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學習 > 語言學習
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傅建中教你說高竿美語2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傅建中教你說高竿美語2

  • 作者:傅建中(Norman Fu)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0-08-10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這一本,讓你的英文從A到A+! 「媚上欺下」的小人,怎麼用英文形容? do good和do well有何不同? Pink slip會讓人傷心? Sin和crime都是犯罪之意,該怎麼用才對? 深喉嚨(Deep Throat)來自「水門事件」? 當你快樂的時候,可以說I am Gay? 本書是商周〈英文無所不談〉專欄精華集結,精選123則道地的生活美語,用詼諧筆法解析用法與典故,不同於一般英文學習書,更能讓你輕鬆走入美語世界! 【本書特色】 ◎學英文+看天下:精選123則生活英語,學習道地美式高級英語 ◎〈加料版〉較原稿多所補充,新增小欄:同場加映/美國人這樣說 【精采內容】 ◎第1章 【浮世拼圖】幸運餅或籤語餅 ◎第2章 【言語傳情】通往天堂的巴別塔 ◎第3章 【麻辣男女】蘇東坡是同性戀? ◎第4章 【天人交戰】凡人皆有過 ◎第5章 【名流閒話】最後的名言 ◎第6章 【是非恩怨】陪審團還沒回來 ◎第7章 【兩岸角力】纏在脖子上的信天翁 ◎第8章 【白宮風雲】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 【名家推薦】 ◎金惟純.喬志高.錢復.劉紹銘.李振清.蕭美琴 聯合推薦

目錄

〈作者序〉 ◎傅建中
〈推薦序1〉這不只是一本學英文的書!   ◎金惟純
〈推薦序2〉包羅萬象的媒體英語   ◎喬志高
〈推薦序3〉細讀、精讀再背誦  ◎錢復
〈推薦序4〉八卦祖師奶奶  ◎ 劉紹銘
〈推薦序5〉世說新語:《英文無所不談》凸顯的現代英語特質  ◎李振清
〈推薦序6〉 ◎蕭美琴

◎第1 浮世拼圖
.幸運餅或籤語餅 Fortune Cookie
.籤語餅中了特大獎 Fortune Cookie Hits the Jackpot
.有無與貧富之間 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
.富人課以重稅 Soak the Rich
.親善工業 Goodwill Industries
.善舉與致富 Do Good vs. Do Well
.解雇的條子 Pink Slip
.職業排隊者 The Professional Line-Stander
.討債公司Collection Agency
.職業外移vs.人才外流 Outsourcing vs.Brain Drain
.包君滿意否則退錢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or Your Money Back
.黑色星期五 Black Friday
.凡事得證明的密蘇里州 Missouri:The Show Me State
.剖腹生產 C-Section
.阿兹海默症與老人癡呆  Alzheimer’s vs. Dementias
.迷幻藥與嬉痞 LSD and Hippie
.聰明藥丸 Smart Pills
.保密 Under Wraps
.蜚短流長的專欄作家 Gossip Columnist
.布魯姆日百年祭 Bloomsday Centenary

◎第2 言語傳情
.通往天堂的巴別塔 The Tower of Babel
.蔣夫人的英文 Madame Chiang’s English
.句點,那個年代的 Period
.走漏風聲會沈船的 Loose Lips Sink Ships
.肢體語言 Body Language
.輕輕的揶揄 Gentle Ribbing
.自相矛盾的辭彙 Oxymoron
.杯子半滿還是半空? Is the Glass Half-Full or Half-Empty?
.螞蟻上樹 Ants Climb Up a Tree
.世紀末 Fin de Siècle
.幸災樂禍 Schadenfreude
.我來、我見、我征服 Veni, Vidi, Vici
.英文裡的猶太用語 Kosher, Bar Mitzvah, Etc.
.拍照機會 Photo Op
.電腦帶來的電子革命 E-Mail, E-Card, E-Ticket, eBay & Spam
.什麼是網站記者 What’s a Blogger?
.英文的三字經 Four-Letter Words
.F字眼的軒然大波 The F-Word Uproar
.7個列為懸禁的髒字 Seven Dirty Words

◎第3 麻辣男女
.蘇東坡是同性戀? A Gay Genius
.同性婚姻 Gay or Same-Sex Marriage
.同性戀與聖經 Homosexuality and the Bible
.師生婚外情或強姦未成年少年案? A Teacher-Student Affair or A Case of Statutory Rape
.藍田種玉 Sow the Wild Oats
.女神、女主角、女戰士 Diva, Prima Donna, Amazon
.康康大腿舞 The Rockettes
.臨陣脫逃 Cold Feet or Chicken Out
.結為連理 Tie the Knot
.顯著的另一人Significant Other
.親子關係鑑定 A Paternity Test
.勃起功能障礙 Erectile Dysfunction
.對女性上下其手的安檢 Pat-Downs
.從孕育到創造From Conception to Creation

◎第4 天人交戰
.凡人皆有過 To Err Is Human
.有所為與無所為的犯罪 Sins of Commission & Sins of Omission
.因果報應 Karmic Retribution
.福杯滿溢  My Cup Runs Over
.適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復活對反叛 Resurrection vs. Insurrection
.卡崔娜帶來的水患與災變 Katrina Brought Deluge and Devastation
.從紐約大停電談起 New York’s Blackout
.基本教義派 Fundamentalism
.政教分離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本篤與選舉教皇的秘密會議 Benedict and Conclave
.依附於權勢的知識分子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s
.「龐然」大物 Behemoth and Leviathan
.生命與選擇孰重? Pro-life vs. Pro-Choice

◎第5 名流閒話
.最後的名言 Famous Last Words
.請簽上大名 Put Your John Hancock on It
.知名度 Name Recognition
.攀龍附鳳與自我膨脹 Name-Dropping & Self-Aggrandizement
.粗黑體名字 Boldface Name
.媚上欺下的傢伙 A Kiss-up, Kick-down Kind of Guy
.政客的反覆無常 A Politician’s Flip-Flop
.靠餘蔭而入學名校 Legacy Admission
.吃苦頭的學校 The School of Hard Knocks
.身份失竊  Identity Theft
.認錯了人 Mistaken Identity
.身後財產拍賣 Estate Sale
.細微末節 Fine Print
.股市活躍上揚 The Stock Market  Feels Its Oats

◎第6 法網難逃
.陪審團還沒回來 The Jury Is Still Out
.打賭與逮到了 Betcha and Gotcha
.把心掛在衣袖上 Wear One’s Heart on the Sleeve
.鵝肝遭禁 The Banning of Foie Gras
.酒醉駕車 DWI or DUI
.開車造成的激怒 Road Rage
.權益項目 Entitlement Programs
.黑白合校的「棕色」判例 Black, White and Brown
.哈佛與耶魯 Harvard and Yale
.破產法第十一章的保護 Chapter 11 Bankruptcy Protection
.道德敗壞 Moral Turpitude
.疲勞轟炸阻撓議事 Filibuster
.聯邦案件還是小題大作? To Make a Federal Case
.法定程序Due Process of Law
.趕出門 Show Someone the Door

◎第7 兩岸角力
.纏在脖子上的信天翁 An Albatross Around the Neck
.翻譯之失—評馬英九的就職演說 Lost in Translation—Critiquing Ma’s Inaugural Speech
.硬塞信封 Push the Envelope
.銀子彈 Silver Bullets
.宣讀鎮暴條例 Read the Riot Act
.當籌碼愈來愈少時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江澤民也叫……  aka(also known as)
.中華民國的英文簡稱 GRC vs. ROC
.賤民國家 A Pariah State
.中共的Catch-22困境 China’s Catch-22
.分離與獨立Secession vs. Independence

◎第8 華府風雲
.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 Deep Throat & Whistle-Blower
.為取悅而服務 Serve at the Pleasure
.和盤托出或一絲不掛 Full Disclosure or Full Monty?
.到了臨界點 The Tipping Point
.死亡小費 Death Gratuity
.同床異夢 Strange Bedfellows
.隨軍記者 Embedded Reporters
.等待另一隻鞋掉下來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美國總统 POTUS
.偉大的溝通者 The Great Communicator
.就職演說 Inaugural Address
.鋪上紅地毯迎賓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權力午餐、權力夫妻 Power Lunch、Power Couple
.不請自來或「混進去」的客人 Gatecrasher or Party Crasher
.掏腰包找樂子 Pony Up and Party On
.倉皇逃走 Cut and Run
.自由與保守的分野 Liberals vs. Conservatives
.圍堵政策 細說分明 The Ins and Outs of Containment Policy

◎後記 My Love Affair with English   Norman Fu  
◎索引 Index

序跋

【重印前言】

  2003年的夏天我返台述職,在一次宴會上見到《商業周刊》的創辦人金惟純先生,席間他把我拉在一旁,說是希望我替商周寫一專談英文的專欄,每週一次,稿酬從優。惟純是我在《中國時報》的老同事,1982年《美洲中時》在紐約創辦時,我們有兩年共事的時間,雖然我常駐華府,但經常聯繫,也不時見面,是很談得來的朋友。

  1984年《美洲中時》關閉時,惟純曾在紐約短暫徬徨度日,有一天我去紐約,兩人在路邊喝咖啡,聊了一個下午,我雖幫不上他的忙,但確實極為關心他的未來,後來他回台創辦《商業周刊》,歷經艱難,終於成功,大展抱負,深為故人慶。對於他的offer,我答應會慎重考慮。從台北回到華府後,恰好傳出鮑爾(Colin Powell)國務卿有意辭職,針對記者們的詢問,鮑爾的答覆是:I serve at the pleasure of the President.這給了我一些靈感,即以serve at the pleasure為題寫了〈英文無所不談〉專欄的第一篇。自此以後,每週一篇,除了因身體不適停了一期外,從未間斷,一直寫到2009年的5月,總共累積了287篇,其中99篇在2006年初由商智文化編輯成書出版,去年底《商業周刊》又選了118篇,以《絞架幽默》的書名出版了第二本,讀者們的反應不錯,同時帶動了對第一本書《英文無所不談》的興趣。

  由於《英文無所不談》出版迄今已逾4年,而且當初倉卒成書,不盡理想,遂在商周編輯總監羅惠萍小姐的建議下,我重新修訂了全書,改正了一些錯誤,刪去了少數不適合的篇章,增加了31篇從前未列入的專欄,總計全書共125篇。另外每篇加添了新內容的邊欄(sidebars),還編了個索引,方便讀者查考。此外編目、分類也都改弦更張,可以說全書是煥然一新的加值精華版。如能與《絞架幽默》一書參照閱讀,將收相得益彰之效。

  這些篇章,有的是信手拈來,有的是苦心經營。無非總要言之有物,希望讀者閱後有點收穫,特別是美語的一些說法,以及在語言背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選入書中的有些成語及習慣說法略涉台灣政治和其國際地位,如A Pariah State,、Catch-22、Push the Envelope、Secession vs. Independence等是。我無意介入台灣內部的政爭,只是藉此說明台灣空前困難的處境,並幫助讀者熟悉這些用語,進而有能力向國際人士解釋並跟他們討論。至於全文引用鮑爾國務卿聲稱台灣不是獨立及享有主權的國家,Mansfield參議員探討中國究竟是杯子半滿還是半空,旨在介紹國際重要人物如何看台灣和大陸,好了解真相並擴大視野。

  時間是無情的,過去兩年我失去兩位良師益友,一位是美語大師高克毅(喬志高)先生,另一位是我大學時的美籍老師敖捷生先生(Jason B. Alter)。如再加上為《紐約時報》寫英語專欄的薩菲爾(William Safire)和以文字見長的保守派作家巴克萊(William F. Buckley, Jr.),那就是4人相繼凋零物故了。套句魏文帝曹丕的話,真是「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我亦已是不踰矩之年,雖在英文上辛勤耕耘了60餘年,卻未能從心所欲。時不我與,爾今爾後,唯有race against time,戮力為之。

  此書絕大多數篇幅由內人方緯以電腦打字完成,並仔細校對錯別字,我衷心感激。內文的編輯,先後經過周厚君、簡秀蓉、許翠瑄和吳廷勻4位小姐。第一次出版的責編是尉遲佩文小姐,現在重印綜攬其事的是羅惠萍小姐,沒有她的大力推動與策畫,本書不可能以今天嶄新的面貌問世的。當然,最終我要對全部文字的內容負責,不過,我由衷感謝以上諸位的付出。

  本書寫作期間每篇均以聞亦道筆名發表,這是我早年在美國為《中國時報雜誌》撰寫〈華府春秋〉專欄時使用的筆名,如今我已退休,使用本名不再有conflict of interest的問題,故此書以本名刊行。另本書原由錢復院長和高克毅先生寫的推薦序均保留,只是文字略作更動。我要感謝前立法委員蕭美琴女士在百忙中為本書重印作序,我和她政治上的看法雖不同,對語言文字的愛好則一,尤其是英文。如她所言,每當我們見面交談,w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因此我們之間的溝通,從來不是問題,而且能彼此欣賞,成為朋友。這一點似可為台灣藍綠兩營人士的借鏡。此外,書後附錄了劉紹銘及李振清兩位教授對我頗多溢美的宏文,在此一併致謝。

  末了,我想說,自己和英文結緣已逾一甲子,啟蒙於上海,進階於香港,奠基於台灣,砥礪於美國,說不上有何特殊成就,不過,日積月累總有些心得,本書就是我心得的累積,願和讀者分享。英文對我而言,It's a lifelong love affair. 研習過程中,苦樂兼有,幸好樂多於苦,總的來說,It's a labor of love.關於這部分,請看書後我用英文寫的後記:My Love Affair with English。

  像《絞架幽默》(Gallows Humor)一樣,本書的書名也取自書中一篇的題目——《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Deep Throat and Whistleblower),原先是要以〈句點,那個年代的〉(Period)為書名的,那是以上世紀30年代上海為背景的電影White Countess的主題,恰好上海是我少年時的stamping ground,也是我學習英文的起點,對我更別具意義。不管怎麼說,一甲子後,出書總結一生學習英文的心得,算得上是「圓滿」(full circle),我可以就此擱筆,這兩本小書則是我留給英文學習微不足道的遺產(an insignifi cant legacy)。

內文試閱

幸運餅或籤語餅 Fortune Cookie

  在美國的中國飯店吃飯,店家最後總是要饗客以fortune cookie,中文譯作「幸運餅」或「籤語餅」,後者頗有一語成讖的味道,不是挺吉利。美語泰斗高克毅(喬志高)先生將之譯為「福餅」,不過吃了福餅,不見得就會福星高照。

  Fortune cookie不是中國人固有的東西,而是外來的,《華盛頓郵報》的前老牌中國通卡諾(Stanley Karnow,自取中文名字是康路)2003年9月,在郵報撰文說,最先發明幸運餅的是一位叫DavidJung(容大衛)的中國人,時間是1916年。高克毅說,容君在洛杉磯經營一家「香港麵食公司」,只是他說幸運餅在1918年問世。

  幸運餅本身還算鬆脆可口,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每份小餅裡,夾有一張富有哲理或引人發思的epigram(警句)或aphorism(格言)。筆者2003年到中餐館吃飯,拿到的一個籤語是:Patience is the best remedy for every trouble.(忍耐是解決所有麻煩的特效藥),果真這句話能適用於陳水扁在2004年總統大選中推動防衛性公投帶給台灣的麻煩,未嘗不是好事。

  晚近以來,fortune cookie裡的籤語花樣百出,竟然出現adult or X-rated fortune cookie(成人限制級的幸運餅),其籤語之大膽露骨,令人為之咋舌,茲舉以下數例以饗讀者:When you buy her a gift always include a pack of condoms.(買禮物給她時,別忘了附一包保險套)。Fortune favors a guy with a big dick(幸運總是眷顧「那話兒」很大的傢伙)。Dick在這裡指男人的生殖器,美語中「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說法是Tom、Dick and Harry,3個字都是男人的名字,好事者竟把這個成語說成Tom's dick's hairy,那意思全走樣了,讀者可照dick在此指「那話兒」的意思解讀這句話。

  Cookie通常指小餅乾,bakery(糕餅店)賣的peanut butter cookie即是香酥可口的甜食,但cookie也是極通俗的俚語,指人,特別是厲害難纏的人,如說某商界女強人是厲害角色,即可說She is a tough cookie。季辛吉當年不喜歡鄧小平,私下常以tough cookie或a mean cat(卑鄙的小貓)稱之。

  大概從不會有人想到fortune cookie會成為藝術品,卡諾在他的文章中報導,古巴出生的藝術家Felix-Gonzales-Torres(死於1996年)生前在房子裡堆積了1萬個fortune cookies,並將其安排成具有藝術的形態,去年這件上萬個幸運餅做成的「藝術品」,居然在著名的Christie's拍賣行拍賣,索價60到80萬美元,真是駭人聽聞。據經營中國飯店的人說,一個fortune cookie僅值5美分,1萬個不過500美元,而這件fortune cookie堆砌成的「傑作」,竟要賣60到80萬美元,豈止是利市百倍!

籤語餅中了特大獎 Fortune Cookie Hits the Jackpot

  籤語餅(fortune cookie)或稱「幸運餅」(請參閱第■2頁〈幸運餅或籤語餅〉一文)怎麼會中了特大獎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談談hit the jackpot這個成語。這本是撲克牌(poker)的術語,意思是指玩家們集中的賭注,通常是一筆為數不少的錢。在賭場(casino)裡,玩吃角子老虎(slot machine),如果中了大獎,鈴聲大作,而錢幣也嘩啦嘩啦從機器裡掉個不停,那就是hit the jackpot,有時這個jackpot可以高達數百萬美元,少的也會成千上萬。

  至於本文所說的Fortune cookie hits the jackpot,是指2005年3月底開出的美國彩券(powerball lottery)第二特獎竟被籤語餅完全猜中,而照著fortune cookie所提示的數字組合(combinations)去買彩券,而中了第二特獎的人,居然多達110名,使獎券發行當局多賠了好幾千萬美金,幸好這張fortune cookie的數字combinations和第一特獎相差一個號碼,否則獎券機構就得破產了。

  據《紐約時報》2005年5月11日頭版的報導說,3月份彩券的頭獎號碼22、28、32、33、39、40,如果前5組號碼完全對的話,那就是第二特獎。位於紐約皇后區(Queens)一家籤語餅工廠(fortune cookie factory)所製的籤語餅,在3月份居然猜對了前5組號碼,所以凡是依照fortune cookie上號碼而買彩券之110位人士,都中了第二特獎,讓獎券發行當局難以置信。還好籤語餅上的第6組號碼是42而非40,假如2變成0的話,那就會一百多人都中了第一特獎,彩券發行當局豈不要賠死?第二特獎獎金額從10萬到50萬美元,視所買彩券面額(從2元開始)
而定。

  起先彩券發行當局以為有詐欺(fraud)或作弊行為,後來中獎的人都說,他們是根據fortune cookie所說的號碼買的彩券,主事者方才恍然大悟,再經過調查,皇后區籤語餅工廠證實,確曾發出一組和第二特獎號碼相同的籤語,真相終於大白。

  《紐約時報》大概認為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新聞,故把它擺在第一版,並把籤語和號碼製版刊出,內容如下:All the preparation you've done will finally be paying off. Lucky Numbers 22, 28, 32, 33, 39, 40.(你所做的準備最終必有收穫。幸運數字是22、28、32、33、39、40。)這則新聞的大標題是:Who Needs Giacomo﹖Bet on the Fortune Cookie.(賭籤語餅就好了,誰還需要Giacomo﹖)此處的Giacomo,指2005年5月7日在肯塔基州賽馬大會(Kentucky Derby)上爆出冷門的那匹黑馬。熟悉馬經的人說,Giacomo獲勝的odds(機會)只是50比1,沒想到Giacomo擊敗大家看好的Bellamy Road奪得冠軍,下2元美金賭注,可贏102元,賠的比例是51倍。

  《紐約時報》標題的意思是,要猜中Giacomo會跑冠軍,實在太難了,遠不如照著fortune cookie所說的號碼去買彩票,中獎率遠超過bet on the Giacomo。其實彩券第二特獎的中獎率是300萬分之1,比Giacomo獲勝的odds 50比1,要難多了,只是fortune cookie已經列出5組數字的combinations,故顯得輕而易舉,有如神助,這
全靠一個人的fortune(運氣)了。

後記:

  美國各州都發行彩券(lottery),以增加財源,一般民眾做著發財夢,買的人很多,一些便利商店(convenience store)如7-Eleven等均有代售,生意不惡。吳國禎(1903-1984)主持台灣省政時,財政困難,財政廳長任顯群(1912-1976)想出發行愛國獎券的辦法,以資挹注,深受民間歡迎,可謂「公私兩利」,不意任氏後因和蔣經國爭名伶顧正秋被台灣特務逮捕,繫獄數年,任氏身後與其前妻均葬於美國麻州,長子任筑山(Joseph Jen)曾任小布希政府的農業部次長(Under Secretary for Agriculture),頗有聲譽。

有無與貧富之間 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

  英文裡的貧富通常以poor and rich表達,若在前面加上冠詞,The rich and the poor就指富人與窮人了。至於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則是有錢人與窮光蛋的另一說法。

  此一詞彙的起源,可上溯至19世紀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描寫英國工業革命後,社會貧富不均的慘狀,因而產生了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兩個不同的階級。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尤其小布希前總統的減稅政策(tax cuts)有利於富人,以致富者益富,貧者益貧,全國近3,000萬人完全沒有健康保險(health insurance),這些人被歸類為the have nots。有人說,The gap between 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 in America is rapidly widening.(美國的貧富差距正迅速擴大中。)

  通常the haves多為白人和模範族裔的亞裔,而the have nots則多是黑人和拉丁美洲族裔(Blacks and Hispanics)。據說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擁有電腦及享有上網(access to the Internet)的機會,也大有分別,因此,出現了一個digital divide(數據鴻溝)的新詞,所謂digital divide是說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使用電腦,及上網的比例懸殊,即白人和亞裔有電腦的遠超過黑人和西裔。

  Divide平常當動詞用,像英文裡的名言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團結會讓我們屹立不動,分裂則使我們跌倒失敗。)此話源自林肯演說中的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一個自相分裂的家是無法立足的。)又divide and rule(分而治之)是說「分化之後,較易統治」,因此,有人深信美國絕不願見兩岸統一(united),否則美國就沒法divide and rule了。

  Divide當名詞用,除了前面的digital divide外,已故的中國通何志立(John Holdridge, 1924-2001,1971年7月随同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的白宮官員)寫過一本《美中關係正常化》(U.S.-China Normalization)的書,書名《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Divide),顧名思義是美中之間的分歧很大,但雙方還是能超越彼此之間的divide,而達到正常化的目標。

  美國的富人真是富可敵國,假如你到過新格蘭地區的新港(Newport,在Rhode Island州),參觀過那些富豪們在當地建造的cottages(鄉間田舍),當知所言不虛。這些cottages,實際上,是美輪美奐的mansions(豪宅),cottages純粹是自謙避人耳目的說法(euphemism)。看了這些cottages,對美國的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兩者之間的天壤之別,自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9世紀美國女作家, 伊迪絲. 華頓(Edi th Whar ton,1862-1937,《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為其名著之一,曾拍成電影)專寫紐約上流社會的人物與生活,即使這上流社會的the haves,在她的筆下,也是有別的,一類是aristocrats(貴族),另一類是arrivistes(暴發戶),這就具有濃厚的門第和階級意識了。

  從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不禁聯想到has-been一詞,這本來是完成式的表達方式,如He has been a famous scholar.(他曾經是著名的學者),但這裡的has-been當名詞用,He is a has-been.是過氣人物的意思(請參閱《絞架幽默》37頁),意即曾經顯赫一時,現已沒落。此外,also-ran則是落選的敗軍之將,無法東山再起了。

迷幻藥與嬉痞 LSD and Hippies

  報載LSD迷幻藥的發明人, 瑞士化學家霍夫曼(Alber t Hofmann,1906-2008)死了,活到102歲,可算是人瑞。Hofmann的死,不禁把我帶回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那是嬉皮(hippie)盛行的年代,舊金山的Haight Ashbury街,是嬉皮的發源地和大本營,筆者那時恰好在美留學,参觀Haight Ashbury這條名聞全球的嬉皮街,遂成了必修課,使我大開眼界,也使我憬悟到美國的社會和文化,正面臨二戰後空前的變局。

  Hippies也被稱做flower children,因為他們頭頂上常戴着花,象徵他們的純真與愛好和平,因此,獲得此一稱號,他們並不憤世嫉俗,但他們反戰,特別是當時進行得正酣的越戰,他們也反當權派,即是英文所說的anti-establishment,以及establishment所建構的制度和規範,於是他們追求free love(放任、自由的愛),free sex(即sexual freedom,性的自由)。此外,他們也要追求精神和生理的high(高度刺激),其方式是吸食LSD,這是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縮寫,中文學名是「麥角酰二乙基酸胺」,俗稱「迷你迷幻藥」。吃了LSD後,會產生hallucination(幻覺),而外面的世界也變得psychedelic(五光十色)。

  2008年故世的Dr. Hofmann,早在70年前(1938)就發現了LSD,他是在利用黑黴菌(ergot fungus)實驗製成一種心肺興奮劑(a heart-lung stimulant)的過程中,發現LSD-25。不過,他把自已當作白老鼠試嚐LSD,則是5年後(1943)的事。對於這次的經驗,霍夫曼在自己日記中的記載是:A demon had invaded me, had taken possession of my body, mind and soul.(惡魔入侵我體內,附於我的身心和靈魂上)。

  他形容這是一次troubling experience.吃了LSD在家裡躺下後,沉浸在一種酒醉般的狀態(sank into an intoxicated-like condition),然後進入夢境,感覺到有一連串奇怪的圖像,而且是五光十色,有如萬花筒一般,這種情景持續了約2個小時方才消失。

  3天後,Hofmann又吃了一次LSD,然後騎脚踏車回家,這次的經驗則與前次大不相同。Hofmann說他這次感受到這個藥物較為黑暗的症狀(he darker symptoms of the drug),覺得魔鬼附身,似乎立即要死去,家人和鄰居好像要取他的性命,他也似乎要瘋了。Hofmann發現的LSD,卻吸引英國小說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Brave New World》一書的作者)、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李瑞(Timothy Leary, 1920-1996,嬉皮對抗文化(counterculture)的代表人物,後遭哈佛開革)的注意,CIA也拿它來對人做實驗,說LSD是種wonder drug(奇妙的藥)。

  Hofmann自己對LSD被hippies和像Leary這樣的學者濫用感到極度不安,1980年他寫過一本《LSD,我的問題孩子》(LSD, My Problem Child)的書。至於他享高壽,和食用LSD有無關係?

  Hofmann歡度百歲華誕時透露:他長壽的祕訣是每天吃一個生鷄蛋(⋯it was his daily diet of a raw egg that kept him spry⋯.)。

蜚短流長的專欄作家 Gossip Columnist

  美國的報紙有所謂Gossip Column,以報導名人和政治人物的趣聞、軼聞乃至醜聞為主,這些新聞不一定正確,但也非空穴來風,因為它不是正規的新聞,而近乎說長道短,閒言閒語,故稱之為gossip。由於人皆有好奇心(curiosity),想知道一些政要或名人的隱私,這類報導擁有甚多讀者,不僅市井小民愛讀,做為茶餘飯後的談助;達官貴人也注意,因為他們往往是被報導的對象,或是消息來源。於是gossip闢有column(專欄),而作者也成為蜚短流長的專欄作家(Gossip Columnist)。

  這類作家名氣最大、享譽最久、收入最豐的就屬史密斯女士(Liz Smith)。現已87高齡的史密斯,曾先後替《紐約每日新聞》、《紐約郵報》和紐約長島的《天天新聞》(Newsday)寫Gossip Column,現在則是syndicated columnist(經由報業辛迪加供稿),全美有70多家報紙採用她的專欄,因擁有眾多讀者,名氣大,贏得Grande Dame of Dish的封號。Grande Dame似乎可譯為「至尊女王」,Dish來自《紐約每日新聞》專欄名稱Daily Dish,意指每天要吃的菜或佳餚。Dish在這裡是菜,不是碟子,好吃的菜即是a good dish。Gossip Column成為Daily Dish,可見不可一日無它。此外,dish做動詞用,還有雙關語意,如dish the dirt即揭人瘡疤、道人短長的gossip,而dish something out則是大量散發,所以Daily Dish做為Gossip Column的題目,確有不可言喻的巧妙。

  《紐約每日新聞》、《紐約郵報》均是tabloid(小報,有貶意,又報紙版型也是小報),Gossip Column只出現於小報,頗有不登大雅的味道,可是近些年來﹐大報像《華盛頓郵報》也在輕鬆的Style版面闢有gossip column,題目是The Reliable Source(可靠消息來源之意),執筆者是耶魯大學畢業、昔日(2003年)48歲的葛洛夫君(Lloyd Grove)。葛洛夫最初無意寫這個專欄,因為Gossip Column寫得再好,永遠都得不到普立茲獎,再說身為耶魯人,去寫些道聽途說的東西,未免自貶身價。

  不過,The Reliable Source在他苦心經營4年後,已成為大華府地區Beltway(美國首都的環城高速公路)裡裡外外必讀的(must read)專欄了,連老牌的史密斯女王有時都引用葛洛夫的東西。葛洛夫不僅因此成名,還被《紐約每日新聞》的老闆兼地產大王摩爾特.盧卡曼(Mort Zuckerman)看上,出重金把他挖了過去。

  葛洛夫棄《郵報》而就《每日新聞》的消息震動華府,連全美報業巨擘《紐約時報》,都以頭版的地位刊出對他的專訪,說是他ditched the Beltway for the Big Apple,這是「棄華府(ditched the Beltway)而就紐約(大蘋果,Big Apple是紐約的代稱)」。《華盛頓郵報》的The Reliable Source有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人接替(現已恢復),因為這個欄吃力不討好,還易得罪人,故社內同事視為畏途,一度這個專欄只好以Names&Faces(姓名與面孔)為題,拼拼湊湊填補了事,和葛洛夫的The Reliable Source引人入勝不可同日而語,現由兩位女記者主稿,內容仍非昔日可比。

後記:

  葛洛夫(Lloyd Grove)已於2006年10月離開《紐約每日新聞》,2003年他在沙克曼(Mort Zuckerman)重金(30萬美金年薪)禮聘下,從《華盛頓郵報》跳槽到《每日新聞》寫一gossip column,篇名The Lowdown(真相),甚為叫座。55歲的葛洛夫,現為The Daily Beast刊物的editor-at-large(自由編輯),有時也為The New York Magazine和Politico.com部落格寫稿,但基本上他是自由之身。葛洛夫離開《每日新聞》後,寫了篇關於gossip column一針見血之言,他說"It's a dirty job, but somebody has to do it."(雖是骯髒的事,但總得有人做)。

聰明藥丸 Smart Pills

  運動員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服用steroids(類固醇)之類的興奮劑,時有所聞,但體育界現嚴禁運動員使用這類藥物,一旦查出有用藥行為,立即取消比賽資格,或已有的競賽成績作廢。可是現有一種藥吃了後可以增強記憶,唸書更為專注,在學生間甚為流行,服用的人數以百萬計,這種通稱為smart pills的藥,為藥商們帶來大量財富,據統計,smart pills 2005年的銷售量達36億美元,從2001到2005年總共增加了3倍。

  Smart pills的學名是cognitive enhancer(思考增強劑),一般通稱是brain boosters(腦力大補丸),市面上流行的有Adderall和Provigil兩種藥丸,通常一顆售價3至5美元,需要醫生處方(prescription)才能買,不需處方也能買到的,則屬bootleg pills(地下藥廠私製)。

  Adderall對注意力不夠集中的人(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特別有效;Provigil對愛打瞌睡的人(narcoleptics)效能顯著。有人迷信smart pills能製造天才,那就誇大其詞了。事實上,它主要的作用在強化concentration, alertness,focus, short-term memory and wakefulness(注意力、警覺性、專注、短期記憶和清醒)。這對學生們來說,是滿有用的,譬如你平均總成績(GPA, grade point average)是3.8,但服用smart pills後,能達到4.0,等於straight A最優等生的成績,幾乎可保證進入Harvard, Yale等名校。這樣的投資確實值得,難怪 smart pills現在大行其道呢!有一種叫Ritalin不需prescription即可買到的smart pills,據統計,約有225萬的美國中學生服用這種藥丸,表示在全美的2,200萬的中學生裡,每10個人就有1人吃這種藥。

  Smart pills吃了會不會上癮或有後遺症?好像專家和醫生們並不擔心這種情況,他們指出,吃smart pills和吸毒的drug users是兩類截然不同的人。前者大多數是at the top of the class(班上的高材生),而後者則是hang around the corners(在街頭巷尾閒蕩的人)。另一好處是,drug users會get police attention(引起警方注意),而吃smart pills的人則不會。

  至於smart pills有無副作用,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Eric R.Kandel的看法不同。他認為The students' brains are still developing. Who knows what might happen﹖(學生的腦袋仍在發育中,誰知道可能發生什麼事?)Kandel 2006年正致力研發擴大腦力的藥(mind amplifiers),希望對患有Down's syndrome, Alzheimer's and mental retardation(唐氏症、老人癡呆、弱智)等病症的人有幫助。他所作的白老鼠實驗,顯示他所研發的藥可改善記憶20%至50%之多。

  以上所說的Adderall, Provigil, Ritalin等smart pills均屬於第一代增強思考能力的藥物(first generation cognitive enhancers);Eric研發的則是新一代的memory drugs,對人類腦力的激盪和影響未可限量。華府地區的腦神經專家(neurologist)Richard Restak著有《The New Brain:How the Modern Age Is Rewiring Your Mind》(新腦筋:現代如何重組心靈的線路)和《The Naked Brain》(赤裸裸的腦袋)專書,探討smart pills和memory drugs對我們生活、工作,及愛情的巨大改變。(本文取材自2006年6月11日《華盛頓郵報》報導)

延伸內容

嚴肅話題變有趣、變精彩

◎文/蕭美琴(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認識傅建中,已經十幾年了。1995年春天,我離開研究所搬到華府,在民進黨的駐美代表處工作。我們辦公室就設在華府的國家新聞媒體大樓中(National Press Building)。這個大樓,顧名思義,全球許多主要媒體在華府的特派與辦公室,都設在此。而頂樓則是知名的國家新聞媒體俱樂部,各國政要訪問華府時,經常受邀在此發表公開演說。可想而知,該大樓非常熱鬧。當時,傅建中所屬的中國時報辦公室也設在此。

  我記得當時我在民進黨的代表處負責媒體聯繫工作,為了提升黨在華府的能見度、吸引各國媒體的注意,我向同鄉募集了台灣啤酒以及台式點心,每週五在即將下班的時間,也就是美國人最愛的週末前夕快樂時光,舉辦Happy Hour的聚會活動,邀請該大樓的各國媒體到我們代表處來互相認識、輕鬆交流。在這裡我認識了許多記者,包括一些日籍媒體,到現在過了十幾年都還會聯繫。當時傅建中早已成為華府台灣媒體圈的資深大老,經常不需親自到外面追新聞也有辦法取得內幕訊息。他對我所代表的政治立場,應該是質疑多於認同,但也許是出自記者本能的好奇心,也偶爾會捧場到Happy Hour來打招呼。於是我開始跟這位取了個洋名的Norman 成為忘年朋友。

  當時的我滿懷著勇於挑戰的熱血,對於華府政界、國際權力結構的利害糾葛真實世界,可謂一知半解。在Norman這位華府老經驗的眼中,我恐怕是天真稚嫩。但我和Norman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只要出席智庫研討或官員簡報的場合,都會積極舉手發問,而且我們的發言都很長!只不過當時我的動機是用「發問」來藉機包裝政治態度,而Norman除了提問發掘新聞角度,前面也總是有一大串的說明。顯然他以流利的英文盡情發揮是很自在的。這十幾年來,當我回到華府碰到傅建中時,我們仍然習慣以英語交談。

  華府作為美國首都,雖然面積人口在美國不算非常大的都會,但這個俗稱Inside the Beltway「環狀圈內」、也就是在國道495跨越維吉尼亞州以及馬里蘭州所包圍的圈狀區域,卻滿是聯邦政府的公務人員、外國使館、智庫、各種國內外遊說團體、國防工業總部、和法律事務所。各個政策和利益團體,兩百多年來磨合出一種讓美國民主政治能有效運作的模式。要瞭解基本的運作規矩並不難,但要對於政策形成的歷史因素、以及決策者的多面向考量有所掌握,並不簡單。

  傅建中的文章,單純報導性的不多,反而他喜歡從各個不同角度:包括語言的使用方式、事件的特殊歷史背景,或決策相關的幕後花絮。這種角度,給了嚴肅的外交與政治話題,更有意思的詮釋。當然,要能給予華府的政治話題更有趣的解讀,沒有像Norman幾十年來這麼多采多姿的歷練和觀察力是做不到的。聽得懂英文是一回事,但聽得懂話中的話、尤其是「環狀圈內」專屬特有的政治語言,Norman的文章是值得看的。這也是之所以我政治見解或許與他不同,但我相信他的文章是能豐富我們解讀與分析華府動態的重要參考。作為一個觀察家,Norman讓訊息更精彩,因此我樂見他將多年的觀察集結成書,我相信不只是對台美關係有興趣的人,對於多元文化的解讀、語言的運用有興趣的人,更能在Norman的文章中找到內涵與樂趣。

作者資料

傅建中(Norman Fu)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1960年代後期留學美國,是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的交換研究生,主修美國文學、哲學與歷史。 曾任《中國時報》駐華盛頓特派員長達31年,平時採訪以白宮、國務院、國會及國防部為主,長於美國政治、外交,專精中美及東亞關係,經常撰寫時評分析美國和台灣、大陸的三邊關係,目前每週仍為《中國時報》撰寫<從華府看天下>的專欄。重大採訪活動有每4年舉行一次的共和、民主兩黨大會,1970蔣經國訪美、1979鄧小平訪美、1995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1998柯林頓訪華、趙紫陽、江澤民、溫家寶、胡錦濤訪問華府等。 曾為《商業周刊》撰寫<英文無所不談>專欄,集結出版本書及《深喉嚨與吹哨子的人》(商業周刊);另編著有《季辛吉祕錄》(時報)。

基本資料

作者:傅建中(Norman Fu)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藍學堂 出版日期:2010-08-10 ISBN:9789868571532 城邦書號:5BWB0004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0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