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旅遊 > 亞洲
大人味日本遊:老舖與名所的原味演出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大人味日本遊:老舖與名所的原味演出

  • 作者:劉黎兒
  • 出版社:麥浩斯
  • 出版日期:2009-06-18
  • 定價:295元

內容簡介

大人的旅行是心靈癒療的路徑, 沒有太長的假期,也能不趕路,放慢腳步。 仔細品味更成熟的日本風情, 和果子、燒灼、喫茶店、好飯店…… 經典老舖加上強烈的美意識,一起體驗日本人的短期祕境旅行。 想購買一本實用的日本導覽書當作旅行參考,但總忍不住想撕掉東京迪士尼或原宿竹下通的部份,拿書去付帳的時候能不能算便宜一點?刪去個性不合的旅行方式,跳開不適合自己年紀的景點行程,不想再重複千篇一律的日本旅遊行程,有沒有一本書,最能符合「大人味」的成熟式旅行? 不過,什麼樣的旅遊方式,算是大人味的日本旅行? 到錦秋古都狩獵紅葉、追逐櫻花並為了花開感極而泣; 夏天躲到涼爽的日本高原,冬季想念伊東海岸的療癒溫泉; 在東京都心尋找400年前的江戶庭園,著迷於隱藏在街弄間的老牌喫茶店; 進入和果子精緻風雅的世界,沉浸於本格燒灼的特殊香氣……。 在簡單卻深刻的景色裡緩慢移動、深刻感受。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名所與老舖中,品味最有趣、最悠閒、最個性化的旅行意義。 對於已經去過日本好多次的旅行達人,或者是想突破傳統旅行路線的挑剔玩家,都絕對適合「大人味」的日本旅行!從更深刻的文化、歷史及美食的角度貼近日本,感受當地四季滿開的美景特色,這就是最「大人味」的深度享樂主張。 旅日多年的知名作家劉黎兒,在東京打聽美食的都會情報,在櫪木縣那須高原的各個藝術館度過每一年暑假。週休放假就想往京都跑,劉黎兒說:「驚歎號在錦秋的京都是不夠用的!」對於京都這個城市的的深度體驗,更讓她忍不住想報名參加「京都鑑定」。 從她的文字中,一起感受日本人的生活美學,學習日本人如何安排週休假期的短距離享樂旅行,發現「米其林的三顆星在京都都不夠用!」的秘密餐廳,再推薦台灣讀者最「大人味」的東京神樂坂、京都與那須散步地圖! 【本書特色】 1.深入日本人的日常享樂,不是昂貴的奢華之旅。提出人人都有能力享受的幸福料理,但卻是一般旅遊書上沒有寫的日本常民美味,京都老鋪「神馬屋」日幣只要120元的葵餅、松島的牡蠣、鮟鱇魚或泥鰍鍋漁夫料理……。 2.本書推薦的景點與餐廳,都是受到時間洪流考驗始終屹立不搖的經典老店!例如銀座的「樁屋」與「茜屋」、京都薰香老舖「鳩居堂」與茶老舖「一保堂」…… 3.散文式的深度人文旅行書型態,領略劉黎兒式的生活體驗。文後補充100多個日本旅行關鍵字:在文章中點出旅遊提示與重點名詞(餐廳、設計師、博物館……)、關鍵字的背景資料與小型簡式地圖。閱讀樂趣與導引功能兼具。 4.最適合拿來當做東京、那須或京都個人短期祕境旅行的行程安排。

目錄

〈黎兒序〉

Chapter 1 和風文化
.本格燒灼風情無限
.名為京都的品牌
.京都老鋪淵源深風味絕佳
.京都檢定與東京檢定
.涼意的演出
.在那須高原發現台灣
.高原上的完美咖啡時光
.東京喫茶時光
.東京脫力法
.誰是日本最酷的男人?── 漂亮的白洲次郎
.拍電影讓地方小鎮出頭天
.望東溫泉的癒療定理

Chapter 2 和風建築與民藝
.窺見隈岩吾的建築哲學,那須石頭美術館及歷史探訪館*
.到沖繩,愛上魚紋
.生活是美,破碎也是美──日本的民藝美學
.沒風格也沒禁忌的自由創作城
.民族造形研蒐奌

Chapter 3 用味覺記憶旅行
.和果子風花雪月的世界
.到松島邂逅牡蠣
.屬於深海魚的季節
.香魚解禁的濃綠時光
.京料理的執著與新感覺
.水都東京夏季的活力源
.秋高氣爽,到蕎麥接到吃蕎麥麵

Chapter 4 日和景色散步地圖
.東京純和風散步
.小石川周邊文人風雅無限
.在東京都心遁入時光隧道
.今春,為櫻花感極而泣
.自然與文學染紅的輕井澤 
.自然的萬花筒──落葉樹海的絢爛
.到錦秋古都狩獵紅葉
.到京都御所探密
.藝術質感城市京都的使命
.京都用古典文學來化妝
.那須藝術空間散步

Chapter 5 最實用情報滿載
.東京神樂坂、文京區散步地圖 
.那須散步地圖
.京都散步地圖

內文試閱

本格燒酎風情無限

  最近開始迷上燒酎,認識我的人聽到都很吃驚,我原本是滴酒不沾的,但最近從對蕃薯釀製的芋燒酎開眼後,便慢慢品嚐各地個性強烈的燒酎,尤其是伊豆七島、鹿兒島、奄每諸島、熊本、宮崎、大分、沖繩等所釀製的芋燒酎、麥燒酎、蕎麥燒酎、米燒酎、泡盛,或是其他混合變種的燒酎,如加入紅茶、綠茶、芝麻、牛奶、昆布、山葵等,每一種燒酎都有奇特殊的香氣以及滋味,還能觀察那種酒搭配那種料理,樂趣無限!

  我或是現在一般流行喝的是本格燒酎,也就是用麴或糖蜜等讓芋、米、麥等的澱粉質發酵,然後用單式蒸餾器蒸餾,因為構造單純,原料的香味成份,很容易溶化,會有特殊的芳香,蒸餾酒雖然是酒的原型,但如此單純的蒸餾器是日本固有的,蒸出來的酒酒精成份是45度以下,也稱為舊式燒酎,除了沖繩用泰米、黑麴釀的泡盛度數高些,大部份燒酎都只有25度左右,也還可以用熱開水沖或加冰塊喝,讓我這種不會喝酒的「下戶」也能很快入門,馬上就成了香醇無比的芋燒酎的俘虜。

  因為迷上燒酎,也重新對九州、沖繩等地燃起狂熱,也愛上各地鄉土料理,才了解原來風土人情的風土決定許多;像最近從網路上入手的三大夢幻燒酎之一的「伊佐美」,是鹿兒島的火山灰堆積成的白砂台地的蕃薯釀出來的,黃色水果香、花蜜香以及石灰般的礦物香加上柔軟栗子慕斯般的香,混然為一體;果然跟九州料理如炸魚漿的「薩摩揚」或當地盛產的小硬骨魚吉備奈仔的醋味噌等非常味道非常相配,夢幻燒酎近年排名第一的「魔王」也是芋燒酎,是在大隅半島最南端生產的,跟排名第二的「百年孤獨」的販賣價格都已經漲到定價的5、6倍,「伊佐美」我是定價的3倍買到的,看到酒店裡以5倍價格擺售而且還每一瓶都上鎖,低級的我瞬間湧起優越感,得意非凡;最近想炫耀的則是按定價買到2○○○年G八高峰會時,日本拿出來款待各國元首的「天保二年」。

  雖然因為知名度,燒酎這種原本庶民性很強的酒,就漲到天價而且無法入手,很不正常,也顯示燒酎熱潮在日本方興未艾,以及傳統手工釀製而無法大量生產;我算是很晚才跟上流行,因此幾年前有人送我二瓶「百年孤獨」時,我很不知好歹,要是現在,我大概會鞠躬幾百次吧!「百年孤獨」是4○度的麥燒酎,是在宮崎的一家百餘年老店默默從精選的麥與代代相傳的手工麥麴釀製的,是非常濃的黃金色,冒出混有香草、焦糖以及蜂蜜般的成熟奢華的香氣,如果端給外國人喝,一定以為是威士忌,含在嘴巴瞬間相當有份量感,隨即香氣擴散,基本上是高度數的辛口,卻又無法掩蓋麥澱粉的甘味的主張,不偏不倚,是平衡感超好的燒酎,大部分燒酎都很適合當食中酒,但這酒會想在飯後才慢慢品嚐;因為有「百年孤獨」,讓我對宮崎的風土也充滿好奇。

  正如「百年孤獨」般,燒酎的命名都非常美,也是吸引我的重要魅力,其他如孤獨天使、天使的誘惑、靜寂之時、雲海、晴耕雨讀、野兔之奔馳、牧場之夢、碧雲、中中、中中陶眠、山翡翠、紅蜻蜓之詩、千葉一醉、藏之師魂、侍士之門、一刻者、月之中、耶馬美人、夜馬之古城、濱千鳥乃詩、白玉露、天誅、元老院、天上、森伊藏、薩摩島美人、荒城之月、天山戶隱、天下無敵、天照、天下一、八重櫻、石佛、太鼓判、山猿、山貓、十四代秘藏、由由、風鳴子、北緯44度、吟香露、夕張寅次郎、陶醉的寸刻、鬼殺、島流、黑潮等都是極為優質的燒酎,而且酒名本身引起許多幻想,當然酒不可貌名,有些土土的酒名如芋、大漁、磯娘、吉兆寶山等也都是身價不凡的燒酎呢! 京都檢定與東京檢定

  日本人超愛各種檢定,英語檢定、漢字檢定等實用性高的檢定外,電車時刻表等檢定歷史悠久,其他有趣的檢定還有御宅族檢定、咖啡檢定等;最近流行的是各地的歷史文物、地理風俗、自然、觀光、美食、生活等的所謂「當地檢定」,其中人氣最旺的是京都檢定,每年有1萬2千多人挑戰,第一級合格率只有4.5%,簡直東大名系還難考,京都檢定相關的參考書非常多;最近連我鄉下的家所在的那須也辦「那須檢定」,也出版有參考書,第一屆或許合格率高一點,我應該試試看吧!

  京都檢定對日本全國引發京都熱扮演重要角色;其他許多地方或文化活動等都模仿京都檢定,掀起各種檢定熱,如:「忠臣蔵通檢定」、「明石章魚檢定」、「世界遺產檢定」、「名古屋城」、「龜山(三重縣北部,江戶為伊勢龜山藩)檢定」、忍者檢定」、「但馬檢定」「伊賀學檢定」、「大阪檢定」「川崎產業觀光檢定」「北海道食物檢定」「香住!螃蟹檢定」「電影檢定」、「燒酎諮詢檢定」、「歌舞伎檢定」「富士山檢定」、「房總學(千葉)檢定」等等,還有連幽靈族末裔的鬼太郎也都不見得考得過的「境港 妖怪檢定」專考對妖怪的理解度,或坂本龍馬也未必能得高分的「龍馬檢定」等等;京都除京都檢定外,還有京町家檢定、京野菜檢定等,現在東京都雖還沒有「東京檢定」,但已有「江戸文化歴史檢定」,也出版有「東京檢定」的書了。

  即使不跟觀光掛鉤,日本原本就有考現學傳統與風氣,考察當代風俗、世相,等於是當代民俗生活學,對於自己生活環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記錄,例如人孔洞、奇異招牌、傳統建築、食物怪吃法等,其實是很本能的,甚至包括地鐵廁所都有人考現,也因此增進理解,而對自然或城市景觀會產生想保存而不願遭破壞的愛情,是增進對鄉土認同的一個基本動作,也從觀察中增加無限人生樂趣以及事業企劃的刺激,更讓人在全球化熱潮中不會迷失自己,並提高各種power,例如京都力、大阪力等。

  京都檢定關於歷史居多,但也有不少與現在生活相關,如「京町家的正面幅度狹窄,卻很深長,被喻為什麼?」答案是「鰻魚的寢床(被窩)」或問「從西洋建築採擷樣式而設計紅煉瓦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是誰?」答案是「宮廷建築家片山東熊」,或「京都車站大樓的活動廣場名為?」(室町小路廣場)抑或「以京都為舞台的文學作品以及作家有那些」等,範圍廣泛,想像若開始去接受相關鄉土的檢定,則馬上會有截然不同的角度來增進日常聞,彷彿有深度的觀光客。

  東京人也把出門的路上觀察當作旅遊,東京會寫「東京旅行記」,也寫各色東京散步、巡禮,如東京文學散步、東京庭園散步、東京洋館散步、東京咖哩飯巡禮等;現在尚未舉行的「東京檢定」,但東京考現學專家泉麻人在他出題的「東京檢定」書裡已經假定應該要問「007電影中詹姆士邦德在東京搭過的電車是什麼?」(答案是「地下鐵丸之內線」)或從描寫東京的公園小說擷取一段,如「那天,我跟她在園內的松本樓吃了咖哩飯」,要說出作品名、作者以及公園名(「公園生活」、吉田修一、日比谷公園),抑或東京車站附近「八重洲」地名的由來(答案很意外是曾經侍候德川家康的荷蘭人的名字);甚至還問到「東京最南端的沖之鳥島,比台灣的台北市緯度還低?」答案是YES,因為該島是在北緯20度25分,而台北市在北緯24度50分;從這個問題,讓人聯想,台北也可已有台北檢定、台南也可以有古都檢定,這樣出門走路眼神全然會不同,發現每塊招牌、街角等都是學問,不會只想在地上撿錢了。 高原上的完美咖啡時光

  日本許多Café狂大概都羨慕死我了,因為大家最愛的Café就在我鄉下的家所在的那須高原上,是許多Café教信徒的教主般的菊地省三所開的「CAFE SHOZO 」,現在在那須高原的主要道路的「那須街道」上開了2家,喜歡泡Cafe的人甚至為了想去有CAFE SHOZO的城鎮,而到了那須高原,或是那須附近的黑磯的小鎮也有一家最古老的CAFE SHOZO,亦即CAFE SHOZO成了小城或高原的重要吸引力中心,Cafe的主人與客人在這裡寫下自己的歷史與記憶。

■ 東京Café 狂

  日本寫了「東京Café 狂」而聞名的Café達人川口葉子最推崇的也是這家CAFE SHOZO,她寫的「推開Café的100個理由」的書裡,開頭便介紹了二家CAFE SHOZO,因為CAFE SHOZO蘊含了讓她推開Café門的太多太多的理由;但是因為CAFE SHOZO只有在櫪木縣的那須高原以及黑磯才有,不是普通的Café
狂能隨時造訪的,我當然很慶幸我自己在CAFÉ SHOZO所在的那須有落腳的窩,隨時都能去推開CAFÉ SHOZO的門,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奢侈。

  CAFÉ SHOZO最初是1988年在黑磯(2005年黑磯市因行政合併等改名為那須鹽原市,但黑磯這個古老的地名則以JR的站名而獲得保存)的一個老房子的二樓誕生的,SHOZO就是「省三」,而CAFÉ SHOZO的標誌的象,可以讀SHO也能讀ZO,因此看到「象」的模樣,就會讓人會心一笑;菊地因為長年都騎機車跑遍日本全國各地小城小鎮,他覺得讓自己留下印象的城鎮都是伴隨著Café而來的,因為「在不知名的小鎮邂逅了一處Café,那個小鎮便永遠留在記憶裡」,黑磯是進出那須高原的小鎮,那須高原有天皇家的別墅,因此黑磯長年以來都因為天皇夫婦搭乘從原宿直通黑磯的御用火車而聞名,但後來東北新幹線開通,天皇家也比較不從黑磯進出,黑磯的新磁場就是CAFÉ SHOZO這塊大磁鐵形成的,其後菊地在那須街道又開了2家;最初的Café名字就是「1988CAFÉ SHOZO」,也是東京Café熱潮的源流。

■ 原始風味食物的誘惑

  為什麼CAFÉ SHOZO會成為Café狂朝聖之處?因為那裡有理想Café的許多要素,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到完美,而且是沒有壓力的完美,而且所有對Café的需求,都能得到最高的滿足尤其是在那須高原過了廣谷地交叉點的NASU(那須) CAFÉ SHOZO是我的最愛,這家CAFÉ SHOZO雖面那須街道,但四下是為聳立的高樹所包圍,Café內的舒適的光度、溫度,輕柔的安穩而典雅的古董傢具,室內以盆栽、書架、高低落差而隔成好幾不同的空間以及座位的美味的咖啡以及奶茶、三明治與蛋糕等輕食、甜點,加上俐落卻不會神氣逼人的美女俊男店員貼心服務,每一樣都讓人稱絕,尤其是三明治裡的蛋是點叫後才現煎的酥軟蛋,一口就知道是良質的雞蛋做出來的,南瓜布丁、松子蛋糕即使再飽的肚子都裝得下。

  店裡每一樣小東西,看來柔和自然,好像很久以前就在店裡,其實都是主人精挑細選或特別訂製的,像是來自法國的玻璃杯、白色細棉的杯墊、印有象商標的馬克杯或像古董寶石盒的方糖盒,方糖的包裝紙上也有主人哲學意味的語彙,而且充滿了與櫪木風土結合的語言,像是「冬→雪→森林」「風→風花」等,店裡出現的字跡,幾乎都是手寫,每一樣都有不會咄咄逼人的輕巧感與溫暖,過了白雪覆沒冬天,4、5、6月的NASU CAFÉ SHOZO是為高原新綠所籠罩,這是忘憂的天國,如此完美的咖啡時光,讓人生的旅人休憩一下後,便又精力充沛地再出發。 到松島邂逅牡蠣

  我是超級牡蠣狂,只要聽說有美味的牡蠣,再遠都能把我吸去,尤其每到寒冬時就會想到日本三大景之一的松島去吃牡蠣,朋友都說:「妳邂逅到牡蠣很好,牡蠣邂逅到妳就慘了!」不過松島的牡蠣實在太美味了,松島冬季的風物詩的牡蠣跟享受時窗外的美景比較起來是絕不遜色的。

  英文是說沒有R字母的月份(5-8月)不要吃牡蠣,日本則更嚴格,日本俗話說:「賞櫻完了就不要吃牡蠣!」主要是產卵季節牡蠣味道不好不說,水溫上升,海洋大食漢的牡蠣亂攝食,還可能會中毒,許多採用宮城(三陸地區)牡蠣的餐廳的牡蠣料理甚至只賣到2月底,但天然的岩牡蠣(台灣俗稱石蚵的黑齒牡蠣)則是夏天才是當季,也是適合生吃的絕品,但能痛快大量吃到真有「海乳」感的牡蠣,還是12月之後吧!越冷時的牡蠣越發甜美。

  雖然每年年底都有友人寄來瀨戶內海的帶殼生蠔,鮮美無比;或是深秋之後,我必會到四谷洋食店的エリ-ゼ(eli-ze)吃該店招牌的奶油牡蠣,或許因為這道菜的力量,我讓這家永遠有人排隊的實力派老鋪在我的小說「棋神物語」中登場,成為男女主角首次約會的餐廳;或是到神保町書店街時,也會去吃水道橋「菩提樹」的絕品炸牡蠣;但我更愛的是到松島吃寒地清淨海域牡蠣,造型結實,味道香濃,每一口都是感動,不愧為所謂「海洋的完美食品」,是冬天味覺的選手代表呢!

  松島就在宮城縣,宮城是僅次於廣島的日本第二大牡蠣產地,生食用的則產量第一,主要便是有最乾淨的海,而且松島是從600多年前便開始養殖牡蠣,是日本養殖牡蠣歷史的發源地,現在主要是浮筒延繩式與浮筏垂吊式,所以在松島吃牡蠣尤其會覺得是在享受美食文明的成果;牡蠣本身有淨化水質作用,一顆牡蠣可以淨化100升的水,日本養殖牡蠣量正好可以淨化日本50%的降雨量,幫忙守護環境,是救世主產業,吃起來比較沒罪惡感,更重要的是養殖牡蠣也是吸收天然海水裡海藻等的營養,味道跟天然牡蠣味道沒兩樣。

  到松島吃牡蠣全餐雖然是我每個冬天從那須的家趕赴松島的主因,但松島灣內外260多個松樹盤根錯節的大小島嶼的絕景,百看不厭,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是松島牡蠣風味絕佳的另一個原因吧!松島的美景曾讓日本最享盛名的俳人松尾芭蕉驚愕地想不起有更適當的字眼來形容,只能連呼松島,而留下一句「松島啊哎呀松島啊 松島啊」感嘆的傳說,不像他從日光、那須等一路沒停吟詠下來;我去了多次松島,反能體會芭蕉是很率真的人,因為松島真的是會讓人詞窮的光影交錯的天然美景;松島還有東北第一的千年古寺的瑞嚴寺,或是人間國寶的藝術玻璃作家藤田喬平的美術館,他是把日本傳統美以現代美術觀點成功地捕捉的大師,他寫的「作家60才開始」讓我對自己的不成熟悄悄地安心;總之在松島,歷史文化或藝術也都能滿喫一番。

  在旅館吃牡蠣全餐裡的蒸牡蠣或是街上小店吃烤牡蠣,和藹的歐巴桑都會再三叮囑「雖然備有檸檬片,但先不要擠,試試直接嚐原味,才不會糟蹋這麼鮮的松島牡蠣!溢出的乳汁,也請喝掉!」擔心客人錯過任何一滴的美味;松島牡蠣是以蒸、烤為主,超愛吃生蠔的我也覺得這樣吃的話,吃多少都不膩,而且牡蠣味更為濃縮緊湊,吃過要忘掉不容易,只好明冬再來松島報到了。 京料理的執著與新感覺

   儘管不景氣,京料理品牌還是很響,京都還是照常有許多超難訂到的傳奇餐廳,例如跟摘草料理「美山莊」淵源甚深的「草喰 なかひがし(中東)」被稱為是京都第一難訂餐廳,每月1日上午8點開放訂下個月的位置,我試過幾次,跟訂人氣演唱會門票一樣,怎麼打也打不進去,打通時就滿了,老闆娘每個月剩下的29天都在道歉「已經客滿,盼望有幸再會」,傳說一點也不假,我總覺得老闆娘很可憐;「祇園佐佐木」情形也類似,幸好兩店店主洗鍊的感性與纖細的工夫我早些時候就見識過了,都是能證明米奇林的3顆星在京都不夠用的店,難訂的主因是店主想保持自己能控制的水準,都只有10幾個位置;最近我去了兩家也是超難訂的京料理店,兩家風格完全不同,雖然都令人心跳感動,一家是有許多屬於京料理菁英的執著,另一家則憑著才華與自信而去「破壞」京料理,做出新感覺京料理,也企圖讓京料理普及化。

  京都因為神社佛閣多,原本有精進(素食)料理跟宮廷料,以及隨茶道發達的懷石料理,加上融會貫通外國菜,京料理精深博大,更重要的背景是京都離海甚遠,能入手的食材有限,不惜費工費時烹調,也展現料理人的手腕,競相做出能發揮素材原來風味的細膩的滋味,如珠寶般擺飾在講究的食器裡,每一道菜本身都成藝術品,加上從容貼心的待客心得,京料理魅力數說不盡。

   最近去的讓人五官全部舒開享受的是「祇園丸山」,店主丸山嘉櫻是在名料亭「高台寺土井」「菊乃井木屋町店(現・露庵菊乃井)」修行過,然後擔任「高台寺和久傳」料理長,算是一路走菁英歷程的師傅,20年前獨立開店,而且他從小醉心畢卡索,決心以料理來表現美的世界,他的料理特色是注重季節變化,而在「觀、音、香」上用心,進門後每一角落、入口每一道菜、上桌每一件餐具乃至女中每一句話,都堅持是完美的演出,所有細節都讓人歎為觀止、稱奇不已;我去季節是深秋,丸山端出的熟柿釜、穴子八幡巻、松針銀杏、孫芋、蓮藕、百合、無花果、鰆魚柚庵燒、名殘鱧的朱椀等加上京人參(紅蘿蔔)、紅銀杏柚、紅菁蕪紅葉等演出顏色豐富的深秋,季節全凝縮在盤中,奢華優雅如金箔光琳的日本畫般。

   入口瞬間感受到美味,像是從最高級素材本身完成的清淡而細緻、複雜的著味,最後的土鍋米飯是配合客人用餐時間煮好端出,分秒不差,差點沒落淚;丸山有各種堅持,不奇而巧,達秀逸的極致,但作新挑戰,例如用西瓜皮等各種傳統京料理不用的材料;料理價格雖不便宜,但有超值的滿足感,屬於那種臨終前至少要再去一次的店,出門後女中跟師傅一直送到人影如螞蟻都沒離開,好店是點滴累積出來的。

   另一家是京料理的新寵兒或說是叛逆兒枝國榮一的「枝魯枝魯HITOSHINA(1品)」,櫃台只有12個位置,許多客人都是半年前就預約,我算是運氣不錯的;店在京都河原四條的高瀨川邊,彷彿高更的「夜間咖啡館」,師傅都如玉山鐵二般的帥哥,是高雅嶄新的創作京料理店,把吸收了充沛陽光的剛摘取的京野菜、山菜等費心費工精緻烹調,精選有型的食器,點綴在料理旁的花等也都非常用心,食材是什麼都善加運用,烏魚子、酪梨、芒果、豆苗等也都會出現,每一口都好奇地問:「這是怎麼構成的?滋味如此複雜富麗!」雖然還是淡味基調,但卻用枝國獨創的調味醬油如醺製醬油、蝦醬油等或異想天開的醬汁如咖啡醬等來調配,枝國自稱在「搞垮京料理」每一道菜都像在探險,枝國的原則是不想給客人吃還沒吃就知道要吃什麼的料理;店裡只有一種套餐,每個月換一次,絕對不重複,做過完成度高的食譜有的出版成書,有的提供給枝國企劃的日本餐廳用,因此該店只歡迎客人每個月來一次,才有一期一會的緊張感。枝國另一項革命是讓大家更輕鬆能享用京料理,亦即搞垮價格,枝魯枝魯的京料理套餐是10道菜3500日圓,是高級料亭的10分之1,這樣的感覺夠新、夠叛逆了吧! 東京純和風散步

  東京在老東京人如已逝的池波正太郎等眼裡都認為經過二次大戰的轟炸,古老美好的建築乃至人情氣氛都已經蕩然無存,加上現代都會化,東京遠不如京都、大阪等保留有許多「和」,感嘆東京要尋找古風日本不易,但這是嚴格的老東京人的苛求,東京是一個多元重層的社會,摩天樓的後面小巷可能還有400年前的江戶保留著,許多維持有相當寬廣日本庭園的50年以上優美的純和風家屋,而且在都心的神樂坂的昔日花街也都還維持著恬靜的日本情緒,最近已經成了最熱門的純和風散步的名所了。

  我曾經在神樂坂附近住二年多,自覺神樂坂像是我家後花園般;此地離開日本棋院走路只要15分,許多職業棋士也都常出沒此地,因此在我的小說「棋神物語」中神樂坂也曾登場,這裡有藝妓以及琴師們來往的石板小路、百年老鋪,但也有許多純正法國餐廳等,很貪婪地吸收現代文化的同時,也巧妙地跟古老傳統融合,非常有彈性,新舊同居並列,卻毫無違和感,這是神樂坂所提示的東京的「和」的可能性。

  最近因為日劇『拝啓、父上様』就是以神樂坂的老鋪料亭為背景的,這是倉本聰的30年前的老是溫情劇,倉本劇的特點就是劇中的時間是古老、緩慢的,東京大概只有神樂坂是符合這樣的條件,隨處可以找到讓時光倒流30年、50年的角落沒問題,像「鳥茶屋 別亭」旁邊的石階路或是當地老店店主平日約見面的毘沙門天的善國寺等,不論怎麼拍,鏡頭都不會穿幫,處處古趣盎然;因此許多導遊雜誌紛紛都推出神樂坂專輯,整個神樂坂都有不少OL在石板小巷路,連我經常去買肉包的著名的「五十番」都大排長龍,雖然掌櫃還是很善意地為我挑了一塊部位最好的蜜汁叉燒給我,但神樂坂最近真的紅得有點讓我快要認不得了。老地區的特色是人跟街道巷弄的距離非常近,關係非常細膩、恆久,神樂坂的住民都有強烈的美意識,正是此地的魅力的根柢。

  神樂坂是在江戶末期的安政4年(1857年)便已經成為花柳界的,最盛的是1937、38年左右,當時料亭有150家,藝妓有600人,戰爭中燒為廢墟後又重建,到1945年最盛期也有80家,藝妓200人,不過現在僅存9家,藝妓30人;因為有花街存在,這個地區白天黑夜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到傍晚,料亭、小料理店的燈籠點亮,露出妖豔的風姿,石板小路也都讓趕赴料亭的藝妓、樂師們或是送菜的小徒弟們的步伐敲出輕快的節奏。每一個石垣後面的旅館、料亭都有流傳有許多故事,像是「和可菜」曾經是許多作家遭出版社囚禁用旅館,導演山田洋次的「男人真命苦」幾乎都是在這裡熬出來的。

  神樂坂除了主要的坡道本身是商店街,有許多sense磨得光亮精粹的老店外,如漆器店、友禪工房、陶苑、手工鴕鳥皮包店、紙店等,以及還有許多純和風的喫茶店、酒吧等,甚至這裡還有全日本唯一限期開在神社裡面的Cafe的「Akagi Café」,會讓人忘記這是在神社內的一個非日常空間,週末還有爵士樂等演奏;神樂坂本身也是一個非凡的藝術發訊地,有許多聞名的畫廊,還有能樂堂,善國寺的落語(單人相聲)寄席,也是劇團黑tent的根據地,以及日本僅存的專上映名片的銀鈴廳,銀鈴也曾在我的小說中登場,一次放2片,這也象徵時間在神樂坂似乎是無限、停止的,我想找回這樣從容的自己時就買張票進去投入另外一個世界。

  這裡也已經東京的美味集中地區,我最近愛上了是讓我重新發現蕎麥麵的真諦的「蕎樂亭」,即使滿腹都會掀起暖簾進去;其他還有石川、天孝、豐田等數不清的日本料理店,以及許多法國人或是著名的谷昇大廚開的法國餐廳、高師宏明的義大利餐廳等,象徵現代東京的許多餐廳居然也隱藏在石板小路或小巷裡,每走幾步就有無限驚奇等著,新東京百景百味現在就在神樂坂,是純和風的,但內層則是和洋折衷的,因此格外豐富、精彩,到神樂坂散步已經是上東京的新的必修課了。 到錦秋古都狩獵紅葉

  每到秋天,京都就會呼喚著成千上萬的觀光客來京都遊玩,而對京都本身而言,秋天也是特別的季節,從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時代日本王朝文化在此地開花,其後室町時代又在京都設立專供皇室賞玩吟詠四季的「花之御所」,確立日本文化中的wabi(閑寂)、sabi(古雅)文化,京都在往後的時代也一直是日本文化中心,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美意識與季節感也毫不含混地傳承下來,而跟古代一樣,至今也同樣彩染京都的就是紅葉。

  如果只是紅葉,則日本各處都有紅葉,連我自己鄉下的家也都有紅得發燒的楓樹,但京都的紅葉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京都有原色的古寺枷藍襯托,而且落葉也會綴飾寺院的綠綠的苔庭或白沙的枯山水;最令人感動的還是紅葉濃濃地映照在水面,彷彿一朵朵浮出水面的紅雲,亦即紅葉跟與名剎名庭對照,讓原本微妙的著色更平添光輝,自然在京都像是人工雕塑的,美地讓人歎為觀止,四處都聽到「好美!好美呦!」驚歎號在錦秋的京都是不夠用的,四下望出去,不論哪個角度都是

  我有時間都會想往京都跑,每年最不能錯過的還是深秋的紅葉,原以為今年天冷的快,紅葉會提前降到山下來,但沒想到關東寒流爆冷的一週,關西卻很溫暖,結果只有往洛北、洛西比較冷的地方去狩獵紅葉,紅葉雖然是植物,但卻會隨溫度、高度的變化而移動的,日本人自古就有狩獵紅葉的雅趣。

  我一到京都,就跟計程車司機打聽,京都機敏的運將就會給我最佳的實況報導,像「今天比叡山山頂全紅了,尤其根本中堂、大講堂、東塔一帶」或是「金閣寺今天紅了七分,不是滿山紅」等等,比京都新聞在網路上提供的紅葉訊息還要快而精準呢!

  京都賞楓有好幾個黃金路程,如從嵐山到嵯峨野,或是銀閣寺到南禪寺、清水寺到圓山公園、下鴨神社到二條城等,這次洛中紅葉都還只有4、5分紅,我除了登比叡山外,另外則到金閣寺、妙心寺以及仁和寺等;金閣寺已成京都最經典寺院,也是學生修學旅行必遊之地,永遠鬧哄哄,要脫俗不易,我除了冬天能獨佔雪中金閣外,平時幾乎不去了,但錦秋的金閣則不同,跟紅葉相映成趣,亮晶晶的黃金色不再極端,而成了一種必然,好像是上天故意太陽把這個舍利殿塗成如此閃爍不已的顏色,倒映在鏡湖池裡的「逆金閣」也跟水面上的金閣一樣都有紅葉鑲嵌,像是巨大的藝術作品。

  妙心寺是日本最大的禪寺,是臨濟宗妙心寺派的總本山,末寺在日本全國達3400個寺,規模實在驚人,佔地達10萬坪,8個甲子園球場大,山內山外共有48個院,連以石庭聞名的龍安寺其實也屬於妙心寺;妙心寺境內也有許多紅葉名所,有定評的大法院是只有春秋庭園很美的季節才開放,最妙的是這個大法院雖然收門票,但卻提供等價的抹茶與茶點,讓人慢慢恬靜定心觀賞庭園,還強調「庭園就是為了邊喝茶邊觀賞而造的,若不喝茶,則喪失觀賞庭園原意」因此喝茶與觀賞庭園是不可分的,妙心寺為了貫徹庭園的基本哲學,真的不惜血本。

  另外一處算是皇家寺院的仁和寺,宇多天皇等在此剃度、出家,因此稱為御室御所,也是世界遺產,但外國觀光客還不是那麼多,事實上這個寺院裡有許多建築是從舊皇居正殿的紫宸殿等移築來的,雖然從宮殿改築為佛堂,但連庭園也都保留濃厚的宮殿的氣氛,迴廊、壁畫等都非常美,建材也都採用非常高級的檜木等,雕刻細緻而又不失莊嚴,建築本身超級有品味的,從屋頂到門檻,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錯過;仁和寺最美的還是櫻花季節,有最晚開的盛名的御室櫻,過了4月20日還開,是京都最後能賞櫻之處,一共有200棵,日本有專吟詠御室櫻的詩歌,因此也稱為櫻花寺,但是染成朱紅的秋天的風情也很不錯;這個寺院還是花道御室流的家元所在,其他也保存有有茶道、詩歌會等王朝文化的風雅,是京都數一數二有氣質的寺院,去了金閣,最好順道遊仁和寺,每一種眼界都會大開的!

作者資料

劉黎兒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著名旅日作家、文化觀察家,目前為《La Vi e》雜誌專欄作家。 1982年赴日,曾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日本東京電視台新聞節目、日本經濟節目評論員。2004年起專事寫作,著作豐富,涉及散文、小說與評論, 觸及文學、時尚、美食、兩性等不同文化面向觀察,對新奇的事物永遠保有其獨特的敏銳度與理解,是一位深度解讀日本面貌的風尚達人。

基本資料

作者:劉黎兒 出版社:麥浩斯 書系:設計私的書 出版日期:2009-06-18 ISBN:9789866555763 城邦書號:1GX007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