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別喝瓶裝水!?:關於瓶裝水的深層省思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喝一口瓶裝水,不只是方便、解渴這麼簡單。 向侍者點一瓶進口水是高尚品味的象徵?原來,我們都中了商業行銷的計! 製作四瓶水需要耗用一瓶石油, 瓶裝水市場創造出巨大的環境傷害與能源消耗。 礦泉水真的比自來水潔淨、健康?用水的權利是誰的? 透過本書,您將對自己喝的水有不同的感想! 瓶裝水的品牌多得令人眼花撩亂,卻很少人知道僅有少數是真正的天然泉水。瓶裝水在美國銷售已超越牛奶和啤酒,飲用成本卻是自來水的兩千倍。在台灣,瓶裝水擁有年銷60億的市場,平均每人每年喝掉48瓶。全球瓶裝水年銷超過一億五千萬公噸並持續成長,然而消費者漸漸開始質疑對於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 作者藉由本書仔細追尋瓶裝水由深山林澗至超級市場的歷程,爬梳出其間商業和文化背景。她以洞察入微的妙筆,敘述不起眼的「水」如何被經營成獲利最高的「瓶裝水」。書中帶領讀者前往緬因州波蘭泉水泉源地,實際了解鎮民對抗跨國企業的艱辛爭戰,以及隱藏其中的背叛、欺騙和貪欲。在全球水源普遍缺乏的情勢中,類似爭取水權的努力與你我息息相關。 作者親身參訪各種瓶裝水廠,並與「瓶裝水達人」一同品水,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最基本的問題:何人擁有水的權利?企業賣水賺錢是否符合社會正義?製造、運輸、處理寶特瓶對於環境有何衝擊?生飲自來水安全嗎?認為喝自來水不安全的人該怎麼做?水權落入私人企業之手對我們有何影響? 【專業推薦】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陳瑞賓 「我們都知道凡事過與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談到別喝瓶裝水,但是,很多出國到第三世界的朋友,都被告戒只能喝瓶裝水,來避免腸胃方面的疾病.感覺比較乾淨而且方便的瓶裝水,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我想,留待各位細讀這本書之後,會有更多的想法和做法。 仔細回想,不過才20多年前而已,那時經濟學的教科書,開宗明義的講,陽光,空氣和水,這三件人人必需,但是,卻難以納入經濟學討論的範疇.現在,我們卻是面臨全球暖化,空氣污染和乾淨水源的短缺!任何東西,只要有限,馬上就會出現價格.我常跟朋友談到,估且不論台灣缺不缺水,但,台灣不產油,可是500CC瓶裝水要賣到大約20元,比汽油還貴,這是什麼道理?頗值得各位進一步深思!」

內文試閱

喝瓶裝水,不只是環保問題

  瓶裝水近年成為了熱門話題。每回我翻閱報紙、雜誌或上網瀏覽,都有人指責喝瓶裝水是一種沉淪。但是,這些指責都基於濃厚的環保意識。我很懷疑這股反對飲用瓶裝水的浪潮能持續多久。這些批評大量引用學術單位和環保團體的統計數字,奇怪的是他們的重點其實不是水,而是石油。

  抵制飲用瓶裝水的人士指出,製造美國一年使用的瓶裝水寶特瓶,需耗用一千七百萬桶石油(製造寶特瓶還釋出鎳、乙基苯、環氧乙烷和苯。不過現在大眾關心的焦點是地球暖化問題,而不是環境污染問題,所以這些污染元素未受到特別注意)。這些油足供一百三十萬輛車加油一年。

  一千七百萬桶石油是大數目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美國每天耗用兩千萬桶石油。製造寶特瓶耗用的油,遠低於裝瓶和運輸耗用的。據統計,美國每週以船隻、火車、卡車運送的瓶裝水約為十萬瓶(單是二○○七年一年,波蘭泉水公司耗用的石油量為九十二萬八千二百二十六加侖)。再加上儲藏瓶裝水冷凍櫃耗用的能源,以及運送空瓶耗用的汽油,數量相當驚人。

  太平洋協會的彼得•葛萊克估計,製造、運送、處理一個寶特瓶消耗的石油,約為這個瓶子容量的四分之一。瓶裝水業者對於葛萊克的估算並沒有反駁。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不能回復的資源,而且美國的石油大部分仰賴進口。尋找油源是國際政治動盪的主要原因之一,相關費用相當龐大;何況,石油對環境造成衝擊已是世人的共識。

  產製瓶裝水的過程,消耗的自來水量也相當大。處理與裝瓶的程序,約耗用最後生產量兩倍的水(其中大部分用來冷卻製造寶特瓶的機器)。以逆滲透法過濾自來水裝瓶出售的工廠,每生產一加侖水需使用三至九加侖水(視過濾器的新舊和過濾物內容而定)。清洗裝瓶廠也必須使用大量自來水,尤其是生產有香味瓶裝水的工廠。平均而言,進入裝瓶廠的水,最後只有六○%至七○%成為瓶中物,其他都耗損掉了。

  當然,瓶裝水業者並非唯一耗用自來水、能源和石油的飲料業者。產製一加侖啤酒必須耗用四十八加侖水;產製一加侖蘇打飲料必須耗用四加侖水;乳牛喝一加侖水才能分泌一加侖牛奶。但相對於透明、不含卡路里和咖啡因的瓶裝水,其他飲料的數量相對較小,而且產品性質差異極大。

瓶裝水沒有想像的潔淨

  國際企業責信協會(Corporation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CAI)在暑假出動大批青年軍,在全美各地的公共場所宣導拒喝瓶裝水。他們舉著標語,用塑膠杯分別裝盛自來水和瓶裝水,邀請路過的人品鑑。一如預期,大多數品嚐者都無法辨識何者是自來水,何者是瓶裝水。但是據我所知,味道好不好是一回事,大眾最關心的還是飲用水的健康問題。

  每一次,學術界人士、環保團體或政府單位提議進行具體檢測,證明標榜質純健康的瓶裝水是否質純健康,總是遭致瓶裝水業者惡意攻訐。最後,都以檢驗有瑕疵收場(如果檢驗沒有瑕疵,我們不會注意這則新聞)。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於一九九八年,曾進行全面性的瓶裝水檢測,受測樣本包括一○三種品牌的一千瓶水。檢驗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樣本含有砷、溴和大腸桿菌;有些樣本的砷含量和消毒劑副產品含量超過國家標準和工業標準。但瓶裝水業者贊助的飲用水研究基金會(Drinking Water Research Foundation),立即發表另一份檢驗報告,駁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檢驗報告。二○○四年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檢驗報告指出,有兩種品牌泉水的高氯酸鹽含量為○•四五ppb和○•五六ppb。對於花錢買健康的瓶裝水消費者而言,心裡很不舒服。

  一九九四年,堪薩斯市健康及環境保護局曾檢驗八十種品牌瓶裝水,發現其中的百分之十五的塑膠軟化劑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含量超過聯邦容許值;一半以上樣本含有消毒劑副產品三氯甲烷,約百分之五十含有消毒劑副產品二氯溴甲烷;四分之一含有砷;百分之十五含有鉛;百分之十九含有矽。矽是一種礦物,少量對人體有益,多量則對人體有害,幸好檢測出來的矽含量都不至於危害人體健康。

  二○○○年,某大學檢驗五十七種瓶裝水,並與克里夫蘭的自來水比較,發現十幾種瓶裝水的細菌含量超過自來水的十倍(但自來水是新鮮的,瓶裝水則曾儲藏在密閉高溫、細菌容易滋長的環境)。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n)於二○○六年的檢驗報告,與自然資源協會的檢驗報告相似:某些瓶裝水的細菌含量過高。二○○四年,美國微生物協會檢驗六十八種礦泉水,發現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含有細菌或菌類,而且其中二十一種品牌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培養細菌。這些細菌的含量都低於容許值,對於健康的青壯年無礙,但兒童、老年人、身體虛弱者則不適合飲用。

瓶裝水檢頻遠遜於自來水

  瓶裝水的檢驗結果令消費大眾震驚。根據政府訂定的標準,大多數瓶裝水都合格安全。FDA對於化學物質、微生物、輻射性物質的容許標準,與環保署一樣嚴格。但是,你捧著鈔票去商店購買質純、天然的瓶裝水,卻發現它的安全標準與自來水一樣,心裡難免失望。唯一的差別是,自來水公司必須每年公佈水中溶解物檢測結果;瓶裝水業者卻每年花費千百萬美元,說服消費者無須知道檢驗結果,並遊說立法機構可以不在瓶身標示溶解物含量。

  瓶裝水和自來水的另一個不同點為,自來水被要求必須消毒,並檢驗其中的消毒劑副產品和微生物含量。而礦泉水取自地下,因此無須檢驗;瓶裝淨化水和蒸餾水取自檢驗合格的自來水,也無須檢驗。事實上,淨化水工廠雖然擁有先進過濾設備,未必妥適保養。骯髒的濾水器會污染水,而不是淨化水。

  自來水公司每年檢驗水質數千次,並向政府主管單位報告檢驗結果。瓶裝水工廠也自行檢驗,並偶爾接受管理當局的抽驗;而且抽檢的時候,只檢驗特定項目,而不是全盤檢驗。

  幸好,國際瓶裝水協會每年都對會員的產品進行檢驗,而且檢驗標準嚴苛。不幸的是,並非每個瓶裝水業者都是國際瓶裝水協會的會員(雀巢為會員,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並非會員),而且該協會的規範沒有法律強制性,消費者也無從得知檢驗結果。

  此外,喝自來水引發疾病的案例,通常人數眾多而且集中某區域,因此容易引起大眾注意。相對地,喝瓶裝水引起疾病的案例則人數少而且分散(美國約有百次回收瓶裝水的紀錄。非洲、亞洲、歐洲則有眾多喝瓶裝水致病的案例)。

作者資料

伊莉莎白.羅緹(Elizabeth Royt)

自由撰稿作家,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哈潑》(Harper's)、《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方外》(Outside)、《史密生博物館刊》(Smithsonian)、《紐約客》(New Yorker)。著有《垃圾大地》(Garbage Land)、《貘之晨浴》(The Tapir's Morning Bath)。

基本資料

作者:伊莉莎白.羅緹(Elizabeth Royt) 譯者:褚耐安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普羅米修斯系列 出版日期:2009-08-20 ISBN:9789866369179 城邦書號:BF3035 規格:膠裝 / 單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