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是美國當代哲學家兼藝評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他就是這麼一位強烈主張終結論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家,其於1984年發表論文〈藝術終結〉(The End of Art),宣稱藝術歷史告終,或更確切的說,指的是大型論述或藝術進化觀的終結,此爭議性命題一出,自然引發諸多熱烈討論。本書主要架構源自作者於1995年春天,受邀至華盛頓梅倫講座的講稿,除了對先前「藝術終結」的概念作進一步延伸和說明外,作者更以此帶出當代藝術發展的種種現況,剖釋藝術歷史結束和創作之間的互動關係,因此「藝術終結」的概念不可謂不是了解全書的一把鑰匙。丹托的終結乃是對大型論述的批判,企圖回歸藝術本質,從哲學角度審視藝術,或許正如丹托所言,整個當代藝壇的發展或許正是藝術哲學化的結果:傳統論述築起的高牆倒下,現代主義奉為圭臬的純粹性消失,藝術活動不再定繪畫於一尊,連帶地美術館的定位都要重新調整,當代藝術世界所展現出來的是前所未見的多元化,不但是題材多元,使用的媒材也多樣,而且更要和社會脈動或大眾文化結合,反映人類存在的真實面貌。綜觀全書,讀者不難發現丹托念茲在茲的問題即為「何謂藝術?」,尤其在藝術多元的今日,視覺或感官刺激已經不是判斷藝術的唯一條件,勢必更加依賴「思考」,方可決定何謂藝術何謂非藝術?兩件外觀完全相同的事物,如何判斷一為藝術品另一為非藝術品,丹托對藝術展開全面的哲學探索,便是受沃霍爾的「布瑞洛盒」(The Brillo Box)所啟發,與此觀點相關的子題是單色畫的實質內涵,丹托亦有相當精闢之探討。歷史論述既已遭處決,藝術世界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各國或各地藝術家紛紛起而創作「自己的」藝術,當代藝術家所處的年代究竟是金色年代還是灰色年代?這樣的發展動向是悲劇亦或是喜劇?實在無法一言以蔽之,現在藝術家可以任意佔用現存的各種風格,但僅止於討論的層面,一切創作都要落實的我們自己的時代,方才算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