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教育
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探索優秀教學背後的道理!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特別活動


編輯推薦——本篇收錄於第536期城邦讀饗報,立即閱讀更多內容!GO

◎文/經濟新潮社編輯

  自從12年國教爭議、課綱的問題引發大家的討論,教育彷彿變成全民話題。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家長也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而掀起「翻轉教育」的浪潮。然而不變的是,學生們仍然苦於課業壓力,教學現場常常是「死記硬背」、「直接給答案」,而同學之間程度的落差,也是教學的一大難題。

  因此,這本書設法找出優秀老師的教學,究竟包含哪些因素?為什麼有些老師幽默風趣、擅於引導,讓同學們理解快、學習效果佳,而有些老師就是讓人死氣沉沉?難道好老師是天生就會教嗎?還是,教學方法是可以互相學習而增進?

  這本書就從質疑「好老師天生論」開始,一路搜尋好老師的教學方法;從早期的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希望發展出「教學的科學」,到1980年代以來美國許多教師,累積了多年教學經驗之後,開始努力鑽研「教學」這項技藝,並且彼此串連討論,設法傳承下去,因而掀起了不凡的教學實驗、改革運動、教學技巧分類法的發展。有些教師到日本向一些超優秀老師(例如松山武士、高橋昭彥)取經,還有一些教育創業家的偉大實驗。


立即訂閱城邦讀饗報!GO

內容簡介

◆2014年《紐約時報》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好老師並非天生, 跟著本書一探優秀教學的殿堂 人人都可以成為A+老師! 為了下一代好, 每位老師、父母,以及教育官員都應該要讀這本書! 美國總統歐巴馬說:「我們的孩子從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決定他們未來成就的關鍵因素不是膚色、出身、家世背景或財富,而是他們的老師。」 你打開門,走進去。你應該站著,還是坐下來? 這是屬於你的長方形擁擠空間。裡面擺了26張桌椅,還有黑板,以及午後陽光從窗外射進來,照亮了課桌。沒多久,這裡就會有26個五年級學生,他們的名字就在點名簿上…… 你的名字是老師。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曾遇過幾位好老師,為我們打開新的視野,甚至深刻改變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優秀的老師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但我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老師這麼優秀?難道只是天生就很厲害,很會教嗎?優秀的教學需要什麼其他的條件?一名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介紹了一群美國的新世代教育者,探索他們的教學背後錯綜複雜的道理。 ★一名前任校長在研究美國國內的明星教師後,發現一套幫助學童專注的共通技巧。 ★兩名數學教師將一整年的課堂錄影下來,從中發展出一種讓九歲孩子寫出複雜數學證明的方法。 ★一名前高中教師與頂尖英語講師合作,精確找出一位教師要帶動充實的課堂討論,應培養哪些關鍵互動。 作者透過時而逗趣、時而令人揪心的每日課堂故事,帶領我們進入這份任重道遠的職業的核心。 本書以一堂數學課上所發生的事情作為開場,課堂其實就是一場夾雜著迫切的決定與嫻熟的帶領的戲劇,進而闡明教學之中意想不到的複雜性。 作者聚焦幾個最重要的問題:教師如何做好準備,他們在踏入教室前應該了解什麼?如何讓學生年輕的心智進行推論、猜測、證明和理解?培養良好紀律的關鍵為何?作者融合來自認知心理學、教育專家、無畏的教室實業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教師與家長一種新的方法,判斷孩子需要怎樣的教學,思考如何發展好的想法。最重要的,她發現優秀的教學是一種可學習的技巧,優秀的老師是可以被教出來的! 或許十年後,台灣的孩子將愈來愈少,然而不變的是,教育愈來愈重要,畢竟他們就是未來。也因此,我們更應該為教師們打氣,一起來追求更好的教學、培育出更多的好老師! 【國內外各界熱情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今日美國》(USA Today) 《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保羅・塔夫(Paul Tough)(《孩子如何成功》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教出最聰明的孩子》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作者) 秦夢群(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系教授) 張輝誠(作家老師,學思達教學法倡導者) 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數學輔導團) 吳武典(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 李崇建(教育工作者.作家)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蘇明進(《希望教室》作者)

目錄

前言:好老師的條件(一) 一、 教育界的先進 美國當時有數十個大學教育學程,專門招募、培訓和認證美國未來的老師。然而不知為何,這些學程的教授竟然對教學本身毫無建樹可言,而這還算是有涉獵教學議題的教授,至於那些聲譽卓著的學者則是完全忽略教學。 二、 好老師如何誕生 瑪德蓮把課室當成培養皿,公開讓旁人觀課研究。一名密西根州大學的研究生建議,不妨錄下她一整年的上課情形,翔實記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課程。瑪德蓮和黛博拉本來就有寫教學日誌的習慣,但影片更能大幅提升資料的保存與傳遞,畢竟影片可以暫停和倒帶。如果想重看特別有教學成效或出人意表的片段,觀察人員只需要按個鍵,即可辦到。 三、 斯巴達的悲劇 證明出色教學的存在是一回事,但如何傳授給那些缺乏瑪德蓮和黛博拉優異教學能力的老師,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四、 琢磨而後精進 雖然讓全美國教師都變成黛博拉和瑪德蓮的願望落空,但並不代表絕對不可能成真。實際上,有群老師的教學方式幾乎和瑪德蓮如出一轍,只不過他們剛好都住在日本。 五、 教育創業家 教育界創業家的當務之急,不是把民主帶入課堂,而是讓學生具備基礎能力。許多學生出身清寒,程度落後家境富裕的同儕好幾年。他們需要的是閱讀、寫作和算術能力,沒有打好這些基礎,其他諸如批判思考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崇高的目標更不可能實現。 六、 道格.勒莫夫分類法 學習教學技巧時,老師也需要明確的指示。道格需要一個傳達願景的方式,點明「零藉口」這項教學理念的所有細節,以確保任何人看了都一目瞭然;他需要更適合的詞彙來表達一切。 七、 紀律至上原則 規定和處分的初衷,是教導學生成功所需的紀律。但實務上,原本要幫助學生成功所祭出的處分,卻也可能讓他們萬分焦慮甚或不滿。研究學校紀律的專家發現,懲罰通常會造成「憎恨、仇視或阻礙學習的負面情緒」。 八、 教育政策須具連貫性 不連貫的政策損害教學品質。如果教學是必須精通的能力或專業,那麼老師和學生一樣,都在慢慢摸索學習,必須自行弄懂教材或向人請益。如果教育主管機關各行其政,這些老師就好比無法就教於一位師範,而被迫接受多位拙劣教書匠指導,教學內容南轅北轍。 九、 教育終極使命 要老師深化教學之所以困難,並非是因為要把複雜概念變得淺顯易懂。如果老師只挑簡單的部分來教,就只會學到教學技巧的皮毛。重點在於要求新手教師一開始就抱持嚴謹的教學態度。 十、 播下希望種子 如果教學是教育介入手段最重要的環節,唯一合理的推論就是,教育工作者得建立一套連貫的基礎建設──明確的目標、精準的測驗和訓練有素的教師──以傳授教學的能力。 尾聲:好老師的條件(二) 後記:好老師會做的五件事

內文試閱

好老師的條件
  你打開了門,走進教室,心想是要繼續站著,還是應該坐下?   眼前擁擠的長方形教室是你的舞台,現在有26張連桌椅和一面黑板,午後的陽光從窗外灑落桌面。再過不久,教室裡就會有26名五年級學生,點名冊詳列著每個人的名字:理查、凱瑟琳、安東尼、艾迪、瓦若娜、誼余夫、阿華德、唐娜.魯斯、提隆、艾莉、伊諾亞、 樂堤莎、夏綠蒂、卡林姆、莎諾塔、米希瑪、桑卓拉、朵樂達、艾文、康妮、伊莉娜、雅蘇、芮巴、茱瑪娜、甘迪絲、沙魯克。   根據所在的州別和支薪的學區,你的任務就是確保一小時後,學生能夠掌握「速率」的觀念。舉例來說,一台時速55英哩的汽車,15分鐘後跑了幾英哩?兩小時後又跑了幾英哩?學年結束前,學生應該要學會分數、負數、線性函數、長除法、比和比例、指數等觀念。你還要教導他們成為高水準的公民,並巧妙把民主的原則融入課程(沒錯,即使是數學課也一樣)。如果有剩餘時間,記得指引學生跨越一道道人生關卡(無論是種族、經濟、家庭或讀書相關的問題皆然)。你也必須把現實世界給美化,證明唯才是問的美國夢並非遙不可及。   準備好了嗎?   呀的一聲,教室門開了。學生利用上課前剩餘的精力,衝到衣帽間重新打理衣服,爭先恐後地搶著喝飲水機。你先看到來自肯亞的瓦若娜,她的姿態優雅,有著黝黑的肌膚。誼余夫是日本人,身高122公分,向來沉默寡言。凱瑟琳非常用功,平時留著髮辮。艾迪滿臉雀斑,有點過動傾向,挑了教室後方的座位。提隆剛從南卡羅萊納州搬來,上課常常不專心,但坐在前排,離你特別近。   別光站在那裡發愣,開始上課啊!理查也坐在前排,旁邊就坐著提隆,兩人都是今年才轉學過來。開學第一天自我介紹時,理查就主動表示數學是他「最爛的科目」。   半小時後,全班坐得歪七扭八,有的喃喃低語,有的彼此聊天。他們正在練習你在下課時所寫的數學題目。   應用題:有一台汽車以55英哩的時速行進,經過下列時間後,汽車位置會在哪裡?請畫圖說明:   A:1小時後   B:2 小時後   C:0.5小時後   D:15分鐘後   想想看要怎麼讓全班安靜下來。你旁邊的桌子上有個小型按鈴。要不要按鈴呢?還是應該舉起一隻手,另一隻手遮住嘴巴或是用那句以前老師愛說的話:「看到我舉起手來,就自動閉上嘴巴。」你最後選擇按鈴,幸好效果不錯。接著進行分組討論。   很快又過了十五分鐘,眼看就快下課了。目前為止,學生都是分組討論,每組有五到六人。過程中,你在教室內四處走動,探頭觀察各組的解題技巧,思考著插嘴的時機、點頭的時機,還有當學生搞笑時,努力憋笑的時機。而全班已一起做過A、B、C三個選項了。   你在黑板上畫了條直直的水平線,上面是前進的距離,下面是經過的時間。水平線右端的交叉線代表兩小時行進110英哩(B);中間點的交叉線代表一小時行進55英哩(A);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短的交叉線位於0和55中間,代表半小時行進27.5英哩(C)。   如下圖所示:   p.15圖   你指著黑板問道:有沒有人能在這張圖中畫出(D)的位置呢?學生踴躍地舉手。然後,坐在你前方的理查也舉起手來。你相當了解其他學生的程度,很清楚他們對於「速率」的理解有多少,至少曉得他們會怎麼解題。然而,理查卻讓人猜不透。繼他說數學是自己「最爛的科目」之後,你開始每週末收回他的數學課筆記(其他學生當然也要繳交)。但他幾乎沒寫什麼筆記,舉手發言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現在,他主動想回答這題最困難的部分,你又完全不知道他會說什麼。   怎麼辦呢?
   看看時鐘,只剩十分鐘了。還有時間給他答錯嗎?理查又會怎麼想?如果他的答案差很多怎麼辦?假設答錯了,身為一名非裔美國人,面對族群多元的同班同學,他會不會就此閉嘴、不敢再發言了呢?另一方面,如果不點他回答,這又反映出什麼樣的態度呢?   「理查。」你終究點他回答。他站了起來,把筆記本轉到另一邊,好讓自己可以從黑板那裡看清楚,然後慢慢走向前方。所有人都在等他,課堂鴉雀無聲。   請畫出時速55英哩的汽車15分鐘後的位置。   理查的手伸向水平線上方的「英哩」區塊,粉筆停在0和27.5中間,寫下「15分鐘」,然後在水平線下方的零分鐘和半小時中間,寫下「18」。如下頁圖所示:   p.30圖   「呃⋯⋯18。」他說。
   啥?他不但把時間(15分鐘)寫到距離的區塊,還說了「18」這個數字,完全不合邏輯。時速55英哩的汽車,不可能在15分鐘內就跑了18英哩。什麼樣的計算過程才會得到18呢? 不是27.5除以2,不是110除以4,也跟黑板上的數字都沒有關係。   怎麼辦呢?   你可以快速交換時間和距離,盡量不要引起學生的注意,當作是理查一時粗心。但如果不是粗心呢?你決定不要預設立場。「18英哩,還是18分鐘呢?」你終於開口。   然後進一步說明:「你在分鐘旁邊寫了18。你本來想表達18英哩和15分鐘嗎?」理查點點頭,擦掉重寫。現在兩個數字交換:18英哩和15分鐘。但還是不曉得「18」這個數字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怎麼辦呢?應該直接告訴他答錯了嗎?理查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你望向全班問道:誰可以解釋一下理查的思路呢?   學生再度踴躍舉手。你努力記住誰真的想發言、誰只是把鉛筆插在手指間玩。別忘了,你教育的對象不只有理查,還有其他25名學生。他們在想什麼?真的有學到東西嗎?   你看了看時間,只剩幾分鐘了,很可能無法準時下課,乾脆放棄好了,反正明天檢討也可以。但看到理查依然相信「18」合理,不了解自己哪裡沒弄懂。   你點向來用功的凱瑟琳回答。「嗯⋯⋯我有不同的答案。」她遲疑了一下又說: 「呃⋯⋯」   你開始思考,凱瑟琳想說正確答案,但你問的是誰能解釋理查的思路,不是要大家發表自己的答案。凱瑟琳好像也知道這樣不妥,一邊支支吾吾,一邊看你,希望能夠直接講答案。   你應該答應嗎?或許吧。只要點個頭,就有正解了。凱瑟琳這麼聰明,一定回答得簡單明瞭,然後就可以準時下課。但看看理查吧。凱瑟琳身為白人女生,如果立即伸出援手,這會對理查產生什麼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不讓她說下去,這對全班又會有什麼影響?無論決定為何,這班學生對於種族、性別(當然還有數學)會有什麼樣的認識呢?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一,瑪德蓮.蘭伯特(Magdalene Lampert)憑著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迅速下了決定。她金色的直髮盤在後腦杓,不苟言笑、眼神銳利,指著黑板上的「18」問道:「有沒有人同意這個答案?」

延伸內容

老師們(不論好壞)都需要幫助、需要成長,一如學生
◎文/張輝誠(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文學作家,學思達教學法倡導者)   開始閱讀這本書的讀者,也許可以先從兩個問題切入:   第一:一個對教育感到興趣,但對教育可能顯得外行的新聞記者伊莉莎白‧葛林(Elizabeth Green),會從什麼角度切進教育議題(或者教育問題)?   第二:一個好老師如何產生?好老師應該如何認定?怎樣才能大量複製好老師?   關於第一個問題,一般記者最常用的方式,大概就是「訪談」了,親自訪談教育現場的老師、校長、學生、教授、教育官員等等,描述教育現場的困境、創新或突破。作者當然也如此,但很顯然她花了更多心力在「研讀教育學術文獻」、「觀看真實教學影片」,以及「美國歷屆總統的教育主軸」。   作者論述時,因為建立在認真研讀的學術研究基礎之上,於是就有了堅實的論據基礎。不過,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不盲從於單一學術研究成果,反倒是經常刻意用正反不同的學術研究論點、教學現場實務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落差,交相詰辯,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是的,作者有自己的看法,雖然她有些刻意冷靜保持記者該有的客觀。   再者,她能夠看到二十世紀初以迄於今,因為研究所需而大量錄攝的教學影片。她和前行研究者一樣,依然可以透過直接觀看影片來描述(或研究)好老師的教學,而非透過間接訪談或文字描述。這一點很重要,真實的觀看現場和間接聽到教學現場是兩碼子事,前者是體驗(作者甚至還特地親自去教了兩節課);後者只是想像,教育現場最怕的就是憑空想像。   同時,美國總統的教育主要政策,有一重要特徵,幾乎都是建立於重量級學者的教育研究基礎之上,一個教育政策如何制定,訂定後又產生什麼問題,然後又被另一個研究推翻,再出現另一個新政策。由此便可知,作者一開始只是從一個好老師的教育現場出發,以此要討論教育問題,就必須同時聯結:師資養成的培訓機構(美國和台灣一樣都近乎失效、失能,且又不斷在大學中被邊緣化)、教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國家教育政策的成型與推廣、特許學校的新浪潮(體制外教育風起雲湧,成效卓著,但對體制內教育影響卻微乎其微)、外國教育(日本數學教育及義大利語言學校)的啟示,形成一份由小而大、由點而面、由過去到現在的教育問題觀察報告。   關於第二個問題,非常複雜也非常棘手。   作者先從大眾既定的印象,「好老師是天生論」談起,一旦認為好老師是天生的,嚴肅且嚴謹的「教學研究」便乏人問津(既是天生,好老師的教學技術便不能歸類,無法複製),「績效評鑑」之說就大行其道(為最優秀的老師加薪、加假、加福利,同時開除績效墊底的差勁老師),因為差勁老師一定是沒天分,請不要當老師,以免貽害學生。   如果好老師不是天生的,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好老師的教學是否可以歸納出準則,於是出現了「行為研究學派」,透過觀察好老師的上課教學而歸納出準則,最早有奈森尼爾‧蓋奇(Nathaniel Gage)《教學研究手冊》(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1963),後有道格‧勒莫夫(Doug Lemov)《王牌教師的教學力》(Teach like a champion,2010,中譯本遠流出版)遙相呼應;之後,「行為研究學派」又轉向「心理認知」,心理學家質疑行為學派過度注重學習的外顯行為,反而忽略了一般人學習高階概念時的內在心理歷程。   接著作者又談及,教育官員對於老師們的要求,關於「自主派」與「績效派」的兩種爭論。自主派認為老師是專業人士(如醫師和律師一樣),應該獲得信任、尊重和自由,才會越來越進步,最佳例證就是芬蘭的老師;績效派則呼籲廣泛實施學生評量與教師在職評鑑,去蕪存菁。可是作者卻認為,光是偏重績效或自主都是不夠的,因為這兩派論點背後的思維都是「好老師是天生的」,自由派認為好老師會自己做好,績效派則認為做不好的老師就要負起責任。作者認為:績效評鑑,必須加入輔導協助機制,協助老師,幫助好老師變成更好老師,一般老師變成好老師,績效差的老師變成有績效的老師,而非直接開除老師。   也正是這個主要論點,與我多年想法不謀而合,讓我閱讀這本書時心情激動不已,我認為這很可能也是近年來台灣翻轉教育夥伴們的共同想法,如同作者所說:「優異的教學能力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不是出生時隨機獲得的神祕特質。再有天分的老師都得接受培訓,只要能嚴謹又規律地練習核心教學實務,新手教師也能學會怎麼協助學生。」   於是,我看作者描述美國教育體制的叢生問題、教育改革的成敗、師培機構的失效失能、特許學校如雨後春筍出現(如APR、KIPP學校)、官方研習的低落成效、老師對評鑑系統的反彈且持續往評鑑的反方向發展(多像台灣的教專評鑑現狀),幾乎和多年來台灣教育問題與發展走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都能夠成為台灣進行教育革新的最佳參照與借鏡。   看這本書,我真是驚訝不已,美國好老師的教學歷程、教學觀念、甚至教學技術,以及持續成長、不斷精進的行為特徵,幾乎和台灣從事翻轉教育的老師如出一轍。我一邊吃驚,一邊又不停比對,哪些是台灣翻轉教育已經成功,但美國老師還沒有,就會感到欣喜不已,因為台灣有機會走自己的路,展開全新的進程!   最後容我摘錄書中提及,負責將師資培育課程「教學必行」(TeachingWorks)的計畫推廣至全美國的密西根大學黛博拉教授所說:「『教學必行』的影響至少要十年才會出現,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官員,以及全美各地出錢贊助的慈善家,都希望學校能夠一夕之間變好。每個人都很沒耐心,但是十年過後,如果我們有了不同的教育體制,那可會掀起一場教育革命,而不是小小改變。」   熟悉台灣翻轉教育,熟悉學思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是的,學思達一開始就說了,十年可能改變台灣教育,時間一模一樣,也是十年,相同願景。這是一本教育革新人士跨國界最深切的遙遠共鳴。
成功教學的藝術與契機
◎文/秦夢群(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教師常被稱為是「孤獨王國的國王」,只要走入教室的現場,即必須全面掌控教學。雖然擁有百分之百的揮灑空間,但往往落入無人聞問的窘境。基於此,本書作者試圖以深入淺出之筆調,帶領讀者直接進入課堂現場,以探討諸般教學議題。難能可貴的是,針對枯燥的教學情境,作者寫來卻是生動活潑,論述也能發人深省。本書對於教學觀念提出多項針貶建議,值得現場教師與關心教育者一探究竟。   教學歷程看似簡單,實施上卻極為複雜。從教案之撰寫、引發學習動機、發展活動、乃至學習成果評量等,皆須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其中牽涉問題極多,例如學生對教師的第一眼觀感為何?教師是否引起學生關注?教學目標是否清楚?應採用何種教學方式?如何應付課堂突發狀況等。不是擁有專業知識即可進行教學,其中牽涉之技巧需要參與教學者不斷精進學習。   本書作者明確指出,身為教室的主導者,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提問,並養成解決問題的習慣。實務上,教師應具有導正學生思維與改善學生學習困難的能力。書中援引數位優秀教師的作法,其中一位名為蘭伯特的數學教師,因為不想讓學生在回答估算題目時受挫,開始時並不堅持答案的完全正確,之後才視情況適當加以引導。此種非傳統作法不會踐踏學生的努力,且能促使學習者積極進行互動學習與討論。   另一位教師舒爾曼則堅守等待學生回答的原則,主張等待乃是學習之重要歷程,也是一種「酸酸的幸福」。身為教師必須忍耐提問與回答之間的停頓,時間的延宕雖被部分人士抨擊是浪費,但適時等待而不立即提供答案卻暗藏希望與轉機。針對學生的反應,教師可以進而調整設計出適合當下教學情境的策略。如果只是一路講到底,往往缺乏雙向溝通的契機。   事實證明,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盡量包容學生的想法與論證。只要是學生依據自我邏輯所產生之說法,就應該給予其機會加以說明,以成就學生思辯的態度。即使學生之想法並非最佳答案,只要盡力完成主動學習的過程,也應該得到一定的肯定。教師除了教導知識觀念、運用正向思維導正學生學習之外,重要的是能夠理解學生在課堂上所呈現之想法,如此才能對症下藥加以輔導。   在另一方面,順暢的教學過程中,管理秩序的良好班級經營更不可偏廢,否則即會產生所謂的「破窗理論」。忽略開始之小違規,即會導致日後巨大的混亂。書中提及學生沒被點名卻逕自發言,自習時大聲喧嘩說笑的行為,皆會干擾秩序而阻礙學習歷程。班級經營與教學過程應相輔相成,以避免非預期之破壞性行為發生於課堂之中。   卓越教師是長年教學投入與經驗的累積,非一蹴可幾。除了養成自我批判省思之能力外,教師之間意見交流與彼此分享也有助改善教學品質。透過觀摩同儕的授課,可以檢視多元教學的面向。美國總統歐巴馬曾說過:「今日那些教學凌駕我們的國家,明日的競爭力將凌駕於我們之上。」不好的教學品質會讓學生學習失焦,產生失敗經驗。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戰場上,教師教學之重要性,實在不容小覷。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學生。本書在教學實務上呈現洋洋灑灑的諸般經驗,值得教師加以參考。教育乃是一種手工業,不能標準化與大量製造,必須依據學生之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一點都不能馬虎。教學上的點點滴滴,對於學生日後之成長影響甚大。具有創新、合作與實踐的多元專業能力,教師才能追上日新月異的時代。這雖是老話,但卻是必須努力後才能達成的。就先從讀這本書開始吧!
相信希望──優秀教學探索之路
◎文/李政憲(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 / 數學輔導團)   歐巴馬在重要的教育演說中提到:「我們的孩子從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決定他們未來成就的關鍵因素不是膚色、出身、家世背景或財富,而是他們的老師。」時值教鞭近二十年,當今的教育體制與評量方式愈趨多元,翻轉教育正夯,使得不少教學老手們開始嘗試改變,卻又因為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理念,眾家爭鳴而無所適從,更遑論剛進教職的新手們。   這本書《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細說了美國的教育史,透過幾位小學數學教師課堂的觀察與和學生的互動,讓我們了解好老師所需具備的能力以及與學生的互動方式。看過本書後,相信你會感覺其實優秀的老師,也跟優秀的學生一樣,是可以被教出來的;而書中的箴言佳句,總在不經意的文字中,可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本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先從行為主義的觀點說明如何進行課室的觀察,接著談到瑪德蓮、黛博拉兩位老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在他們的數學課堂上,帶領學生討論、思考,甚至自己發現錯誤;也值得讓我們去想想數學課的風景,是否只要讓學生進行討論,分組完成指定任務即可?進而談到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所謂的「理解式教學」,讓我們知道若沒有扎實的底子來回應學生看法,是不能將學生的困惑轉為理解的。   第四章提及在觀摩日本的課堂後,比較兩地的文化,說明教學方式的差異性,練習題上的懸殊比例,甚至在美國沒有「授業研究」的窘境;進一步有老師願意改變,並透過實例加以說明,這也與目前的教育何以強調教師社群與共同備課的理念不謀而合。第五、六章介紹了「零藉口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技巧,夾雜正向的鼓勵,讓推行此理念的學校隨之迅速增加。   第七章開始反省所謂的「零藉口」到底屬於紀律或是填鴨?從正反面的立場,從教學方法的描述轉向班級經營的討論,甚至如何加以改造,以及透過適當的對話方式,讓師生關係不用處罰也可以有所轉變。行為(專心)與學習,到底孰先孰後?或許您在看這一章之前,也可以先想一想。   第八章介紹了「為美國而教」(TFA)組織的運作,以及不連貫的政策損害教學品質的情況與影響;第九章回到教學面,以數學課堂的活動為例,具體說明教學與師生應對時所需的四件「學術言談」,甚至如何針對學生的回應,鼓勵他們參與討論,進而允許犯錯,轉為正面教學的效果。   第十章反應了美國的教育制度未能有效達成師資培育的前因後果,也透過教師評鑑制度的介紹與診斷方式,說明可行與不可為的雙方立場;缺乏教育基礎建設,要談教師自主與績效責任誠屬不易。後記並以作者寫書時也嘗試教學的親身經歷,提及從中所得的收穫,為這本書劃下一個特別的句點。   如果你急於知道這些優秀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方式為何,建議先讀第一章到第三章,先跳過歷史的沿革,看看這些老師們教學的案例,相信你對於學習共同體所強調老師的提問與學生們的串聯,將會更有感覺;接著再從第七章看看,絕對的紀律是否可以造就絕對的優秀?並從第九章的內容中,期盼可以找到您所需要的解答。倘若你想知道美國如何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老師們自發式地去改變學校、制度,從困境中走出來,不妨從頭細細品味其一路走來的改變。   誠如書中引用了大衛.柯恩所說的:「教學是相信希望的職業」,無論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如何艱辛,最重要的還是要願意堅持正確的路,願意相信我們的教學信念總有一天能夠實現。如果你本身就是老師,相信看了這本書以後,將會多些不同的想法,搭配關鍵的行動,以及老師和學生互動後的反思,自然會離目標更近一些;如果你是家長或學生,在看了這本書以後,你會發現其實你的老師,也有著不少好老師所具備的特質,或許也可以在你的老師需要協助的時候,從書中的經驗中找點建議給他們,讓他們少走一些冤枉路。
好老師,不是天生的
◎文/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系教授)   拜讀《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探索優秀教學背後的道理》後,覺得書中有甚多理論與實務,可供台灣目前的教育現況參考。如果善加運用,將可解決台灣當下遭遇的教育問題。   本書以「好老師天生論的迷思」揭開序幕。作者指出數十年來,數以千計的研究都指出,「好老師是天生的」。連師培專家教育學院院長都認為,「教書是天生的能力或動力」。然而,這個錯誤的認知,會造成教育的災難——既然好老師是天生的,那麼天生好老師只是部分,可能占所有老師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無法接受好老師的教導。在兩次世界大戰失敗但都迅速站起來的德國,於二O一O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超國,國家競爭力再度奪冠。有人問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德國人驕傲地回答:「我們國家的競爭力,在老師的講壇前面就決定了!」這就是說,德國的競爭力來自優秀的老師。如果德國的老師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好老師,那麼德國不會有這麼高的競爭力。   因此,若教育部門的理念認為「好老師是天生的」,那麼對教師教學品質的看法就如書上所說的「一切早註定,半點不由人」。在此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培育自然就付之闕如,這當然會影響教師的教學品質。令作者憂心的是,「好老師天生論」最盛行的地方,竟然是美國一般的公立學校體系。試想,這會影響多少學生的受教權?既然教學能力是天生的,老師們已經走過法定程序而當上了老師,即使教學方法不好,學生也只好接受老師的教法。這等於宣告,當好老師或教學不佳老師的學生是「命運天註定」!   筆者從在美國擔任助教、講師,一直到回台灣擔任教師,教學經驗達三十年。在教育大學校長任內更觀察教師培育對教學品質提升的影響。筆者於〈第五波—學習五.O〉文中指出,在創新社會的學習五.O中,提升教學品質將非常重要。而且,教學品質是可以經由培育而提升的。   在實際的教學現場,有教學好的老師,也有教學差的老師。教學好的老師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差的老師,則會阻礙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效。是以,如果能夠了解好老師是如何產生的,則將有助於培養好老師。作者以到斯巴達村小學進行教育學程實習的教師黛博拉為例,她到學校教學後,開始採用自己的教學法,讓原本不認同她教學法的人,逐漸接受並成為她的擁護者,進而加入教學改革的行列。後來她遇到密西根州大學的教授瑪德蓮,發現他們的教學方法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遂將他們的教學法命名為「TKOT」(This Kind Of Teaching),又稱為「理解式教學」。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開始在美國教師圈受到重視,正如同台灣教師在推動「翻轉教學」。   在這些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教學品質是可以提升的理念,逐漸被美國教育界所重視。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我們的孩子從踏入教室那刻起,決定他們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戶籍、膚色、人種或財富,而是他們的老師。」在此新的教育理念下,由於老師的良窳,會影響學生的未來成就,因此如何提升老師的教學品質,就是重要的課題。政府必須訂定新的教育政策,也因此,歐巴馬政府提出「績效責任制」。歐巴馬於二OO九年在加州演講時說:「加州共有三十萬名教師,前百分之十及後百分之十都是三萬人。」藉由評量老師的教學績效,可以去蕪存菁,改善整體教學品質。歐巴馬認為,美國教育的問題,就是將所有老師一視同仁、加薪幅度相同、工作保障相等,如此一來造成「牛驥同一皁」。說真的,這點跟台灣蠻像的。美國敢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台灣呢?   本書呼籲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教育政策的連貫性。加入「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的塞妮加老師是一個例子。她被任命為「學習團團長」,觀察到當時老師從班級經營到教學方法等,幾乎沒有一致性。她原本也認為好老師是天生的。後來,她發現,自己的教學軌跡,受到幾個人生的意外,而影響甚鉅。她舉出,如果沒有參加某個研討會,如果沒有遇到某位老師朋友,可能她的教學情況會更差。她說:「這整件事情,簡直莫名奇妙。」教學的品質如此重要,怎麼可以聽天由命?後來,她投入研究此問題,發現影響最大的關鍵是「教育政策不連貫」。校長會接到來自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學區主管單位的行政指令,有時一致,有時矛盾。教學指導亦然,教育學院、當地課綱及教科書,莫衷一是,相互衝突。她認為,沒有一個連貫的教學方針,美國學校便無法建立良好的制度或打造共同的知識體系。讀者們,是否也感受到這個問題跟台灣很像?   塞妮加在思考如何解決此一問題時,發現大衛‧柯恩教授提出的「教育基礎建設」是一帖良方。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方向紊亂,造成治絲益棼。本書提出的改革理念與策略,非常值得台灣參考借鏡。   最後,借用書上一句話:「優異的教學法不應隨著老師的離去而跟著埋葬。」優異的教學理念及教育政策,將隨著本書的出版,而在人世間永遠流傳,照亮正確的教育方向。

作者資料

伊莉莎白.葛林(Elizabeth Green)

非營利教育新聞組織Chalkbeat的共同創辦人、執行長暨總編輯。曾獲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史賓塞教育新聞獎、安倍新聞獎學金(研究日本教育)。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等刊物。目前為教育作家協會董事。現居紐約布魯克林。

基本資料

作者:伊莉莎白.葛林(Elizabeth Green) 譯者:林步昇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自由學習 出版日期:2016-04-07 ISBN:9789866031823 城邦書號:QD1010 規格:平裝 / 單色 / 36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