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歷史的轉換期8: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想理解歷史,轉換視角是不夠的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找尋漫長發展過程中醞釀的轉變 挖掘一般時人眼中的瞬時變遷 微觀歷史積累成全球規模的世界史 即為全球化歷史的嘗試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出版社70周年紀念鉅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選書企畫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 陳禹仲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 莊仁傑 專文導讀  故事StoryStudio網站  轉換期全系列書評  陸續上線中  https://storystudio.tw/columnist/cptwbook -------------------------------------------------------------------------------------------------------------------------------- 西元1789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 西歐: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維也納會議後企圖恢復歐洲平衡  北美: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北美十三州脫離大英帝國  北亞:俄羅斯商人進出西伯利亞及北太平洋,謀求對外貿易  東南亞:華人大量移入南洋,在地商人勢力崛起  非洲:廢奴思潮影響三角貿易,契約制下的另一種不自由 經歷了「漫長十八世紀」的醞釀,西方世界在十八世紀末迎來了兩件劃時代的大事:1776年美國獨立,以及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這兩大事件為濫觴,由西方引領全世界邁入激烈變動的十九世紀近代化時期。也因為這兩大事件分別象徵脫離「舊世界」及「舊制度」,整個十八世紀亦被歸類為平淡而僵化的、應該被否定的舊時代。 然而,根據近年來對十八世紀各地的實證研究成果,上述說法開始被挑戰。發生於十八世紀末的變化並非斷裂性的新/舊瞬時轉變,而是一種長期連續性變化所導致的結果。無論是工業革命的基礎、地域社會的成熟、世界貿易的流通,亦或是啟蒙思想的催化,正因為有著漫長十八世紀的淬鍊,才能催生出十九世紀的近代化。再者,西方中心主義式的近代史論述也被檢討,西方世界與非西方世界實則呈現了雙向影響,而非由西歐單向推動全世界。十八世紀世界一體化的進展,為西歐社會的變化提供了基礎。 誠如本冊標題,1789年發生的事件,也象徵了各地人們開始思考並追求「自由」。做為全球史研究的一環,本書也欲以全球視角思考自由思潮的發展動向,跳脫傳統主流歷史敘述,以不同面向及地域實例深入探究。從蘇格蘭自由貿易運動到印度洋西部廢奴運動,從東南亞華人商業網絡到白令海峽俄羅斯商人毛皮貿易,宛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由微觀積累所組成的世界史樣貌,進而同步檢視全世界人民「追求自由」的動向,這種圍繞共同主題的橫切式歷史敘事,讓多向型的歷史書寫成為可能。 -------------------------------------------------------------------------------------------------------------------------------- ★ 「歷史的轉換期」套書特色  橫切式敘事,全球史書寫的另一種可能 以往的歷史寫作,多半著重單一地區或主題,從上古一路談到現代,也就是時間軸的「縱切式敘事」。近年全球史概念盛行,提倡以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理解歷史,也出現不少挑戰這種縱切式敘事的新歷史著作。包括新觀點的嘗試(自然史、環境史),新視角的切入批判(東亞視角、庶民視角、遊牧民族視角),以及多語言史料的引用(貿易史、文化交流史)。然而,真正從根本上顛覆、提出新的「橫切式敘事」的,就是這套書了:它挑選一個特定歷史年分,並告訴你,那時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 推動世界前進的「轉換期」:當時人的能動性,及各地重大轉變的共時性 然而,挑選特定年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也不是以後人眼光做後設角度的挑選。本套書挑選的11個年分,都是「當時人們深切感受到重大變化」的轉換期。他們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都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相同或迥異的選擇。本套書即針對此能動性進行分析。同時,這樣的變化具備「共時性」,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類似的重大轉變,而這段轉換期帶動了世界前往下一個階段。本套書開創了某種可能,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敘述,而是透過廣闊的視野,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回應問題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 具體實例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而成的世界 本套書雖標舉全球史的廣闊視野,但在挑選篇章上抱持自由態度,不強制對同一時間的世界各地進行平均挑選,而是在這狹窄但別具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這些事例像漣漪一般,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的軌跡,就是本套書的特徵。「世界史」不是各國國別史的集合體,也不是單一框架下的均質產物;從紮根於各地區的視野出發,透過彼此接觸的對話,展現出活生生的鮮明姿態,這才是本套書所談的世界史。  主流與非主流並進,拓寬視野,提升歷史素養 專文由各冊編者自由挑選,不侷限是主流或非主流地域的歷史。部分冊數挑選廣為人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如第一冊,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部分冊數則依該年代面臨之變遷,挑選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例(如第八冊,北亞毛皮貿易、東南亞海盜與印度洋西岸奴隸制)。在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時,拓寬以往對歷史的理解視野是必要的。而本套書正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 各冊編者總論,重點補充專欄,以及臺灣學者推薦序 各冊開頭均附該冊編者總論,講述該特定年分世界各地面臨的重大轉變為何,帶領讀者概觀整體樣貌。除了主要敘述,也附上做為補充的專欄。本次引進繁體中文版,也邀請歷史學者擔任各冊導讀人,補充臺灣在地學者的觀點。 好評推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選書企畫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 陳禹仲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 莊仁傑 專文導讀

目錄

出版緣起 陳建守 導讀 陳禹仲/莊仁傑 寫在前頭 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 總 論 追求自由的時代                   島田龍登 第一章 迎向近代的轉捩點──法國大革命           松嶌明男 1 一七八九年的世界有何變化? 2 三十年戰爭與大革命前的「支配性宗教」 3 「支配性宗教」的克服與學問・藝術 4 因法國大革命而起的教育政策 5 法國大革命時期行政史料的實地調查 第二章 毛皮連結起的太平洋世界               森永貴子 1 俄羅斯的毛皮事業和進出西伯利亞 2 啟蒙主義時代的太平洋探險 3 追求自由貿易 4 圍繞著毛皮貿易的國際競爭 5 俄屬北美的經營 第三章 東南亞海盜與「華人世紀」              太田淳 1 貿易時代及其崩壞 2 中國市場的成熟及與東南亞的連結 3 東南亞網絡與廖內的盛衰 4 東南亞地域秩序的變貌 5 東南亞與全世界的人所求之物 第四章 蘇格蘭的自由貿易運動                熊谷幸久 1 十八世紀後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東印度貿易及其極限 2 格拉斯哥東印度委員會的成立及一八一○年代前期自由貿易運動 3 一八二九至一八三三年間中國貿易的自由化問題 第五章 印度洋西海域與大西洋奴隸制度/奴隸交易的廢除    鈴木英明 1 大西洋奴隸交易的發展與奴隸廢除運動 2 印度洋西海域南部 3 印度洋西海域北部 圖片來源.作者簡介.主要參考文獻

導讀

寫在前頭
◎文/「歷史的轉換期」叢書監修 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 今日,諸如「全球史」等從廣闊視野出發、多面向思考世界歷史的史學日益盛行,我們希望能夠立足於最新的學術知識,針對各個時期的「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剖析方式——本叢書就是依循這樣的思維而開展的企畫。我們列舉了堪稱世界歷史重大轉換期的年代,探討該年代各地區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是如何感受著社會的變遷,將重點放在世界史的共時性來思考這些問題。此即本叢書的核心主旨。 從全球視野來嘗試描繪世界史的樣貌,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以說本叢書也是歷史學界在這方面集結努力的其中一環。既然如此,那在這當中,本叢書的目標及特色又是什麼呢?在這篇〈寫在前頭〉中,我們將從幾個面向來試著敘述。 首先要討論的是「轉換期」一詞代表的意義。若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顧過去,每一個時期在「轉換」上的方向性,看起來都會是十分明確的;雖然因為地區不同,而有或早或晚的時間差異及個別的特色,但歷史應該還是會往一定的方向發展吧……?然而,這樣的看法卻很容易讓後來時代的人們在回顧歷史時,陷入認知上的陷阱。對於熟知後來歷史動向的我們而言,歷史的軌跡自然是「只會朝這個方向前進」;既然如此,那如果「不從今天來回顧當時的社會」,而是嘗試「站在當時社會的立場來看未來」,情況又會變得如何呢?今天的我們,若是論起預測數十年後或數百年後的世界,應該沒什麼人有自信吧!這點對過去的人們來說,也是一樣的。綜觀當時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便會發現,儘管他(她)們深切感受到「世界正在經歷重大變化」,卻又無法預測這股推著自己前進的潮流將通往何處,因此只能在不安與希望當中,做出每一天的選擇。將這種各地區人們的具體經驗相互積累、結合後,歷史上的各個「轉換期」,便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一副比起從今日視點出發、整齊劃一的歷史更加複雜,也更加活潑生動的姿態。 第二是世界史的「共時性」。本叢書的每一冊,都以一個特定的西元年分做為標題。對於這種作法,讀者理所當然會湧現疑問:儘管在這一年的前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間,世界各地呈現了巨大變化,某種程度上也可看出一定的關聯性,但這樣的轉變會是在特定的某一年一口氣突然爆發出來的嗎?就算有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了重大變革,其他地區也不見得就有變革吧?特別是,姑且不論日益全球化的十九、二十世紀,針對古代和中世紀世界史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進行推論,真的有意義嗎?當然,本叢書的編者與作者並不是要強硬主張所謂「嚴密的共時性」,也不是要對每一冊各章的對象僅就該特定年分的狀況加以論述。不僅如此,諸如世界史上的「交流」與「衝突」這類跨地域的變遷,以及在這之中肩負起重要任務的那些人,我們也不特別著墨;畢竟至少在十八世紀以前,絕大多數的人們對於自己生活的地區與國家之外發生了什麼事,幾乎是一無所知。而本叢書的許多章節裡,就是以這樣的普通人為主角。儘管如此,聚焦在特定年分、以此眺望世界各地狀況的作法,仍有其一定的意義——它開創了某種可能性,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而是透過宏觀的視野,針對當時各地區人們直接面對的問題,及其對應方式的多樣性與共通性進行分析。像是大範圍的氣候變遷與疫病,各個地區在同一時期,也可能直接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只如此,也有像資訊與技術的傳播、商品的流動等,有著時間差而對世界各地產生影響的現象存在。然而,儘管問題十分類似,各地區的對應方式卻不相同;甚至也有因某些地區的對應,導致相鄰地區做出截然不同的對應態度。此外,面對類似的狀況,某些地區的既有體系因此產生了重大的動搖,但其他地區卻幾乎不受影響,這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當我們看到這種迥異的應對方式,從而思考為何會這樣的時候,便會對各個社會的特質產生更深一層的理解。儘管將生活在遙遠分離的地區、彼此互不相識的人們稱為「同時代人」,似乎不是件普通的事,但他(她)們確實是生活在同一時間、同一個「當代」(contemporary)的人們;我們所做的,就是讓讀者試著感受箇中的醍醐味。 第三個問題是,「世界史」究竟是什麼?今日,打著「全球史」名號的著作多不勝數;儘管它們都有著超越「國史」框架的共通點,採用的方法卻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的將氣候變遷、環境與疫病等自然科學方法納入研究取徑,來處理大範圍的歷史;有的利用比較史或系統論方法,將重點放在亞洲,對歐洲中心主義進行批判;此外,還有運用多語言史料的海域交流史,這種有時也被叫做「全球史」。雖然本叢書秉持「世界史的視野」,卻未必會使用「全球史」一詞,而是讓各位作者按照自己的方法執筆,在選擇探討對象上也抱持著開放態度。雖然稱為世界史,但本叢書並未採取將某個年代的世界分成好幾塊、然後對各塊分別撰寫概述的作法,而是在狹窄的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因此在每一冊中,我們並不見得徹底網羅了那個年代的「世界」樣貌。乍看之下,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人覺得是好幾個零星主題胡亂湊在一起,然而,我們也請作者在執筆時不將各冊各章的對象框限在一國或一地區之中,而是以面向世界的開放脈絡來處理它們。「世界」並不是像馬賽克一般集結拼湊,而是像漣漪一般,以具體事例為中心,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合;描繪出這些漣漪彼此碰撞接觸的軌跡,就是本叢書的特色。「世界史」並不是一大堆國別史綁在一起的集合物,也不是事先就預設出一個所謂「世界」這樣的單一框架;相反地,我們認為它是紮根於各個地區的觀點彼此碰撞、對話,而展現出的活潑鮮明姿態。 透過以上三點,我們簡略陳述了本叢書的概念。歷史的宏觀脈動,是上至大政治家和學者,下至庶民,由各個階層的人們共同摸索與選擇所形成的。本叢書的視野雖是全球性的,但並非從超越個別眾人經驗的制高點來鳥瞰世界史的全貌,而是試著從廣泛的、同時代的視野,去比較、檢討那些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出選擇的各時代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從而以這樣的視角,對世界史上的「轉換期」加以重新思考,這就是我們關心的所在。透過這種嘗試,本叢書希望能將歷史發展中宏觀、微觀視角的交錯,以及橫向、縱向伸展的有趣之處,介紹給各位讀者。 本叢書的各冊構成如下: 第1冊  前二二○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第2冊   三七八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 第3冊   七五○年 普遍世界的鼎立 第4冊  一一八七年 巨大信仰圈的出現 第5冊  一三四八年 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第6冊  一五七一年 白銀大流通與國家整合 第7冊  一六八三年 近世世界的變貌 第8冊  一七八九年 追求自由的時代 第9冊  一八六一年 改革與試煉的時代 第10冊  一九○五年 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 第11冊  一九一八年 邁向現代的摸索 各冊除了每一章的主要敘述外,還收錄了簡短的補充說明「專欄」,開頭也編入概觀全書樣貌的「總論」。除此之外,扉頁設有地圖,書末附有參考文獻,希望能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內文試閱

總論 追求自由的時代 ◎文/島田龍登 十八世紀的世界 所謂的十八世紀,究竟是什麼樣的時代呢?從世界史的觀點出發,十八世紀在過去並未受到重視,反倒是近代化浪潮席捲世界的十九世紀研究擄獲了人們的心靈,這樣說應不為過。十八世紀不過就是達成偉大近代化的十九世紀的時代前史,其中被認為是重要的,勉強來說,只有十八世紀末接連發生在西方世界的兩件大事,也就是美國獨立戰爭(一七七五年~一七八三年)和一七八九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 然而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之所以重要,應是由於它們常被視為「漫長的十九世紀」,也就是從這一百年再前後延伸數十年、激烈變動的近代化時代的開始。換言之,即使它們發生在十八世紀,但在實質內容上則被認為是成就華麗近代化十九世紀之濫觴,只不過是恰巧發生在十八世紀末葉罷了。總而言之,單就「漫長的十九世紀」觀點而言,十八世紀的世界史就是一段缺乏魅力的歷史進程;又或者站在近代這個視角來看,十八世紀的世界就宛如一個應該被否定的社會。法國所謂的「舊制度」(Ancien Régime),正是指涉法國大革命以前的法國社會;十八世紀的世界整體本身,都是屬於應該被否定的「舊制度」。 即便如此,近年關於十八世紀世界的歷史研究,內容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若就此潮流的新歷史研究結論切入,可總結為以下兩項論點。第一項論點,是十八世紀世界各地歷史的實證研究成果有所進展,使得十八世紀邁向十九世紀的連續性受到高度重視。毋庸贅言,世界各地的社會經歷過各式各樣的變化,然而,與其說是全世界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的期間發生劇烈轉變,不如說是整個社會自十八世紀初期開始經歷了時間淬煉、長期性變化而逐漸成熟。 另一項論點,是對西洋中心主義的近代史形象的再思考。舊有的觀點如下:西方世界,特別是英國、法國以及美利堅合眾國社會的變化,對非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這是西方世界對非西方世界單方向施予的影響。過往,此觀點被視為理所當然,即便到今日也還未完全脫離這種歷史思考模式。然而若將觀看歷史的視角放在十八世紀整體,近年來的研究動向顯示,在近代化的面向上,西方世界與非西方世界實則呈現了雙向式的相互影響;並且,是在全球世界經歷過整個十八世紀後,才創生出嶄新的十九世紀近代世界,這樣的觀點正逐漸浮上檯面。西歐並不是單方面引領了世界其他地區,在近代化這點上更是如此;非西方世界並不從屬於西方世界。 本書的主要目的,即是立基在這樣全球性的視角,藉由五個章節做為切入點,眺望並觀察十八世紀整體。首先,就從以下幾個觀點,來重新檢視與瀏覽十八世紀社會整體的變化。 世界一體化的進展 回顧十八世紀世界史時必須記住,此時世界的一體化較前一個世紀已有更長足的發展。先前所謂的「大航海時代」,是指十五世紀末以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與達伽馬(Vasco da Gama)為代表的歐洲人開始能自組船隊,越過大西洋抵達美洲大陸,並經海路繞過美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航向亞洲。 近年來,像這樣從歐洲人的立場出發、以大航海時代來劃分世界史的分期方式,逐漸被視為一種西方中心主義而屢遭否定。例如在亞洲,自東亞、東南亞、南亞以至西亞的海上交易,早在歐洲人經海路來到亞洲前便已繁榮昌盛。東海與印度洋各自的區域內交易,以及連結兩個地域之間的交易逐漸發展,其盛況已可堪稱大交易時代。因此,歐洲人來到亞洲海域,雖然是促使亞洲大交易更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但仍稱不上是足以劃分時代的重大轉機。話雖這麼說,上述這種亞洲大交易時代論,也可說是一種僅限於海洋亞洲內部的議論。這是因為我們無法否定,若綜觀世界整體,事實上構成全球化歷史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連結美洲大陸、歐洲、非洲和亞洲,讓世界成為一個有機體。 總而言之,十六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往世界各地發展,構築了環繞世界的貿易網絡,之後又在亞洲各地建立的交易據點,也就是殖民城市的腹地奠定了殖民地形式的開發基礎。在中南美洲則是奴役原住民,後來引入非洲黑奴,並展開種植園形式的農業開發。接著在十七世紀,荷蘭、英國和法國亦一邊與歐洲各國競逐,一邊向世界各地發展,同時建立起做為世界經濟動脈的貿易網絡。 到了十八世紀,連接美洲大陸的世界貿易網絡出現變化。其中之一是交易商品的變化。截至十七世紀為止,就商品而言,世界貿易仍以奢侈品為大宗,生絲、砂糖、胡椒以及肉豆蔻、丁香等高級香料是主要的貿易商品,並以白銀做為支付工具。然而在十八世紀,棉織品、銅、錫等逐漸崛起,成為主要商品,過去買賣的奢侈品也逐漸開始走向量產,砂糖就是代表性的例子,交易價格也因此下降。正由於世界各地的產量增加,砂糖亦不再被視為奢侈品,逐漸變成一種大眾商品。從巴西製白砂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價格變動走勢,可看出白砂糖的價格在十七世紀中期大幅下降,十八世紀糖價低廉且穩定,幾乎沒有變動,直到十八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間,才因戰爭等社會混亂之故再次上漲,在此之前白砂糖皆處於穩定低價狀態。當然,糖價下降也代表了砂糖消費者階層的擴大。 另一項變化,是世界貿易的結構化,以及參與者的多樣化。所謂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即是在十八世紀形成穩定的結構。在此結構下,黑奴從非洲被「出口」至美洲,於種植園生產砂糖、咖啡豆、菸草和棉花等等,這些商品再出口至歐洲。從歐洲輸入非洲的商品則是武器等用具,以及來自印度的棉織品;而在非洲做為貨幣使用的印度洋產寶螺,也經由歐洲再度出口至非洲。當然,英國歷經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已經有能力在國內自行生產過去仰賴印度進口的棉布,卻也正因大西洋三角貿易體系的存在,才能取得必要的原料棉花。 世界貿易參與者的變化 若檢視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活動便可以看到,十八世紀時出現了新的貿易參與者。關於世界貿易活動的參與者,大致可歸納出三項變化。 第一項變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亞洲貿易市場的力道逐漸衰退。大約十七世紀末葉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海域建立了獨占貿易體制。荷蘭東印度公司除了從事連結荷蘭與亞洲的歐亞貿易之外,亦於亞洲海域各地設立眾多商館,積極參與亞洲區內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將歐亞貿易與亞洲區內貿易這兩種類型的貿易活動連結成有機體,營造出比英國和法國東印度公司更有利的局面。除此之外,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越過了馬六甲海峽,連結環東海地區和印度洋地區,十八世紀初期的亞洲區內貿易幾乎皆由荷蘭壟斷。然而自十八世紀中葉起,英國的自由貿易商人也開始越過馬六甲海峽參與貿易,這使得荷蘭無法再維持長期獨占亞洲區內貿易的局面。 第二項變化,是俄羅斯商人及美國商人也加入了亞洲的貿易活動。就像第二章將探討的那般,俄羅斯商人在十八世紀中葉自西伯利亞往北太平洋拓展,甚至還參與了中國廣州的貿易活動。另一方面,美國獨立後,許多貿易船自美洲東岸開往中國、東南亞及印度的亞洲海域各地發展貿易,從事亞洲區內貿易以及連結歐美與亞洲的長程貿易。迄今為止主要以歐洲商人為主角的歐亞海上貿易,在十八世紀出現了新的參與者。 加入亞洲貿易的參與者並不限於歐美商人。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亞洲人內部亦存在著積極參與長程亞洲區內貿易的集團。亞洲商人的崛起,便是世界貿易參與者的第三項變化。最為顯著的是中國商人在東南亞的發展,他們熟練地駕駛戎克船進出東南亞各地,在當地設置多處據點,並各自以家族為連結網絡,順利推展商業活動。除了中國商人之外,誠如第三章所述,十八世紀後半葉馬來人和布吉人(Bugis)的貿易活動也更為顯著,他們在馬六甲海峽的廖內群島設置據點,於東南亞從事貿易。亞洲商人的崛起,也逐漸打破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構築的獨占貿易體系。 和平之下的社會變化 話說回來,就世界性的角度而言,十八世紀應該可以說是一個和平的時代。當然,這段期間並非完全沒有戰亂發生。一七二○年代,伊朗薩法維帝國(Safavid dynasty)走向實質滅亡,伊朗至印度北部一帶陷入動盪,其中納迪爾沙(Nader Shah)勢力的崛起,以及在德里的屠殺皆慘絕人寰。而在東南亞,泰國的阿瑜陀耶王國(Ayutthaya Kingdom)遭受緬甸貢榜王朝(Konbaung Dynasty)的攻擊而滅亡。一七八○年代,因美國獨立戰爭所引發的第四次英荷戰爭(一七八○~八四年),也在亞洲海域爆發衝突;法國大革命後的歐洲戰爭動亂,亦波及到亞洲及美洲。 儘管如此,與之前的十七世紀和之後的十九世紀相較,從世界性的角度來看,筆者仍認為十八世紀是戰亂較少的世紀。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處於所謂「和平的世紀」,做為近世社會的世界各地社會得以逐漸成熟,並在成熟中推進社會的變化。 在這個社會成熟的論點下,近年來的亞洲史研究成果格外豐碩。地方社會或是地域社會的充實散見於亞洲各地。從包含日本在內的東亞以至緬甸、越南北部,皆可看到以小農為基礎的近世經濟社會的成熟樣貌。而在南亞,隨著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衰退,印度各地的地方勢力崛起,這些地方政權脫離蒙兀兒帝國的強勢中央集權後,開始投資自身領土的公共設施。此外,地方社會與地域社會的充實,也展現在薩法維帝國崩壞後的波斯灣沿岸一帶,而安納托利亞(Anatolia)等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地方社會名士的出現,也與印度的例子有著類似要素。 另一方面,西歐社會亦發生了長期性的變化。若說過去的歷史學將法國的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視為典型的君主專制論(Absolute monarchy)代表,今日的歷史學則是立基於詳盡的實證研究,試圖解明該社會的各種面向。在政治史的部分有以英國為例,而提出擅於徵稅的國家將徵來的稅金用於增強軍力的軍事財政國家論;但在社會層面,重要的則有以下兩點。英國等地的咖啡店(coffeehouses)成為大眾聚集的場所,人們在此討論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促使自由與民主主義思想在社會上廣泛成形。另一點,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普及也是重要的現象之一。在法國,十八世紀下半葉由啟蒙思想家組成了百科全書派;眾所周知,這群學者即深受東方主義的影響,東方主義已然成為大幅扭轉人們思考事物方式的基石。此外,咖啡以及飲用咖啡時使用的砂糖,都是由亞洲及美洲大陸生產、進口至西歐的產品。東方主義本身,也可說是一種歐洲人發展亞洲貿易所產生的結果。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忽略,世界一體化的發展為西歐社會的變化提供了基礎。 總而言之,歷史上的十八世紀,可說是一個自世紀初開始便處於就世界性角度而言較為和平的狀態,而各地區諸多社會在檯面下逐漸成熟,朝著「近代」前進的時代。世界的近代化並不是在十八世紀末突然發生,而是各地區諸多社會經過了十八世紀這段時期的長期醞釀後,為走向「近代」做好了準備。 英國工業革命 要形容十八世紀,應該可稱為「沉靜的成熟」與「內部的變動」的時代,然而在十八世紀下半葉,卻又無庸置疑地發生了革新性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對自由的追求擴及全世界,這也正是本書的主題。另一項革新性變化,則是英國的工業革命。 近年來,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主題的論點變化讓人眼花撩亂。過去在二十世紀後半,隨著計量史學(Cliometrics)研究的發展,英國工業革命史的樣貌被大幅重新檢視。過去認為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葉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但若計算當時英國的經濟成長率,就今日的眼光來看數字非常小,換言之那不過是個低成長時代。計量史學認為,除了少數部門的急速成長,實在很難說當時社會整體發生了什麼讓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變化。這也成為被廣泛接受的通論。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奠基於計量史學的「通論」逐漸式微。「英國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上的意義為何」的問題逐漸浮現。二○○○年,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付梓出版,一時蔚為話題。這本著作從經濟史的立場出發,針對十八世紀西歐特別是英國,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進行比較分析。根據彭慕蘭的說法,兩個地域的生活水準在十八世紀初期幾乎相同,也都在實現經濟成長的過程面臨了土地制約的困境。但在十八世紀末葉,英國利用化石燃料煤實現了工業化,並成就所謂的「大分流」。 羅伯特・艾倫(Robert Carson Allen)也嘗試重新思考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艾倫在《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祕》(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英文版於二○○九年出版)一書中更加強調正式使用煤的英國工業革命之重要性。他表示,將煤做為動力能源的蒸汽機,以及利用這些蒸氣機的棉花產業機械的發明,即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 共時性的世界史 話說回來,本書的另一個嘗試,是試圖指出「全球史」饒富興味之處。近年來全球史的必要性早已廣為傳布。誠如其名,全球史是從全球規模進行歷史性的考察。當然,被稱為全球史的研究與著作形式琳瑯滿目,特別是針對全球化的歷史研究,或是選取特定事物和現象所建構的世界史敘述等等,皆為全球史研究的重點。然而其中既有以二十世紀的國際組織史為主題的全球史論文,也有像是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嘗試研究長達兩千年的各國比較經濟史巨著。所謂的全球史不一而足,尚未擁有能夠顯示出特定研究傾向的定義。說得直接一點,全球史除了冠上「全球」二字,帶有全球化性質、以及具備全球性規模外,似乎沒有足以讓大部分人認同的定義。 而本系列叢書「歷史的轉換期」,則嘗試以歷史上的某一年做為世界史的橫切面(本冊以一七八九年為切入點),自古代至二十世紀共分十一冊論述,此形式本身或許也可說是一種全球史。雖然很難斷定這到底算是世界史還是全球史,但全球史的重要指標之一,便是將美洲大陸納入討論範圍。既然要從全球規模論述歷史,若沒有涵蓋美洲大陸,就不能稱作真正的全球史。至少本冊已盡可能將美洲大陸納入範圍,同時致力達成本系列以微觀史角度論述世界史的目標。具體來說,本書五個篇章的作者均一面分析做為史學基礎的微觀史料,例如某位人物留存下來的日記和遊記等,一面探索更宏大的世界史樣貌,嘗試提出一套全球史。 本系列的企劃,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挑戰。話說回來,全球史究竟該由單一人物的論述而形成,還是由複數作者群來分擔主題而形成,至今還沒有答案。微觀研究的積累,未必就能組成全球化世界史的樣貌。 全球史的嘗試 那麼,究竟要花費多少功夫和心思,才能讓微觀的歷史積累成全球規模的世界史,抑或是全球史的敘述呢?而且還不是由一位作者負責撰寫一冊書籍,而是多位作者負責各自的部分,這樣的做法可行嗎?若請複數的作者分擔撰寫,每位作者將可在自己專攻的地域內深入發揮,直至微觀層面的極致。本書編者意圖活用這項優勢,在適當的主題下,利用分擔寫作的形式來完成一本全球史書籍。若能成功達成這項目標,或許就可從中獲得些許成果,使全球史研究更向前邁進,在歷史學上也算是意義深遠。特別是,若全球史始終陷於大幅度偏離記述人類一般行為的歷史敘事,而僅聚焦在缺乏親近感的宏觀敘事,全球史研究的前途應該也是黯淡無光。本書以「追求自由的時代」為主題,採取共同分擔撰寫的形式,以雙向型的世界史敘述為目標,堪稱是一種企圖賦予全球史研究價值的嘗試。 若是瀏覽目錄,或許會認為本書內容僅止於描寫始於法國大革命的自由運動,在全世界傳播的過程。但這完全是誤解。以此為前提,第一章〈轉向近代的轉捩點――法國大革命〉的主題便是法國大革命。迄今雖已出現各式各樣的法國大革命史,但若將其置於法國史的範疇內來思考,法國大革命果然還是一個足以劃分時代的事件,是近世邁向近代的重大轉捩點。本章將探討在這場法國大革命中所孕育出的自由,像是宗教的自由,進而延伸到美術館和教育等層面,從多元面向來觀察社會的變化。 第二章〈毛皮連結起的太平洋世界〉,則論述俄羅斯自西伯利亞通往北太平洋地區的商業發展。俄羅斯商人往東方發展,商業活動跨越陸地及海洋,也與江戶時代的日本產生交集。譬如一七九二年,亞當・拉克斯曼(Adam Laxman)領航前來,俄羅斯船隻屢次現身江戶時代日本的史實廣為人知。而觸發亞當・拉克斯曼航向日本的直接原因,是一七八九年他在西伯利亞的伊爾庫次克遇上了漂流至當地的大黑屋光太夫。本章也是從俄羅斯的角度探究「鎖國」時代日俄關係的論述,內容探討俄羅斯商業資本追求自由的一連串活動以及進出北美的事蹟,並在檢視過程中點明其與日本之間的問題,是一項優秀的研究。 第三章〈東南亞海盜與「華人世紀」〉要討論的是東南亞島嶼區的「海盜」。十八世紀下半葉至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東南亞,在近年有時會被稱為「華人的世紀」。隨著來自中國的移民增加,東南亞對中國的出口也跟著增長,中國在東南亞社會與經濟的影響力增強。「華人的世紀」一詞容易讓人產生以中國人為主體的歷史想像,但在實際上,東南亞當地人群究竟如何維持生計?除此之外,這段期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及十九世紀以降的荷蘭殖民政府,也正在整頓日後正式殖民統治的基礎。換句話說,本章要分析東南亞島嶼區三強鼎立的狀況下,追求自由的活動。 第四章〈蘇格蘭的自由貿易運動〉,則是分析英國的蘇格蘭追求自由貿易的運動。在英國,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獨占與東印度、也就是亞洲的貿易,但實際上,亞洲區內貿易與其說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不如說是向英國自由貿易商人(Country Trader,又稱港腳商人)敞開了門戶。這些自由貿易商人中以蘇格蘭出身者占多數。到了十八世紀末,蘇格蘭商人進一步要求加入連結歐洲和亞洲的貿易活動。這就是蘇格蘭的自由貿易運動,包含蘇格蘭商人在西印度貿易的問題在內,本章將分析蘇格蘭的自由貿易需求。 第五章〈印度洋西海域與大西洋奴隸制度/奴隸交易的廢除〉,是以包含東非在內的印度洋世界以至美洲的廣大區域為對象的重大問題,也就是廢除奴隸制度以及奴隸交易所引起的問題。以英國為首廢除奴隸制度與奴隸交易,這件事是否擁有實際效力?而這件事對於被視為奴隸的人們本身,以及孕生出他們的社會,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雖然諷刺,但追求自由的時代也可能催生出新的不自由,本章也將論及這樣的可能性。 綜合上述,本書以法國為起點,經由西伯利亞,將視野拓廣至北大西洋及美國,接著南下繞到東南亞及中國等東海和南海世界,再將焦點轉回英國的蘇格蘭;最終章則以印度洋世界、非洲及美洲大陸為舞台。雖然這樣繞著世界團團轉讓人眼花撩亂,但透過這種方式,也讓世界各地的多向型歷史敘述成為可能。 整體而言,本冊將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定位為追求自由的時代。然而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這樣的時代並不是在十八世紀末葉才突然產生。追求自由的契機是在十八世紀「沉靜的成熟」中,做為「內在的變化」之一而逐漸成形。另外也在此強調,對於自由的追求並非只發生在西歐世界,而是全世界在十八世紀邁向一體化,以及各地域社會在同一時期邁向成熟,最終孕育出的一種追求自由的共時性現象。期盼讀者能記住這兩項前提,細細體會接下來五章的內容。

作者資料

松嶌明男、森永貴子、太田淳、熊谷幸久、鈴木英明

松嶌明男 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博士(文學)。1966年生,專長為法國近代史。 【主要著作】 《禮拜的自由與拿破崙——公認宗教體制的成立》(山川歷史Monograph 22)(山川出版社,2010) 《圖說拿破崙 政治與戰爭——法國獨裁者的描繪軌跡》(河出書房新社,2016) 森永貴子 立命館大學文學部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博士後課程修了、博士(社會學)。1969年生,專長為俄羅斯社會經濟史。 【主要著作】 《俄羅斯的擴張與毛皮交易——16至19世紀西伯利亞.北太平洋的商人世界》(彩流社,2008) 《伊爾庫次克商人與恰克圖貿易——帝俄的歐亞商業》(北海道大學出版會,2010) 《北大西洋世界與阿拉斯加毛皮交易——俄羅斯及美國公司的人們》(東洋書店,2014) 太田淳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課程滿期退學,Ph. D(萊登大學)。1971年生,專長為印尼史、東南亞史。 【主要著作、論文】 《近世東南亞世界的變貌——全球化經濟與爪哇島地域社會》(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4) Tropical Products Out, British Cotton In: Trade in the Dutch Outer Islands Ports, 1846-69,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3, 2013 In the Name of the Battle against Piracy: Ideas and Practices in State Monopoly of Maritime Violence i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edited volum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8 熊谷幸久 關西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1975年生,專長為英國經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十九世紀初英國的亞洲通商政策對地方商人及製造業者的影響力——以1812至1813年格拉斯哥東印度協會的東印度貿易開放運動為中心〉《歷史與經濟》206號,2010年 Kirkman Finlay and John Crawfurd: Two Scots in the Campaign of the Glasgow East India Assosiatio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China Trade, 1829-1833, Journal of Scottis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30, issue 2, 2010 Breaking into the Monopoly: Provincial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Campaigns for Access to the Asian Market, 1790-1833,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2 鈴木英明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化現象研究部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學分取得退學,博士(文學)。1978年生,專長為印度洋海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印度洋西海域周邊諸社會近世至近代的過渡期及其矛盾——著眼於奴隸制.奴役交易的展開〉《史苑》77-2(2017) Abolitions as a Global Experience (ed.), Singapore: NUS Press, 2015 Slave Trade Profiteer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u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Resistance by Slave Traffick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Indian Ocean, Gwyn Campbell (ed.), Environment and Slavery in the Indian Ocean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基本資料

作者:松嶌明男、森永貴子、太田淳、熊谷幸久、鈴木英明 譯者:廖怡錚 其他:島田龍登/編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叢書監修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2-06-01 ISBN:9789570534115 城邦書號:A4870093 規格:平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