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西元一八九四年,一名猶太裔法國陸軍上尉亞弗‧德雷福被控出賣法國陸軍情報給德國,被軍事秘密法庭裁定叛國罪名成立,因而遭到公開拔階並流放外島。
這就是法國近代史上轟動一時的「德雷福事件」。在當時舉國面臨共同敵人──德國──的情況下,德雷福的猶太血統成了祭品,用以撫慰普法戰爭中嚴重受創的法國人心。其後,雖然法國軍方證實叛國者另有其人,卻不願承認德雷福的無辜,甚至讓真正的叛國者逍遙法外。於是,法國社會分裂成兩個陣營,雙方在報刊上撰文相互攻詰,在議會中進行政治鬥爭,甚至在街頭發起群眾運動。雖然最高法院在一九○六年洗刷德雷福的冤屈,但是這起事件餘波盪漾,深深影響了接下來一百年法國社會的各個層面。
本書詳述了德雷福事件的背景、開場、過程、結局,以及事件的後續影響,一幕幕場景有如電影情節般接踵而來。更可貴的是,書中引用了大量當時的文件、檔案、書信與報章,可以讓讀者重回歷史現場,近距離感受當時法國社會的波濤洶湧,以及事件當事人的心情寫照。
一百年來,德雷福事件依然在每一個社會上演著……。
作者資料
麥可‧本恩斯(Michael Burns)
耶魯大學博士,曾任教於耶魯大學與法國高等研究院,美國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現代歐洲史榮休教授,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前任院士,目前是《法語大西洋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he French Atlantic)顧問委員。他出版了數本關於德雷福事件的著作,包括《農業社會與法國政治──布朗熱主義與德雷福事件》(Rural Society and French Politics: Boulangism and the Dreyfus Affair, 1984)、《德雷福──從法國大革命到猶太大屠殺的一場家庭事件》(Dreyfus: A Family Affair,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the Holocaust, 1992)。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