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暢銷改版)──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1盆變10盆:扦插種植活用百科(2024年暢銷改版)
-
蛋白質的一生(暢銷改版)──了解生命活動的秘密,讀懂生命科學的第一本書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種子到古樹,探索自然界長壽之謎的朝聖之旅
-
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 [彗星增訂版]
-
漫畫今日科學:影片瀏覽破億次的科學YouTuber,帶你一次輕鬆讀懂從細胞到宇宙的趣味提問
-
毒特物種(2023年全新改版):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
-
化學實驗開外掛:35個生活實驗輕鬆建立科學素養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二○○二年紐約時報年度注目書!
◆二○○二年周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二○○二年《觀察者》雜誌年度好書!
◆二○○三年英、美「科學史」學會最佳大眾書獎!
◆英、美各大媒體《經濟學人》、《發現》雜誌、《周日電訊報》等,一致選為二○○二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本書為貓頭鷹出版的《萬物的尺度》改版書!
一個理想、兩個科學家、七年的測量和一個公制單位的誕生!
我們每天在用的公制單位(公尺、公分等)究竟是何時、又是如何誕生的?
這些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的度量衡,其實經歷了一段艱辛又狡獪的誕生史……
現在使用的公制單位是以光在真空中進行二九九,七九二,四五八分之一秒的距離為一公尺,但這並不是「公尺」的最原始定義。早在十八世紀,為了解決度量衡不一造成的混亂買賣制度,法國科學院便展開了制定公制單位的工作:將北極到赤道長度(經線)的千萬分之一定為一公尺。
因此法國天文學家德朗柏與梅杉動身執行測量經線的任務。但是天不從人願,任務開始不久便爆發了史上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原先預計以七個月完成的任務卻花了七年的時間,而他們的生命甚至還受到莫大的威脅。七年後他們終於帶著測量結果回到法國,眼看度量衡將要邁入統一的新紀元,卻出現了科學與人性間的拉鋸。長達七年的測量任務究竟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者亞爾德寫到:「感謝德朗柏和梅杉教導我們對於『錯誤』的認知,既是以他們的努力,也是以他們的疏忽。」不論人性如何企圖侵入科學的神聖,他們測量所達到的精準程度仍令後人讚嘆,也為我們今日普遍使用的公制單位奠定重要的基礎。
【好評推薦】
◎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 葉李華
◎中央大學天文所副教授 孫維新
◎「穿越過歷史後,在永恆的當下,這本書將過去沉浸於光明、生活與人性之中。」~紐約時報書評
◎「這真是段迷人的、美好的記載。作者的鋪陳讓故事高潮迭起,而故事最末也有個令人滿意的結局。」~波士頓環球報
◎「結合了重述歷史與引發想像的傑出作品。」~費城詢問者報
作者資料
亞爾德(Ken Alder)
亞爾德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西北大學教授歷史,擁有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及物理學學士學位。一九九八年曾獲美國獎勵科技史著作的「德克斯特獎」(Dexter Prize)最佳書獎。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