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暖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馴果記:從諸神的花園、人間的天堂、大眾的果物到現代超市蔬果區,果園改造土地、誘發哲思、觸動感官的千萬年故事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馴果記:從諸神的花園、人間的天堂、大眾的果物到現代超市蔬果區,果園改造土地、誘發哲思、觸動感官的千萬年故事

  • 作者:貝恩德.布倫納(Bernd Brunner)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22-05-31
  • 定價:599元
  • 優惠價:79折 473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473元,贈紅利2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4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世界就是一座果園,第一部深入果園文化核心的動人之作 收錄逾100幅精采圖片,穿越大地和時間,尋覓果實的記憶 ——— 從植物學、人類學到文化史,從古希臘羅馬、中世紀修道院到當代工業化生產,從歷史的黎明到未來回歸野性 在生與死、和平與戰爭、藝術與神話、科學與宗教之間,踏查水果和人類的共演化! ★椰棗、梨、蘋果、柑橘、櫻桃如何躍上人類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果園何以成為崇拜和休憩之所、化身藝術家和作家的靈感來源? ★人類怎麼依照自己的欲望塑造和扭曲大自然,讓水果失去了野性? ★果園如何為人類帶來食物,也改變了地景? ★水果栽培怎樣歷經黑暗時代、輝煌時期,邁向更自然和諧的創新? ▌本書書衣和書腰特選聯美紙業「義大利環保水果紙」印製 本紙張原料中使用了高達15%處理過後的有機殘留物來取代造紙所需使用到的原生漿。原料包含了柑橘、葡萄、櫻桃、薰衣草、玉米、橄欖、咖啡豆、奇異果、榛果、杏仁等。這些天然的原物料殘留物都是在進入到垃圾填埋場前便被回收,進而處理過後用來生產出獨—無二的水果紙。 ▌重返歷史深處被遺忘的果園,16段馴化水果的時間旅行 「人在遷徙的時候,不僅會帶著他的鳥、四足動物、昆蟲、蔬菜和他的劍,也會帶著他的果園。」——梭羅 綜觀歷史,果園滋養了人類的身體與靈魂:它們是崇拜和休憩的場所,是藝術家和作家的靈感來源,也是人們聚會的地方。在這本精采的著作中,獲獎作家貝恩德.布倫納將令人喚起記憶的圖畫與出色的散文交織在一起,他所展現出的果園歷史,就是千年來人類如何按照自己的欲望塑造自然的故事。 本書追溯果園的歷史,嘗試更了解果樹與人類的共演化。無論是人類或果園,都因為這個共同參與的進程而改變。除了樹木和果實本身,人類也與果園生長的土地密切相連,他們不僅在那裡種植、灌溉和收穫,也在那裡交談、生活與享受。 也許,我們可以把果園看作是一個舞台,在這裡,果樹和它們的照護者之間,上演著一齣非常特異的戲劇。以這種方式來看,果園邀請我們欣賞果實在動物、人和其他植物的陪伴下生長與成熟的複雜壯觀景象。 最早的果園可能是椰棗樹錯落其間的綠洲,沙漠遊牧民族在此歇腳。在亞馬遜地區,原住民在歐洲人拓殖美洲之前的幾個世紀,就已經維持著散布在叢林裡的馬賽克形式花園。而在東方和西方,現代水果種植已發展了數千年之久。隨著人口擴張,果樹從富人和修道院的蒼鬱花園擴展到田野和路邊,為飢餓的人們提供食物的同時,也改變了地景。然而,果樹不僅僅是生產水果而已,它們也為偉大的藝術家帶來靈感啟發。 這部引人入勝的果園文化暨科學史穿越時空,為人類與果實、土地、自然的關係提供了非凡的全景式敘事。水果是樹木提供的慷慨獻禮,當然對人類來說,也得到了這份贈禮。 ▌對本書的讚譽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 《森林祕境》(The Forest Unseen)作者 一段優美的探索,訴說樹木、果實與人類之間賦予生命的密切關係。布倫納是一位精明的嚮導,帶領我們了解果園與人類文化之間迷人的相互關係。 海倫娜.阿特利(Helena Attlee)∣《行走的檸檬》(The Land Where Lemons Grow)作者 這本書結合了美妙的插圖與文化史、植物學、人類學和個人軼事,任何對果園起源與它們結出的果實好奇的人,都會感到著迷與喜悅。 萊夫.伯斯威頓(Leif Bersweden)∣《蘭花獵人》(The Orchid Hunter)作者 從美國的釀酒蘋果園到地中海的柑橘樹林,這部插圖精美的著作是對果樹世界的迷人洞察。布倫納流暢生動的文筆提醒我們,果園的魅力遠不止於它的果實。 吉娜.雷.拉切娃(Gina Rae La Cerva)∣《野生盛宴》(Feasting Wild)作者 本書充滿迷人的歷史、植物學與文化資訊,絢麗的圖片令人心蕩神移。閱讀這本書就像造訪世界各地最迷人的果園。實為樂事!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漁的大歷史》(Fishing)作者 一趟穿越果園和植物奇觀世界的迷人旅程。圖文並茂,富含感染力與文化熱情。任何人,哪怕是園藝新手,都會珍惜這本迷人的書。 札克.聖喬治(Zach St. George)∣《樹的旅程》(The Journeys of Trees)作者 貝恩德.布倫納在這本文筆簡潔、圖文並茂的書中表示,水果早在人類歷史之初就已經存在,而且從那時起就一直陪伴著我們——在出生與死亡、和平與戰爭、藝術與神話、科學與宗教之中。 艾莉卡.吉絲(Erica Gies)∣ 環境記者 本書的迷人故事,配上華麗的歷史藝術,是我們今天可以模仿的有力栽培課程——為了永續發展、新鮮滋味,以及享用自家種植的桃子或橄欖的樂趣。 安德里.賽恩.馬納松(Andri Snær Magnason)∣《光陰之盒》(Tímakistan)作者 以詩意的眼光審視地球果實的深厚歷史、人類塑造它們的方式,以及它們又如何塑造我們。 奈絲卡.菲佛(Nezka Pfeifer)∣ 博物館策展人、密蘇里植物園史蒂芬與薩克斯博物館(Stephen and Sachs Museum,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貝恩德.布倫納的這本書講述了一段穿越不同地域與時間的美妙旅程,闡明深刻且曲折的歷史,讓我們了解人類如何利用水果,以及如何運用它們的甜味和歡愉來滿足味覺! 克里斯蒂安.施瓦格爾(Christian Schwägerl)∣ 獲獎環境記者、《人類世》(Anthropocene)作者 貝恩德.布倫納這本精采的著作讓我們大開眼界,了解到果園是一種自然與文化共存的生活方式。我現在夢想著世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巨大果園。 《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 Magazine) 想像一下探索一座伊甸園,從一棵樹上摘櫻桃,從另一棵樹上摘蘋果,從第三棵樹上摘橙。自然作家布倫納創作了一部充滿藝術氣息的著作,喚起了這樣的豐饒,滿足心智與感官。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部〕充滿事實的論著……布倫納依循時序,從野生的起源和諸神的花園,談到今日的工業化農場,在那裡,經濟和消費者需求使得水果的品種與風味減少,轉而追求更大的尺寸和保存期限。論述過程中,他傳播了大量關於栽培和文化的知識。

目錄

序幕:這本書的種子 1 有果園之前 2 棕櫚葉的沙沙聲 3 諸神的花園 4 離樹不遠之處 5 研讀經典 6 人間天堂 7 太陽王的梨 8 往北遷移 9 群眾的果園 10 摘櫻桃 11 噢!好酸 12 如蘋果派一樣美國化 13 果園無界 14 果樹學學者 15 感官的果園 16 回歸水果的野生方式 尾聲:一個新的開始 致謝 引文和引用的具體研究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圖片出處

內文試閱

  有果園之前      幾百萬年前,當大陸逐漸形成我們今日所知的格局,而且冰雪覆蓋了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時候,許多目前的溫帶地區仍然具有苔原的特徵。在那個時代,非常小的野生小紅莓、草莓、覆盆子和藍莓遍布大地。後來生長在北方溫帶地區的水果樹和堅果樹(蘋果、梨、榅桲、李、櫻桃和扁桃)的近親也很多。在短暫的夏季,這些野果是各種動物都渴望得到的額外營養來源,從最小的昆蟲到鳥類和爬蟲類,再到最大的哺乳動物皆然。      果實本身,特別是種子周圍芳香馥郁、通常多汁且多少帶有甜味的那一層,最初不過是吸引動物的花招,如此一來,牠們就會將種子帶到另一個可以生長的地方,植物就能藉此傳播出去。在早期人類出現之前,動物幫助推動了產果植物間的天擇過程。例如,鳥類喜歡甜漿果而不喜歡酸漿果,所以隨著時間推移,成熟漿果的種子(換言之就是那些能發芽的種子)最能傳播出去。      幾年前,紐約大學的人類學家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認為果實在演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比從前所認為的重要得多。      參與這項研究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德卡絲恩(Alexandra De-Casien)聲稱,飮食中至少部分包括果實的靈長類動物,大腦明顯比只吃樹葉的動物要大得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這是因為吃果實的動物必須更密集地尋找牠們的食物,而且要在森林裡認路—換句話說,牠們更倚賴自己的認知能力。事實上,吃果實而非樹葉的動物,大腦相對於體重的重量多了25%。早些時候,一群科學家與來自新罕布夏州漢諾威市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人類學家多米尼(Nathaniel Dominy)合作,發現黑猩猩顯然可以藉由指尖按壓的方式來判斷果實是否可以食用。      在樹枝上尋找成熟果實的行為,以及需要知道在哪裡找到結果的樹、果實在一年當中的什麼時候成熟,以及如何將果實從有時堅硬的外殼中取出等,都是需要高度腦力的活動,可能讓大腦變得更大。例如,猴子和人猿對身體與認知能力的要求比那些只吃草的動物要高得多。在理解這種關聯之前,科學家認為社會互動是大腦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植物學家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去定義什麼是果實。我建議從果實最終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也就是享受果實的人。所以,果實一詞適用於生長於樹木、灌木或小灌木叢上的植物,在歷史的進程中,它們已經被納入人類的飮食。有些種類的果實多肉,中心有一個果核,如櫻桃、李和橄欖;有些果實沒有果核而有種子或小核籽,如蘋果、梨和葡萄;有些果實則又小又軟,如草莓和黑醋栗。一本關於果園的書,必然也要提及堅果和一種非常引人注目、由倒置的花簇形成的果實,也就是無花果。      果實是我們日常飮食的重要元素。它含有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酶和其他對我們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質。維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與眼鏡猴、猴子和人猿一樣,人類是靈長目之下簡鼻亞目的成員。這些靈長類動物和其他一些哺乳動物,特別是蝙蝠、水豚和天竺鼠,組成了一個不尋常的俱樂部:牠們都需要攝取維生素C(亦稱抗壞血酸),因為牠們的身體無法自行產生這種物質。雖然抗壞血酸大約在一百年前才被發現,但是人們很早就認定常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傳統說法「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就是這種直覺知識的證明─儘管現在的科學家知道,一天吃兩顆蘋果比吃一顆更好。      果實的高營養價値並非它吸引我們的唯一原因。我們被它美麗的顏色和有趣的形狀所吸引,而且享用果實能讓人獲得複雜的體驗。它的香氣、甜味或酸味、果肉的質地、含水量和由此產生的乾爽或多汁口感,一切加總起來產生的印象,讓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品嘗。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植物哪些部分的味道好,哪些部分不能吃,甚至哪些有毒。而且植物、果實、根和種子都有便於使用的優點。例如,漿果很容易就能用手採集,食用前不需要進行任何製備或加工。水果通常可以生吃。顏色提供了水果是否可以享用的線索─顏色是你我比大多數哺乳動物更容易注意到的指標,因為大部分動物無法區分紅色與綠色。      雖然大多數種類的果實最初都相當小,它們仍然値得尋找,因為採集沒有狩獵所帶來的身體傷害風險,同時能在有限的營養選擇中增加一些種類。人們自然而然經常光顧那些果實味道最好的樹,並在某個時間點開始想把一些種子和植物帶到離家較近的地方種植。終於,早期的果園(也許只有少少幾棵樹)開始在人類定居點附近出現,後來也設置在特定家庭或部族占領的土地上。最初向種植的過渡可能發生在果樹已經自然落地生根的河谷和綠洲等地區。      在某個因地區而異的時間點,人們了解到,他們可以藉由選擇和培育特定的樹木來影響結果。我們應該記住,種植果實與野外採集果實從來都不是互斥的活動。從森林中的野生果樹選擇新種類果實,或是將新種類果實移植到人類居住地的外圍,都讓果園的前身逐漸成形,儘管這些早期的果實品種仍然相當原始,與我們今日所熟知者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      我們栽培的大多數非熱帶水果都起源於具有多種野生果實物種的地方,而這些物種的基因組成也各有不同。俄羅斯植物學家瓦維洛夫(Nikolai Vavilov, 1887–1943)提出一個假設,認為一個植物物種的「故鄉」是它表現出最大變異的地方。這種遺傳多樣性意味著一種野生果實可能有無數的雜交實例,而且這種雜交是完全自然過程的一部分,不需要任何人為干預。      隨著基因重新混合,植物和果實與它們的祖先有了細微的差異。較大的雜交種更可能被尋找到,並由動物將種子傳播出去。這種遺傳活動的中心主要位於具有地中海氣候或亞熱帶氣候的地區,特別是靠近地中海本身、中東、西南亞到中亞、印度次大陸和東亞。非洲、南美和澳洲的大部分地區也是遺傳熱點。      2006年,一個由美國和以色列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在考古植物學界引起相當大的波瀾。他們在約旦河谷下游發現了六個小無花果,似乎是人為栽培的—換言之,它們是刻意種植的。研究人員測定,這些遺跡的歷史在一萬一千兩百年至一萬一千四百年之間。這個發現顚覆了一般認定的農業發展順序,即先穀物後果實,至少在這個有記載的案例中是如此。然而,這個誘人的發現無法告訴我們這幾棵樹是怎麼組織的,或者由此形成的空間會是什麼樣子。      此時此刻,沒有什麼比向大家介紹世界上第一座果園的歷史紀錄更讓我高興的:可愛的樹木和美味的果實,還有在那裡度過時光的人和動物。遺憾的是,我沒辦法做到。但是關於果園發展的些許事實是相當確定的,可以讓我們有一點概念。      是無花果、橄欖、椰棗,還是石榴,最早啟發人類種植自己的果樹林?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儘管這些物種的碳化遺骸都存在,但通常不可能分辨出這些標本來自野生品種或栽培品種。即使科學家能相當精確地測定出發現物的年代,這個障礙仍然存在。從野生植物到栽培植物的轉變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其體徵出現的速度非常緩慢。      然而,世界上確實存在著一個可靠的栽培標識:在通常發現植物的地區之外發現的遺跡,往往顯示這些標本是刻意種植並以無法自然流經的水源來灌溉。其中一個例子是死海北部發現的橄欖核和橄欖木殘骸。      人類從野生樹木上收穫橄欖的最早證據,來自一個類似的地理區域,可以追溯到後舊石器時代,即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時期(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多年來,考古植物學家的廣泛共識是,人類最早在六千年前於死海以北與加利利海以南的約旦河谷地區種植橄欖樹。然而,最近使用改進的分析方法進行的研究顯示,早期的橄欖種植發生在地中海地區、中東(包括賽普勒斯)、愛琴海地區和直布羅陀海峽周圍許多地方。這些原始的野生基因庫為橄欖在更廣闊範圍的種植和培育提供必要的基礎。      我們是否可能更精確地界定橄欖樹馴化搖籃的位置呢?      在幼發拉底河谷中部,靠近目前土耳其與敍利亞的邊界,研究人員發現靑銅時代栽培橄欖木木材和種子的遺跡。橄欖樹的一個巨大優勢,在於它們能在相對貧瘠的土壤中生長。      《聖經》中多次提及橄欖樹和橄欖油,說明這種果實在整個中東地區的重要性。例如,〈詩篇〉一二八篇第三節就有一個令人難忘的對比: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   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中東地區仍有大片的橄欖林。在早已回歸自然的田野上,仍然可以發現廢棄的油坊,儘管有時只是支離破碎的廢墟。它們生產的油用作軟膏、燈油,以及香水和化妝品中的香料溶液。      歐洲最西部的葡萄牙阿連特茹(Alentejo)也有橄欖園:一望無際的橄欖樹在赭色的土地上延伸,經常隨著連綿起伏的山丘分布。唯一的干擾是散落其間的農莊,白色的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除了啁啾鳥叫、有節奏的蟬鳴或騾子蹄聲,幾乎聽不到其他聲音。整片土地瀰漫著橄欖碾磨加工過程所產生廢水的特殊氣味,濃郁中帶著香甜。      橄欖樹的樹齡往往長得驚人。例如葡萄牙那棵多節瘤的穆尙橄欖樹(oliveira do Mouchão),估計已有三千三百五十年樹齡。它矗立在葡萄牙中部的阿布朗提斯(Abrantes),與特茹河(Tejo river)的直線距離只有1 公里。這棵樹底部的周長為11.2 公尺。義大利薩丁尼亞島、蒙特內哥羅和希臘也有同樣古老的橄欖樹。走筆至此,橄欖「傳記作者」羅森朗(Mort Rosenblum)的話最適合為這個題目作結:「在有人發明文字來記錄此一事實之前,橄欖就已經被馴化了。」

作者資料

貝恩德・布倫納 Bernd Brunner

德國著名另類文學作家,作品蘊含個人對社會現象的反思之餘,常有豐富的文化史知識,著有《鳥狂》(Birdmania: A Remarkable Passion for Birds)、《冬趣》(Winterlust: Finding Beauty in the Fiercest Season)等書。文章刊登於世界各地刊物,包括《拉帕姆季刊》(Lapham’s Quarterly)、《巴黎評論》(Paris Review)、《石英》雜誌(Quartz)、《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等。以伊斯坦堡和柏林為家,經常往返兩地。

基本資料

作者:貝恩德.布倫納(Bernd Brunner) 譯者:林潔盈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22-05-31 ISBN:9786263151147 城邦書號:FS0148 規格:穿線膠裝 / 全彩 / 30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