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70位大思想家回答45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解碼《坎特伯里故事集》:從朝聖之旅開啟的中世紀八點檔
-
彩虹丹青:融合見地與修持的成就口訣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戲曲及劇場研究為出發點,探索表演藝術與宗教儀式間的緊密關聯。在劇場的擬真幻相及祭典的天啟神召間,觀眾與信眾、演出者及祭祀者的角色,產生微妙交換;而一個社群的凝聚力量,由此一再接受洗禮。書中更以海外華人社會(如新加坡)為例,進一步思考劇場及宗教在飄洋過海後,對族群想像及實踐所帶來的新衝突。
作者資料
容世誠
廣東中山人,一九五七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哲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專攻中國戲曲。曾任香港嶺南書院翻譯系兼任講師,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講授中國戲劇、明代社會與文化和中國文學史等課程。專研明代戲劇、中國儀式劇、三十年代粵曲粵劇,現致力於新加坡華族戲曲史的研究。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