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接受自己的界限,但仍努力汲取人生的可能性;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的勇氣
left
right
  • 庫存 = 3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致親愛的,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接受自己的界限,但仍努力汲取人生的可能性;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的勇氣

  • 作者:菅野仁
  • 出版社:仲間出版
  • 出版日期:2020-10-28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9折 288元
  • 書虫VIP價:272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58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寫給想跟世界靠近,但又害怕受傷的你 ◎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們,都要視為「他人」。 ◎比起「尋找理想的自己」,更要「接受脆弱的自己」。 ◎與人交流時,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親密並非是合而為一,自立也不是絕不依賴。 為你照亮一條鼓起勇氣踏出去,與他人美好相遇的路。 暖心推薦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李郁琳 臨床心理師 拿起這本書的你,是否對於自己以外的人和世界,都有著如岩石般粗礪的疏離感? 你想知道如何擺脫這種感覺,也多少抱著能順利融入的期待…… 「他人」,對「自己」來說是最大的謎團, 我們渴望在與他人的連結中得到認同、心意相通, 卻也害怕結果不如預期而失望、受挫, 所以遲疑著不敢再往前邁進,甚至責備自己為何會如此敏感脆弱…… 沒有人的人生是不會受傷的,然而,我們也有力量,慢慢學著變得堅強。 接受自己的脆弱與界限,但即使只踏出一小步,也想發掘更多自我的可能性, 不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一切,但就算只傳達一點點,也要把握敞開心房的機會; 當我們放下過度的期待,不再執著於「別人應該用我想要的方式看待我」, 與其急著追求「理想的自己」,不如先珍惜「現在的自己」,在當前的條件中用心盡力; 我們就能重建柔韌的內心,在自己與世界、自己與自己之間, 找到兼容憧憬與現實,既可以親密、也可以獨立的共處距離。 社會學家菅野仁也曾為了纖細的自我,而苦惱於人際關係的因應, 而這本書,就是他留下的一份關於愛、關於連結、關於如何面對世界的溫柔叮嚀。 他就像一位敦厚親和的人生前輩,同時以溫暖的勉勵和理性的引導, 陪伴你思考幸福的樣貌,探索他人與社會對自己的意義, 在細小、持久而具體的努力中,感受自我的充實與交流的喜悅,深刻體會「生命的滋味」。 這個世上不可能存在純度100%的關係, 但是,因為人際關係而感到疲累的你,不要放棄,再拿出些許勇氣吧! 願重新對愛有所理解的你,找到支撐自我的核心,確實地朝幸福靠近。 【關於愛的一些小叮嚀】 〈之所以笑得幸福,是因為懂得了和挫折共處〉 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完全沒有煩惱及痛苦。有些人之所以可以笑得那麼幸福,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方法,與活在世上就必須背負的「限制」及「挫折」和平共處,同時也不放棄自己的「憧憬」及「理想」,努力朝著永不斷絕自我生機的方向前進。 〈拉開「距離」,才會看見「不同」〉 無論再怎麼親密,都要將對方視為「他人」,感受自己與對方的「距離」,意識到彼此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一旦認為對方的價值觀及感受應該跟自己一樣,當對方的回應不符合預期,就會覺得對方很冷漠而因此「受傷」。與其帶著對「相同」的期待去建立連結,不如以「差異」為基礎去構築信任,在體諒與關心中,仍尊重彼此原本的模樣,關係才會長久而順暢。 〈與他人交流時,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如果將「完全傳達自己的想法」當成100分,一旦與他人交流,就從這裡往下「扣分」,那麼所有的「連結」都只會讓自己感到不滿。相對地,若是以「沒有傳達出任何想法」為起點(也就是0分),只要對方懂得自己一點,或是當自己雜亂無章地表達意見,對方卻真的理解了,這時一定會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專家推薦 小時候,我渴望有很多朋友;長大後,我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孤僻,反而渴望獨處。後來,我發現,自己不是孤僻,而是在找尋人際關係中舒服的位置。我懂了,我不需要成為人氣王,而是在有品質的關係中,自在地活著。「人我關係」是我們一生的課題,也常是困擾的來源。這本書能幫助你重新看待人際關係,找到人我之間最感自在的距離——既可以親密,也可以獨立。——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志恆 人際關係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親密與疏離或許只有一線之隔。恰到好處的人我距離,是不追求他人的完全認同,但也保有適度期待,渴望能表達自我。在收放之間,我們學習與他人連結,並與自己共處,這是你和世界最好的距離。——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 讀者佳評 ◎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書,也是一本不販賣希望,卻能讓人擁有希望的好書。特別是作者所說的「一旦缺乏了距離感,也就感受不到真正的親密」,更是令我深受衝擊。 ◎活在艱辛世道的人們啊,這本書是獻給你們的一杯溫暖咖啡,讓人體會應該如何愛自己、愛這個世界。這份愛並不激烈,甚至有點平靜,在讀這本書的短暫時光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 ◎作者讓我知道,除了自己以外,包括家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是他人,所以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無論是愛或理解。只要置身在與他人的關係中,都有可能受傷,所以不需要因此怪罪自己或世界,這是得到幸福都必須歷經的道路。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他人沒有什麼期待,也築起了一定厚度的牆,成功地保護了自己,到頭來卻活得越來越辛苦。果然就如作者所說,人生的頓悟不是看透世事,而是不放棄自己所愛,同時努力與他人連結,對自己及他人抱持信心,但也做好可能受傷的準備。 ◎對於容易受傷的我來說,與他人建立關係,就等同於會傷痕累累,最後落得憤世嫉俗。而作者告訴我,要試著與自己的「脆弱」和解,也教了我許多面對這個世界的訣竅。他讓我明白,原來世上也有像他這樣溫暖的人,或許,我只是需要多一點的勇氣,去找到能讓自己幸福的安身之地。

目錄

〈前言〉寫給想跟世界靠近,但又不知所措的你 菅野仁 【PART 1】幸福的樣貌,是需要「設計」的 變得「幸福」,是每個人都有的願望 第一次感受到人生中的「界限」 他人是「威脅的來源」,讓我們看見相對性 他人也是「愛的泉源」,帶來連結的喜悅 在具體的生活中,學會「設計自己的幸福」 【PART 2】從真正的我,到對我來說的〈真實〉 「憧憬」和「現實」只能二選一嗎? 找到那莫名撼動自己靈魂的事物 在多方嘗試中,摸索出幸福的可能性 之所以笑得幸福,是因為懂得了和挫折共處 【PART 3】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是「他人」 「他人」的存在,是世上最大的謎團 想變得「親密」,需要有適度的「疏離」 拉開「距離」,才會看見「不同」 什麼樣才是「舒服的家人關係」? 「規則」,是確保欲望實現的手段 放下「相同」的期待,在「差異」中建構信任 「家人」和其他的人際關係有何不同? 養育,是讓孩子得以自力更生的過程 雖然不是「外人」,也要認同彼此是「他人」 【PART 4】如何讓自己融入這個疏離的「社會」? 「社會」給予的是支持,還是限制? 「社會」是我們與外界的「連結網絡」 「社會」限制了欲望,但也提供了展望 我們也有可以動搖「社會」的力量 【PART 5】接受自我的脆弱,再往前跨出一步就好 多變的時代,不安定的自我 纖細的內心,有著高標準的自我理想 有必要徹底改變現在的自己嗎? 自我會受傷,但也會慢慢學著更堅強 他人不會「用你想要的方式看待你」 【PART 6】找到最好的距離,體會生命的滋味 親密並非是合而為一,自立也不是絕不依賴 這個世上沒有純度100%的關係 不追求完全的認同,但也不放棄表達自我 藉由真心喜歡的事物,讓理想與現實連結 以「快樂」為目標,再稍微努力一點就好 在「利他」的活動中,深化生命的滋味 關於愛的一些小叮嚀 〈結語〉對幸福的微小期望,編織成了這本「愛之書」

序跋

〈前言〉 寫給想跟世界靠近,但又不知所措的你
◎文/菅野仁 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我想先說個關於自己的小故事。 我從小就學鋼琴,到了高二都還特意撥出時間去上課。當時教我鋼琴的老師,在當地算是十分知名的男性音樂家。 那一天,在課程快到尾聲的時候,有位男士走進了房間,然後就坐在沙發上等待課程結束。我心想「他們之後應該是有工作要談吧」,所以對老師及客人輕輕點頭致意後,就準備離開教室。 結果,那位客人突然叫住我說:「別急嘛,坐一下。」然後笑著開始跟我聊天。 「你是高中生嗎?」 「是的。」 「什麼時候開始學鋼琴的?將來打算走音樂這條路嗎?」 我告訴對方,自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鋼琴,雖然沒有打算從事鋼琴或音樂相關的工作,但是因為喜歡,所以會一直學下去。 「我只聽到結尾的部分,不過你彈的這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情緒十分到位,要不要考慮往音樂這條路發展?」 對方的這番讚美讓我很不好意思,但當然也不會不舒服,其實我高興極了。 等對話告一段落,我覺得自己應該站起來告辭了。 當時完全是「最好趕緊站起來打聲招呼,然後盡快離開」的氣氛。 但是,我卻還想跟客人繼續聊下去。 那個瞬間,平時非常怕生的我,突然脫口說出了令人不敢置信的話。 「不然,我再待一會兒吧!」 結果,原本在旁邊微笑聽著我們聊天的老師臉色整個變了。 「不好意思,我們之後有很重要的工作要談,你可以先回去嗎?」 老師斬釘截鐵地說。他的語氣並不憤怒,卻隱藏著足夠讓我這個高中生手足無措的尖銳。 我慌張地將樂譜及筆袋收進書包,匆匆逃離了教室。打開大門後,瞬間射入的五月陽光莫名亮得刺眼,讓準備踏出玄關的我踉蹌了一下。也可能是眼淚讓我的視線模糊了。平常上完課後走向公車站牌時,一路上我總是身心輕快,只有那一天,原本溫暖的陽光卻讓我心生反感。 走了很久很久,我的眼淚都沒有停下來。 是悔恨?還是悲傷?剛開始我並不明白自己的情緒為什麼如此混亂。但是,在走向公車站牌的那十分鐘路程中,我慢慢發現自己感覺到的是極度的「羞恥」。 我並不是對老師冷淡地「要我回去」感到怨恨及傷心,而是對自己居然讓老師說出這種話感到羞恥。那位男客人並不是真的看中我的音樂才能而稱讚我,他只是之後有工作必須拜託老師,基於「社交往來」才稱讚了他的學生。我竟然沒有發現這一點,實在非常丟臉。 我無法原諒自己一被稱讚就得意忘形,甚至沒有掌握好人際間的「距離感」。即使各種情緒夾雜,整個人一團混亂,我也明白自己已經被這種「不解人情世故的行為」給傷害了。 那天以後,我就放棄繼續學習鋼琴。 當我開始專攻社會學這門研究,就非常關注人們生活周遭所發生的各種小事,還有人與人之間不經意的語言交流,以及因此導致的自我動搖,其根源可能就來自我在敏感的青春期所經歷的這個體驗。 確實地掌握人際距離、理解對方心情並做出適當回應的艱難; 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到疲憊,很輕易就會受傷的自我。 這些都是我平常關注的重點。 累積了各種體驗,再加上親身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後,我也稍微長成了成熟的大人,對於我們應該和包圍自己的世界建立什麼樣的關係,有了一些可以談論的東西。 現今是一個不斷追求「自我風格」、「自我個性」,強調「我是誰、做自己」的時代。但是,一直說著「自我」、「自我」,固執地不斷往內挖掘自我原本的模樣,有時反而會讓自己喘不過氣來。 越是忍不住要堅持「自我」的人,越是需要一張能重新了解「其他人及周遭的世界是如何與自己產生連結」的詳細「平面圖」。 拿起這本書的你,是否對自己以外的人及周遭的世界,有著如岩石般粗礪的疏離感呢?你想知道如何擺脫那種感覺,也對於包圍自己的這個世界,多少抱著能順利融入的期望。 如果這本書能讓你們了解── 思考,並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太好了。 但是啊,我並不是要跟你們嘮叨「一定得跟身邊所有人都維持良好的關係」,或是「從學校畢業之後要成為獨當一面的社會人,才是正確的人生」這種「大道理」。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許許多多一聽到人際關係就感到疲累的「你」,還有被提醒應該針對社會思考,卻沒有任何想法的「你」。 想找到自己認同的生活方式,只靠獨自一個人的力量,最後一定會走投無路。我覺得,只有與身邊的人心意相通、自己的想法及行為被他人接受,我們的「生命」才能造就無限的廣度及深度。 因此,為了更深刻地思考關於「我」的事,我認為稍微繞個遠路,去思索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以及社會到底是什麼,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他人」或「社會」,這些看似位在自己「外側」的人事物,其實與我們的內心有非常深切的連結。如果一直把它們當成「外側」的事物,就無法看到周圍世界與自我有所「連結」的可能性。 所以,接著就一起來思考這些可能性吧!這一定可以成為良好的契機,讓你重新理解「怎麼樣才是做自己」或者「對自己來說,幸福是什麼」。

內文試閱

【想變得「親密」,需要有適度的「疏離」】 不是「你」或「妳」,也不是「他」或「她」,「他人」這個詞,總給人一種疏離的感覺,基本上也很少出現在日常的對話裡。 例如,與「他人」十分相似的「外人」,在對話中就使用得相當頻繁。但是外人並不等同於他人。外人只是「他人」當中的一個種類,亦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如此一來,不屬於「外人」的他人——也就是「親近的他人」,這樣的說法才有可能存在。 他人這個詞所隱含的「疏離感」,在我接下來要描述的內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適度的「疏離感」,是與人們建立合宜連結的必要條件。 光是這麼說根本聽不懂?說的也是,那麼,我們就循序漸進來解釋吧! 一般來說,「疏離」常被視為「親密」的相反詞,帶著見外、冷漠的感覺,也就是對他人抱著戒心、不願意敞開心房,讓人聯想到非常〈冷淡〉的人際關係。但是,我卻認為這樣的「疏離感」,才是加深並延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及「信任度」的重要關鍵。 所以,我想藉著拋出「疏離感」這個在世人眼中帶著負面印象的詞語,對於這項社會常識提出質疑——「所謂的親密,就是隨心所欲地和對方共享想法及心情」。 再來,我們則要詳細地探討什麼是「他人」。 「他人」的定義是: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他人」。 不僅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包括身邊親近的人——朋友、熟人,甚至是家人,全都是「他人」。這就是我想傳達的重點。 或許有人會覺得,將家人視為「他人」的想法有違常理,但是,家人確實也是他人,而且從這個角度去看待他們,反而更能順利地建立起親密連結,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當我們將對方視為他人時,就代表我們意識到自己與對方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身邊親近的人跟自己「一樣」,我們就會希望對方完全了解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對吧?然而,就算是父母或戀人,也幾乎不可能徹底了解或全然接受原本的你。 一旦認為自己與對方(的價值觀及感受方式)應該是一樣的,當對方不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樣接受自己,就會覺得對方的態度很冷漠,因為這樣的狀況而「受傷」。 如果從「對方應該完全了解自己」的出發點去跟人建立連結,一旦對方沒有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或態度去理解自己(亦即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會覺得「為什麼明明跟我這麼親密,卻一點也不了解我!」,因而感到失望及煩躁。親子或夫妻之間的爭吵,多半都是源自這種對對方的「過度期待」。 與其帶著對「相同部分」的期待去建立連結,不如以「差異部分」為基礎去構築關係與信任,追求這樣的樂趣與智慧,才是更務實的思考方式。 【有必要徹底改變現在的自己嗎?】 一般來說,「脆弱的自我」大多隱含著意志薄弱,或是不太可靠等否定的意味,換成以英語來說就是vulnerable。 從我的角度來看,其實不能單單說現在的年輕人是vulnerable,他們的自我雖然容易受傷,但也有相對來說感受性非常強烈,也就是sensitive(感性)的部分。 因此,為了讓這個部分有更好的發揮,也為了保護感受性強烈的內心,就更需要有智慧地釐清(做好知性的準備)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連結。 「纖細的內心」。 我試著這樣描述sensitive的自我。擁有「纖細的內心」的人,對「自我理想」有很高的期望,在實現自我能力及建立人際關係上,所要求的標準都很高,因此反而容易受傷。他們對於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也很敏感,內心總是抱著「不應該是這樣」的困惑。 「纖細」的自我,是由不需要為了「活著」(最基本的生存)而費盡心思的「富饒社會」所形成的存在方式。經歷過戰爭或饑荒危機的人,必須對「活著」抱持強大的意志,否則很可能會隨時失去性命。但是,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之後,人們急速失去了「對生存的緊張感」,取而代之的是想要盡情享受當下、活得輕鬆自在的人生態度。於是,與周遭人們的往來,以及人們怎麼看待自己的「對連結的緊張感」,就成為生活的重心,也因此形成了一旦行為出現些許差錯,或是人際關係上發生一點小磨擦,就立刻受到傷害的「纖細的內心」。 但是,我實在無法就這樣完全否定「纖細的內心」。 畢竟,強大的意志有時也代表會忽視周遭他人的需求(類似我們對獨裁型經營者的印象),而自我主張不強烈、溫順隨和的人,對待他人也更為溫柔,能夠敏銳地察覺到他人的脆弱。 而且,我覺得擁有「脆弱的自我」的人,本身才是最痛苦的。當他們遇見敢於釋放自我欲望、強烈表達自我主張的人,心中難免會想著「為什麼我就做不到?」。我也是這樣,只要我開始優柔寡斷,或是搞砸事情後東拉西扯地後悔或抱怨,妻子就會唸我「不要只會發牢騷,做事乾脆一點」,這時我就會懊惱地想:「唉,如果我能更強悍一點,更果斷地處理事情或是跟別人的關係就好了。」 但是,隨著年歲增長,我倒是慢慢覺得,或許不要一直想著徹底改變現在的自己比較好。過度的自我否定跟過度的減肥一樣,對身心都無益。 當然,希望自己比現在更好,這樣的願望是「好」的,但如果想要完全改變自己,那就不妙了。例如曾經引發社會爭議的「人格改造課程」,就是源自於想要改變自己、甚至打掉重練的極端想法,不但花費驚人,最後還會因為無法完全改變自己(包括本身的環境等),而深陷絕望之中。 那麼,應該從哪個角度去思考比較好呢?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承認「容易受傷」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不是去指責「自己這樣很糟糕」,而要接受「這就是自己」,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既然需要「刻意」去接受容易受傷的自己,就代表我們其實非常不滿意〈現在.這裡〉的自己,所以,「刻意」接受現在的自己並不是對自己的縱容,而是必須保有的一種心態。 不過啊,雖然在陷入低潮的時候,坦承自己的脆弱是很重要的,但人原本就是很難停留在原地的生物,只要稍微恢復一點元氣,就會忍不住想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那要用什麼方式重新「出發」,去接觸他人及社會呢?如果就此莽撞地去追求「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自己」, 只會讓之前接受「自己原本的脆弱」時所積蓄起來的能量,迅速消耗一空。所以,比較適合的做法是,努力接受脆弱的自己,然後慢慢地鼓勵自己「再往前踏出一步」就好。 【自我會受傷,但也會慢慢學著變堅強】 人的「自我」,到底是什麼模樣呢?這陣子,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第一個想法是一顆像雞蛋般的圓球。容易受傷的自我,就像被包裹在薄殼裡的蛋黃一樣,如果一心只想著立刻變強,就直接把雞蛋丟到滾水裡咕嘟咕嘟地煮,想把軟軟的蛋黃在短時間內煮得硬梆梆,這樣的急切不但會讓蛋殼裂開,也會把蛋黃煮壞。 所以,不需要這麼急。自我其實可以像略微凝固的半熟蛋黃,外面覆蓋著一層保護的皮膜,這層皮膜不像蛋殼那樣只是看起來堅硬,實際上又薄又脆弱,而是像鼻炎藥膠囊的外殼那樣柔軟有彈性,雖然一捏就變形,卻沒那麼容易漏出裡面的東西,結構十分強韌(可能是我本身喜歡半熟蛋及QQ軟糖,所以才出現這種想像吧?)。 從自我的脆弱開始出發。但是,不要被這份脆弱所束縛。真的撐不下去時,確實需要「毫無保留地接受」自己原本的脆弱,但是,在稍微恢復一點元氣後,還是要試著走出去,慢慢回到讓自己與他人、社會重新取得連結的地方,這也是很重要的。 只不過,這樣的嘗試還是會讓人受傷吧! 然而,有些事情是可以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學會的。只要內心深處存在著「與他人的連結能讓〈生命的滋味〉更加深厚」的想法,或許就能為容易受傷的自己培養出與之抗衡的〈耐受力〉。 沒錯,這裡的關鍵字就是——〈耐受力〉。 前幾天,我無意間聽見女兒在唸課本,聽著聽著,突然發現那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我女兒唸的是知名童書作家宮川廣所寫的《澤田同學的痣》。 故事主角澤田富子留了很長的瀏海,甚至「長到遮住整個鼻子」。擔任班導的木村老師知道那是因為她的額頭中間長了一顆很大的黑痣,也知道她被班上男生取笑是「大佛」,因此十分受傷。 某天,木村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前說,其實澤田並不喜歡大家說她是「大佛」,還因為這樣留了很長的瀏海,即使再不舒服,也不敢把瀏海撩起來。老師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班上同學本來也沒有惡意,只是「隨口」取笑她而已,所以就跟老師約定好,再也不取笑她是「大佛」了。 兩、三天後的午休時間,之前最會取笑富子的光男,因為爬樓梯一次踩兩階被富子提醒了,他一時忍不住就回嘴說:「少囉嗦,你這個大佛!」 才一說完,他就知道自己說錯話,立刻捂住嘴巴,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富子露出難過的表情,接著卻說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話。 「大佛就大佛,那你過來拜我啊!」 這時的澤田同學,不再是過去那個用瀏海來遮住黑痣的可憐女孩,當光男用「大佛」來攻擊她時,她的內心已經養成了敢用「大佛就大佛,那你過來拜我啊!」來反擊的〈耐受力〉。 看到這裡,你們一定認為:「啊啊,澤田同學變堅強了。」 但是,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文章的結尾是這麼寫的。 「富子緊緊閉上眼睛,眼角流下了兩行細細的淚水。」 沒錯,澤田同學仍然受到了傷害,她的自我並沒有突然就從「脆弱」變得「強大」。她只是在努力接受額上的黑痣,讓自己不至於因為害怕,而從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中退縮,也就是說,她才正走在慢慢培養自我〈耐受力〉 的半路上。 不過,等到她終於長大成人,一定會是一個能理解他人痛苦,同時擁有堅強自我的優秀女性吧!我是這麼認為的。 【這個世上沒有純度100 %的關係】 接著,我們再試著從稍微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他人本質」的重要性。 也就是「不向對方尋求純度100%的關係」。 就算跟對方再怎麼親密,我們都「不可能」完整無缺、「純度100 %」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而對方也「不可能」毫無保留、「純度100 %」地接收這些想法及感受。 我們都會有想要依賴某人、想被某人疼愛的時候,但若因此就向對方尋求「完全的連結」,多半都只會傷到自己。 如果各位還在十歲這種喜歡故作成熟、但仍是孩子的年紀,或許可以抱著這種期待。或者應該說,對年幼的孩子而言,「追求完全的連結」是有其「必要」的。如果小小年紀就已經領悟到「所有人終究都是他人」,很可能就會掉進「虛無主義的陷阱」。 但是,如果大家已經是超過二十歲的「大人」,最好就要慢慢認清「世上沒有完全的連結」這回事。 不過,也不需要變得極端,就此憤世嫉俗地認定「根本不可能有完全的連結,世上沒有人會理解我」。重要的是,就算我們不可能100%、完整無缺地將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傳達給對方,也不要把它當成是「放棄」表達自我的「理由」。 我們反而要倒過來思考,就是因為「無法100%傳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努力表達自我」,好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態度,才會那麼重要。 內心纖細的人,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追尋能夠100 %接受自己的他人,當他們發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往往就會絕望地躲回自己的殼裡。 那麼,要不要試著從這個前提來思考呢——在我們與別人交流時,就等於已經跟完全不同於自己的他人建立起連結了。 希望對方能多少理解自己一點,希望能向對方多少傳達一些自己的想法及感受,這本身就是非常美好的事。我的建議是,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不要抱著「扣分」的心態,而是帶著「加分」的期待。 如果將「完全傳達自己的想法」當成100分,一旦開始與他人交流,就從這裡往下「扣分」,那麼所有的「連結」都只會讓自己感到不滿。 但如果換個方式,說得極端一點,以「完全沒有傳達任何想法」的狀況(也就是0分)為出發點,只要對方了解自己一點,或是當自己結結巴巴、雜亂無章地表達意見,對方卻真的聽懂了,這時一定會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這讓我再次體會到,將自己以外的人視為「他人」,是多麼重要的事。如果你認為身邊親近的人「理所當然要了解你」、「理所當然要重視你」, 總有一天勢必會在某個地方受挫。 到時這份挫折若沒能在內心好好消化、處理,你就會一直想著「是他不理解我,是他的錯」、「是他不重視我,是他的錯」,被這樣的「怨恨.痛苦」 (借用尼采的說法就是「無名怨憤」)不斷折磨。 一旦因為與他人的關係而受傷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無名怨憤」(Ressentiment),但會造成問題的狀況是,一直沉溺其中不肯走出來, 或是不斷在記憶裡擴張、膨脹這種情緒。如果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擺脫這樣的詛咒,釋放自己,就永遠不可能得到「幸福」。由此可知,面對越是親近的人, 越需要認清對方所具有的「他人本質」。

作者資料

菅野仁

社會學家,東北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社會學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東北大學文學院助教、宮城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和副校長,專攻社會學(社會學思想史.溝通理論.地域社會論)研究,2016年因病逝世。著有《朋友這種幻想》《18分集中法:如何提高時間的「品質」》《齊美爾.人際關係的哲學》;合著作品有《社會學能做什麼?》《今天開始的哲學史》等。

基本資料

作者:菅野仁 譯者:楊詠婷 繪者:田中鮎子(たなか鮎子) 出版社:仲間出版 書系:Soulmate 出版日期:2020-10-28 ISBN:9789869892025 城邦書號:A4890008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3cm×19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