媽咪的原子計畫》首先點出作為全職媽媽的困難,然而透過作者本身正向教養的教育方式,延伸出實用的工具、表格、思維,讓孩子一同加入家庭時間管理,規劃「孩子的原子計畫」,解放媽咪的大腦與時間,維持家庭的富足與良好互動,相信許多新手媽咪、為時間感到壓力的人,都能夠參考書中的心法,慢慢練習,轉換教養小孩的方式,藉以提升家庭及身心和諧。
Cindy亦是親子理財專欄的作者,因此書中有許多部分提及 財務管理,同時亦發起親子共讀財經新聞,教導孩子拿到零用 錢時需要先記帳、花錢練習需要與想要,從時間與財務兩大面向著手,讓此書的內容豐富且實用。
願每個女性,在成為妻子、母親後,仍然保有自我,期待 透過《媽咪的原子計畫》本書的影響力,帶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資料
媽咪老師Cindy
經營臉書人氣粉絲團「媽咪老師聯絡簿」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mmylife/ 孩子的時間管理陪伴者 正向教養學前講師 親子理財專欄作家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