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3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閉嘴的藝術:以退為進的刻意沉默,讓你趨吉避凶,家庭與事業如沐春風
- 作者:丹.萊昂斯(Dan Lyons)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3-08-01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時代》雜誌封面故事報導 ★
★ 亞馬遜最佳「非小說類」編輯精選 ★
當我們把一吐為快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就會付出各式各樣的代價。
掌握話裡留白與適時沉默的藝術,
收穫良好人際,放大成事機率。
當別人愈吵雜,安靜就愈有影響力。
「讀這本書,老闆、另一半、小孩會感謝你,你也會感謝你自己。」
――《徹底坦率》作者金.史考特
▎管不住嘴巴的代價有多高?
我們只要在記憶裡翻找,一定可以想起那些早知道就少說兩句的場面。而管不住嘴巴在別人眼中是何模樣,從各國如何形容話多的人就可窺知一二:
美國:用嘴巴在腹瀉
英國、愛爾蘭:從天上把屎灑下來
義大利:在耳裡做了下三濫的事
比起說髒話,俄羅斯人絕對不會輸,就不方便在此舉例了。
日本人則是很委婉地說:鳥不叫,就不會被槍打下來。
諷刺的是,中文有「長舌婦」一詞,但據統計,喜歡打斷別人搶話說的男性占多數。
以作者來說,管不住嘴巴的代價是八百萬美金。一則在臉書批評自家執行長的貼文,讓他丟掉現值不菲的股票選擇權。他與老婆的關係也在他慣性嘮叨下觸礁,進行了多次婚姻諮商,他發現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少講幾句。更別提他還是家有青春期小孩的父親。凡此種種,帶他走上了研究與撰寫本書的旅程。我們(以及身邊的人)是否屬於禍從口出的危險群,書中有「話癆量表」測驗供我們評估。
▎用為自己帶來優勢的方式,與世界進行互動
近2/3對話都比與話者希望的更長,為什麼我們管不住嘴巴?當我們一吐為快就會釋放多巴胺這種爽感賀爾蒙,欲罷不能;但如果對方興趣缺缺,他們釋放的就是可體松這種壓力賀爾蒙。多話者是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就算同事已經掀開筆電開始打字,他們也看不懂那弦外之音。
多話通常有6種類型:自大型、緊張型、反芻型、脫韁野馬型、欲罷不能型、話癆型。當中兼具心理性和生理性的成因。作者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外向愛聊天,直到他開始惹上各種麻煩。這一趟旨在「避凶」的閉上鳥嘴蛻變之旅,卻意外收穫了諸多「趨吉」的溝通習慣。
// 社群、公司、家裡、愛裡等4種情境,
58個話少一點、收穫多一點的溝通提點 //
.做出可檢驗的成績,是最好的自我宣傳
我們已經被成功洗腦一個觀念:建立自我品牌。於是在一片吵雜的紅海中,試圖更大聲突顯自己的功勳。據研究,謙遜領導人的團隊比愛現領導人表現更好,壓力值低75%、生產力高50%、過勞低40%。
.硬實力用來打底,傾聽與學習的軟實力讓你站上巔峰
你上個月買的特斯拉不會是你今天開的車。特斯拉經常更新軟體到自家車上,而不是等到新車款問世,升級軟體的依據就是聽取客戶意見。過往把死的說成活的銷售模式不再堪用,頂尖的業務電訪有54%時間在傾聽,吊車尾的業務有72%時間在說話。
.善用「積極性沉默」,解鎖更深層的溝通
小孩為了升學考試焦慮,與其開口下指導棋,不如用刻意沉默誘導小孩聊聊。他們一開口,焦慮就會緩解,父母才有機會發現,表面上為了考試焦躁,更底層可能是為了大學生活感到不安。他們不期望父母解決問題,只需要知道自己不用一個人面對。
.園藝型父母協助小孩長成原有的模樣,木匠型父母把小孩雕成想要的模樣
父母不用對每件事都有意見,就算有意見,也不必每次都說出口。蜜雪兒.歐巴馬曾感謝自己的母親:「妳讓所有的成功或失敗都屬於我們自己。」教育體系經常把小孩訓練成標準化的模樣,父母更需要給小孩空間去探索,學習在過程中揮灑創意,而創意正是AI時代最無可取代的特質。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口碑推薦——
通常一個進入關係或團體,就占據所有人的注意力,表達個人獨特觀點的人,需要的是自我價值感。如果一個人跟其他人相處,常常傾聽、提問,邀請人加入對話,積極跟人找到共通點,這樣的人會同時滿足自己與他人的親和需求。
在大部分的情境中,後者更受人歡迎,也能跟人有更深的連結。停止要別人覺得我們很棒,適時閉上嘴,說不定能收穫到更多美好的友誼與人情。
有洞見的智慧,常在刻意沉默中產生,因為那讓思考更深沉。一張嘴就停不下來的人,很容易重複過往的言論,並且可能因為多言而付出代價。
《閉嘴的藝術》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看見,我們可以用什麼姿態來表現自己?又會收穫什麼樣的關係?
深深地祝福您,找到適合您的選擇!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趣味橫生、讓人獲益良多,且充滿啟發性的一本書!甚至於它不只是一本書,它根本是一則公益廣告,讀到賺到──所以閉上嘴巴,好好閱讀吧!
――莎拉.奈特(Sarah Knight),《紐約時報》暢銷作者
讀這本書──你的老闆會感謝你,另一半、小孩會感謝你,你也會感謝你自己!溝通的好與不好不是講者說了算,而是聽者最大。那你怎麼知道話聽在別人的耳裡是怎麼一個情形?你可以從閉上嘴巴做起!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談何容易。但丹.萊昂斯會為你指點迷津,他會告訴你何以這能改善你於公於私的人際關係。
――金.史考特(Kim Scott),《紐約時報》暢銷書《徹底坦率》作者
這本書說服了我一點,那就是閉上我的大嘴巴,我就能更快樂、更有效率,並帶動我生活裡的每個人都既快樂又有效率。這本搞笑到不行的逸品讓我學會了如何閉嘴,如何狠狠地關注他人,如何壓抑好我的「男男自語」,如何面對那個話癆的自己拿出各種解毒劑。我在拜讀完本書後只有一個問題,我忍不住要到處說我有多愛這本書,閉不上嘴巴!
――羅伯特.薩頓(Robert I. Sutton),組織心理學家、史丹佛大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作者
萊昂斯一邊批判雜音,也沒忘了一邊從雜音中切出一條明路。及時、絕妙且充滿意義的一本書。還要我繼續講嗎?(嗯,我看算了。)
――大衛.利特(David Litt),《紐約時報》暢銷書《謝謝,歐巴馬》作者
那些吵死人的混蛋,那些最近還在污染我們媒體與心靈的傢伙,你想把他們拉正嗎?擔心自己也會變成這些混蛋中的一員嗎?這本書給我們上了一課所有人都該修的學分:先聽、再暫停、最後才說。如何帶著目的性──與力量──去進行溝通。這本書會閉上你的嘴,打開你的心。其實我還有很多話,但我就不說了。
――亞倫.詹姆斯(Aaron James),《紐約時報》暢銷作者
目錄
目次
序言
話癆量表
話癆量表觀察者報告
第一章 我們說「話太多」,講的到底是什麼
.話癆的瘋狂人生
.話多者分六種
.多話的祕密,藏在大腦深處
.訓練自己學會住口
.焦慮之輪
.閉上鳥嘴作為一種個人蛻變
第二章 關掉網路
.敵人我們都認識,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以光速前進的沒營養資訊
.把人變蠢的智慧型機器
.愈來愈不像人
.焦躁年代
.解離的年代
.可體松、腎上腺素與慢性壓力
.「他x的關掉網路」運動
.變得反社會
.關掉網路有何道理
第三章 在社交媒體上閉上鳥嘴
.停不住,不想停
.失控的怒火
.多巴胺與憂鬱症
.違反自然,再次孤單
.我有過的,一點遺憾
.不動的腦子,是惡魔的工坊
.如何削減你的社交媒體用量
第四章 各種「男男自語」:說教、插嘴、長篇大論
.長舌婦的迷思
.男人愛插嘴
.男性為什麼愛說教
.絕望太早
.如何破除你打斷人的習慣
.走鋼索:抵禦打斷者的來襲
.如何打斷人又不失禮
.男人:責任在我們
第五章 閉上鳥嘴是一帖良藥
.去聊兩個天,然後明天早上打給我
.風暴中的「我」
.森林浴:完全不野性的呼喚
.閉上鳥嘴,修復大腦
.冥想治百病
.使出閉上鳥嘴五法
第六章 在職場上閉上鳥嘴
.在產品開發時閉上鳥嘴
.在銷售中閉上鳥嘴
.在客戶服務中閉上鳥嘴
.閉上鳥嘴作為一種談判工具
.在公開演講時閉上鳥嘴
.話多是職涯殺手
.在會議中閉上鳥嘴
.如何讓多話者閉嘴
.閉上鳥嘴是一種個人品牌
第七章 在家閉上鳥嘴
.閉上鳥嘴: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閉上鳥嘴的家長
.嘮叨:不可承受之沒重點
.閉上鳥嘴的老師
.讓孩子玩
.讓孩子跌倒
.讓孩子成功
.讓孩子無聊
.多跟莉茲學學
.快樂的芬蘭人
.日本:安靜的教養
第八章 在愛裡閉上鳥嘴
.可以麻煩您安靜一點,嗎?
.閉上鳥嘴與陷入愛河
.六○─四○法則
.如何把話說得更好
.七─三八─五五法則
.提防四騎士
.自學閉上鳥嘴
.紅綠燈守則
第九章 閉上鳥嘴,就是力量
.簡潔,傳達著力量
.魔術數字七
.執行長vs.企業掠奪者
.以黑手黨為師
.省話者萬歲
.參議員,你可不是傑克.甘迺迪
.「被低估」的力量
.邪教教主賈伯斯
.當文字不能讓人愈看愈清楚,反而愈看愈模糊
.象徵權力的舉措
第十章 閉上鳥嘴,聽就是了
.你的大腦不想聽
.班上最聰明的小孩症候群
.惡魔會穿Prada,但不會聽人說話
.提姆.庫克,執行長界的日本壓縮機
.會傾聽的領導人
.會傾聽的律師
.研究傾聽的教授
.攀爬傾聽的階梯
.傾聽的幾堂課
結語:這下子你完美了
致謝
序跋
序言
我是把你當朋友才這麼說,所以請不要誤解。但我也是眞的想要你閉上嘴巴。
不是為我,是為了你自己。
學著不開口可以改變你的人生。這麼做,能讓你變得更聰明、更討人喜歡、更有創意、更有力量,甚至能讓你活得更久。話少的人,更有機會在工作上獲得晉升,也更有可能在談判中勝出。謀定後再開口 ─相對於不經大腦隨口胡謅─有助於增進我們的人際關係,讓我們蛻變為更好的父母,況且科學家還發現,說話的方式與遣詞用字的選擇,會對我們的心理甚至是生理健康產生巨大的效應。幾年前,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有個非比尋常的發現,就是那些愈是避免花時間參與言不及義的閒聊、愈是多花時間在言之有物對話上的人,其快樂程度愈是相對出眾許多─以至於「找到辦法去進行有品質的對話」這件事情本身,就「可能成為生活滿意度的一項要素」。
反過來說,閉不了你的鳥嘴,絕對會讓你的日子鳥到一個不行。
聽我的準沒錯。我可是個無可救藥的長舌公,而我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有一回,我還因此虧損了幾百萬美元。問題不僅出在我的話太多,還在於我總是一不小心就讓不得體的話語脫口而出,老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想法留在心中。往往明知那些話一出口我肯定會後悔,而且還會因為那些話付出代價,卻還是任由它們從嘴裡狂飆而出,我硬是踩不住煞車。
幸運的是,我這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當記者,具體而言是《富比世》與《新聞週刊》的科技線記者,而新聞這行業是容得下長舌公的。事實上,你就是要夠嗆,夠不怕說話得罪人,你才當得了記者。在雜誌社任職期間,我斜槓起了喜劇創作,而這又是一個很適合管不住嘴巴的人的領域。一開始,我寫起了一個部落格,在裡頭,我假裝自己是蘋果的執行長賈伯斯,其中盡是一些有趣但偶爾有點大尺度的內容。部落格寫著寫著,帶來了一本書的出版約。出版約帶來了一紙電視節目的開發合約,接著就是我被聘用,成了HBO一部喜劇影集《矽谷群瞎傳》的編劇。這一樣接一樣的際遇,讓我成為炙手可熱的受邀演講者。這一切,連我自己都有點難以置信。剛開始寫《假伯斯》部落格的時候,我有點擔心那會扼殺我的職業生涯。然而事實上,我愈是沒完沒了地講,好事就益發發生在我身上。
當然啦,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就在我靠一張三寸不爛之舌進到一家以IPO為目標的新創公司擔任行銷,心中正暗喜可以大賺特賺時,業帳的障單來了。新創公司提供了我優渥的薪資、傲人的福利,還有大手筆的股票選擇權,不過有個但書,就是想拿到整包選擇權,我得在這家公司待滿四年。另外就是這個企業界可不會容忍我的口不擇言。
「你得把嘴巴的拉鍊拉上─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位記者朋友如此警告我。
「我想我應該做得到。」
「眞的嗎?我倒認為你連一年都撐不完。」
唉,這就是我交的朋友。但他的話也沒錯,記者要改行當上班族確實需要適應。「你就像隻沒有受過大小便訓練的小狗。」某位獵人頭小姐曾經這麼跟我說過,她說,這就是為什麼她不會把我推薦給任何工作的理由。
但話說回來,很多記者確實適應得很不錯,包括我的一些朋友或前同事。如果他們做得到,我為什麼不行?我把自己想像成電視實境秀裡的參賽者,而我參加的節目是《我要活下去》之新創公司篇─在節目裡,我不需要吃蟲子,但我得把新創公司那些天馬行空宛如酷愛飮料的創意喝下去,然後假裝自己很喜歡。
我以為我只要一心想著彩虹另一端的那一大罈金子,就可以讓自己不要脫隊。結果,才過了二十個月,我就被其他參賽者投票逐出了無人島,原因是,我在臉書上的一則衝動貼文裡,對我們執行長大放厥詞。時隔六年,出於好奇,我去查了公司的股價,做了點加減乘除,才扼腕地發現,要是我能堅持坐完四年的選擇權監,我手上那些股票現在將價値八百萬美元。
那是我賠錢賠得最慘的一次災難,但完全不是我唯一一次讓自己惹上麻煩,甚至也不是我陷入過的最大麻煩。有一次,我因為自己強迫性的大嘴巴和無法控制衝動,導致夫妻分居危及婚姻。就在那時候,我獨自住在租來的小屋裡,遠離妻子、孩子,對自己進行了匿名戒酒協會成員所稱的「徹底和無畏的自我品德檢討」,承認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我讓多嘴妨礙到了我的生活。這些事件,讓我產生了動力去研究下列兩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有些人會是衝動性的說話者?我們可以如何去化解這一點?
而這麼一研究,我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所有的人,不光是愛講話的人,就連沒那麼多話的人,都能受益於少說多聽和有目的性的溝通。它是通往幸福的途徑。我們可以因此變得更快樂、更健康、較不易焦慮跟抑鬱,更受人歡迎,更大權在握,工作表現更顯眼。我們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另一半。我著手研究時的出發點是學著避凶,沒料到,卻從中得出一個新觀念,找到了可以讓所有人趨吉的習慣。問題不在於我,也不只在於你,問題在於全世界都應該管好嘴巴。
◆我們全都太多話了
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話太多的人。你隨處都可以遇見他們。在辦公室裡,他們就是那些會在每週一固定廣播他們週末都幹了哪些無關緊要的大小事,把不相干的人的心情從星期一一早就變憂鬱的討厭鬼。他們是晚宴派對上,那些高談闊論音量過人,讓眾人幻想著把毒芹摻進他們黑皮諾葡萄酒裡的混帳。他們是那些不請自來,花一整個小時,把你已經知道的事情從頭到尾再告訴你一遍的鄰居;是那些態度傲慢會在會議中打斷別人的萬事通;是那些脫口而出種族主義而使得職業生涯放水流的喜劇演員;是在推特上放肆亂留言導致被控證券詐欺的企業CEO。老實說,我們幾乎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個標籤。
這並非完全是我們的錯。我們活在一個鼓勵多話,而且實際上要求我們多話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成功的衡量標準取決於我們能吸引多少注意力:在推特上擁有一百萬個追隨者,在IG上具有影響力、拍出如病毒般傳播的影片、在TED上發表演說。我們被淹沒了,而podcast、YouTube、社交媒體與聊天軟體、有線電視等,都是洪水的源頭。你可知道當今世上有超過兩百萬個podcast頻道,產出的節目集數高達四千八百萬集,這其中,有半數的節目下載人次連二十六次都不到?你可知道每年有超過三千場TED×活動,有六萬人去演講(由TED授權給各城市舉辦的類TED演講,類似加盟的概念,演講形式與TED相似但與TED組織並無直接關係)?你可知道美國人每年要坐在那兒開超過十億場會議,而其中具有實質效益的只有一一%,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的有五○%?我們為了發推特而推特,為了講話而講話。
然而,大部分權傾一時的成功人士,做的恰好是相反的事。相對於去大眾面前招搖過市,這些人選擇韜光養晦。一旦開口,他們不會信口開河,而是字字珠璣。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寧可在談話中出現尷尬的冷場。傑克.多西(Jack Dorsey)不僅是推特的共同創辦人並擔任推特的執行長─但他自己卻鮮少掛在推特上。就連維珍集團董事長李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這個超級愛現又喜歡凸顯自我的傢伙,都極力推崇在會議上惜字如金是一種美德。
愛因斯坦討厭講電話,能不講就不講。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貝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遣詞用字上極其謹小愼微,話與話間的間隔之久,總讓聽者煎熬不已,以至於她的幕僚都養成了一種習慣,稱作「兩個密西西比法則」:把要說的話說完後,默數「一個密西西比……兩個密西西比」,然後再重新開口。大法官回話這麼慢並非無視於你,她是在思考……非常……深刻地……思考著該怎麼回覆。暱稱是RBG的她,有句很有名的人生金句:不論在婚姻中還是在職場上,「偶爾當個聾子有它的好處。」
少說,多得:這本書要談的,是關於如何學著以一種能帶給我們優勢的方式與世界互動。我們或許不會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也不會成為科技巨擘中的億萬富豪,但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戰鬥中勝出。想買新車或新房?希望在公司裡更上一層樓?想要廣結善緣並對他人產生影響力?那你就要學會如何閉嘴。
在歷史長河中,現階段是人類廢話最多的時代,而且吵鬧聲一天大過一天。我們並不適合身處這種持續性的過度刺激中,那會傷害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心血管系統緊繃。我們的神經會如箭在弦,會怒火中燒,會有如泡在可體松(壓力賀爾蒙)溫泉中,並會有一點神經兮兮。學著閉嘴,我們不僅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還可以藉此改善我們身邊其他人的生活─我們的孩子、配偶、朋友與同事。說得再誇張一點,只要我們稍微調降自己的音量,就可以讓整個世界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很奇怪的是,這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閉上鳥嘴五法︱
「閉嘴」應該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了。你只需要當自己是啞巴就行了,不是嗎?
但事實上,不說話需要耗費大量的專注力。不說話可能比說話還費勁。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是人在外國,而你的外語程度是:不是完全不會但也不是很會。因為沒有會到可以脫口而出,所以每一段再簡單不過的對話,你都得在腦中不斷超頻翻譯來、翻譯去。如此一整天下來,你早已精疲力盡,是吧?你剛開始練習專心不說話的時候,大抵也會有類似的體驗。那個過程相當耗體力。對於像我這樣愛說話的人而言,簡直就是一場酷刑。
這當中的祕訣就在於不要妄想一蹴可幾,而要試著一步一腳印,從一個個小地方改起。剛開始接觸「閉上鳥嘴」時,我將之視為一種冥想、一種瑜伽。當我們在進行冥想時,我們會強迫自己去意識到自己的呼吸,我也會在練習管住自己的嘴時,強迫自己意識到自己在說話。我會降低音量,放緩節奏,會慢條……斯理……地在話中暫停。
我對於閉上鳥嘴解決之道的追尋,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我以自己作為測試標的。根據我做的功課,也根據與專家的訪談結果,我開發出五種對我來說有效的練習。我把這五種練習當成是五種「運動」;重點不在於一口氣完成所有五種,甚至不在於一整天只做其中一種。沒有人會每天花十六個小時待在健身房,對吧?這些是練習、是需持之以恆的運動。從五種練習中選擇一種,然後在三十分鐘的Zoom視訊會議中使用它;或者當你和另一半坐在車裡頭時使用它;抑或在早餐餐桌前,跟你家的靑少年孩子使用它。
這當中,有些練習會比較討你歡心,有些則不那麼合你的意。有些會讓你覺得很受用,有些則普通;這些都沒有關係。你覺得哪種好用,就用哪種。
說了這麼多,我用來讓自己閉嘴的五招是:
• 可以不說話就不說話。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 ;一八七九─一九三五,美國電影演員兼幽默作家)說過,你永遠不該錯過可以閉嘴的機會。懷著這種想法,你會驚訝地發現這樣的好機會之多。正所謂惜字如金,你要把字當成錢來花─錢要花在刀口上,字也一樣。寧為骯髒哈利(由克林伊斯威特飾演, 警探系列電影中的沉默硬漢角色),也不做金凱瑞。
• 掌握暫停的力量。學習RBG大法官的幕僚,訓練自己多數兩秒再開口。深呼吸。暫停。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你剛剛說的話。學著去揮動「暫停」這把利器。
• 戒除社交媒體。話太多有個近親,叫作推不停─推特就是這麼個幾乎沒有人逃得掉的陷阱諸如臉書、推特之類的app,其設計宗旨就是要讓你上癮。就算你沒辦法百分百戒除,也起碼要有所節制。
• 尋求靜謐。吵雜會讓我們生病。這不是比喻。資訊過載會讓我們時時刻刻處在焦慮與過度刺激的狀態裡,而這兩點都會導致健康問題,甚至會讓我們短命。抽離、拔下插頭、不依賴手機而活。別開口,別閱讀,別看,別聽。讓大腦休息可以激發創意,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工作更有效率。研究顯示,靜謐似乎有助於腦細胞的生長。
• 學習主動聆聽。善於聆聽是執行長們會特意去營隊接受特訓、學習的一項重要商業技能,而聆聽學起來並不輕鬆,因為所謂的「聽」,是一種主動的理解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聽,不是耳朵有打開就算,而是要阻絕包含自身想法在內的各種雜音,專心一意地去聽懂對方想傳達的意思。若說這世上有什麼事能讓人發自內心地開心,能被真真切切地聽到跟看到,想必妥妥居第一。
◆接下來發生的事,會讓你難以置信
我沒辦法時時刻刻保持這種自律,然而,但凡我把持得住的時候,結果都非常神奇。我感覺多了平靜、少了焦慮、也多了幾分自制力,因此,我變得比較管得住嘴巴。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我愈少講話,就愈不想講話。
更棒的是,我在周圍的人身上,看到了我少講話帶來的影響。晚上,我正値靑少年的女兒跟我一同坐在門廊上,我們笑語不斷地促膝長談。要是你也身為一名高中階段孩子的爸媽,你就知道跟他們有得聊,是何等神奇的事。女兒跟我分享了她的夢想,以及她對自己的人生有哪些可能的規劃。她告訴了我她心中的恐懼與疑惑。我沒有急著想替她解決問題,我只是靜靜地聆聽。果不其然,她講著講著便自己走出了迷宮,解決了自身的迷惑,並下了一個結論,就是她會好好的。因為她對於自己該怎麼做已經胸有成竹。
我發現她從來沒能帶著自信在鋼琴前彈奏莫札特與海頓,眼前,她卻得前往夏令營演奏海頓的鋼琴三重奏,為此她嚇壞了。她擔心自己沒有這樣的本事,與此同時,她又寧可去試了失敗也不想臨陣脫逃。我還發現她偶爾會為了要上法文課嚇得皮皮剉,因為她報的課程難度有點太高,她覺得自己的程度恐怕拿不到A,但另一方面,她又多半能在與艱深教材搏鬥的過程中學到更多。我最終發現我不僅欽佩自己的女兒,而且根本就深受她的啟發。
學著不開口,意味著去衝撞一個鼓勵我們多說而不是少說的世界。我會在這本書裡描述如何做到這一點。我會解釋閉嘴的哲學可以如何應用在家中、職場和與心有關的問題上─包括約會與關係的經營。你會學習到如何透過少說兩句來獲得更大的力量,也會知道出色的聆聽技巧可以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我這沒有專利的閉上鳥嘴之道是一款修行,而不是一帖仙丹。它沒辦法讓你輕鬆減掉二十磅肥肉,沒辦法讓你看起來年輕十歲,也沒辦法讓你躺平卻照樣致富。但它可以為你帶來多一點點快樂、多一點點健康、多一點點成功。你還是會偶爾興奮過度而話匣子大開。我一天到晚都有這狀況。這也沒關係,我們都是肉骨凡胎。我們會軟弱,但這都不影響明天的我們出落成比今天更好的人。
我希望你能因為看了這本書而受到啟發,進而透過行動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而這本書將會是你目標之路上的導覽地圖。
作者資料
丹.萊昂斯(Dan Lyons)
《紐約時報》暢銷書《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矽谷新創公司歷險記》(Disrupted: My Misadventure in the Start-Up Bubble)一書作者,曾任榮獲艾美獎的HBO影集《矽谷群瞎傳》(Silicon Valley)編劇、《新聞週刊》(Newsweek)編輯,以及「賈伯斯的祕密日記」部落格(The Secret Diary of Steve Jobs)創作者。 萊昂斯的作品曾刊登於《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瀟灑》月刊(GQ)、《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與《連線》雜誌(Wired),並曾至Google公司、微軟公司(Microsoft)、Adobe公司與世界各地的會議發表演說。 萊昂斯現居住於麻薩諸塞州溫徹斯特鎮。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