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關於幸福和金錢的思考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商管理財
  • 耳邊說書79折,兩本75折!再享全館滿額折

內容簡介

了解經濟學相關的基本概念, 幫助你我掌握瞬息萬變的趨勢。 經濟學是從「每個人都不同」的角度思考,但不是教人如何成為菁英,而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人所構成,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將會看見更寬廣的世界」。 這本書是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不僅適合國高中生透過本書了解經濟學,更適合對於經濟有興趣的成年人閱讀。內容雖然簡單易懂,卻詳盡介紹經濟學的概念,包括:稀有性、選擇、機會成本、市場、關於套利、貨幣、所得、財政、企業、創業、優勢、資源分配、匯率、經濟成長、貧富、金援等。藉由本書,可以學習經濟學的思考方式,進而面對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作者新井明、新井紀子和柳川範之都是擅長經濟學和數理邏輯的老師,書中就像是虛擬教室一樣,穿插師生對話,讓讀者一邊閱讀、一邊藉由師生問答,增進對於經濟學的了解;此外,章末附有「本章複習問題」,提供讀者自我測驗。 經濟學教我們「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幸福」、「如何巧妙使用資源得到幸福」,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善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答案就在本書。

目錄

【推薦序】 ◎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 文/楊少強|《商業周刊》副總主筆 ◎了解經濟學,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文/林竹芸(Maggie Lin)|雙橡教育創辦人、See Think Wonder思考挑戰賽總監 ◎如果教室像聊天室 文/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前言 第1章 返鄉熱潮能夠紓解嗎? 稀少性與選擇 第2章 失敗的購物是一種 機會成本 第3章 價格是如何決定的? 市場與價格 第4章 有標價與沒標價的商品 各種價格 第5章 產地價不便宜? 套利 第6章 勇者一定要有的道具是? 貨幣 第7章 零用錢問卷 所得與財政 第8章 要開什麼公司呢? 企業與創業 第9章 逃離無人島大作戰 比較優勢 第10章 分配與製造蛋糕的方法 資源配給與資源分配 第11章 匯兌市場的風雲人物登場 匯率 第12章 經濟發展的條件 經濟成長 第13章 該如何消除貧富差距 南北問題與援助 第14章 研究經濟學就能得到幸福? 複習題解答 結語

延伸內容

【推薦序】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文/楊少强(《商業周刊》副總主筆)   中學生需要學經濟學嗎?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不過理由並不是基於學生們的未來前途,而是現實考量。   第一個理由是:經濟學就是人類行為的規律。在中學時代,我們學過大自然的規律—包括物理學、化學等。然而人的行為也有規律。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讓我們不再被一些超自然迷信所迷惑,同樣地,掌握人的行為規律,也能讓我們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謬論所誤導。正如二十世紀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說:「我學經濟學,是為了不被經濟學家騙。」   第二個理由是,經濟學讓我們務實地面對世界—那就是稀少(或稀缺)。   稀缺是人類活在這世上無法避免的現象,從雞蛋、乾淨的空氣到家人的愛,都是稀缺的——也是人想要的總比現實能提供的多。經濟學探討的,就是如何在「稀缺」這個現實下,人類如何做選擇。   如果一個人不承認稀缺這個現實,他(她)做出的決策可能會為他自己或別人帶來災難;就如同一個人若不承認地心引力的現實,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果也將為他自己帶來災難一樣。學生們若能早認識到世界的現實,將有助於他日後腳踏實地做出決策。   不過如何讓中學生學經濟學,卻是一個問題。稀缺無所不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經濟學書籍也是一樣。坊間有不少經濟學科普書籍,大多數都是面向一般大眾。如今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作者新井紀子在二○○二年六月,為國、高中生創立了免費的網路教室「e-教室」,「我們想透過e-教室介紹的是更適合求生的技術」。在該教室裡有各式各樣的課,其中經濟學的定位是在於「如何巧妙地使用資源才能得到幸福。」這門課的好處,作者說得很清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行為變得更加合理。」(本書第二章)   因為面向中學生,因此這門課主要著眼於概念:從稀缺、機會成本、價格、比較優勢等,這些都是經濟學的基礎。可別因為「基礎」兩字就小看它,不只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大樓,都建立在這些「基礎」上;事實上這些「基礎」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能發揮重大威力。   例如,第二章談到「機會成本」的概念。以約會為例,要搭較貴但較快的計程車去,還是要搭較便宜卻較慢的捷運(電車)去呢?如果純粹只考量付的金錢,人們應選擇搭捷運。但「機會成本」提醒我們:你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如果你搭較慢的捷運多花的時間,讓你錯過和別人相處時能做更有價值的事,這時你反而應該選較貴的計程車。   這個引申在於:為何我們常見到富豪有私人飛機?一般人的解釋是炫富,但經濟學的解釋是他們的時間很寶貴。這些富豪也可以買機票去機場等飛機,但要面臨通勤、登機、可能誤點等風險,他們將因此錯過更多重要的生意。若有私人飛機,要去哪裡說走就走,他們可以談成更多生意。所以表面上他們花更多錢養私人飛機,其實他們節省了更多時間,能拿來創造更多財富,這正是「機會成本」概念的威力。   又例如「比較價勢」,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狗狗老師在一天內比貓貓老師採到更多水果、捕到更多魚。那麼一般人認為,現實社會裡生產力較低的貓貓老師只怕沒活路了吧?   經濟學的答案是:貓貓老師仍然可以存活。因為「比較優勢」不需要你賺的比別人多,而只要你放棄的比別人少。即使狗狗老師做每一件事都能比貓貓賺更多,但他做一事就不能同時做另一件,在當下狗狗放棄的那件事,就是貓貓的生存空間。   這個道理看似淺顯,其實大有深意。例如,近來人工智慧(AI)大行其道,不少科技專家談到,它有可能全面取代人類的工作,因為AI每件事都比人類做得更好。   然而只要有「比較優勢」的概念,你就會瞭解AI「全面」取代人類,是不可能的。即使AI每件事做得都比人類又快又好,但一定有一些事是它不能同時做的,而那些AI同時間必須放棄的事,就是人類的生存空間。就如貓貓做每件事的生產力都不如狗狗,但只要貓貓做某件事相對要放棄的比狗狗少,那就將是貓貓的生存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   從這些概念出發,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可說名字取得非常好,因為具有這些思考「武器」,讀者才不會被常見的謬論誤導,做出錯誤決策傷己傷人。誠如作者說:經濟學也許不能立刻為學習者帶來幸福,但是「變得稍微明白事理,以及能夠透過一些理論說明社會動態,或是能自行想出一些解決方案……幸福應該就會來敲門。」   由於這本書的主要受眾是中學生,因此許多概念只能做入門的介紹,但有兩個概念在本書中未提到,筆者可以在此稍做補充:   一、經濟學裡的價格指的是「相對價格」——在本書第三、四、五章討論價格時,是以貨幣價格為例。但真正會影響人的行為決策的,是相對價格。   例如一顆桃子值300日圓,這是貨幣價格;但消費者真正的負擔並不是這300日圓,而是用這300日圓買桃子,就不能拿來買別的東西——例如水梨、魚翅等。如果消費者花300日圓買一顆桃子,他(她)就放棄了用來買兩顆水梨的機會,這「兩顆水梨」就是他買一顆桃子的代價——也就是桃子的相對價格。   二、邊際報酬遞減律:本書第十章談資源分配、第十二章談經濟發展,並未提到「邊際報酬遞減律」,這是指隨著你投入的資源愈來愈多,你再投入多一分資源,能創造出來的額外價值會不斷下降。直白的說法是「累積愈大,進步愈小」。這個定律小到個人生產力,大到一國經濟成長,都受到它的制約。   最後筆者想談談這本書的定位。《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不在提供學生正確的知識,而在提供一種思考事情的角度——經濟學的角度。這個角度討論的不是「好與壞」,而是「所以然」——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若學生們讀了此書,在評價一些社會事件時—從房價高漲、工人低薪、買賣套利等,少問一點「好不好」,多問一點「為什麼」,這本書就算達到目的了。
【推薦序】了解經濟學,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文/林竹芸(Maggie Lin)(雙橡教育創辦人、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總監)   很多人都會遇到「幸福」和「金錢」的思考,每個人都希望過得幸福,但總覺得沒有金錢如何幸福,我們是不是要為金錢先犧牲幸褔?   「幸福」是北歐研究多年的議題,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學者,很早就發現,幸福是多重層次疊加之後的結果。首先,是經濟無虞。   北歐常進行實驗想看看「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能讓所有國民都有幸福的基礎,但很快,所有人就意識到滿足生存的「基本收入」後,人還需要「其他東西」才有幸福感。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對於這個「其他東西」,給了很形象化的假設:需求理論金字塔。金字塔的底層是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收入,第二層是生存需求的穩定性,稱為安全需求,第三層是他人的愛與關懷,這已經有無數學者,根據這個假設做出相似的驗證,很多人都知道家人、朋友等緊密的人際關係能帶來幸福感。第四層是受尊重和自我肯定,第五層是自我實踐。   我在雙橡長年研究後,也發現要透過教育讓更多下一代成為「有能力而幸福的人生主掌者」得先讓大家有經濟概念,了解「金錢」在實現「幸福」時扮演的角色。   一個要點是超過「基本收入」後,直線增加的「金錢」不等於直線增加的「幸福」。   「幸福」需要第三層到第五層的金字塔需求,我們需要更親的人際關係、擁抱自我也被別人擁抱、實踐自己想看見的改變。不意外的,金字塔第三層以上的活動,可能也都會用到「金錢」,例如帶家人慶生,但是,它不再是以金錢的「直接樣貌」呈現,而是轉化成其他樣貌,例如活動、禮物、交通等等,所以,幸福不來自於不斷賺錢,而是撥出心力,將一部分的金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實現,像是安排聚餐、結伴踏青、支持公益等等。如果手上只有滿滿的錢,沒有時間或力氣轉換成其他需求,幸福感自然也就停留在最底層的金字塔上了。幸福是從「經濟基礎」出發的自由轉換。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自由轉換成不一樣的需求活動,但永遠是從經濟基礎開始,所以我們才需要理解世界上的經濟模式。   我們要了解「金錢」從哪裡來、會流向何處、它流經之處,會對人的行為帶來什麼影響,從此可以開始發想,我們要如何使用「金錢的流向」帶來個人與社會的幸福感。像書中提到的,透過公路收費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終有一天要踏入社會,了解自己未來要踏入的世界,知道它如何運行。認知到社會上各種組織,都有它的經濟模式作為生存命脈,能幫助孩子更客觀、成熟的面對真實世界的難題與挫折,多觀察、思考、總結,試著理解世界運行的方式,成為在社會生態中的一份子。當我們更深的理解經濟模式,了解如何集結資源,透過經濟活動的設計,改變人的行為模式(像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那也會有更多人,有能力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經濟入門書!   用生活中的主題,跟學生問答對話。對話讓專有名詞變得好懂,有情境背景做烘托,經濟概念變得更加親民。經濟學可以說是人類社會「行為模式」的總結,小到個人行為,大到社會型態的脈絡,都被幾百年來的學者一一總結成學術理論,只是「學術用語」少了情境背景,對剛入門的人來說,反而難以想像,本書正適合作為生活和學術理論的橋樑,透過日常生活的經濟現象,來透視經濟學的思考和原理,是一本國小學生也適合閱讀的好書。
【推薦序】如果教室像聊天室
◎文/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我成長的那個年代,看電影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事,沒錯,那時候還沒發明卡拉OK。有這麼一個故事,國文老師眼看學生們上課時無精打采,於是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如果教室像電影院」,那時候的人哪裡想得到,如今看電影、聊天、上課、…都在房間裡對著螢幕。   今年(2023)初,由於所謂的AI聊天機器人功能精進,引起各方熱烈討論,其中包括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經歷過幾年來的貿易戰、貨幣戰、晶片戰,甚至每天都可以看到人類在戰場上殺戮拼命,我心想,這麼多人無法和平地談話,卻有機器能和人聊天,真的值得擔心嗎?   初步的印象中,最先對AI聊天機器人產生戒心的是學校,一些知名大學立刻聲明校園裡禁止使用這種線上軟體,避免學生用來代寫作業與報告。我得知後的反應是,大學教授的確有天然智慧,擔心被這個東西取代,禁用顯然是個辦法。換句話說,這道防止學生作弊的禁令,其實有藉以保護自己飯碗的動機,這就是一種經濟理性的解釋。   經濟學是理解經濟現象與行為的學問,基本上只要是資源稀少無法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情況,人的行為就可以解釋為理性選擇的結果。所謂理性選擇是指在各種可能的選項中權衡比較功效與代價,做出最好的決定。你如果不習慣我這種教室裡的說法,那麼你更應該試試這本書裡聊天室的作法。   這本書設定的讀者雖然是中學生,但我不知道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環境是否會有那麼多活潑的互動對話。我想到的場景是疫情期間的線上討論,或者應該說更像聊天室,特殊的地方在於這本書裡的人物經常問問題。   讓我再回來談AI聊天機器人。實際上,我從一開始得知這項產品時就不擔心,反而樂觀期待它可能帶來教育學習的功用。我不擔心的原因並不是不怕學生用來作弊,任何技術進步都難免會有負面的影響,重點是有什麼好處。我的樂觀是來自幾乎每個急著用它來聊天的人都在問問題。像我這個教學多年的老教授,長期苦於學生「沒有問題」的問題,聽到那麼多人急著向AI聊天機器人問各式各樣的問題,心裡升起的希望是學生可以用這個來學習問問題。   我經常找機會問學生為什麼不找老師問問題,最常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該怎麼問。我可以理解學生怕問錯的顧慮,甚至曾經上課時專門講授如何問問題,考試題目要求學生寫下問題而非答案。學生不問問題可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有了AI聊天機器人,我立即想到鼓勵學生用它來練習問問題,有練過也許就會問了。   我擔不擔心學生對著機器問,反而更不向老師問,或者老師回答的和機器不一樣?我的答案是要先讓學生了解,問問題的目的不是記憶式的標準答案,而是思考式的論述答案。記憶的答案老師一定比不過機器,思考分析則是另一回事,人或機器的智慧都是學習來的,人的思考本來就應該和機器不一樣,問過機器,可以再問人,答案不同也不奇怪。這本書裡一段段師生的對話,閱讀起來會發現不同層次的分析收穫,發問式的學習就該如此。   我要提醒讀者,聊天的內容往往包含一些聊天者既有的文化或知識基礎。例如第一章裡談交通塞車問題,提到大家返鄉的日子是元旦與盂蘭盆節好,這是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日,盂蘭盆節與台灣的中元節同日,但文化意義不同。另外,日本會以降低收費鼓勵開車族使用高速公路,以減輕其他道路的塞車,對台灣讀者而言也很新鮮。   初看書名時,我對作者將經濟學比為武器,頗為不解,這武器要對付誰、防衛什麼?是為了貿易戰、晶片戰嗎?轉念一想,「我思故我在」,這武器應該是回來守衛與推展人的價值。

作者資料

新井明(ARAI Akira)

1949年出生。立教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前期修畢。曾任都立小石川中等教育學校約聘教師。著有《高中生的股票入門書》(暫譯,『高校生からの株入門』,祥傳社出版)

柳川範之(YANAGAWA Noriyuki)

1963年出生。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目前是東京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著有《契約與組織的經濟學》(暫譯,『契約と組織の経済学』,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新井紀子(ARAI Noriko)

1962年出生,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東京工業大學理學博士、伊利諾大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一橋大學法學系學士。以數理邏輯為研究領域,擅長人工智慧、地方創生、文理融合。2011年主導研究開發「機器人能否考取東京大學」專案,2017年以「機器人可以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嗎?」為題在TED發表演講,觀賞次數突破170萬。著有:《當AI機器人考上名校》、《來自數學的靈感》和《愛上數學的14堂課》等書。

e-教室

2002年6月創辦的網路學校。約有三百位來自全國的國高中生透過網路論壇參加課程。

基本資料

作者:新井明(ARAI Akira)柳川範之(YANAGAWA Noriyuki)新井紀子(ARAI Noriko)e-教室 譯者:許郁文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濟趨勢 出版日期:2023-05-09 ISBN:9786267195246 城邦書號:QC1073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