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學習 > 學習方法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學好數學不必靠天賦,史丹佛大學實證研究、讓孩子潛力大爆發的關鍵方法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學好數學不必靠天賦,史丹佛大學實證研究、讓孩子潛力大爆發的關鍵方法

  • 作者:裘.波勒(Jo Boaler)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9-01-03
  •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PISA顧問寫給家長與老師的最佳伴學/教學指南 榮登亞馬遜「數學教學素材類」、「STEM教育類」暢銷雙榜首,讀者評價4.5顆星 多位國內數學教育家、國中小數學教師共同推薦 學數學需要大膽地胡思亂想,不怕犯錯 拋開高智商偏見,捨棄數學天分迷信 想逆轉痛苦的數學學習經驗,先培養成長型思維!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賴以威 專文導讀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李信昌 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洪雪芬 現任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課程總監 洪士薰 台南女中教師 高敏慧 台北市國中數學科副主任輔導員 許德田 新北市國小數學輔導團召集人 陳維民 台中市清水國小教師 彭甫堅 「數學咖啡館」創辦人 蔡宇哲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蘇恭弘 台南市新興國中校長暨國中數學輔導團召集人 ——強力推薦 本書不僅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成長型思維」的研究結果,更是家長及老師可直接使用的數學教育創新實作手冊!! 擔心孩子沒有數學天分發展會被局限嗎?孩子討厭、害怕數學該怎麼辦? 針對大多數家長及學生的痛苦與盲點,史丹佛數學教育系教授裘.波勒,用神經科學與教學現場的多年經驗告訴你:相信孩子比填鴨教育更有效! ▎成長型思維是什麼? 成長型思維是相信大腦與能力可以藉由學習變強大的信念。研究證實,學習能刺激大腦增長並強化突觸之間的連結。強大的神經網路能讓學習表現提升,啟動成果與動機共同成長的正向循環,促使孩子朝「向上的學習軌跡」發展。 ▎如何建立孩子向上的學習軌跡? ◎犯錯時給予鼓勵,甚至「鼓勵犯錯」 我們都該知道犯錯非常珍貴,假設極端一些,當孩子答對所有題目時,你可以說:「唉,真是可惜,因為那表示你沒機會學到東西。」 ◎和孩子一起想想:「為什麼是這樣?」、「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學習解題時,要常引導孩子在理解數學觀念後思考做法和題目之間的關聯,更必須互動交談,找出更多種解法。例如求解18×5可以怎麼做?為什麼合理?還有沒有另一種作法? ◎教導孩子圖像化地思考數學 引導孩子如同數學家般,不只是做計算,更必須提出好問題,甚至把想法畫下來,因為「畫出數學」遠比呆坐空想或寫出數學算式更能激發想像力。 ◎鼓勵孩子運用直覺與想像力 若讓孩子思考如何求出檸檬的體積,他們或許會花費很多時間提出數種錯誤的方法,但真正的數學正是需要如此,因為在未知的數學領域中,無數的嘗試和錯誤是歸納出系統性解法的必經途徑。 ◎建立孩子的數感 數感就是可以靈活運用數字的能力,需要對數字有概念,以及對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聯有深刻的理解。例如計算19×19,有些孩子傾向直接相乘,但有數感的孩子知道可以先把19都看成20-1,讓原本複雜的二位數乘法也可以輕鬆得出答案,而且不靠死記硬背。 家長及老師的職責是讓孩子有機會見識數學的自由、廣博與美麗,透過成長型的數學思維讓他們自信地在數學世界裡碰撞與成長,並且讓他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是數學家。"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 導讀 錯誤是學習的起點! 序 台灣版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大腦與數學學習 第二章 犯錯與努力的力量 第三章 數學的創造力與美 第四章 培養數學思維:靈活運用數字的重要性 第五章 豐富多變的數學課堂活動 第六章 追尋平等之路 第七章 從分軌教學到成長型思維分組 第八章 評量成長型思維的成效 第九章 促進成長型思維的數學教學 參考資料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內文試閱

  CHAPTER 1大腦與數學學習      過去十年我們看到許多技術出現,讓研究人員有新的機會探 索心智與大腦的運作。現在科學家可以在兒童和成年人做數學的 時候進行研究,監測腦部的活動;他們可以觀察大腦的發育和退 化,以及看到不同的情緒及狀況對大腦活動的影響。近年來出現 了一個涉及「大腦可塑性」的領域,讓科學家很驚訝。過去我們 認為,與生俱來的大腦是無法改變的,不過這個看法現在已經徹 底證明是錯的。一項又一項的研究已經顯示,大腦有不可思議的 能力,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發展與轉變(Abiola & Dhindsa, 2011; Maguire, Woollett, & Spiers, 2006; Woollett & Maguire, 2011)。 當我們學習新的概念時,腦中會放出一道電流,跨越許多突觸,連結大腦的不同區域(見圖 1.1)。 如果你把某個概念學習得很深入,突觸的活動就會在你的腦內建立起永久的連結,形成結構性的途徑,但倘若你只接觸這個 概念一次或是只有粗淺的了解,這些突觸連結就可能會像沙地上 的足跡般被「沖刷掉」。學習時,突觸會受到激發,不過學習並 非只發生在課堂上或閱讀書本的時候;當我們交談、玩遊戲或玩 具,以及在許許多多的經驗中,突觸都會受到激發。      針對倫敦黑色計程車司機腦部發展研究的發現,讓科學家對 能力和學習改觀。我是英國人,在倫敦搭過很多次計程車,還記 得小時候興奮地跟家人坐幾小時的車到倫敦一日遊,這些都是美 好的回憶。成年之後,我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讀書、工作,於是 有更多機會搭計程車在倫敦到處跑。倫敦地區有幾種計程車在營運,但在倫敦最常見的就是黑色計程 車(稱為 Black Taxi 或 Black Cab, 見圖 1.2)。      我在倫敦搭黑色計程車穿街走 巷的大部分歲月裡,我並不曉得那些 司機多麼駕輕就熟。原來,要在倫敦 開黑色計程車,申請人必須先受訓二 到四 年,記住查令十字 街(Charing Cross)方圓二十五英里內的兩萬五千 條街道和兩萬個地標。在倫敦市要學 會認路,比起大部分的美國城市更具 挑戰性,因為倫敦的格局不是棋盤式 的,而是成千上萬交織、相互連通的 街道(見圖 1.3)。      受訓結束時,這些黑色計程車司機需要接受檢定,這項檢定就簡單又直接地 稱為「知識大全」(The Knowledge)。如果你坐在倫敦黑色計程車上,跟司機 問起「知識大全」,他們通常會很樂意告訴你這個檢定多麼難考,並跟你分享他 們受訓期間的故事。「知識大全」是全世界公認要求最嚴格的課程之一,申請人 平均要考十二次才有辦法通過檢定。      在二十一世紀初,科學家決定研究倫敦黑色計程車司機,想找尋多年下來 複雜空間訓練對這些司機腦部造成的改變,但那些科學家沒料到結果竟然這麼驚 人。研究人員發現,計程車司機腦部的海馬迴在受訓結束時明顯增大(Maguire et al., 2006; Woollett & Maguire, 2011);而海馬迴(hippocampus)是腦中負 責取得並使用空間資訊的區域(見圖 1.4)。      科學家也做了其他的研究,把黑色計程車司機的腦部生長和倫敦公車司機的 腦部生長進行一番比較。比起計程車司機,公車司機只要熟記單一的路線,這些 研究結果也顯示,他們的海馬迴沒有類似的增長(Maguire et al., 2006)。這就 證實了科學家所做的結論:黑色計程車司機的腦部有驚人增長,是因為他們接受格外複雜的訓練。科學家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更發現,黑色計程車司機退休後,他 們的海馬迴又會縮小下來(Woollett & Maguire, 2011)。      現在已經有很多針對黑色計程車司機所做的研究(Maguire et al., 2006; Woollett & Maguire, 2011),都顯示出大腦有一定程度的適應性或可塑性,這讓 科學家很吃驚。他們先前並沒想過居然會測出這麼大幅度的腦部生長,這也使得 科學界對於「學習」、「能力」以及「大腦是否有可能改變與成長」的想法有所 轉變。      就在黑色計程車司機研究出現的同時發生了另一件驚動科學界的大事。九歲女孩卡麥蓉.莫特(Cameron Mott)患有嚴重的癲癇,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 她的內科醫生喬治.傑羅醫師(Dr. George Jello),提議採取根本而又極端的 療法:切除她的左半腦。這是項革命性的手術—幸好最後也成功了。卡麥蓉在 手術後幾天癱瘓,醫生們都推測她會有幾年的時間處於肢體障礙,因為左半腦掌 管的是肢體動作,但幾個月之後,她的肢體及動作的恢復狀況讓醫生目瞪口呆, 而這只說明了一件事—她的右半腦發展出執行左半腦功能所需的連結。這些醫 生都認為這是大腦不可思議的可塑性所致,他們只能推斷,卡麥蓉的腦實際上 是「重新長出來的」。新腦生長得比醫生們想像的還要快,雖然失去大半個腦讓 她的腳有點跛,但卡麥蓉現在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奔跑玩耍了。(https://www.today.com/health/meet-girl-half-brain-1C9402834)。      關於腦可以增長、適應、變化的一些新發現,讓科學界大為震驚,也促使科 學家紛紛利用不斷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與腦部掃描設備,重新研究人腦與學習。其 中有一項研究,我認為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非常重要。進行這項研究的是美國 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的研究人員,他們讓受試者每天進行十分鐘的訓 練,持續三週,然後把受試者的大腦和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每天訓練幾 分鐘的人的大腦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總共十五個工作天、每天進行十分鐘的心 智任務,這些參與者的大腦呈現出「重新布線」(rewired)和增長的反應(Karni et al., 1998)。這樣的結果或許能促使教育工作者揚棄那些仍然充斥在校園裡,既傳統又根深柢固的想法:認為孩子不是聰明就是笨;不是學得快就是學得慢。 如果大腦能夠在三個星期就產生改變,而且給學生適當的數學材料,讓他們接收 到對自己潛能的肯定,那麼上了一年的數學課會發生什麼變化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第 5 章將會解釋哪種本質的數學課堂活動最能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改變。      來自大腦研究的新證據告訴我們,只要教學和傳遞的訊息是恰當的,人人都 能學好數學,都能在學校獲得最好的成績。雖然有一些孩子情況特別,有特殊的 教育需求,會增加數學學習的難度,但對於絕大多數(大約 95%)的孩童來說, 任何程度的學校數學都在能力範圍內。不僅如此,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身上,大 腦增長變化的潛力也同樣強大,家長和老師都必須先認知這個重點。我在工作坊 和演講時跟老師們分享這個證據時,大部分的人都得到激勵,但並非所有人都受 到感召。最近和一群老師分享的時候,就有一位國中數學老師顯然對這個理念感 到不安,他說:「妳該不會是要告訴我,我們學校裡隨便一個六年級學生都可以 念高三的微積分?」而當我回應「那正是我的意思」時,我看得出來他真的對這 個想法感到不安—雖說他沒有當場反駁,這點值得讚許。有些老師會很難接受 任何人都能學習高等數學,尤其是在他們已經花很多年判定誰能學好、誰無法學 好數學,並且因材施教的情況下。當然,六年級生打從出生起就得到許多經驗和 訊息,這些經驗和訊息已經阻礙了一些學生的發展,有的學生在升上六年級時具 備的數學知識,可能明顯落後其他人,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無法急起直追到最高 的程度—假如他們接受到所有的孩子該有的優良教學與幫助,他們就辦得到。 經常有人問我,我是否認為每個人的腦袋生來都是一樣的。並不是。我的意 思是,孩子一生經歷的大腦增長經驗,遠比任何先天的大腦差異來得重要。一般 人都認定,我們生來的模樣決定了我們的潛能;他們會舉公認為天才的名人當作 例子,譬如愛因斯坦或貝多芬。然而現在科學家知道,我們出生後的學習經歷會 蓋過出生時存在於大腦的任何差異(Wexler in Thompson, 2014)。大腦中的突 觸每分每秒都在受激發,而在成長型思維、有啟發性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學生, 什麼事都難不倒他們。大腦的差異雖然會讓一些人在起步時有優勢,但具備這種先機並且因而獲得長期優勢的,只是極少數人。此外,被稱為天才的那些人,往 往會強調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和犯了多少錯誤。大家公認的天才當中,最出名的大 概就是愛因斯坦,他到九歲時才會識字,而且經常講自己的成就來自所犯過的錯 誤以及所展現的堅持。他會盡力嘗試,出錯了就更加努力,他以成長型思維者的 態度思考研究工作與人生。許多科學證據顯示,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差異不在於 與生俱來的大腦,而在於他們看待人生的態度、接收到與自己潛能有關的訊息, 以及擁有的學習機會。當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最好的學習機會就會出現。太多學 生因為在學校裡得到否定訊息而阻礙學習,這些訊息讓他們以為自己不如人,沒 有別人具備的潛力。這本書就是要提供各位需要的資訊,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家長, 目的就是要給學生需要且應該要有的自信;要把他們放在一條通向數學思維的學 習軌跡上,不論先前的經驗是好是壞。正如後面各章會描述的,這條新的軌跡是 要讓學生改變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要改變他們思考數學這門科目的方式。      雖然我的意思不是每個人的腦袋生來都一樣,但我還是要說,並沒有所謂的「數學頭腦」或「數學天分」。沒有誰生來就懂數學,也沒有哪個人天生欠缺學 習數學的能力。很不幸的是,相信資賦優異的這個信念十分普遍。近來有些研究 人員想知道大學教授對於各自的領域是否需要資賦的相信程度(Leslie, Cimpian, Meyer, & Freeland, 2015),結果他們驚人地發現:數學界的教授對於誰能念數 學,最固執己見;他們還發現,在越重視資質的學術領域,擁有博士頭銜的女性 就越少,而且對領域專業能力的信念,與他們調查的三十個學術領域的女性人數, 兩者是相關的。在教授相信只有「資優者」才能有所成就的那些領域,女性人數 之所以比較少,是因為對於誰真正適合的刻板信念仍舊普遍存在,就如第 6 章所 描述的。我們必須改變對於數學學習的見解,在跟學生交談與互動的過程中採取 更公正開明的觀點,這對我們的社會勢必會有幫助。我們的交談與工作能力需求 反映出大腦的新科學研究。向所有人傳達人人都能學好數學,而不是只有那些「有 天賦」的人,這可能會是開啟不同前途的關鍵—未來,數學創傷將成往事,各 種出身背景的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機會。      在卡蘿.杜維克和她的同事所做的研究中,約有 40 %的孩子抱持負面的 僵固型思維,認為智能是一種天賦,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另外也有 40%的 孩子持成長型思維,而其餘的 20 %則在兩種思維模式之間搖擺不定(Dweck,2006b)。持僵固型思維的學生比較可能輕言放棄,而持成長型思維的學生即使 遇到難題也會繼續努力,堅持不懈,展現出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所稱的「恆毅力」(grit)(Duckworth & Quinn, 2009)。在一項 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國中一年級學生做了一份調查,想要評量他們的思維模式, 接著追蹤這些學生兩年,密切觀察他們的數學成績。研究結果很出人意料:持僵 固型思維的學生成績保持不變,持成長型思維的學生成績卻不斷提高(Blackwell et al., 2007)(見圖 1.5)。      在其他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學生及成年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從僵固型思維 轉變為成長型思維,而且他們的學習方式會隨著思維模式的轉換明顯變得更積極 成功(Blackwell et al., 2007)。我們還有新的證據,我會在第 2 章再回頭談, 顯示那些持成長型思維的學生在出錯的時候,會有比較活躍的大腦活動,發亮的 腦區較多,而且比較注意錯誤的處理與修正(Moser, Schroder, Heeter, Moran, & Lee, 2011)。      我並不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說明幫助學生及成年人發展成長型思維有多麼重 要,特別是數學的成長型思維。不過由於我最近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 團隊同坐在巴黎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總部,跟他們一起深入研究來 自世界各地一千三百萬個學生的資料集。PISA 團隊每四年舉辦一次跨國測驗, 全球的新聞媒體都會報導評量結果。測驗成績往往會在美國各地開始引起警覺, 因為最近幾次測驗中,美國學生的數學表現在六十五個 OECD 國家當中排名第 三十六(PISA, 2012)—這個結果就跟其他很多結果一樣,說明美國迫切需要 改革數學教學與學習。然而 PISA 團隊所做的不只是執行數學測驗,他們還進行 調查,蒐集學生對數學的看法和信念,以及他們的思維模式。在我受邀跟 PISA 團隊合作之前,幾位小組成員參加過我去年夏天開設的線上課程,帕布羅.佐依多(Pablo Zoido)是其中一位,他是個講話輕聲細語的西班牙人,對數學學 習有一些獨到的見解,而且在處理龐大資料有相當豐富的專業知識。帕布羅是 PISA 的分析師,在我跟他一起深入研究數據的過程中,看到了很讓人驚訝的事 情—全世界表現最好的學生,是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學生,而他們的優異成 績相當於比其他學生多了超過一年的數學程度(見圖 1.6)。      負面的僵固型思維—也就是讓學生相信自己如果不是聰明就是笨的想法, 會使學習成就大幅受到影響,其中深受這些信念所害的學生就是表現優異的女孩 子(Dweck, 2006a)。事後發現,就連相信自己很聰明—這種僵固型思維的 訊息,也是有害的,因為持這種僵固型思維的學生害怕犯錯,怕大家不再認為自己聰明,因而比較不願意嘗試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或題目。有成長型思維的學生則 會接受難題,他們也會把失誤視為學習更多的挑戰與動機。以僵固型思維來思考 在女孩子當中是很常有的事,而這也是女生選擇不念理工科系的一大原因,這 不但讓她們的人生機會變少,也會使理工科系缺乏女孩子和女性的思維與觀點(Boaler, 2014a)。導致美國有那麼多學生持僵固型思維的原因之一,是來自家長和老師給予的稱讚。他們一受到既定的褒揚,譬如表現很好時被人誇聰明,一開始可能會覺 得愉悅,但若他們退步或失敗了,就會認為自己根本沒那麼聰明。在最近一項研 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從父母在幼兒三歲前給予的讚美,可預測出這些幼童五年後 的思維模式(Gunderson et al., 2013)。學生所受的稱讚可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 響,甚至當下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在杜維克做的其中一個研究中,研究人 員要四百個五年級生做個簡單的小測驗,結果幾乎全部的人都表現得很好,隨後 有半數的孩子被誇獎「非常聰明」,另外一半得到的好評是「非常勤奮努力」。 接著,研究人員要他們從兩個測驗當中選一個來做,其中一個非常簡單,他們應 該能順利作答,另一個測驗比較有挑戰性,他們也許會答錯。結果,被誇勤奮的 那些學生有九成選了比較難的測驗,而被誇聰明的學生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測驗(Mueller & Dweck, 1998)。 讚美讓人愉悅,但如果受到稱讚的是個人特質(例如:「你真是聰明!」)而非所做的事(例如:「這作品太棒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擁有固定限度的 能力。要是告訴學生他們很聰明,會為他們日後埋下隱憂。學生勢必在求學階段和人生中會遭遇許多失敗,這時他們會自我評價,判斷自己究竟有多聰明或多笨。 理想的讚美不是誇獎學生的聰明或其他個人特質,而是要說「你弄懂了,真好」、「你想得非常透徹」之類的話。 有個傳統觀念充斥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就是認為有些學生發展得慢,學習不了某些程度的數學。我最近在某所學校遇到的一群高中數學老師,居然上書 學校董事會,辯稱有學生永遠修不過「代數二」。他們特別舉出低收入家庭的少 數族裔學生為例,聲稱除非老師把課程內容簡化,否則這些學生沒辦法學會代 數。我們必須把這種強調能力不足與種族差異的思維趕出校園。那些老師寫的信 刊登在當地的報紙上,最後還被州議會拿來當作例子,證明有必要成立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Noguchi, 2012)。這封信令很多人震驚,但很不幸,許多 人也都認為有些學生學不了高深的數學。強調能力不足的思維可能會以各種形式 出現,有時候還會帶著對學生的真正關心。很多人相信,學生在準備好學習某些 數學之前,必須經歷一個發展階段。然而這些觀念落伍了,因為他們已經做好所 有的準備;要是沒有,他們還是能藉由適當的經驗、他人寄予的厚望和成長型思 維,輕而易舉地做好準備。學生不必按照預定的進度學習數學,也就是說,即使 他們還沒達到某個年齡或情緒成熟度,仍然可以學會數學。學生之所以沒準備好 學習某些數學,可能是因為他們還需要學一些尚未學會的先備基礎,而不是因為 他們的年齡或成熟度不足,導致腦袋沒辦法發展出連結。只要學生需要新的連結, 他們就能學習。      對很多人來說,若要體認到數學思維的重要性,或想要發展出改變學生思 維模式的觀點及策略,就需要仔細想想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及跟數學之間的關 係。許多和我合作過的小學老師(其中一些人也參加了我的線上課程)告訴我, 我跟他們分享那些關於大腦、潛能、成長型思維的觀念,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促 使他們發展出面對數學的成長型思維,讓他們用信心與熱忱看待數學,並把這一 切傳遞到學生身上。這對小學老師來說往往特別重要,因為很多小學老師在他們 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就曾被告知,他們學不好數學或不是念數學的那塊料,很多人是懷著害怕數學的恐懼感在教數學的。我和他們分享的研究,幫助他們消除這份 恐懼,把他們引導到不一樣的數學旅程上。希恩 . 貝蘿克(Sian Beilock)和她 的同事做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發現,由小學老師對數學抱持的負面情緒程度,可 預測出教學班級裡的女生而非男生的數學成績(Beilock, Gunderson, Ramirez, & Levine, 2009)。會出現這種性別差異,可能是因為女生對她們的女老師產生認 同,尤其是在小學的時候。女生很快就會注意到老師對於數學的負面訊息,即使 這些訊息經常是出於善意的,像是「我曉得這真的很難,不過我們還是做做看」、「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數學很差」或是「我一直不喜歡數學」。這項研究也凸顯 了老師釋放的訊息與學生的成績之間的關係。      無論你在思維模式的旅程上走到哪個位置,不管這些在你看來是不是很新的 觀念,或者你本身就是思維模式專家,我都希望這本書裡分享的資料和觀念,能 幫助你和你任何程度的學生對數學改觀,讓數學變成可親近又充滿樂趣的科目。 接下來的第 2 到第 8 章,我會分享我從經年累月的研究與課堂實務經驗匯集而來 的許多策略,在數學課堂上和家裡都可以運用這些策略來激發出成長型思維 也就是讓學生體會到發展出堅毅數學思維模式的策略。

延伸內容

【推薦文一】數學好好玩
◎文/林福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暨數學教育中心創辦人)   「數學是少數人的專利。」      「聰明的孩子才學得好數學。」      根據自我的學習經驗,這兩句話,你認同嗎?你相信嗎?      多數的我們,在學校或多或少都有數學學習的創傷經驗,班上總是只有極少位怪胎同學,數學一直表現得很傑出。因此,這兩句話多數人是相信的,而這也是大眾對數學的普遍信念。但裘.波勒認為這是一種大眾迷思,因此她撰寫本書,開宗明義要打破這種想法。      波勒引用腦神經科學研究的證據,證明我們的大腦都具有「可增長、適應、變化」的特性,只要教學和傳遞的訊息是恰當的,人人都能學好數學。      她相信孩子一生經歷的大腦增長經驗,遠比任何先天的大腦差異來得重要。據此,她提出數學教育上「人人可以學好數學」的主張:       「不是每個人的腦袋生來都一樣,但我…要說,並沒有所謂的『數學頭腦』或『數學天分』,沒有誰生來就懂數學,也沒有哪個人天生欠缺學習數學的能力。」      波勒提出的學習理論很「皮亞傑式」——就是學習的平衡理論:犯錯、知錯、認知上產生不平衡、認知衝突、再調適以達到再平衡狀態。這也正是主要的學習歷程。讓學生重新定位自己每次數學上所犯的錯誤,是學習的最好材料,也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因此亦成為有效教學策略上極關鍵的一環。      關於「數學是什麼?」這個哲學問題,作者提出歐陸盛行的觀點:       「數學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我們能夠用來理解世界的一系列概念,關聯和關係。」      她引用數學家德福林(K. Devlin)的著作,同樣認同數學是樣式(pattern)的科學。      波勒的哲學觀跟我國十二年國教數學課程的主張很一致。例如我們課綱所闡釋:數學是一種語言,數學是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這跟波勒哲學觀的基本論述完全一致。另外,作者也強調學校的數學應該是一門有創意、有關聯性、充滿活力的科目,也就是學校數學應該是「活的」,不是一直背誦的「死知識」。這個信念也成為波勒數學教學實證研究的主軸,換句話說,這本書是符合新課綱數學素養教學精神很好的參考資料。      本書的教學實證篇章所提供的教學策略,充分凸顯教學互動的重要性;動手操作培養體驗的感受、玩數學遊戲激發數學思維,這些實作型的篇章,都很值得數學教師與家長參考。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數學學習的性別差異論述,波勒花了一個章節的篇幅在「數學只是男生的專利」這個迷思的破除,與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改進高等數學或理工科系女性很少之性別差異現象」的主張。      這本書的原文書名Mathematical Mindset用了時下很夯的「mindset」,在心理學上有「心態」的中譯,而Mathematical Mindset譯為「數學的思維態勢」或由多位數學教育學者討論後可簡譯為「數學的思勢」。      本書主要關注的是數學的信念之思維態勢的兩種類型,本書用充分的資料詮釋,一種是相信數學人人都有能力學好的「成長型」,一種是對立的,認為只有少數人可以學好數學的「僵固型」。      閱讀波勒教授的著作,讓我感覺很親切,因為在數學教育的理念想法上或教育實務的推動上,都有很多一致處。或許是源自上世紀八○年代,有不連續的兩年,個人在劍橋大學進修,曾經常性拜訪波勒數學教育養成的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且與當時的數學教育團隊密切互動學習的關係。      讀者閱讀本書,如果進一步想在台灣找到同樣精神理念下發展的數學好好玩的「數學奠基活動模組」,可以上台灣師大數學教育中心網站(https://www.sdime.ntnu.edu.tw/main.php)。這是教育部委辦,由台灣小學教師、國中教師、數學教育學者的共同教學智慧結晶。這套活動式、遊戲式、能驅動數學思維的數學學習活動模組,已然成為點燃台灣學子熱切想學好數學的火把!   
【推薦文二】等這本書很久了!
◎文/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中小教師)        由於長期擔任國小高年級老師,看過數百個孩子學習數學、近年來到各研習場合和老師們交流數學教法,以及教授TFT(為台灣而教)的老師們數學教學法的經驗,讓我愈發覺得,不論是導師或家長,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內隱卻無法被剝奪的強大能力:成長型思維。尤其近來,美國心理學家達克沃斯博士發現,「恆毅力」是預先判斷是否成功的重點,而擁有恆毅力的關鍵,就是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成長型思維」。      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不論在言談、思考切入、努力或堅持等等,都和僵固型思維的孩子有著顯著的差別,這也會影響孩子是否持續「刻意練習」。而在孩子學習的各科當中,「數學」,通常是差距最大、最容易令孩子淚灑課堂的科目。因此看見這本《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出版,我心中的驚喜,可見一斑。      收到書稿的時候,我正在和一群孩子奮鬥數學。我常在教學之前,調查孩子對數學的觀感。卻發現他們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天賦、沒有數學細胞、沒有學習數學的天分,因此我通常需要和孩子歷經「排毒」的過程。在這段期間,我使用不同於紙筆算數的遊戲、教具或遊戲,讓孩子們不覺得是數學,在放下對數學的焦慮之後,才進入課程銜接。獎勵錯誤、專注在思考而不是對錯,以及重視討論而不是正確與否。經過正確歸因、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之後,歷屆以來孩子的成績告訴我,他們不僅能通過補救教學、學會思考,還能因此對數學產生興趣,這些都是可以辦得到的!      「不是你不行,只是這題需要多幾次練習」、「答對很好,但答錯可以提醒我們下次可以注意」、「我看見你的努力,讓我們來研究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改進」,對我來說,學生學習不好,只是我「還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成長型思維對於教學者和學習者都一樣重要。因此,要讓孩子有成長型思維,我注重身教,注意我在教室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思考。      這樣的我,在閱讀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的數學課堂還有很多可能,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裘.波勒經過多年數學教育研究,發現當今教育體系主要採用的教法是以「固定題目」為主,讓學生重複練習題目、甚至當作回家作業。這些都無助於提升數學實力,也對善於思考的孩子不利,只讓算得快的孩子得到高分,而其餘孩子則錯誤歸因認為自己不擅長數學,讀到這裡,我點頭如搗蒜。波勒教授認為,算得快或想得快不等於數學好,數感、聯想力、論證力才是關鍵,數學的本質應是要找到事物背後的模式以及事物之間的關聯性,並能用數學模型精準的敘述,這也就是所謂的「數感」。讓孩子們真正學習到「數感」(也是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作者不僅提出拋開過去錯誤的教學方式,更分享了完整的方法。      從基本的課堂開始,我對每個孩子就充滿信心,沒有數學頭腦或數學基因這種東西,而且我也相信每個人都能達到最高程度。我喜歡他們犯錯,因為每犯一次錯,大腦都會增長一點。失敗和吃力不代表他們學不好數學,這些是數學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我看重的不是學生做得快;我重視他們做得很深入,創造出有趣的步驟和表示法。我喜歡學生提問,也會把這些問題寫在海報上並貼在牆上,讓全班一起思考。      在課堂教學上也有詳細的指標和具體的例子:1.放寬課堂活動的限制,如此就會有多種方法、思路與表示法。2. 把深入探究問題的機會找回來。3. 先問問題,再教方法。4. 添加圖像要素,問學生他們是如何看待數學的。5. 延伸課堂活動的範圍,讓任務「地板變低,天花板變高」。6. 要求學生具說服力、會推理;還要保持懷疑態度。      本書全面地從課堂規範、數學課程設計、和學生對話、作業指導、改變評量方式、和行政部門溝通、如何給弱勢學生一個公平的學習數學空間,甚至連學生如何省思自己學習數學態度的題目,都提出了詳實的紀錄和引導。作者已和許多優秀的老師合作多年,將這套成長性數學教學引進課堂,設計激勵方法,並看見改變,接地性十足。因此,可以立即使用在課堂中,也是我強烈推薦的原因。      我尤其喜歡作者提出數學這個科目對所有學生的前途極為重要,因為數學是大學和很多領域的必備條件。這就表示,數學老師應該有額外的責任和機會讓所有人都能平等地接觸數學。這些平等包括怎麼平等介紹數學、鼓勵弱勢學生、引導學生為自己負責,成長型數學思維除了讓更多學生體會創造性、有美感的數學外,更可以為他們的人生帶來更大的學習成就、快樂和價值感,看見自己有無限潛能、改變他們和世界的互動方式。      身為師長,並相信教育力量的我們,如果可以藉由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在學習路上及學習數學路上,願意挑戰、克服、堅持、盡力,並能發現學習的美好和數學之美,那不僅會使孩子的人生更開闊,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更加豐美。誠摯地邀請您閱讀本書,看見數學教學及學習的桃花源!   
【推薦文三】別因錯誤的數學成見,限制了自己的孩子
◎文/蔡依橙(新思惟國際 創辦人、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板主)      這本書,改變了我很多想法。        你是不是覺得:      數學是個重要的學科,但很吃天分,甚至有性別差異,有些小孩適合,有些小孩就是反應不過來?      數學這種東西,在課堂上讓小朋友分組討論,七嘴八舌,讓程度不好的跟程度好的彼此搶話打斷思考,只是浪費時間?      最好的教學方法是讓小孩自己想,想不出來就解給他看?      以上,都是錯的。除了「數學是個重要的學科」之外。      作者裘.波勒( Jo Boaler),就是一般社會認定「比較少精通數學」的女性,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體會到教育體系是怎麼一步一步讓孩子對數學失去自信。波勒除了在教育現場工作過之外,還長年從事「數學教育」相關研究,對於從理論到應用、從實證到教育現場,都有深刻理解。本書內容,就在破除這些常見的刻板印象,用實證研究論述、教學實例說明,再提供各種可行的策略,協助老師與家長們改變教養方式,讓「每個小孩」都能順利一路學到微積分!      「反應快=數學好」是孩子被放棄的開始      以「反應快」就是「數學好」,這件事情來說,問題其實是在解題方式的不同。例如同樣是計算9×19,現有的教育體系,只重視誰能最快算出171這個答案,我們認為這樣的孩子「數感」很好、「數學」很好或很有天分。      但事實是,這類的孩子常是「找到一個方法就會直接衝向終點」的個性,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思考其他方法和繞過困境的能力或許較差。      而被認為反應慢、數學不好的孩子,可能正在思考的是「我可以用10×19,然後再扣掉多加的一份19,嗯,這個方法,跟我用9×20後,再扣掉多加的一份9有什麼不一樣呢?」或者「我應該先算9×10,然後再加上9×9這樣會不會比較容易呢?」      課堂上,就在第一個孩子說出171,並被稱讚後,其他的孩子的思考都被認為沒有意義。而他們也逐漸學會,原來思考各種方法、比較不同解題方式,只是「浪費時間」。但偏偏多元思考的能力,在深度數學題以及面對真實世界的困境時,才是真正有用的。      認為小孩沒天分是很危險的,因為孩子很敏感,可以察覺到大人對他的期待降低,於是內化認定自己不行。或許他在四則運算上不夠快,但在被認定「沒天分」後,自己也逐漸認同,後續即使在幾何、推論、三角等方面具有長才,也會因此被埋沒了。      進一步說,本文作者反對能力分班,並用實證研究告訴你,能力分班不只對能力不好的孩子有傷害,其實對被分到好班的這些「高材生」傷害更大,因為被分到好班,他們認定自己的資質好,但當成就不如預期時,他們也傾向於認定「原來自己其實沒那麼好」,不願意繼續努力突破。      這些,書中都有詳細的實例與說明。      台灣父母教養現場的應用      有小孩的都知道,在台灣,孩子回家就累,只想放鬆,剩下的時間其實不多。要把種種美好的教育理念應用在生活中,其實非常困難。因此,關於本書的應用,我的建議如下。      第一,閱讀本書。理解實證研究確定的事實,理解教育現場的各種可能性。不管是跟老師溝通、選家教或甚至親自教,若有正確的觀念,在關鍵時刻的決斷就會正確,在自己跟孩子都疲倦的夜間對話,才能直覺地說出對的話,給對的支持。      第二,正向看待測驗的價值。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成績」,是最終能呈現在履歷上的那些大型且重要的考試。平時的小考、複習的考卷、家裡的評量,分數都不重要。(現在我們家裡寫的評量或教材都不打分數了。)      這些小型測驗,假設孩子考七十分,我們應該抱持著「太好了,我們找到三十分不熟的領域,來一起學習吧」這樣的正向態度,而不是「你怎麼才考七十分」的嚴厲責備。如果我們預設孩子應該每次都拿到九十五分以上,孩子會傾向挑簡單的試題做,並對難題產生反射性的嫌惡,「這個太難,寫完又要被爸爸媽媽念」,因此逃避超越自己能力的任何挑戰。這樣很可惜,因為挑戰難題的過程,才真正是讓孩子動腦且持續成長的寶貴機會。      第三,用對的方式看待錯誤之外,也要用對的方式說。因為爸媽說的話,可以是令人心碎的匕首,也可以是最溫暖的支持。        「怎麼這麼粗心?又忘了寫單位,又急著寫答案,有沒有在看啊!」(X)      「我們這次發現了你的弱點,就是單位忘了寫,以及算出答案後,太開心,結果忘記看題目到底問什麼,給了不對的資料。我們知道了,下次就能改進囉!」(O)      「算幾次了,連這個也不會!你不會用17除除看嗎?」(X)      「還好我們有寫評量,才發現原來你約分的時候,常會沒注意到17的倍數。來,我們一起列出哪些是17的倍數:17/34/51/68/85/102。」(O)      第四,努力必留下好痕跡。算錯的計算紙揉成一團只要攤開後,上頭的所有摺痕,都像是大腦形成的新突觸連結、新思考軌跡。即使最後算錯,過程的嘗試都值得。你也可以在孩子算滿一張計算紙,心情低潮挫折時,這樣跟孩子說。      第五,永遠不要說孩子沒天分。不要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永遠當最願意陪伴並等待孩子的那個人。讓他們不怕面對超越自己程度的挑戰。勇敢去做任何嘗試,克服過去自己無法克服的困難,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為孩子提供個人化的關注。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永遠得95分以上,分數高低都取決於粗心、單位沒寫,這表示題目對他來說太簡單,你需要幫他找到更困難的教材,避免讓他的思考能力閒置。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一向有改進空間,請回家後不要罵他,陪他分析那些錯的題目,並歸類出他的知識缺口,協助他一起補上。如果父母沒辦法教,可以根據這樣的原則,去選擇適合的補習班或家教。      生活上,我們家也是這麼做的,而且效果顯著,幾個禮拜後,孩子就更願意挑戰難題,對不熟或困難的領域依然保有企圖心。      出社會後,人生的長遠競賽,比的不是幾秒鐘的快速反應與小聰小慧,而是分析困境、辨認問題、勇於挑戰、補足技能、切細任務、團隊合作,並一步一步拼湊出更好的未來。這些也正是未來世界需要的人才特質。這本書讓我們重新看待數學教育,也讓我們思索更深刻的教育價值。

作者資料

裘.波勒(Jo Boaler)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Youcubed平台共同創辦人、PISA測驗分析師,也是MOOC第一個線上數學教學及學習課程的作者。她曾在英國擔任瑪麗.居禮數學教育講座教授(Marie Curie Professor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獲得英國教育研究協會(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頒發之最佳博士獎。也曾獲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會員,並擔任過國際女性及數學教育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主席。波勒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總統獎及美國全國數學督導委員會(NCSM)Kay Gilliland平等獎的獲獎者,發表過九本著作及大量研究論文,並擔任矽谷多家公司的顧問,曾在白宮發表關於女孩讀理工科目的議題。近期成立了www.youcubed.org,提供教師與家長在數學方面激發及勉勵學生所需的資源和理念。

基本資料

作者:裘.波勒(Jo Boaler) 譯者:畢馨云 出版社:臉譜 書系:數感 出版日期:2019-01-03 ISBN:9789862357217 城邦書號:FN2005 規格:膠裝 / 全彩 / 35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