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糖【上下冊套書】(長踞POPO網站濃情館人氣榜、珍珠榜、收藏榜TOP1,總點閱突破350萬,人氣作者LaI最新力作!)
-
沙鐘屋(兩冊不分售)
-
十誡(繼續橫掃日本推理文壇,《方舟》作家最新作品,變態凶手讓全員變共犯!)
-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
明日,明日,又明日【暢銷精裝珍藏版】
-
盜墓筆記外傳 雨村筆記(1)
-
大腦切除師(榮獲諾貝爾獎的「奇蹟器官手術」黑歷史!美國亞馬遜破萬讀者好評,改編自真實事件,揭露醫學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
在文庫旅館等待的書(《星期五的書店》作家連繫人與書本的溫柔新作)
-
可燃物【橫掃日本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最強三冠王!】
-
日煉者(邪惡奇幻天才大神超凡驚豔震撼全球祕密計畫,限量典藏豪華全彩精裝版,隨書附贈燙金藏書票「日照倖存的男人」)
內容簡介
內文試閱
我一直想揮別童年,成為大人,童年卻緊黏著我的皮肉,鑽入這具對我而言太擠又太小的身軀裡。
開學日,我看著小團體一個個組成,我不屬於其中一個,得不到微笑、擁抱,沒有一絲假期過後重逢的歡樂,也沒有對象可傾訴我的假期生活。轉過學的人應該熟悉那種場景:九月的早晨,父母向你保證一切都會順利度過,一副他們還記得當年事的模樣!而你只能用哽噎的喉嚨回應。其實他們全都忘了,不過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老了。
川堂裡鐘聲鳴盪,學生面對老師排成好幾列,聽老師一一點名。有三個人戴眼鏡,人數不算多。我被分到六年C班,再一次成了全班年紀最小的人。這意味著我要擦黑板、收粉筆、收體育館的運動毯、把籃球排放在很高的球架上。更糟的是,拍全班團體照時得獨自坐在第一排;在學校裡,再也沒有比這更丟臉的了。
但這一切根本就不算什麼,因為六年C班還有一個名叫馬格的惡霸,也是我最大的敵人。
我戴眼鏡,馬格卻有著鷹般銳利的眼。比起同齡男孩,我的視力大概弱了十公分,馬格卻剛好多了十公分,而這點差異,就造就了我和他之間公認的差距。我討厭籃球,馬格只懂得伸長手投籃進框;我愛讀詩,他愛運動,兩者雖不至於水火不容,但也差不多了。我愛觀察樹幹上的蚱蜢,他則愛把牠們捉來折斷翅膀。
然而我們卻有兩個共通點,其實應該說一個:伊麗莎白!我們倆都喜歡她,但伊麗莎白正眼也不瞧我倆一眼。按理說,這應該會讓我跟馬格同病相憐,但偏偏讓我們成了對手。
伊麗莎白不是學校裡最漂亮的女生,卻是最有魅力的。她有獨特的綁頭髮的方式,動作簡潔又優雅,尤其她的笑容,足以照亮秋季最陰鬱悲傷的日子,就是那種陰雨綿綿時,你泡水濕透的鞋子在碎石子路上汲汲作響,街燈不眠不休日夜照在通往上學之路的那種日子。
我的童年就在那裡,帶點憂愁又有點悲痛,在這外省的小城市裡,我拚命等著伊麗莎白垂憐而看我一眼,在絕望中等待長大。
我只花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讓馬格對我恨之入骨,才短短一天我就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英文老師雪佛太太剛跟我們解釋,簡單過去式就是某種已結束的過去,與現在再無關聯,無法持續,能清楚在時態中定位。多了不起啊!
說時遲那時快,雪佛太太用手指著我,要我自選一句例句來說明。當我提出如果學年制是簡單過去式就棒極了,伊麗莎白爆出一陣大笑,我的笑話只逗笑了我們兩個,馬格卻因此認定我在伊麗莎白心中贏得了一席之地。這一刻決定了我整個學期的悲慘命運,從開學的第一天,我就活在真正的地獄裡。
我馬上就被雪佛太太處罰了,判決從星期六早上開始執行──掃操場的落葉三小時。我恨秋天!
星期二和星期三,我的報應是馬格一連串的絆腳。每次我摔倒在地,馬格就又往「全班逗樂王」的寶座前進了一步。不過伊麗莎白不覺得這樣好笑,所以他的報復心遠遠無法滿足。
星期四數學課時,馬格把我反鎖在我的櫃子裡,他先把我硬塞進去,再用掛鎖把門鎖上。最後是來打掃更衣間的警衛聽到了我的敲打聲,我透過通氣孔,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警衛密碼,請他幫我開門。
星期五是最慘的一天。馬格在我身上試驗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十一點的物理課剛剛學到。
想像一下,一個人從學生餐廳偷了一顆番茄,不是為了想吃它,而是別有企圖;他等著他的受害者走到可及的距離,然後用盡臂力對上述番茄施展推力,然後大家可以看到,牛頓定律在馬格的實驗裡並不如預期。我真恨這個實驗證明,因為番茄筆直正中我的眼鏡。在餐廳一片哄堂的大笑聲中,我辨認出伊麗莎白的笑聲,如此直接又如此美麗,讓我深深沮喪起來。
處罰日的星期六早上,當同學們坐在電視前吃著早餐時,我已經走在上學的路上。
操場很冷清,警衛給了我一支長柄叉,要我小心使用不要弄傷自己,又指了指籃球框下那堆落葉和手推車。我和那堆枯葉足足奮戰了半個多小時,直到警衛跑來營救我。 「我記得你,你就是那個把自己反鎖在櫃子裡的小子對吧?開學第一個周末就被處罰,這跟從櫃子裡用掛鎖反鎖櫃門一樣了不起啊。」他邊說邊拿走我手上的長柄叉。
「你做了什麼好事被罰來做這個?」他邊問我邊剷起葉子堆滿手堆車。
「動詞變位變錯!」我含糊帶過。
「唔,我沒立場指責你,文法向來不是我的強項。你看起來對打掃也不太在行啊,有沒有什麼事是你拿手的呢?」
他的問題讓我陷入沉思,我徒勞無功地在腦中把問題翻來覆去,想了又想,還是想不出我有任何一點天分。然後我突然明白,我沒有可以讓爸媽為兒子驕傲的地方啊!
「一定有什麼東西是你熱愛、並且最喜歡去做的,一個未完成的夢想?」他加了一句,一邊掃起第二堆落葉。
「馴服黑夜。」我結結巴巴地說。
伊凡笑了,他笑得太大聲,兩隻麻雀被嚇得撤離棲身的樹枝,振翅逃竄。我則是頭低低的,兩手插在口袋裡,從操場另一頭離開。
「我不是要嘲笑你,只是你的回答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如此而已。」
籃球框的影子長長地拖在操場上,太陽遠遠觸不到蒼穹,而我的處罰遠遠談不上做完。
「你也一樣經歷過我這個年紀啊。夜晚總是在嚇你,你甚至請求大人把房間的百葉窗關起來,以確保夜晚不會溜進來。」
伊凡一臉驚愕地瞪著我,他的臉色變了,和悅的神情也消失了。
「第一,你說的都不對,第二,你怎麼知道這些的?」
「就算我說的都不對,那又怎樣?」我邊反駁邊繼續走我的路。
「好啦,我承認我以前真的很怕黑夜,但是我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提過。這樣吧,如果你告訴我你是怎麼知道的,並且向我發誓你一定會保守祕密,我十一點就讓你偷溜,不用留到中午。」
「一言為定!」我邊說邊舉起手掌。
伊凡和我擊掌,定定地看著我,我其實一點都不知道我怎麼得知警衛小時候怕黑夜怕成這樣,也許只是剛好把自己的恐懼向他加油添醋一番罷了。大人為什麼總要為每件事找出一番解釋呢?
我該怎麼向他解釋,就在剛剛,當我們肩並肩站在操場上時,我好像看到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他?我不知為何會這樣,只知道他房間的壁紙已經泛黃,他家的地板踩起來會吱吱作響,而這常常讓他在夜晚來臨時嚇得臉色發青。
我比原先預訂的時間早了一小時回家,一邊想著不知道爸爸會怎樣迎接我;他昨天很晚才出差回來,現在媽媽一定跟他解釋過我為什麼不在家裡了。
正當我走在回家路上,一件驚人的事讓我大吃一驚──太陽已經高掛在天空,我的影子大得詭異,比平常還要高壯許多。我停下腳步,近距離地觀察影子,發現它的身形和我的大不相同,好像立在人行道上的影子不是我的,而是別人的。我再度仔仔細細端詳,突然看到不屬於我的童年片段。
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把我拖到花園盡頭,他抽出皮帶,狠狠教訓了我一頓。
即使大發雷霆,爸爸也從來沒對我動過手。我忍不住猜想,這段記憶究竟來自於哪一段回憶。我加快腳步,怕得要死,決定用最快的速度衝回家。
爸爸在廚房等著我,一聽到我在客廳放書包的聲音,他就叫我過去,聲音聽起來頗嚴肅。
因為成績差、房間亂、玩具亂丟、半夜搜刮冰箱、很晚還用手電筒偷看書,更別提趁老媽沒注意到我時,把超市的糖果偷偷塞滿口袋……我確實好幾次把爸爸激得火冒三丈,但我還知道耍一些小心機,比如堆出一臉讓人難以抗拒的懊悔笑容,這通常能擊退最恐怖的風暴。
這一次,爸爸看起來沒有生氣,只是難過。他把我的雙手握在手中,我們談了十分鐘,他跟我解釋了一堆人生的道理,還說等我到他這個年紀就會瞭解了。我其實只聽懂了一件事:他要離開家。
爸爸起身,要我去媽媽的房間安慰她。他應該要說「我們的房間」,但從此之後,就只會是媽媽的房間了。
我立刻乖乖聽話上樓,爬到最後一階時,我轉身,爸爸手上拎著一個小行李箱,對我比了一個再見的手勢,大門就在他背後關上了。
從此,爸爸從我的童年消失。
延伸內容
聆聽你的內在小孩
◎文/彭樹君(作家)
經典童話《小飛俠》裡,彼得潘遺失了他的影子,被小女孩溫蒂撿到;溫蒂不但幫彼得潘縫好影子,還跟他一起回到由失落的孩童所組成的夢幻島,從此展開一連串的奇幻冒險旅程。
這本《偷影子的人》也有彼得潘的身影,故事同樣從影子開始,主角也同樣陷落在時間的定格裡。彼得潘拒絕長大,本書的主角則是離開了童年,卻離不開童年的暗影,除非完成自我療癒的過程,否則無法真正長大。
主角擁有特殊的天賦,可以與影子交談,只要他願意,就能知道深藏在別人心底的祕密;雖然他「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請自來的形影」,可是卻必須接受這份天賦並使用它,為每一個來向他請託的影子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治癒潛意識裡深埋的傷痛。
人與人之間的言語總是經過層層包裝,影子與影子的密談卻能心心相印,但這個有能力藉由影子來讀心的男孩,可以了解別人說不出口的心事,卻不了解內在深處的自己,即使他後來成為一位醫生,同時療癒別人的身體與心靈,可他一直不知如何處理父親離家的創傷,也總是不能對愛他的女人敞開心門。直到一只風箏帶著他飛回了過去,他才知道自己始終在等待並追尋的,是遺落在童年的那些未完成的心願。
也許我們的心裡也有一個失落的孩童,陷溺在童年的暗影裡;也許我們也該找一個有月光的夜晚,與我們那條孤獨的影子密談;也許只有療癒了過去,我們才能真正長大。我想,這就是這本《偷影子的人》想要傳達的訊息吧。
作者資料
馬克.李維(Marc Levy)
來自浪漫法國的風雲人物馬克.李維(Marc Levy),大學二年級時即創立了生平第一家公司,在三十歲之前,就已經在美國創辦了兩家電腦影像合成公司。一九九一年在法國開設建築師事務所,短短數年間即躍升為法國的頂尖品牌,可口可樂、沛綠雅、愛維養、Canal Plus衛星電視台、L’Express雜誌,都是他的客戶。 一九九八年完成生平第一部小說《假如這是真的》,寫小說的動機十分單純:讓兒子到三十歲時能遇見三十歲的老爸,瞭解他的心情。姊姊看到手稿後積極替他聯繫出版事宜,出版後立刻一炮而紅,不但有三十種語言譯本,在法國成為當年年度銷售冠軍,連好萊塢知名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都只看了兩頁書介便以兩百萬美金買下版權,拍成電影〈出竅情人〉(由〈金髮尤物〉瑞絲.薇斯朋主演)。 他的著作累計至二○一九年共二十本,每本小說都在法國暢銷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影響力不侷限在法國本地,在國際上也非常成功,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和台灣等幾個國家的暢銷書常勝軍。 連續十一年蟬聯「法國年度最暢銷小說家」,作品共賣出四十九國版權,總銷量超過四千萬冊,並有兩部小說改編成電影。 馬克.李維不僅熱衷寫作,還熱愛電影,拍攝過紀錄短片〈Nabila's Letter〉。二○一○年,第三本小說《七日即永恆》(Sept jours pour une éternité)在法國改編為漫畫。第六本小說《我的朋友我的愛》(Mes Amis Mes Amours)亦改拍成電影《倫敦我愛你》(London Mon Amour),二○○八年七月在法國上映。 相關著作:《偷影子的人(改版)》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