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雙11|開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東京大學 兒科醫師給孩子的50個飲食法則 與 超人氣100道超人氣食譜套書(共2本)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東京大學 兒科醫師給孩子的50個飲食法則 與 超人氣100道超人氣食譜套書(共2本)

  • 出版社:新手父母
  • 出版日期:2025-11-18
  • 定價:820元
  • 優惠價:79折 648元
  • 書虫VIP價:615元,贈紅利3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58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第一冊: 懂營養學的兒科醫師,傳授孩子不生病的飲食法:根據醫學實證&臨床經驗,提供家長最正確飲食知識,為孩子的健康打底! 東大兒科醫師的飲食指南!日本銷售突破10萬本! .提升免疫力更健康.調整腸胃狀態.改善過敏體質.穩定情緒 孩子的身、心、大腦和性格發展,取決於飲食攝取, 只要掌握關鍵營養,就能輕鬆準備孩子的健康飲食! 孩子挑食怎麼辦?哪些是該吃、不該吃的食物?總是煩惱孩子各式飲食問題, 只要正確掌握攝取營養的基本知識及飲食建議,就能輕鬆地準備孩子的飲食! .打造健康的皮膚、強壯的身體  每餐攝取一個手掌大、富含動、植物性蛋白質的食材。 鋅不足容易引起皮膚炎,建議多攝取富含鋅的食材 .提升免疫力、促進大腦發展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促進大腦發展,也能降低傳染病感染或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鐵質也是大腦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動、植物性鐵一起攝取很重要 .穩定情緒 多攝取蛋白質、鋅、DHA、EPA等營養素,能讓情緒更穩定。 .調整腸胃狀態 平時多攝取好菌及菇類、芝麻粉、奇異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促進腸道免疫細胞運作,腸道健康身心更健康。 .預防疾病 多攝取維生素B預防貧血、蘿蔔硫素能抑制發炎、攝取能抗氧化的辛香料等,都能讓身體不易生病更健康。 本書特色 ◆從醫學角度研究兒童飲食,輔以實證,跟著吃也能吃得安心! ◆詳細解說可以輕鬆實踐的50個飲食指南及飲食處方箋。 ◆即使很忙或不擅長做飯,也可以入手的基礎知識。 ◆每篇皆整理正確資訊及飲食建議,輔以插圖說明,易讀易懂。 專業推薦 李婉萍 國民營養師 第二冊 100道最受幼兒歡迎的超人氣食譜暢銷修訂版 餐桌上的食育──向日本幼兒園學習珍惜食物、不挑食! 全書收錄可以讓孩子一口接一口的日本幼兒園人氣餐點,簡單美味.營養均衡,使父母不必再為孩子胃口不佳及偏食問題傷透腦筋! 即使是最不受歡迎的蔬菜、魚等,都可以透過切法、煮法來反轉,讓孩子開心大口吃下!只要吃一口,就會露出笑顏稱讚:「真的好好吃,再來一碗。」 想要孩子健康成長,飲食就成了父母應該要關注的重要焦點了。 希望孩子能不挑食、快快樂樂吃下所有食物,邊吃邊喊著:「好好吃喔!」「我最喜歡吃這個了!」想必是所有照護幼兒的父母、長輩、老師們最想看到的事情! 然而,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主張以及個人喜好了。媽媽在與幼兒園老師的溝通討論中會發現:原來孩子們喜歡吃的食物,其實有許多共通處。尤其當父母聽到小孩在幼兒園吃飯表現良好,但回家吃飯總是拖拖拉拉,扒了三兩口飯就說吃不下、不想吃、不好吃時,必然很好奇:到底小孩在幼兒園都吃些什麼呢?為什麼在學校都吃得好好的,回家吃飯卻像是非常難過的事情?難道幼兒園的餐食,真的有過人之處嗎? 本書收錄了日本多所幼兒園,訪查介紹最受孩子歡迎的100道營養午餐菜單, 系統化的整理出許多在家即可輕鬆模仿的烹飪小技巧,將孩子不愛吃的食材自然地融入食譜中, 此外,也有各式容易製作的甜點,方便媽媽輕鬆、簡單、快速完成孩子愛吃的超美味點心! 幼兒時期是「憑自己力量吃東西」的意識開始逐漸萌芽的時期, 正適合開始培養孩子的味覺發展以及加強孩子對用餐的興趣與關心。 書中教您如何進行餐桌上的食育,向日本幼兒園學習珍惜食物、不挑食, 利用小技巧將各種孩子不愛吃的食材融入菜單中,提升孩子的用餐興趣: .讓孩子自己盛飯、取菜,引導對食材的興趣、培養自理能力。 .由孩子自己決定份量,不強迫矯正偏食,以快樂的態度用餐。 .依孩子的年齡、咀嚼方式將食材處理成適合一口吃下的大小。 .發揮巧思,花一點時間設計令孩子心花怒放的可愛擺盤圖案。 有了本書,父母不再為了孩子胃口不佳及偏食問題傷透腦筋!! 〔本書特色〕 .[避免過敏的作法] 食譜中若出現容易引發食物過敏的食材,都會列出建議採取的避免過敏對策,過敏兒也適用。 .[適當的建議分量] 每一道正餐與點心的食譜,都是以成人2人份、小朋友2人份的分量為基礎所設計,方便運用。 .[明確的營養標示] 將營養機能分為紅、黃、綠三種區分法。如果想要改變菜色,只要注意保持均衡營養配置即可。 .[烹調的關鍵步驟] 在本書中也會特別介紹在食材的保存方式及料理步驟外的關鍵訣竅,不需要複雜技巧也可料理。

延伸內容

餐桌上的食育 文/李婉萍 榮新診所營養師 家庭是食育的開始,父母在幼兒飲食上不僅扮演著捍衛的角色同時也兼具教育養成的工作。相信有孩子的我們一定會發現「易子而教」的重要性,我雖然同時兼具營養師及媽媽的身分,但我的三個孩子卻不是全然的不挑食,例如我們家中吃糙米,但是老大對於紫米與五穀米(有黑色的米)卻非常排斥,直至到了幼兒園後在老師的薰陶之下卻才開始接受,孩子甚至會跟我說:「媽媽,幼兒園阿姨煮的菜好好吃喔!」非常感謝幼兒園老師與行政人員如此充滿愛,以「愛」烹調出美味營養的料理給孩子吃。 我挑選幼兒園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有自己的廚房與烹飪人員。唯有如此針對食材的採買與烹調的方式才能做到完全的自我管控;雖然很多幼兒園都需要控制成本,但貴不代表營養,健康的食材、認真的沖洗、菜色口感的調整,才能擄獲孩子挑食的嘴! 感謝每一位幼教人士如此的盡心幫助孩子建造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孩子是未來的棟樑,我在糖尿病門診職業18年間,眼見糖尿病的發病年紀由50至60歲提前至30至40歲十分憂心,沒有健康的飲食就沒有健康的身體,師長真的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本日文翻譯書提供許多幼兒園的超人氣實作餐點,讓父母在家也可以照著做,讓孩子健康又不挑嘴。希望未來有一天我也能與幼教人士合作一起為兒童健康而努力,為國內的兒童量身訂做一本更貼近國內飲食習慣的書籍。 作者自序 每位家長都希望能為孩子準備美味的餐點,更希望孩子能不挑食地吃下所有食材,充滿活力地健康長大。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在家掌廚的人才能每天不辭辛勞地在廚房裡揮汗如雨地製作出一道道充滿的愛心料理吧! 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背道而馳。父母總會為了孩子胃口不佳及偏食問題傷透腦筋,每天每天總是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製作出讓孩子樂意大口吃下、由衷發出讚嘆「好好吃喔」的料理。 我們體察到了各位父母的心聲,特地採訪了多間以美味營養午餐出名的托兒所與幼兒園,調查了在當地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餐點,在本書中以每次一餐的分量,統整出簡單又容易上手的食譜。 即使是孩子們最不喜歡的蔬菜及魚類等食材,在本書中也介紹了許多孩子容易入口的人氣菜色!不僅如此,就連食材的切法與煮法等也都有詳盡說明,將各種料理時的小訣竅也一併公開,讓孩子能更輕鬆地吃下一道道美味佳餚。 除了正餐之外,本書中也介紹了相當豐富的手工點心!只需簡單幾步驟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簡單點心,以及讓人想像不到這是在家裡就可以做出的精緻點心,我們都請托兒所及幼兒園裡的專家們傳授了獨特的做法與技巧。 幼兒時期是「憑自己力量吃東西」的意識,開始逐漸萌芽的時期。正適合開始培養孩子的味覺發展以及加強孩子對用餐的興趣與關心。 為了培養孩子主動用餐的意識、味覺發展及對用餐的興趣,首先必須要準備好的就是圍繞著全家人的「開心餐桌」!此外,一起用餐的大人們在用餐時的行為引導也相當重要。 因此,在本書中也詳細訪查了各間托兒所與幼兒園,深入簡出地統整了許多在家裡就可以輕易模仿的小技巧,加強孩子對用餐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製造出讓孩子吃得碗底朝天的氛圍與歡聲,讓用餐時光變得更讓人期待。 這本書便是為了天下每一位每天絞盡腦汁設法為孩子準備豐富美味的餐點、製造愉悅家庭環境的父母所量身打造,希望能夠為全天下的家庭都帶來幫助。

作者資料

伊藤明子

赤坂Family Clinic院長、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小兒科醫師。 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公眾衛生學/健康醫療政策學教室客席研究員。非營利組織Healthy Children, Healthy Lives代表理事。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帝京大學醫學部、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結業。 在成為醫師之前,她是一位口譯人員,曾擔任日本天皇、歷代首相與美國總統的口譯,現在也在醫學系會議中擔任口譯工作。負責口譯工作的同時,也育有兩名孩子,在四十歲那年考上醫學系、成為醫師。特別從醫學觀點研究兒童飲食,研讀國內外的學術論文,每天吸收最新資訊。以簡單易懂的說明與親切和善的為人,受到父母們的深厚信賴,也經常活躍於各大媒體。 相關著作:《懂營養學的兒科醫師,傳授孩子不生病的飲食法:根據醫學實證&臨床經驗,提供家長最正確飲食知識,為孩子的健康打底!》

日本WILL兒童知識教育研究中心

日本WILL兒童知識教育研究中心(WILLこども知育研究所) 在本書中WILL兒童知識教育研究中心詳細訪查多間托兒所與幼兒園,介紹最受孩子歡迎的營養午餐菜單,系統性地整理了許多在家裡可輕易模仿的烹飪小技巧,將孩子不愛吃的食材自然地融入食譜中,充滿各種巧思讓每天的用餐時光變得更有樂趣! 相關著作:《100道最受幼兒歡迎的超人氣食譜暢銷修訂版》《100道最受幼兒歡迎的超人氣食譜》

基本資料

出版社:新手父母 書系:新手父母不歸類 出版日期:2025-11-18 ISBN:4717702129774 城邦書號:S00052S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部份雙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