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本貫穿遠古時代至現代科技世界,
述說礦物如何堆疊,甚至定義人類生活的動人故事集!
超過150幅精緻繪圖、珍貴文物照片與藝術作品;
超過15萬字精彩動人的故事;
從工業、文化、商業與科學四個面向,標記礦物在人類生活中敲打出的痕跡;
50種礦物依拉丁名排序,由鑽石開幕,鋅謝幕,精彩可期。
繼系列叢書《改變歷史的50種動物》與《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後,本書再次以嶄新視角探索人類歷史中的迷人故事,從廣義的礦物,囊括金屬、合金、岩石、有機礦物與寶石等,展開一場奇幻般的真實冒險:我們腳底的尋常細砂製成玻璃後,推動科學研究有了全新樣貌;促使甘地發起獨立運動的開端,竟是再平凡不過的鹽;誰能想到今日馬路上灰黑的瀝青,曾是保護基督教國家免於毀滅的神奇「希臘火」;而鋁與石油更幾乎定義了現今的工業消費社會。本書自遠古原始人類費心敲出第一柄燧石刀刃起,以50種礦物描繪出貫穿數百萬年的人類足跡,敘述我們如何用礦物構築起家園,如何發現並利用它們建構起整個人類文明社會。
「人類歷史與自然岩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閱讀本書更能體會寶石與人們文化淵遠流長的情感。」
——朱倖誼(《寶石珍賞誌》作者、珠寶鑑定師)
【專業推薦】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中研院史語所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
◎李家維(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魏國彥(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環境保護署署長)
目錄
前言 6
鑽石 8
銅 12
青銅 16
雪花石膏 22
明礬 24
鋁 26
石棉 30
琥珀 34
銀 38
黏土 44
砷 48
瀝青 52
金 56
白堊 64
煤 66
珊瑚 72
象牙 74
板岩 80
鐵 82
高嶺土 90
石墨 94
石膏 96
水銀 100
鉀 104
大理石 106
珍珠質 110
泡鹼 114
黑曜岩 120
赭石 126
石油 128
磷 136
鉑 140
鉛 142
鈽 146
浮石 150
石英 152
鐳 154
砂 158
硝石 164
鹽 170
燧石 176
鋼 182
錫 188
硫 192
滑石 196
鈦 198
鈾 202
玉 208
鎢 214
鋅 216
延伸閱讀 218
中英名詞對照 220
本書圖片版權 224
序跋
前言
當我們眼中只看得見機械的形塑之美,以及如同礦物般的冷硬生活,腦中不曾浮現清風、天空和田野;當我們日復一日地置身於層層磚牆之間,行走在柏油馬路之上,呼吸著煤炭油脂燃燒的濃煙,在其中成長、勞作、死去,人類會繁盛多久呢?
—— 查爾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1902-1974)
人類文明歷史可以眾多角度觀看。迄今為止,這系列的書籍已經從植物(《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和動物(《改變歷史的50種動物》)的視角綜觀人類歷史演進。本書,我們將重點放在礦物。廣義而言,絕大多數的天然生成與少部分人工合成都可被視為礦物,比如金屬、合金、岩石、水晶、寶石、有機礦物、鹽類以及礦砂等等。
人類的崛起
原始人類祖先在何時、以什麼方式演化為人類? 考古學家與人類學家對此問題仍無定見,也仍有爭議。人們曾認為某些能力的具備是區分人類與「低等」動物的標誌(如語言、社會組織、情感、工具的使用與製造、符號推理以及自我意識等能力)。然而,事實證明其他物種,如鳥類、鯨類和猩猩等,也擁有同樣的能力。只不過沒有任何物種能把這些能力發展到如人類一般,足以改造自然環境,有效地避開優勝劣汰的天擇。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始於動植物的馴化,隨著文明從自足式農耕型態轉變為製作與貿易商品的都市生活型態,人類將矛頭轉向礦物——用岩石建築房屋;用金屬製造工具、武器甚至機械;將碳氫化合物轉化成能量;土壤、礦砂和鹽類則應用於工業,而各種寶石、半寶石與金屬則用來鑄造貨幣或製成裝飾品。
人類學家相信型態與行為的改變觸發了類人猿的原始祖先演化成人類。儘管我們無法重現原始人類的思考、感知及社交情況,但他們使用的工具(至少像是石頭一般耐久材料製成的工具)透露了他們的發展進程。最早的石器約有二百六十萬年歷史,而且人類與工具的關係很有可能更久遠。不過就像今天的大猩猩一樣,這些早期工具也許只是古人就地取材而非動手製成。自我們的祖先開始製造工具的那一刻起,便徹底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金屬時代
二百六十萬年以來,人類使用的各式複雜工具主要由木頭、骨頭、燧石與黑曜岩製造。在距今約一萬年前所謂的「新石器革命」期間,人類生活型態轉為定居。農耕與畜牧取代了打獵和食物採集,成為人類的主要生活方式。而這些進步的關鍵就是那些影響人類生活各方面的技術革命。
石器時代讓位給以銅、青銅以及鐵為主的金屬時代。儘管貴金屬黃金和白銀在現代都有工業用途,但在古代它們主要用來製造貨幣、珠寶,或搭配鑽石、琥珀、珊瑚、玉石、珍珠等寶石用於宗教裝飾。時至今日,人類雖掌握先進的技術,但能源的需求仍依賴煤與石油,前者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後者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動力源泉。另外,能源需求也輔以由鈾和鈽做為原料的核能。從古至今,各式工業活動更廣泛地使用多種金屬、礦砂、合金以及鹽類,其中包括明礬、鋁、瀝青、砷、鈉、汞以及鋼。內文試閱
鑽石 Adamas
類型:晶體,寶石
來源:地函深處
化學式:C
鑽石光芒璀璨,堅不可摧,是美和堅強的典範。搭配上永不鏽蝕的黃金,便是理想的訂婚戒指,象徵著愛情與婚姻的純潔和永恆。大型鑽石十分罕見,因此是最受皇家青睞的寶石。不論對東方還是西方的皇室來說,鑽石都是華服上最耀眼的光芒。
鑽石項鍊事件
1786年,發生在法國的鑽石項鍊緋聞是一齣十足的鬧劇,當時的法國皇后、樞機主教、騙子與妓女均牽扯其中。事件中的鑽石項鍊本是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10-1774)為情人訂製,但一直到臨終前他仍未收到項鍊。而樞機主教羅昂(Cardinal de Rohan)這位好色的神職人員成了這齣鬧劇的倒楣鬼。他被騙子德拉莫特女伯爵(Countess of Lamotte)蠱惑為瑪麗皇后(Qureen Marie-Antoinette, 1755-1793)購買這條項鍊。但實際與他私會的是一名由妓女假扮的假皇后。等到珠寶商向皇后收款時,皇后對此事一無所知,事件便因此敗露。雖然羅昂樞機最終洗脫了嫌疑,但仍被驅逐出宮廷。德拉莫特則判入獄,但後來扮裝逃脫。無辜的皇后名譽因而遭到嚴重的玷污,連同其他多宗皇室醜聞最後導致法國於1789年爆發革命,推翻了君主統治。
大如麗池的鑽石
1905年1月的某日傍晚,南非第一鑽石礦區的礦工在一堵岩牆裡挖出了一塊巨大的晶體。這傢伙大得出奇,以致礦區主管弗雷德里克.威爾斯(Frederick Wells)還以為它是塊不值錢的天然玻璃。然而仔細檢查後,證明這顆碩大的晶體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寶石級鑽石, 重量高達621.35克,3,106.75克拉。礦區的所有者湯瑪士.克利蘭爵士(Sir Thomas Cullinan)當天恰巧身在礦區,這非比尋常的巨無霸也因此被命名為克利蘭鑽石。雖然克利蘭鑽石比不上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Fitzgerald,1896-1940)的短篇小說《大如麗池的鑽石》(The Diamond as Big as Ritz, 1922)中所描寫的鑽石龐大,但它同樣是一塊無價之寶。礦場將這塊鑽石賣給當時的德蘭斯瓦共和國(今南非),後者隨後將其獻給殖民國的君王,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1841-1910)。
為了讓企圖在運輸途中竊取鑽石的盜賊摸不清方向,德蘭斯瓦共和國派重兵乘船護送一顆假鑽前往英國,而真鑽則通過郵寄掛號到了國王手中。愛德華七世一收到鑽石後,就安排進行切割拋光。他將這項需要謹慎處理的任務交給阿姆斯特丹的阿斯切鑽石公司(Asscher Diamond Company)。喬瑟夫.阿斯徹(Joseph Asscher)成功在第二次嘗試中將鑽石切成兩塊。最後,這顆巨鑽共切出9顆大鑽和96顆小鑽。其中重達530.20克拉的克利蘭一號(Cullinan I)又名愛德華七世,被鑲嵌到英國國王權杖上。克利蘭二號則鑲嵌在英國皇冠正面,用於英國國王與女王的加冕儀式。克利蘭三號到九號有的鑲嵌於王冠上,或為伊麗莎白女王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佩戴的珠寶。
儘管克利蘭鑽石是最大的王室鑽石,卻到很晚才面世。在此之前,世上最大的鑽石是重達105克拉的光之山(Koh-i-Noor)。該鑽開採於西元十一至十三世紀之間的印度北部,為印度君主所有。光之山先是被當做眼睛鑲進一尊女神像中。當來自中亞的穆斯林人占領印度後,光之山也輾轉於伊斯蘭王朝之手。英國占領印度後,它又落入英國人手中。十九世紀中葉,光之山為英國軍隊貢獻給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的戰利品。傳說光之山是顆被詛咒的寶石,任何男性統治者戴上它都會丟了性命。不過詛咒對女人沒有任何影響,因此聰明的英國人就把它鑲嵌到女王和皇后的皇冠上。
長久以來,鑽石一直裝點著王室顯貴,但隨著十九世紀鑽石產量不斷提高和二十世紀人們生活水準的改善,越來越多人開始擁有鑽石首飾。史上第一筆鑽石訂婚戒指的記錄出現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但此風俗直到1930年代才廣泛傳開。鑽石白金戒指象徵愛情的堅定和永恆。今天,它仍然是歐美最為流行的定情信物。
高壓下的煤炭
雖然有著超群的品質, 鑽石,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1923-)所言,其實就是煤經高壓形成。鑽石的化學式C,即說明鑽石就像碳與石墨一樣,完全由碳元素組成。不同的是,鑽石經過深至地函巨大高壓形成。當火山爆發時,包含鑽石的岩石被帶到地表,百萬年後,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鑽石便在風雨的侵蝕下露出。
鑽石特有的八面體結晶結構就像是兩座底座相連的金字塔,因此鑽石具有極高的硬度和半透明度。無色鑽石是傳統中價值最高的珠寶,而鑽石中的化學雜質會帶來不同顏色,其中最常見的是黃色和棕色,最罕見的則是藍色、黑色、粉色和紅色。近年的鑽石拍賣中,價格最高的是藍色和粉色鑽石。鑽石的一般度量單位是1907年成為國際標準的公制克拉。1克拉相當於0.2克(200毫克,0.007055盎司),1克拉又可進一步分為100分,每分等於2毫克。
鑽石以硬度聞名於世。從前想要切割鑽石只有通過鑽石本身才能完成, 現今則是藉助雷射。歐洲史上第一家鑽石切割公會成立於十四世紀,而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仍然是今日全球最大的鑽石切割中心。在將原石製成成品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原石能發揮最大品質、擁有最大尺寸和最耀眼的色澤。工匠沿著原石內部的裂隙切開後,借助其他鑽石進行粗磨,把它削成圓形,然後在表面切出小平面,最終將鑽石定型。到此,整顆寶石已雕琢出最燦爛的光芒。如光之山的古老鑽石,由於切割手法較為原始,未能使其顯露最佳光彩。1852年,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君亞伯特(Albert)的監督下,工匠對光之山進行了第二次切割,又切下了40%的重量,從原本的186克拉減少到105.602克拉。儘管這令光之山更加光彩奪目,但亞伯特還是對此結果失望,便將這枚鑽石製成女王的胸針。
十九世紀,天然鑽石的產量大幅增加。到了二十世紀,合成鑽石及類鑽石(simulant diamond)的製作方法出現,導致鑽石稀有的特性與成本大幅下降,因而今日鑽石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不過,2011年天文學家在外太空發現了一顆碩大的鑽石,即使對鑽石興趣缺缺的人們也嘖嘖稱奇。它是距離銀河系四千光年一顆殞落星球的遺物,這顆鑽石體積足足是地球的五倍大。
銅 Aes cyprium
類型:金屬
來源:自然銅、銅礦石
化學式:Cu
石器時代延續了約二百六十萬年,當人類甫一定居,便開始利用一種新的材料——銅,來製造工具、武器和裝飾品。銅不像石頭一樣取之不盡,唾手可得,需要通過開採或貿易才能獲得。銅的出現創造了銅匠與富裕的權勢階層,而後者有能力訂製或購買金屬製品。
冰人來了
1991年9月19日,在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冰川,兩名德國登山客決定走一條新捷徑。途中,他們碰到了一條深溝,遠遠的望去深溝裡似乎有些登山客遺留的垃圾。但近看才發現,突出冰面的其實是一顆人頭與上半身軀幹。這具屍體保存狀態十分完好,讓他們與後來到場的救援隊和警察以為這是一名迷路的登山者,不幸在危機四伏的阿爾卑斯山區丟了性命。然而,等到人們把這具屍體從冰層中發掘出來送進當地停屍房後,才赫然發現這其實是具木乃伊。死者生前生活在距今5,300年前的銅石並用時代(Chalcolithic Age),或銅器時代(Copper Age)。而這具木乃伊便依據發現地點奧茨山谷(Ötz Valley)而名為冰人奧茨(Ötzi)。
銅石並用時代處於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Age, 距今10,000到7,000年)和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始於距今5,300年的近東地區,約一世紀後,歐洲亦進入此時代)之間。在此時期人類發現了金屬銅的加工方法,但並未放棄使用石器工具。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以在村鎮中務農的群體生活為基礎,發展出定居的生活方式。這對人類而言不僅是項新契機,更是個挑戰。挑戰之一便是如何獲取居所周圍沒有的食物和原物料,因而促使不同群體與文化之間首次出現貿易。另一方面,定居生活提高了生活水準,也增加了空閒時間,使得新技術(尤其是金屬冶煉)的發展有了可能。
考古學家認為人類社會在銅石並用時代開始出現社會階層化。銅的獲取和使用比岩石更為困難,需要專人進行加工。這些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可能因而成為領袖,或是將成果賣給權貴人士。銅本身並不能造成社會出現階層,但確實加強了人類定居所帶來的某些發展趨勢。根據冰人奧茨的衣著和裝備,考古學家相信他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也許是位部落首領或銅匠。他身上帶著當時典型的兩樣東西——來自義大利的燧石小刀和金屬斧頭。這柄斧頭長60公分,斧刃鍍銅長9.5公分,是一件有力的武器。同時,在不讓其磨鈍的狀況下,只需要半小時就能砍倒一棵樹。
地中海紐帶——賽普勒斯
在古代, 賽普勒斯(Cyprus)是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銅產地之一。因此銅的拉丁名即是「賽普勒斯金屬」(aes Cyprim, 縮寫為cuprum)。銅與黃金之所以成為人類首先加工的金屬有多種原因。銅是地表常見金屬元素第八名,儲量極為豐富,多種礦砂中均能發現銅的蹤影。另外,大多數金屬的色澤為灰色,而銅色彩亮麗,或紅、或黃、或橙。不僅如此,銅在受到侵蝕的狀態下,還會形成綠色的碳酸銅。另外,天然銅還以純銅的形式存在於地表。雖然天然銅在人口稠密地區很快便開採殆盡,但通過冷錘法(cold hammering)相當容易將其加工成小物件。
人們曾認為銅的加工方法最先出現在近東地區,隨後才傳入歐洲,但考古證明這項技術在近東地區、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都是獨立發展。容易開採的天然銅採盡後,人類不得不轉而從銅礦尋求這種金屬。冰人奧茨的家鄉阿爾卑斯山脈中部地區就擁有豐富的銅礦石,當時也有繁榮的銅石並用時代文明。部分理論認為冰人奧茨是在探尋銅礦的途中在此遇難。從礦砂中提煉出銅比直接尋找銅塊的製程更為複雜。人類有可能是在粉碎並加熱有色礦石以對陶器著色上釉時,發現可從岩石獲取銅及其他金屬元素。
當人們將含銅礦砂開採後,經過粉碎並裝入炭爐,在1,000℃的高溫下反覆熔融銅礦砂以去除雜質,做成粗糙的純銅塊。這些銅塊會運送到人類定居處進行進一步加工或直接賣給其他部落。因為銅的硬度相對不高,可經冷錘法加工成銅珠或銅針等小物件,但若以冷錘法加工大型銅器則會造成原料開裂。大型銅器的製造,首先須進行加熱,使之易於加工。若想製造更為複雜的銅器就要借助澆鑄法,先將銅塊在陶製或金屬容器中熔化,再把將銅液倒入石製或黏土模具中,最後再施以冷錘法。冰人奧茨的斧頭便是用這種方法澆鑄而成,斧刃的形塑則是使用冷錘法。
金屬時代對人類社會和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促使不同部落間的聯繫更加緊密,金屬時代亦促進人類文字系統的發展,以便於記錄生產、所有權與商業交易情況。社會階層分化也自此發端,人類社會開始出現不同階級,如專業手工藝者,政治、社會及經濟精英及其僕從。銅在人類早期文明的發展中繼續扮演著重要角色。下一章,我們將介紹由銅衍生出的第一種人類製造之合金——青銅。
青銅 Aes brundisium
類型:銅錫或銅砷合金
來源:人工合成
化學式:90Cu10Sn
儘管冶金術發端於對銅和黃金的冶煉,但真正改變人類文明,將人類推上更複雜的技術發展道路的金屬卻是青銅。青銅是一種銅錫合金,其生產推動了大型貿易網絡以及新的加工技術。雖然鐵在西元前一千年期間取代了青銅,成為工具和武器的製作原料,今時今日,人們鑄造塑像時仍然偏愛青銅。
第三時代
古希臘詩人赫希爾德(Hesiod,約西元前八世紀)說,在平盛的黃金時代和銀器時代過後,人類步入了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雖然並沒有任何歷史證據能證明黃金時代和銀器時代的存在,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以青銅器時代一詞,指代人類歷史上先進技術與財富權勢開展的時期。青銅器時代始於西元前四千年,結束於西元前一千年。但在西元前兩千年末期,在當時的主要發展區域,如印度和近東地區,青銅已被鐵取代。赫希爾德認為在青銅器時代人類信奉阿瑞斯(Ares,即羅馬人信奉的戰神),戰亂不斷,此點也為史料和考古發現證實。在青銅器時代,第一批帝國文明相繼崛起,包括古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敘利亞文明、古安納托利亞文明(Anatolia)、克里特文明(Crete)、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及古中華文明。
青銅不是天然金屬,而是一種合金,其中約90%為銅,10%為錫。最早的青銅含砷,不含錫,因此稱為「砷青銅」。雖然這種青銅比錫青銅具有更好的延展性,但需要加強淬火才能獲得同等強度,而且砷對加工者來說具有毒性。雖然製造青銅的材料與技術更加困難,但青銅強度較高,易於澆鑄,而用途也更廣泛,因此它還是取代了岩石和銅成為人類製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人們以青銅進行複雜程度更高的澆鑄加工,製成雕像、樂器、裝飾物與新型的工具和武器。此外,青銅比鐵器時代早期出現的熟鐵工具和武器更堅固。直到鋼現身後,青銅才逐漸消亡。青銅相對於鐵器來說還有一項優點,即它與銅相似,當表面形成一層綠色的碳酸銅層便可以抵禦氧化。
錫與銅基本上不會在同一地區出產,因此錫須從遠方運輸到銅產地才能進一步加工。人們認為,大部分地中海地區的錫來自於現今英國西南部的德文(Devon)和康瓦爾(Cornwall)地區,以及西班牙北部和法國北部。近東地區和印度的錫來自中亞,而中國與東南亞則擁有自己的錫礦。這些貿易涉及的地域十分遼闊,也讓古代世界建立起廣泛的貿易網絡,天壤之別的文明之間開始直接交流。換言之,青銅的生產觸發了第一波全球化經濟。地中海東部的航海家登上了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當時的人們認為已到世界的盡頭。而世界的另一端,錫也沿著現今人們口中的「絲路」進入印度和近東地區。
接著,青銅合金家族成員不斷增加,除錫青銅外還出現鋁青銅、錳青銅、海軍黃銅以及矽青銅。它們具有青銅的抗腐蝕性和良好的導電性,廣泛應用於生活用品、工業、軍事及航海領域。今日的青銅仍然是人們鑄造金屬雕像時使用最廣泛的材料,成品稱為青銅器。羅馬人稱青銅為布林迪西的金屬(Brundisium)。該名稱源於義大利南部阿普利亞(Apulian)海岸名叫布林迪西的港口,這個港口是古羅馬帝國生產與進口青銅的主要地點之一。
帝國根基
新石器時代(西元前10,000到前7,000年)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資料,因此無法再現當時國家和城市的政治社會結構。然而,考古學家認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應該相對民主且平等,很少有以性別、地位、財富和財產為基礎的社會等級。例如位於土耳其恰泰土丘(Çatalhöyük)的新石器時代大型城市中,並沒有公共建築和寺廟,居民共同生活且平等分享所有資源。
前一章提到在金屬時代初期,即銅石並用時代(西元前7,000至約前5,300年),伴隨著銅的加工,階層分化開始出現,因而產生冶金工匠、富裕的權勢階層和一般大眾。權勢階層有能力購買或委託他人加工金屬製品,而一般大眾則仍使用石製工具。青銅器時代中這種趨勢變得更加明顯。全球幾個主要帝國文明在此時有了極大發展,這些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Mycenaean)、古希臘文明、古敘利亞文明、安納托利亞的西臺文明(Hittite)、古伊朗的埃蘭文明(Elamite)、古印度哈拉帕文明(Harappan)以及古中華文明。
這些文明都是高度集權的君主體制,統治者控制大部分的資源,並用來修建奢華的宮殿、寺廟與墓地。不僅是對金銀的控制,加上對錫、銅和青銅貿易以及以武器為主的青銅製品生產掌控,都是其權勢和財富的來源。銅適合製造斧頭、刀具、鑿子以及箭簇;而強度更高、延展性更好的青銅則讓一種遍布世界各地的全新武器誕生——劍。從歐洲的塞爾特(Celtic)到中國,各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隨著青銅劍的出現,青銅鎧甲、頭盔和盾牌也相繼出現。這些護具能保護戰士,在與手持石製武器的對手戰鬥時擁有極大的優勢。得益於早些時候中亞人對馬的馴化,青銅器時代的軍事領域也出現了另外一項利器——戰車。
青銅器時代的兩大發明改變了戰爭。荷馬史詩《伊里亞特》(Iliad,約西元前八世紀)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史詩作品,詩中描寫青銅器時代兩大勢力邁錫尼和特洛伊(Troy)之間的一場衝突。故事裡的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赫克托 (Hector)、帕里斯(Paris)與奧德修斯(Odysseus)駕駛著戰車,身穿青銅護甲,手持青銅長矛、弓箭或長劍在特洛伊戰場上面對彼此,殊死搏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改變歷史的50種礦物》)作者資料
艾力克.查林(Eric Chaline)
專業作家與記者,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專業著作範圍廣泛,涵蓋自然、宗教、哲學、社會、與科技等題材,並與歷史相結合,討論它們在人類文明中的意義與影響,迄今已有十七本相關專書,現於倫敦南岸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Bank) 攻讀社會學博士。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