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感恩月首2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投資理財
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全民必備.第一本全球軍工產業分析全解讀】:從重工業、軟體業、航太業到AI技術轉型,揭祕軍工產業最新數據,看懂全球防衛布局,打造政經投資視野!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國防產業地緣政治學【全民必備.第一本全球軍工產業分析全解讀】:從重工業、軟體業、航太業到AI技術轉型,揭祕軍工產業最新數據,看懂全球防衛布局,打造政經投資視野!

  • 作者:小野圭司
  • 出版社:野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25-10-03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不理解國防產業,就無法理解地緣政治學! 日本防衛省智庫研究官,從「國防支出」與「防衛數據」 權威分析全球「防衛相關企業」珍貴資訊 帶你看懂各國動向與競合關係! 從俄烏戰爭的啟示到台海局勢的牽動,全球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劇變。 「軍事科技」躍進、「國防預算」飆升、「軍工股」成為熱門話題,而你,是否已準備好理解這股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書將解答你的關鍵疑問】 ➤供應鏈安全:俄烏戰爭引發各國積極提升國防供應鏈韌性,哪些國家將受惠? ➤國際合作:全球軍火市場高度國際化、集中化,大國合作面臨哪些關鍵問題? ➤AI軍事趨勢:除了「無人機」,最新「國防科技」將如何顛覆未來戰爭? 【為什麼你不能錯過本書】 ★快速建立「地緣政治」大局觀: 全球「國防支出」及「防衛產業」概覽,看懂國際力量板塊 ★最新數據x專業解析: 重點分析美・中・俄・韓・英・法等13國防衛產業, 網羅洛克希德馬汀、空中巴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南韓現代樂鐵等全球重要防衛相關企業及主要生產裝備介紹。 ★洞悉「軍事經濟」與「投資」先機: 理解「國防產業」如何牽動全球經濟、「供應鏈」變化及國際「外交關係」,為你的決策提供全新視角。 俄烏戰爭以來,許多國家紛紛增加武器進口與產能,同時帶動全球供應鍊與相關產業的發展。全球各國紛紛提高國防預算,台灣的國防預算更是連年創新高,GDP占比超越全球平均。如今,國防產業已成為牽動經濟局勢的重要關鍵,甚至影響國與國的外交關係。 國際衝突不只牽涉交戰雙方及周邊國家,更對在背後支撐這些國家的國防產業有重大影響。本書分別從全球與各別國家的角度,解讀國防產業發展趨勢、供應鏈變化,更分別介紹各國重要相關企業與它們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解析「國防產業」跟「地緣政治」的密切關連。 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本書提供讀者經過整合的最新數據與專業分析,對於產業專業人士、投資人與關心國際局勢的地緣政治讀者都能帶來新的見解。 〔專業推薦〕 ★Miula|M觀點創辦人、科技巨頭解碼主筆 ★老波the No-Filter Generalist ★沈榮欽│作家 ★施孝瑋|軍情與航空 主編 ★胡采蘋|財經主編 ★胡振東│前美國國防部官員 ★范琪斐│TODAY看世界 主持人 ★粘迪舜|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版主 ★陳凝觀|年代向錢看 主持人 ★揭 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菲比斯│《菲式思考》作者 ★黃思勳│諾斯洛普.格拉曼 台灣公司執行長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

目錄

第1章 全球國防支出與防衛產業概觀 ◎1 世界各國的國防支出 ・如何比較不同國家的「軍隊規模」? ・從國防支出俯瞰全球軍力版圖 ・產油國的「石油紅利」與美國的不滿 ・從國防支出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 從武器進出口解讀國際權力角力 ・壟斷全球軍火市場的三巨頭:美、法、俄 ・誰在買武器?分散的全球武器進口國 ◎3 防衛產業的世界地圖 ・全球防衛產業營收榜:誰才是真正的防衛巨頭? ・專注或多角?各國防衛企業的「全職」與「副業」之別 ・防衛企業的全球排名戰 ・日本防衛產業的現況與挑戰 ◎4 全球武器需求成長與供應鏈的衝擊 ・武器規格的二元世界:「北約規格」與「前蘇聯規格」 ・彈藥消耗激增與生產體系的挑戰 第2章 全球防衛產業(I) 美國 ◎1 美國:全球防衛巨擘 ・王者所面臨的「內憂外患」 ・「最後的晚餐」:冷戰後巨頭重組 ◎2 美國防衛產業的挑戰 ・盲點現形:全球化與疫情衝擊產能 ・美國《國家國防戰略》的目標 ■洛克希德馬汀 Lockheed Martin ■RTX ■諾斯洛普格拉曼 Northrop Grumman ■波音 The Boeing Company ■通用動力公司 General Dynamics 第3章 全球防衛產業(Ⅱ) 歐洲、韓國 ◎1 歐洲:全球防衛產業第二大勢力 ・歐洲防衛產業的國際共同研製趨勢 ・合作與競爭並存:國際共同研製的現實挑戰 ・從援烏戰事看歐洲武器供應鏈的瓶頸 ・《歐洲防衛產業戰略》的目標 ■貝宜系統(英) BAE Systems ■勞斯萊斯(英) Rolls-Royce ■達梭航太(法) Dassault Aviation ■萊茵金屬(德) Rheinmetall AG ■李奧納多(義) Leonardo ■紳寶(瑞典) Saab ■空中巴士(歐洲國際合作) Airbus ◎2韓國:邁向武器出口大國 ・走向「國防自主」:韓國防衛產業的培育歷程 ・從內需不足到積極外銷:韓國的防衛產業轉型 ■韓國航空宇宙產業 KAI ■現代樂鐵 Hyundai Rotem 第4章 全球防衛產業(Ⅲ) 俄羅斯、中國、其他 ◎1 俄羅斯:「剛硬」的軍事傳統 ・俄羅斯武器的優勢:以量取勝的耐操設計 ・從崩解到重振:俄羅斯防衛產業的浴火重生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 Rostec ■聯合造船集團 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2 中國:民用技術驅動軍工發展 ・起步於清朝末年的中國防衛產業 ・「四個現代化」與「軍民融合」政策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AVIC ■中國船舶集團 CSSC ◎3 以色列、印度、土耳其:崛起中的防衛力量 ・以色列:「武器改造」的能手 ・印度:從武器進口國轉向生產大國 ・土耳其:無人機戰力崛起 ■以色列航太工業公司 IAI ■印度斯坦飛機公司(印度) HAL ■拜卡公司(土耳其) Baykar 第5章 日本的防衛產業 ◎1 「安全保障三文件」與「防衛生產基盤強化法」 ・「安全保障三文件」與日本防衛產業的政策轉向 ・「防衛生產基礎強化法」:挽留企業退出潮的政策嘗試 ◎2 擴大國防預算,帶動產業發展? ・危機之後:俄烏戰爭下日本與各國的防衛布局調整 ◎3 防衛產業的基石:零組件與相關技術 ・巨大企業與小分包商並存的日本防衛產業 ◎4 全球防衛產業的共通課題:資金與技術障礙 ・資金與技術困境下,日本的因應之道 ■三菱重工業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川崎重工業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IHI ■富士通 Fujitsu ■其他日本企業 第6章 走向海外的日本防衛裝備 ◎1 從「武器出口三原則」到「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 ・國際武器出口的管制制度 ・「武器出口三原則」 ・「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 ・設立防衛裝備移轉基金 ◎2 從F-2到全球空戰計劃:日本的國際共同開發歷程 ・國際共同開發,宛如「伏魔殿」 ・F-2的教訓:掌握發動機者得主導權 ・F-2的教訓:沒有寬容,就沒有創新 ・全球空戰計劃:英義是可靠夥伴,也是老練的對手 ◎3 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 ・OSA誕生的脈絡與概念 ・OSA迄今的實績 第7章 防衛產業的未來趨勢與展望 ◎1 新挑戰與新創企業的躍進 ・無人機帶來的新型威脅 ・從競技場到戰場:無人機的跨界進化 ・瞄準太空領域的新創企業 ◎2 服務業型的軍工產業:私人軍事服務公司(PMSC)崛起 ・老將回流:私人軍事公司的崛起 ・私人軍事企業的「智力」轉型 ◎3 軟體主導的裝備研發領域 ・防衛市場主角從硬體轉向軟體 ・人工智慧(AI)開拓新領域 ◎4 社會應如何看待國防產業 ・軍工複合體與老大哥 ・《失敗的本質》點出的課題仍未解決 ・結語

內文試閱

〔試閱一〕 前言 防衛產業的地緣政治性 自俄羅斯於二○二二年二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各國防衛產業及其供應鏈意想不到的脆弱性被突顯出來。 烏克蘭面臨武器短缺,負責統籌外國武器援助事務的國會軍備管制特別委員會主席列克桑德拉‧烏斯季諾娃(Oleksandra Ustinov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為了保護士兵與平民,並且打贏這場戰爭,就算要從魔鬼手上購買武器也在所不惜。」至於同樣面臨彈藥短缺的俄羅斯,則是從北韓進口上百萬發的砲彈。 這種狀況不僅限於交戰雙方,支持烏克蘭的歐洲與美國也都面臨武器庫存不足,正緊急擴充生產設備。美國為了彌補武器缺口,甚至要求日本及韓國提供飛彈與彈藥。 此外,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也持續增加武器採購量,包括引進韓國製造的自走砲等,以防範鄰國俄羅斯與日俱增的威脅。雖然就軍事角度而言,這是一場發生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的地區衝突,但從支撐這場衝突的防衛產業觀點來看,它已成為涉及盟國及友好國家的全球性地緣政治問題。 然而,防衛產業在每個國家其實都各有特殊的脈絡與內情。即使統稱「歐美」,歐洲與美國的裝備研發環境卻存在顯著差異;就算同是「歐洲」,身為海洋國家的英國與身為大陸國家的德、法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同時也呈現差異,更遑論德國與法國打從中世紀以來就存在競爭關係。 更有甚者,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員曾表示:「跟日本溝通還比跟英國(同為英語國家)溝通更為順暢」。如果不能完全說服「約翰牛精神」深厚的英國,他們即使面對同盟國也絕不退讓。就這一點而言,日本人抱持「與其在議論時起衝突,還不如先順著對手」的心態,確實更能夠達成「相互溝通」。然而,這種溝通方式也值得商榷。 (……) 儘管防衛產業的形態不斷變化、複雜性日益增加,但地緣政治仍然與其息息相關。本書將從宏觀角度,全面性地俯瞰整體防衛產業。 〔試閱二〕 產油國的「石油紅利」與美國的不滿 國防支出的多寡,並不能直接反映國民負擔的輕重。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更有餘裕承擔較高的國防支出,而國家人口愈多,即使每人平均負擔不高,加總起來的國防支出金額仍然很龐大。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與巴西。雖然這兩個國家的人均國防支出僅分別為五十九美元與一○六美元,但由於人口眾多,因此國防支出總額仍列入全球前幾名(表1-1)。至於中國,雖然人均國防支出僅約日本的一半,但由於人口數量是日本的十一倍,總額也達到將近日本的六倍。 另一個衡量國防支出負擔指標,則是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 GDP代表國內經濟活動生產生的附加價值。人們透過消費這些價值,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然而,其中一部分未被消費,而是留作投資,用於生產將來的附加價值。 如果將這些附加價值挪作國防之用,就代表必須犧牲部分的消費,或放棄未來的附加價值,因此形成「負擔」。雖然這種負擔愈小愈好,但有時國際情勢卻逼迫人們必須增加負擔。 表1-1的②欄,顯示各國生產的附加價值中有多少比例用於國防經費。從表上的數值可以看出,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如沙烏地阿拉伯(七・○九%)與阿爾及利亞(八・一七%)的占比特別高。這是因為它們的財政收入高度依賴能源資源,石油與天然氣收入占阿爾及利亞的GDP將近五成,沙烏地阿拉伯則占將近六成。 歲入主要來自稅金的國家,通常講求「從國民徵集的稅收,應該還之於國民,用於整備社會保障與基礎建設」。然而,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的財政來源大多是「從地底噴出來的」,因此不太需要「還之於民」。基於這種特徵,產油國便有充分的餘力增加國防支出。 (……) 在二○二二年之前,波蘭的國防支出僅占GDP的二%左右,但二○二三年卻躍升至四%,這是因為俄羅斯於前一年進攻烏克蘭,導致波蘭也對俄國加強戒備…… 〔試閱三〕 洛克希德馬汀 Lockheed Martin 孤傲巨人 營業額:675・7億美元(防衛相關608・1億美元:90%) 從業員數:12萬人 事業領域:防衛、航太、資訊安全 洛克希德馬汀是全球最大的防衛相關企業,對戰史有研究的人,一聽到「洛克希德」這個名號,大概都會聯想到活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雙尾桁戰鬥機P-38閃電式。P-38的最大航程很長,曾用於一九四三年四月擊落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座機的作戰行動。此外,《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也曾擔任P-38偵察機型的駕駛,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加入自由法軍擔任飛行員,並於一九四四年七月於馬賽海域墜機殞命。 在客機領域,洛克希德推出的大型客機L-1011三星式,曾經翱翔日本天空,令人相當懷念。不過,這架飛機也牽扯出撼動日本政金界的賄賂醜聞「洛克希德事件」。此外,三星式使用的英國勞斯萊斯(Rolls-Royce)發動機研發不順,導致勞斯萊斯差點破產,還一度被英國政府接管。 一如其名,這些機型都是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與馬汀・馬瑞塔公司(Martin Marietta)於一九九五年合併為洛克希德馬汀公司之前的產品。洛克希德公司是由洛克希德兄弟於一九二六年成立的飛機製造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靠著研製P-38等軍用機與授權生產波音B-17轟炸機,逐步擴大事業規模。 戰後,洛克希德公司仍以研製軍用飛機為主,其中包括日本採用的F-104J戰鬥機、P-3C巡邏機、C-130H/R運輸機。除此之外,世界首款匿蹤戰鬥機F-117也是洛克希德的產品。 一九九三年,洛克希德收購了同為軍工大廠的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軍用機部門,F-16戰鬥機的生產線因此轉移至洛克希德公司。 (……) 〔主要軍事裝備〕 ・F-35戰鬥機:最大速度一・六馬赫、作戰半徑一千一百公里 由洛克希德馬汀主導、國際共同開發的多用途戰鬥機,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分為傳統起降型、垂直/短場起降型、艦載機型三種,於二○○六年首飛。 雖然日本當初並未加入共同研發,但在二○一一年決定採用此型機取代F-4EJ。預定採購架數為一百四十七架,數量僅次於美國(其中一架因事故損失),數量超越參與共同研發的英國(一百三十八架)與義大利(一百一十五架)。由於F-35獲得許多國家採用,因此在全球各地設有數個國際維修據點,日本三菱重工的小牧南工廠是其中之一…… 〔試閱四〕 壟斷全球軍火市場的三巨頭:美、法、俄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國,在全球市占率高達四十二%(表1-2)。第二名則是法國,但市占率僅有十一%,差距相當懸殊。在美國鶴立雞群的狀況下,再加上第三名的俄羅斯,這三個國家可說是壟斷了全球武器出口三分之二的市場。 至於出口品項方面,這三個國家外銷最多的產品都是航空器(包含直升機)(表1-3)。美國與法國的航空器各自占總出口額過半,俄羅斯也超過四成。至於次高的品項,美國與俄羅斯是飛彈,法國則是艦艇,這些領域都必須具備高度技術與工業基礎。 其實,一如表1-3所示,航空器出口量原本就占全球武器貿易市場將近一半。由於就算將民用領域算進去,擁有航空器產業的國家也不算多,因此若想採購軍用機,大多都必須仰賴進口。有鑑於此,能夠出口軍用機的國家,勢必會在武器出口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義大利、英國皆是如此。 美、法、俄三國的主要外銷客戶,包括先進國家、產油國,以及快速成長的中國與印度,也就是所謂的「有錢國家」。其中,印度與埃及更是俄羅斯與法國的重要武器買家……

作者資料

小野圭司 防衛省 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官 1963年生於日本兵庫縣。1988年京都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歷任住友銀行,於1997年進入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擔任社會、經濟研究室長後,於2024年轉至現職。在此期間,曾於青山學院大學研究所碩士學程、倫敦大學研究所(SOAS)碩士學程完成進修。專長為戰爭/軍事經濟學、戰爭經濟思想。

基本資料

作者:小野圭司 譯者:張詠翔 出版社:野人文化 書系:地球觀 出版日期:2025-10-03 ISBN:9786267780022 城邦書號:A101071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